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别胡扯!秦始皇和吕不韦,原来历史靠不住,司马迁为何说谎?

别胡扯!秦始皇和吕不韦,原来历史靠不住,司马迁为何说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73 更新时间:2024/1/25 12:49:59

[var1]

吕不韦有问题,证据确凿,经得起推敲吗?

有人说,吕不韦下了一盘大棋,先是把最没有可能当太子的异人扶上历史舞台,当上国君。然后把已经怀了自己孩子的赵姬嫁给异人,再把自己和赵姬的“私生子”嬴政扶上位。乍一看,这一招确实高,确实妙,而且吕不韦也做到了,很成功。但却经不起推敲。

第一,吕不韦助异人上台,是商人长期投资战略。放长线,钓大鱼,是典型的“官商勾结”,为的是利益最大化,这是商人的目标。一个野心勃勃的商人,势必要操控商业帝国,而这种商业帝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特别是古代,商人的地位最低,所以寻求政治保护成了他们的护身符,有的巴结地方官员,有的串联朝廷大员,以求相互照应,共同分利。同一般的商人相比,吕不韦的眼光更远,野心更大,他想直通天梯,把自己的利益和国君绑在一起,将“商业国家化”。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战国策·秦策》)

吕不韦对嬴政呵护般“亲子教育”,也是为了维护他权力延续的游戏规则。他内心可能真希望嬴政是自己所出,希望“亲子教育”是真的。很遗憾,当初他真没有那么想,也没去做,甚至是也来不及做。

[var1]

吕不韦当时投资的是异人,后来顺理成章投资过渡到嬴政,均获得巨额收益,但当时他不至于把数十年后的事算计得如此清晰明了。从当时来看,异人能否当上国君,吕不韦心里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按常理,异人上位几乎是没有可能性,押宝异人,尚不能确定,何谈倾注于他的孩子?再者,就算赵姬肚子里怀的是吕不韦的种,在缺乏现代科技古代,岂能判断胎儿的性别,万一生出的是女孩呢?

第二,异人娶赵姬,是偶然,还是中了吕不韦的圈套?异人当时在赵国做人质,吕不韦就在赵国,吕不韦有意结交异人,二人瞬间成了朋友。某天,吕不韦设宴款待异人,为助兴,期间安排爱妾赵姬跳舞,赵姬一出场,异人目瞪口呆,垂涎三尺,不顾自己的身份,直接横刀夺爱,赤裸裸的跟吕不韦要赵姬。事出意外,令吕不韦根本没有想到。司马迁的描写是吕不韦当时非常生气。

(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遂献其姬)

也有人质疑吕不韦的演技,此乃“假怒”。逻辑行得通,但起点有问题,他们认定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吕不韦策划的,所以才“假怒”,目的就是让异人速上钩,让自己的孩子将来登上大位。如果吕不韦明知赵姬已有身孕,如果赵姬明知自己已有身孕,谁能完全保证此事将来不败漏,其结果意外着什么?夜何其长,梦何其多,风险何其高,精明的吕不韦不会想不到。

[var1]

赵姬有问题,自污其身,予人口实

醋从何处酸,盐从哪里咸,万事皆有源。吕不韦和嬴政一家,特别是和嬴政生母赵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不断,剪还乱。

一是吕不韦与赵姬纠缠不清,赵姬先为他的爱妾,嫁异人之前,二人缠绵多时。二是当上王后的赵姬欲火难耐,因为异人当了三天国君后便撒手西去,生性风流且风华正茂的赵姬寂寞难耐,情不自禁勾搭吕不韦,而此时吕不韦已是国相,非常容易见到赵姬,二人旧情复燃,不可收拾。吕不韦担心事迹泄露,苦思多日,想出了一招“金蝉脱壳”的妙计,寻求替身,把性功能超强的嫪毐送进宫里,满足了赵姬的欲望。后来这事越搞越大,弄出一场政变,嫪毐灭族,赵姬被囚,吕不韦受牵连被削职回家养老。

丑闻掀开,迅速发酵,秦之外的其他六国出于自身政权的需要,将此事无限夸大,大书特书,抹黑秦国,以求泄愤恨。加之国人素爱八卦,更兼后世文人墨客的“精雕细琢”,嬴政身世,扑朔迷离,波澜不断,白的都能说黑,何况秦之丑闻。

按理,司马迁对此事最有发言权,因为他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说法是异人娶了吕不韦的爱妾赵姬,而这个时候赵姬肚子里已经有了吕不韦的种,后来赵姬生产一男,为嬴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无独有偶,《汉书》、《资治通鉴》里也佐证了司马迁的这一说法。《汉书》的说法是“阴知其有身而献之王,产始皇帝”,《资治通鉴》描述得更加阴险,不值一提。

司马迁之说,自相矛盾,疑点重重。唯一肯定的是异人娶了吕不韦的小老婆赵姬,焦点是赵姬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

[var1]

《秦始皇本纪》、《吕不韦列传》自相矛盾。前者依言嬴政为异人所生,后者又言吕不韦之子。而《吕不韦列传》中也有前后不“协调”之处,先是言明异人娶赵姬时,赵姬已有身孕,后又说“合理生产”。

“合理生产”(

至大期,产子政

)指足月生产,按时生产,非早产。异人再糊涂,也不至于把这事忘了吧。这事轮到我们老百姓头上,都是天大的事,何况是一国之君,必须根正苗红才行。当然也有个别人“迟产”,满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生产。就算异人大意了,他身边的伺候的人也不至于全部装聋作哑了吧,这事岂能马虎?

司马迁的“矛盾”未必是治学不严谨,而是有意为之,留下谜团,供后人拆解,历史原本很有趣,而后世学者,更“有趣”。

图片来源网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羁绊:天子守祖业,诸侯求进取,臣子思本心,谁最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天子守边关君王死社稷,诸侯和臣子的关系,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是好的吗

    所谓羁绊,就是内心之中有什么事情把自己缠住了不能脱身,总是心心念念的,终生也无法忘怀。在春秋战国时代,这样的羁绊很多。或是为了国家发展的,或是为了儿女情长的,但是任何羁绊到了一定时候总会是在这个人的内心中消散。卫国人被北狄人灭了国,原来的国土之上一片断壁残垣,最后卫国人还是在齐桓公的帮扶下,放弃了祖

  •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如何管理那些已经亡国的贵族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春秋各诸侯国历史,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存在的时间

    三代之时,贵族阶层推崇“刑不可知,威不可测”。那时候的刑法充满神秘,只是遇见了违法之事,则会受到刑法之惩戒。一方面,国家之刑法要掌控在高层,不能让庶民们知晓具体条款。一方面,只要庶民们违背条款,又会遭到严厉惩罚。《礼记·曲礼》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段记载里,既包括礼,也包括刑。对高层贵族

  • 因为一个理由,赵国李牧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原因,李牧必死?史书中有“李牧死,赵国亡”。就是说李牧不是功高盖主,都没有人相信。李牧善战,后期驻守的是赵国代郡和雁门郡。这两个郡县大致的位置,是在赵国的北部区域。这里,是赵国几百年征伐所得的戎狄地区。为什么会选择李牧这位名将来守卫北方呢?第一种可能,北方是赵国边境,再其外则是更为广阔的荒原地区

  • 别再拿所谓的“脏唐臭汉”说事了,春秋贵族能让你大呼辣眼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说法显然是别有用心的。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兽性与道德的较量从始至终贯穿其中;古人之所以强调教化,正是为了对抗人性中的欲望与本能。无论在任何时代(即使是当代),那些权贵歌舞升平的日子过久了,总会压抑不住地试图挑战社会的基本道德观。但我们评价一个时代,决不能以这些花边新闻为标准。比如在不少人口中被奉

  • 侯马晋国遗址挖出中国最早的毛笔字,共5000余片,专家:镇院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陕西出土的书法,最早的考古发现的毛笔,汉代古墓出土书法

    [var1]如今的我们做什么都需要对比,比如比谁跑步快,谁的的青铜器重量大,谁的文物铭文字数多,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文物也堪称是一个最,它的出土让我们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毛笔字。说起文字,估计不少人又会想起了甲骨文,的确甲骨文算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比起更早的文字还有,比如甲刻文等等,还是来具体说

  • 长平之战爆发前,赵国到底该不该接受上党地区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上党与长平是现在哪里,赵国和长平的关系,赵国派谁镇守长平三年

    [var1]一首先,在一些人看来,赵国接受上党地区,可谓重大的战略错误。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在韩国上党郡郡守冯亭要献出该地区后,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主张不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地区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换而

  • 你误解最大的历史人物是谁?孔子,身高两米以德服人的山东大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评价最高明的人,孔子以德治民原因,孔子以德治国的故事

    [var1]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虽然孔子是个身高近两米的山东大汉,但是还是以德服人的。具体带了多少弟子,倒是没有确切记载,但是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他四处奔波周游列国准备施展抱负,弟子总要有一部分跟随的吧。[var1]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词人,同时也

  • 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是私生子吗,历史上的吕不韦和秦始皇,吕不韦是秦始皇什么人

    [var1] 首先,邯郸献姬背后存在多个矛盾。在司马迁的《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司马迁对秦始皇生母赵姬的身份就有两种记述。司马迁一面说“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指出赵姬本是优伶一类的人,后来成为吕不韦的妾室;一面又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暗示赵姬在赵

  • 伊阙之战:魏武卒全军覆没,韩国葬送精锐部队,秦国开始东出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灭韩之战真实战况,秦国灭韩谁是主帅,伊阙之战秦军进军路线

    伊阙之战前的国际形势伊阙之战前国际形势剧烈变化,主要大事件分别为:宜阳之战、垂沙之战、孟尝君出走。宜阳之战的影响就是秦国占领韩国重镇宜阳,韩国自此开始走下坡路,同时葬送了十万精锐。秦国虽然占领了宜阳,但是在宜阳损失惨重,当时秦武王“悉起兵”才艰难攻克宜阳。垂沙之战的影响就是楚国大败,国内爆发起义,自

  • 他曾为国家牺牲自己,作为秦王去当人质,后却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的秦孝公非常努力,从变法开始一步一步的严明执法,将国家治理的非常好,无论是百姓还是军队都过的很好。本来被魏国打得苦不堪言的秦国,通过变法夺得了自己失掉的河西之地,甚至之后的领土面积也是越来越大,之后因为懂得了战术,军队实力变强,所以他们通过计谋取得了很多城市,一次又一次的拓展了自己的疆土。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