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逼岳父胡美自尽,六年后,朱元璋给出了理由

朱元璋逼岳父胡美自尽,六年后,朱元璋给出了理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62 更新时间:2024/1/23 1:00:56

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这个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他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在当上皇帝后会非常的强势,说一不二般的武断,听不得不同的声音,并且非常的狠辣多疑。这样的性格特点在朱元璋身上表露无遗,他杀了非常多的功臣,当然不能说这些功臣没有犯错,但朱元璋却将一桩桩案件扩大化,就胡惟庸一案,朱元璋就杀了几万人,这样的作为绝对是皇帝中的异类。

有意思的是,受胡惟庸一案牵连的李善长被处死之后,朱元璋亲自下诏列举奸党,而胡美也在其中,“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这个时候距离胡美被杀已经过去了六年,这算是朱元璋给出了胡美死的一个理由,当然事实如何,又能如何呢?反正死都死了,如意的不过是朱元璋而已。

说起来,胡美在元末明初的割据混战中还是比较识时务的,他原本是陈友谅的部下,后来朱元璋攻下江州,遣使招降胡美,而胡美也没有犹豫,愿意归顺朱元璋,不过胡美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整体归降,即带领自己的原先的部下归降朱元璋,归降后还是归胡美带领,不能将其收编、拆分。朱元璋听到后第一反应是胡美活得不耐烦了,敢和他提条件。

不过跟随在朱元璋身边的刘伯温却阻止了朱元璋,朱元璋略一寻思,便答应了胡美的要求。归降后的胡美倒也为大明江山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虽不至于立下大功,但小功却也接连不断,也算是开国功臣之一。大明朝开国之后,胡美封侯,被任命为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朱元璋对他的评价还是不错的。朱元璋曾对胡美说:“汝以陈氏丞相来归,事吾数年,忠实无过。”

但即便是如此,1384年,胡美却还是“坐法死”。说起来这和胡美的女儿还有关系,胡美为朱元璋效力,其长女入宫成了贵妃,这胡美也算是朱元璋的岳父。胡美还有一个女儿,只是女婿在史籍中并没有留下名字,胡美和这个女婿经常出入皇宫,目的自然是去看望贵妃,这让朱元璋很不高兴,毕竟皇宫是朱元璋的,只有朱元璋能随意进出,其他人倘若识相点能不进出就不要进出的好,总要有点规矩才好。

胡美和女婿可能出入的次数多了,以至于被朱元璋以“乱宫禁”为名处置了胡美和其女婿,胡美被逼自尽,而其女婿被处死。当然只是表面的原因,至于朱元璋处死胡美的真正原因可能并不是这样,但朱元璋却以此为借口将其弄死,反正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只要死了就是朱元璋想要的结果。

不过既然朱元璋能以此为借口,就说明胡美和其女婿确实乱了宫禁,要不也不至于被朱元璋抓住把柄。在这一方面,胡美应该好好和郭宁妃的哥哥郭德成学学。郭德成虽然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只做了一个小官,但是他懂的低调,懂得自保,为了自保,他甚至在朱元璋面前装疯卖傻,而朱元璋对他的试探也是一次接着一次,好在郭德成都完美化解了危机,说起来,郭德成是少数没受胡惟庸一案牵连的官员。

冯梦龙曾记载过郭德成的一个小故事,说的是骁骑指挥郭德成因公经常出入皇宫,有一次,朱元璋塞给了郭德成两锭黄金,让他带回家中不要告诉别人,郭德成答应好了之后就出宫,在即将离开皇宫的时候,佯装喝多了脱靴,然后露出了藏着的黄金,宫人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才说是自己给的。

郭德成为什么要闹这么一出呢?他自己说出了答案,他说:“九阍严密如此,藏金而出,非窃耶?且吾妹侍宫闱,吾出入无间,安知上不以相试?”

更多文章

  • 大明不亡才怪!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君臣却还在朝堂上争论不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原本明王朝还有三支战斗力较强能够打仗的预备军队可用:一、蓟辽总督王永吉与辽东总兵吴三桂所管辖的关辽军,尽管比起当年袁崇焕、孙承宗时期的关辽军,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但就算如此,依然守护着明王朝在关外最后的一座城池——宁远城,而在宁远身后就是最后的一道屏障——山海关。二、湖北的左良玉,只不过他是李自成的手

  • 朱元璋不敢得罪的人,后代还打他,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后代数量,朱时茂是朱元璋的后代吗,朱元璋后代有多强大

    在去的路上,有一个儿子性格暴躁,他动不动就生气。随行的人们经常受到他的责骂。有些人在给朱元璋的信件中告知他的行为。当朱元璋看到他们的抱怨时,他只是笑了笑。后来,朱元璋在一封信中看到,有一天因为食物不合他胃口,就用鞭子打了厨师。最后,在朱元璋给儿子的信中,找到了答案。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在为皇帝服役中丧

  • 建文帝到底去哪了?张居正不经意间说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明建文,建文皇帝下落之谜,太子妃喝醉把建武认成建文

    明建文帝明朝最大的八卦是啥?建文帝的下落肯定是其中之一。这八卦,不光今天的人有兴趣,当年万历皇帝也有兴趣。有次师生对谈,万历就问张居正:你说这建文帝当年到底逃出去没有?张居正回答说,正史是查不着了,但传说明英宗的时候,有个云南老僧,在墙壁上写了一句“流落江湖数十秋”,被人一问,老僧自称他就是建文帝,

  • 尼姑是如何惹到朱元璋父子了?父子俩对尼姑是大打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尚见朱元璋被割舌,一位高僧送给朱元璋的九个字,朱元璋与和尚的对话

    尼姑是如何惹到朱元璋了!元末时期,朝廷腐败,压榨百姓。同时因元朝统治者内部矛盾,各路王爷互相攻伐,加上天灾,老百姓没有了活路,于是各地老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参与推翻元朝统治。经过多年的战争,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了明朝。此时的明朝是百业待兴,其中人口是严重的缺乏的,很多地方是千里无人。没有人社会就没法发

  • 宴会上,朱元璋给大臣夹菜,大臣回家后将两个儿子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杀害的兄弟,朱元璋儿子杀害百姓,朱元璋哪一集杀驸马

    有一天,朱元璋为文职和军事官员举行宴会。可能由于疏忽大意,门口的警卫恰好是傅友德的儿子傅让。在这一天,傅让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剑袋。朱元璋见到他时非常生气。宴会上,朱元璋几次夹菜给傅友德,但傅友德的表情很冷淡,隐隐地感谢了他。突然,朱元璋向傅友德开口大骂,并谈到傅让。傅友德立即起身对朱元璋认罪,但朱元璋

  • 李自成从北京带出的珍宝,由义子张鼐秘密护送,吴三桂命部下追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却说吴三桂派手下参将方献廷,秘密追查李自成从北京带出的那批珍宝的下落,他从一些大顺军的叛将那里得知,负责护送这批财宝的人,是李自成最信任的义子张鼐。这批财宝有二十多车,由三千忠勇之士跟随张鼐沿途保护。出北京城后,张鼐的队伍跟着李过的大军往西撤退,将一部分财宝在米脂一带埋藏,队伍离开陕西时,剩下16车

  • 名将袁崇焕被凌迟,为何老百姓抢他肉当下酒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后金军屡次入关骚扰百姓,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有大量的老百姓家里被拉壮丁,并且无情的战争杀死了很多人,也使很多人受了伤,所以京城的百姓需要把这股怨气找一个出气点,他们不会在乎这个出气筒是谁,只要有这个人,他们就会蜂拥而至,而这个时候袁崇焕要被崇祯凌迟,而他的罪名又是与后金勾结,所以结果就是如此

  • 他九岁当大明朝皇帝,二十三岁沦为阶下囚,三十一岁重新登基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皇帝登基,明朝最贤明的太子是谁,明朝历代帝王几岁登基

    朱祁镇风光灿烂的开始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继位时,大明朝正是太平盛世,父亲朱瞻基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兢兢业业,为祖国江山打下了一个富庶,太平的基础。不仅是物质上,朱瞻基还给儿子朱祁镇留下了“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明朝赫赫有名的重臣。而且,朱祁镇继位时,由张太后把持朝政,张太后见识深远,为人老道

  •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30万岁币换来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辽与金和宋的关系,宋打过辽么,宋对辽复仇诏书

    果真如此吗?有更好的选择吗?最好的选择,当然是直接收复幽云十六州!然而,到澶渊之盟时,这已是一个完全不现实的选项了。宋太宗时期,宋辽之间发生过多次大战。太宗两次大举北伐,试图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结果确实连番大败,连太宗本人也险些把命赔上了。此后,君子馆一战,大宋再遭惨败,“死者数万人”。可以说,周

  • 为什么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却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蒙古军队和明朝军队,明代蒙古有多强,明朝对蒙古的胜仗

    蒙古是游牧民族,他们英勇善战,因为游牧民族有几大优势:一是游牧民族没有顾虑。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居无定所、四海为家,没有包袱。在作战的时候进退自如,说走就走,没有思想包袱。二是游牧民族彪悍勇猛。游牧民族有尚武传统,世世代代喜欢舞刀弄枪,以武艺精湛为荣,是优秀的战士。三是游牧民族拥有优质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