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闯王围城之际,1个老汉向崇祯献出1件宝贝,崇祯下旨封他为千户

闯王围城之际,1个老汉向崇祯献出1件宝贝,崇祯下旨封他为千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56 更新时间:2023/12/17 1:01:25

然而城内的气氛则截然不同。无论守城的明军士卒,还是街市上匆匆行进的老百姓,人人都面色紧,心神不定,暗自忧心自己的身家性命。站在城头上放眼望去,野地里、村落中,到处竖起了大顺军的旗帜,支起了不知有几千几百座军帐。一阵风吹过,依稀可以听到战马嘶鸣,几句带浓重西北口音的闯军号令之声。大战之前,阴郁紧张的的阴云几乎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皇城大内,乾清宫里。34岁的崇祯皇帝低头不语,绕室彷惶,不知计将安出。列祖列宗300年大明江山,难道就这样断送在自己手里?他已经和这样的宿命抗争了17年。17年间,日夜辛苦,勤劳国事,召见群臣,批阅奏章,筹集粮饷,调兵遣将,一天不得安生。然而局面崩坏日甚一日,直到闯兵临城下,大明危在旦夕。

思来想去,崇祯想到当务之急是守城,守城士卒的粮饷却依旧短缺,很多人饭都吃不饱还得守城作战,能守得住才怪。皇宫内库中的存银所剩不多,他想了个招:百官募捐,可以筹集一批粮饷,暂解燃眉之急。于是他立即下旨,号召公大臣们值此国难当头之际,每人捐出一笔银子,以实际行动保家卫国。谁知旨意发出,结果令他大失所望。

武百官、王公贵族们,平日依靠自己的身份权利,个个捞得脑满肠肥。此时眼见城破在即,大明朝要完蛋,谁也不肯往这艘马上要沉的破船上投一文钱。崇祯圣旨中特意申明,捐银子30000两为上等,可获封侯之赏。可最高的只有1笔两万,大太监王某捐出10000两,内阁首辅大臣只捐出500两。崇祯着了急,他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大家都在看一个人——国丈周奎。周奎倚仗皇上老丈人的身份,多年来捞的盆满钵满,堪称官员首富。

三月初十,崇祯派太监登门拜访国丈,暗示要他捐10万两白银,为百官表率,日后必有重赏。周奎老奸巨猾一不拔,连连哭穷,只肯出10000两,再多一两他就得卖裤子了。皇后听说她老爸如此糊涂,急的没法,派人给老爸送去5000两银子,要他赶紧按皇帝的意思捐款。周奎竟然雁过拔毛,从5000两种留下2000两,最后一共只捐了13000两。

崇祯见捐款筹银计划失败,正在气急败坏,三月十六,一个民间老汉来到户部,慷慨激昂,热泪长流,主动捐出平生积攒的400两银子,以报效国家。崇祯听闻,感慨万千,立即降旨,封老汉为锦衣卫千户。史书中没有留下这个人的名字。他的锦衣卫官职,仅仅当了一天,三月十八北京城破,史上再无他的一言半语。但这个老人家,可能是崇祯的最后关头,唯一让他心感温暖的人了。

更多文章

  • 元朝的历史是九十八年还是四百三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一口气看完元朝历史,元朝的出名事件,元朝的历史和疆域

    此时的元朝皇帝是元惠宗,在明朝大兵压境的情况下,9月10日元惠宗率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以及大小官员百十余人,开大都的健德门,撤退北走上都。9月14日,明军从大都的齐化门攻城而入,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中书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人拒绝投降而殉国,元朝在中

  • 土木之变后朝堂群殴打死三人,朱祁钰转身要逃,被于谦一把拉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朝堂群殴的源头:王振专权王振是落第的秀才,也算是满腹经纶,在明英宗幼时自阉入宫照顾他。深得明英宗的信任,凡是王振说的话,明英宗就相信并且认为是最正确的。正统七年,对王振最有压制力的张太皇太后因病逝世。明宣宗朱瞻基给明英宗朱祁镇留下的三位顾命大臣杨荣在两年前病死,杨士奇因儿子犯罪告老还乡,杨溥也垂垂老

  • 他是水浒中结局最好的人,识破宋江,谎称回乡探母,结果一去不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真实的宋江,宋江反诗全文,老梁故事汇宋江

    人们总是从未停止,对权力的追求,在中国的古代社会,皇权是人们追求权力的顶点,皇位也是每个人都希望,能有朝一日能坐上的宝座。很多人,为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选择谋朝篡位,要么宫变要么兵变。谋朝篡位风险极大,一旦失败不仅自身性命不保,甚至就连自己的九族,都难逃一死,不过,若是一旦成功,那就是鲤跃龙门,摇身

  • 朱标为救老师跳湖,侍卫脱衣服去救,朱元璋知道后处死了这些侍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部著作中,记载了一则朱标、朱元璋和宋濂之间的的故事,朱元璋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377年,年近七十的翰林学士承旨也就是翰林学士的首领宋濂上表请求告老还乡,朱元璋痛快地准了,并且亲自为宋濂饯行,最后还让宋濂的孙子宋慎护送宋濂回到老家。宋濂跪下来和朱元璋拜别,并且表示:“臣性命未毕,蓬士请岁觐陛

  • 为何戏曲中的包拯是被父母抛弃的孤儿呢?这些全是后人的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包拯后人现状揭秘,包拯有孝心吗,戏曲包拯

    开封府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岸,占地六十余亩,建筑面积一万四千平方米,是开封人民为纪念包拯而重建的。开封府以正厅(大堂),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在中国古代,不乏包拯这样的好官,可是,廉洁奉公的忠臣大多晚景凄凉,很少有像

  • 朱元璋残害功臣时,漏掉了一个人,多年后此人让大明江山易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建立了大明朝,刚开始还能够和出生入死的兄弟和睦相处,还赐予了诸多兄弟免死金牌,由此可见那时的朱元璋还算比较不错的,也可以说是他与诸多生死兄弟的蜜月期。只不过在自己的皇长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的性格大变,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小孙子朱允炆顺利的继承朱家的皇位,朱元璋开始了大杀功臣的步

  • 首位战死的天罡好汉,林冲也打不赢他,他一死宋江便兵败如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林冲宋江,林冲是怎样惨死的,梁山上能稳赢林冲的有谁

    宋朝四大寇中,当属方腊势力最强,因为宋江占领的只是八百里梁山泊,而方腊占领的地盘是好几座城市,有江南八州二十五县,这里地方繁华富庶,钱粮无数,宋江与方腊交战时,如果不是朝廷提供粮草供应,恐怕宋江早就一败涂地了。征讨方腊的战役中,梁山泊一共折损了59为好汉,另外有11人病死,宋江跟方腊第一次交战是润州

  • 汤和是朱元璋参军入伍介绍人,朱元璋称帝后,汤和的结局算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汤和为何葬在曹山,汤和坐龙辇见朱元璋,汤和徐达跟朱元璋从小认识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从《明史》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明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明太祖火烧庆功楼一事,所以,这只是个民间传说。因此,六公二十八侯并没有在庆功楼中丧生,汤和也没有死于那场大火中。但《明史》中详细记载了,李善长、朱文正、朱亮祖、冯胜、蓝玉等明朝开国大臣因犯罪赐死,那么,汤和结局如何?《明史?汤和

  • 此人率农民军灭了明朝, 最后却下落不明, 开了他的棺材才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农民军,明朝被杀功臣名单,明朝皇帝棺材

    自缢身亡史书上记载,清军统帅阿济格向朝廷的奏报中说: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歩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得脱,遂自缢。也就是说,李自成在兵败后逃窜,在湖北通往通山县九宫山处,被当地的乡兵袭击,最后自尽身亡。但根据历史记载,这只是阿济格上报朝廷的第一封奏报,不久后他又给朝廷上了第二封奏报,验尸的结果竟是因腐

  • 朱元璋逼岳父胡美自尽,六年后,朱元璋给出了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胡美父母是谁,胡美与唐子乔,胡美简介

    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这个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他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在当上皇帝后会非常的强势,说一不二般的武断,听不得不同的声音,并且非常的狠辣多疑。这样的性格特点在朱元璋身上表露无遗,他杀了非常多的功臣,当然不能说这些功臣没有犯错,但朱元璋却将一桩桩案件扩大化,就胡惟庸一案,朱元璋就杀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