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天子为何要把姜子牙的后人齐哀公活活煮了?

周天子为何要把姜子牙的后人齐哀公活活煮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30 更新时间:2024/2/6 12:56:34

(周夷)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竹书纪年》

周夷王继位的第三年,发生了一起命案。

这不是一桩悬案,《竹书纪年》明确地记载了凶手、受害人、作案工具、作案手法以及目击者。

凶手是周夷王本人,受害人是齐哀公,作案工具是一口大鼎,作案手法显而易见是煮,而目击者则是天下诸侯,不过涉案的这些人,身份都不一般,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西周上层统治阶级。

姜子牙雕像

周夷王是周天子,周朝的国君,齐哀公是齐国君主,是姜子牙的直系后人,齐国又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所以周夷王又可以称得上齐哀公的上级领导。

那么,周天子为何要把姜子牙的后人齐哀公活活煮了?

这两人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能让周夷王下此毒手呢,是齐哀公没有给周天子上贡?

其实没那么简单,因为周夷王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杀鸡儆猴,而不巧的是,齐哀公正是那只可怜的“鸡”。

不过,我们既然说这是一场命案,我们自然要先分析两位主人公的性格。

2位重要涉案人员的性格分析。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的历史只有短短275年左右,出现了12位周天子,而周夷王是第九位,是周武王的八世孙,也就是说,当周夷王继位的时候,周王室在诸侯中号召力和影响力已经大大下降。

这就好比一个家族的老大,家族成员都不听他的了,如果这位老大没有上进心还好,得过且过,小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只不过周夷王并不是这样的人,他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效仿先祖,成为让诸侯心服口服的老大。

齐哀公

齐哀公,名字叫做齐不臣,也有人称之为齐不臣,他是姜氏齐国的第五位君主,即姜子牙的四世孙,说到这,不少人就说了,是不是搞错了,姜子牙和周武王是一个时期的人,怎么到了周夷王和齐哀公,中间却差了三四代人,对此,飞鱼只能说,姜氏有祖传的长寿秘方。

齐哀公的性格,其实并不是爱出风头的主,兢兢业业的一心为齐国人民谋福利,不过在那个纷争的时代,又有几个人能够独善其身呢,而齐哀公仗着强大的国力就总想灭了旁边不入流的诸侯国纪国。

周夷王作案的动机。

周夷王继位之初,是苦恼的,因为此时的诸侯,渐渐地都不上贡了,这还了得,没人上贡,这不是要要周夷王的命嘛,于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派出使臣,向诸侯国讨要贡品,作为积极支持周王室的齐国,也是近两年才没上贡。

当使者催促齐哀公的时候,齐哀公也与其余的一些诸侯达成了“非暴力不上贡”的协议,想想也是,周夷王刚刚继位还未站稳脚跟,就向这些老牌诸侯发起了责难,别人又岂会信服呢?

古代君主

诸侯国的这种态度,让周夷王很是愤慨,心想着,自己祖宗打下的基业,不能就这样被自己给葬送了吧,不过他更为费解的是,曾经一心拱卫周王室的诸侯,怎么就变坏了呢,他不能忍,他要整治一下这些不听话的诸侯。

周夷王所在的镐京和齐哀公所在的临淄,中间那是有着相当远的距离,按理来说,周夷王怎么也拿不了齐哀公开刀,但历史的发展往往就是那么巧,因为当周夷王挠破头皮都没有想要要从哪个诸侯下手的时候,有人把齐哀公送到了周夷王的面前。

命案发生的导火索。

把齐哀公“送给”周夷王的人是纪国的国君纪侯,因为齐哀公总是想打纪国的主意,但是纪国实在是打不过齐国,毕竟实力在那摆着的,既然有问题解决不了,那么该怎么办呢,也好办,直接找领导不就行了,于是纪侯就找到了他们共同的领导,周夷王。

周夷王面对纪侯的热情朝拜,那是相当舒服,毕竟自己作为华夏的天子,好久没享受被诸侯跪拜的滋味了,周夷王看着纪侯那是越看越喜欢,于是乎,很快就被纪侯的谄媚攻破了防线。

古代的鼎

纪侯倒也不客气,直接就从齐哀公的名字下手,对周夷王说,大王,齐哀公想造反,您看看他的名字“不臣”就知道了,那就是根本没有把自己当成您的臣子啊,然后编织了一大堆齐哀公要造反的“证据”。

周夷王一想,也对啊,这名字起的,那就是用来扣帽子的,甭管齐哀公有没有反心,那么自己杀鸡儆猴的策略,总算有了“鸡”,此时的齐哀公那是做梦都想不到,在纪侯和周夷王两人各自的小算盘下,自己却成为了牺牲品。

命案发生的过程。

周王室在周夷王时期虽然势衰,不过在诸侯中还是很有号召力的,毕竟他的后辈周幽王在西周末期还能召来诸侯勤王呢,只不过周幽王点燃烽火的目的是为了美人,所以周夷王就向天下诸侯发去了“英雄帖”。

周天子召唤,诸侯要觐见,这也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必须履行的义务,当诸侯到的差不多的时候,周夷王命人搬上来一口大鼎,并且在鼎中加满了水,诸侯看着在鼎中被烧开的热水,纷纷以为周老板年底要请大家吃火锅,只是这鼎忒大了点。

不过想想也是,那么多诸侯,一人吃一口,一头牛都没了,不整个大鼎,那也太不够意思了,当诸侯们流着口水等着往大鼎中放牛肉羊肉的时候,周天子命人把早已从临淄押解到镐京的齐哀公带了上来。

齐哀公被带上来以后,周夷王二话不说,不顾齐哀公的嚎叫呐喊和自我洗白,在诸侯惊愕的目光中就把齐哀公给扔进了大鼎中。

周夷王看着诸侯的目瞪口呆,心里那是相当满意,觉得自己在一瞬间,真的就成为了人上人,之后,指着鼎中的齐哀公,对等着吃火锅的诸侯说,齐哀公以下犯上,有造反嫌疑,谁要再不听话,这就是下场。

命案带来的示。

姜子牙的后代齐哀公就这么死了,死的很惨,甚至有点不明不白,不少人认为,齐哀公是罪有应得,谁让他身为诸侯不上贡呢,但是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很多诸侯都不上贡了,又非齐哀公一人如此,齐哀公只不是正好被纪侯送到了枪口上而已。

说白了,这只是周夷王踩着齐哀公的生命,为自己树威而做的一场秀,那么周夷王达到了目的没?

姜子牙

达到了,也没达到。

说周夷王达到了目的,是因为他在短时间内让诸侯国有了畏惧,并且用极端的办法,为自己数了威,说他没达到,是因为他没看清历史的走向,天下诸侯并起,早已是必然趋势,他即使再召集诸侯请他们观看几场表演,也只是饮鸩止渴。

所以,在周夷王去世的百余年后,西周这座大厦就轰然倒塌了。

参考文献:《史记》、《竹书纪年》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周朝分封,延续八百年,为何秦统一六国后,却废分封行郡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朝分封诸侯名单,周朝是怎么被秦所灭,周朝有郡县吗

    秦始皇在位期间,政绩卓著,既称始皇帝,即皇帝的始祖,其中之一便是建立了影响中国两千余年的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度,地方上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而以郡县制代替;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外交上更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了人间奇迹——万里长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

  • 商朝灭亡后,十几万大军消失无踪,现今竟在美洲找到了他们的踪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由盛转衰仿佛是任何一个王朝都逃不掉的宿命,经历了500多年之后,它终究还是在战火纷飞中逐渐走向了灭亡。要知道,任何一个王朝在大厦将倾之际,都难逃社会动荡、狼烟四起、政权更迭、江山易主的命运。最终,牧野之战的落败,宣告这个王朝正式的走向终结。当时,纣王帝辛的一把烈火,不但终结了自己的生命,还让这

  • 周朝为什么要分封诸侯,直接自己统治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周朝分封诸侯名单,周朝时分封诸侯的目的,周朝都封了多少诸侯国

    为此,武王推出了一系列有别于夏商,但却是借鉴夏商的制度,其中有一条就是借鉴夏商的分封,在中原地区大规模施行“封国土建诸侯”制度,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分封制”。周朝自武王开始,历成王、康王二王,先后三次实行大规模的分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载:“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周姓者五十五,地上不过百

  • 印度的骄傲:奴隶制的巅峰、君主专制的孔雀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印度奴隶制社会的四个阶段,印度的王朝,印度孔雀之国

    孔雀王朝以其空前强大的国家权力,完成了多项重要的事业。例如,旃陀罗笈多在全印度修建了发达的道路系统。道路设有驿站,每隔半里建一立柱作标记。阿育王时代又在各条道路两旁植树,隔约三里挖一口井,设立行人休息的处所。在主干道的交叉点附近,设立国家粮仓和仓库,供紧急时候使用。此外,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帝国还在各

  • 夏朝或许存在过,它比想象的落后太多,不是被商朝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朝灭夏朝电视剧,夏朝真的存在过吗,夏朝跟商朝同时存在吗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进程中,当我们背诵朝代秩序时,总能熟练地说出“夏、商、周”。这也意味着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历史上确实存在着夏朝。但事实上,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夏朝的存在。最初,考古学家发现的与夏朝直接相关的文字记载出现在西周时期。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夏朝从建立到灭亡的过程有着清晰的记

  • 夏朝真的存在吗,我们看一下美国人是怎样看待夏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夏朝存在的五大证据,夏朝皇帝以及夏朝资料,国际上对夏朝的看法

    我们书上介绍的夏朝是在公元前2070年由大禹建立的,之后他儿子启开始了家天下的模式。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桀被商汤推翻,夏朝灭亡。不过这个王朝是否存在,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确定一个文明存在的几个重要因素是文字、城市遗址、铜器使用。不过国内至今没有找到关于夏朝的任何遗址,更没有发现文

  • 一教授指出夏朝源头是埃及,无奈被四点证据否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朝的十大秘密,有人说埃及就是夏朝,埃及夏朝知乎

    1928-199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了十几万片甲骨文碎片,还发掘出了商朝宫殿和陵墓等遗迹,在《尚书》、《西京赋》等史书中都明确记载了商朝的历史,种种铁证证明商朝的确是存在于古中国。但奇怪的是,对于推灭一个存在将近500年朝代这种丰功伟绩,商朝却没有丝毫文字记载。按理说,商朝历史中应该对君王的政绩大肆鼓

  • 周武王90岁伐纣93岁去世?战国竹简揭开历史悬案,推翻了传统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这样说周武王在位93年,80岁继位,90岁克殷,他在90岁高龄时就征召了纣王,并亲自用箭射向纣王的尸体。大家都知道,即使今天科技发达如斯,90岁以上的人也很少有机会出游,更别说还要率大军出行了。那么,周武王的合理年龄到底有多大呢?到了今天,商周时期,历史上的人物的年龄那是没有一个年龄是记得清楚的

  • 周亡于褒姒?汉毁于貂蝉?陈圆圆灭了大明?果真是红颜祸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历史上有些女性被当作工具,诱惑了掌权者,而致使当权者的统治出现了问题,或者可以说他们对历史进程中的某个因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她们不是历史进程的决定因素,更何谈偌大的一个王朝被某个女人所灭?毕竟,她们所起的作用放置在历史长河中,也是微乎其微的。影视剧中的隋炀帝与萧美人史书中,或者野

  • 南朝刘子业:杀姑父强娶姑姑,与亲姐同流合污,纣王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子业被两个妃子掐死,刘子业是谁杀死的,刘子业真实故事完整版

    而在诸位皇帝当中,开国之君刘裕无疑是最光鲜夺目的一代枭雄,但与继任之君中的刘子业相比,在后世中留下的名声可就有些“相形见绌”了。公元449年二月,刘子业出生于今江苏省徐州市,是孝武帝刘骏的长子,生母文穆皇后王氏。刘子业幼年时经历过一场重大的浩劫,曾当过伯父刘劭的囚犯,期间几次险些遇害。由于刘骏常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