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因为一个理由,赵国李牧必死!

因为一个理由,赵国李牧必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273 更新时间:2024/1/16 15:37:11

一个原因,牧必死?

史书中有“李牧死,赵国亡”。就是说李牧不是功高盖主,都没有人相信。

李牧善战,后期驻守的是赵国代郡和雁门郡。这两个郡县大致的位置,是在赵国的北部区域。这里,是赵国几百年征伐所得的戎狄地区。

为什么会选择李牧这位名将来守卫北方呢?第一种可能,北方是赵国边境,再其外则是更为广阔的荒原地区,在荒原的深处其实依然盘踞着众多戎狄族群。第二种可能,赵国的戎狄部族依然没有真正的臣服赵国。

[var1]

赵国的疆域其实很有意思,东部处于河北平原一带,西部则处于蒙古高原一带。河北平原一带靠近燕齐,而内蒙古这一带则是属于戎狄族群的所在。这就很有意思了。

当年赵武推行“胡服骑射”,大家都认为是赵武灵王主动学习戎狄的先进化。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那就是赵国原来的一些文化和军事体系,多年之间与戎狄的对抗已经处于下风。赵武灵王,其实在戎狄妥协。

赵武灵王的这种举措,一方面让赵国的发展更多的朝戎狄化发展,一方面赵国的都城对于戎狄的管控力也在逐渐削弱。到后期之时,戎狄区域的代郡等地已是相当独立。赵国都城破灭后,赵公子嘉就是跑到代郡自立为王。

显而易见的是,在赵武灵王滞后多年间,赵国都城,代郡等地,俨然就已经是两个赵国。

那么,李牧守卫在代郡。是如何以赵国臣子的身份,真正的管理好这个地区的呢?

[var1]

代郡之所在,既有赵国人,也有戎狄、匈奴人。史书中在这个时期,已在称呼匈奴。跟原来的戎狄名不同,匈奴显然在此时也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说明什么,中原在发展,戎狄族群也没有闲着。

而李牧本来就是边将,推行的一定也还是“胡服骑射”那一套。那么,与戎狄之间,一边防守,一边贸易,一边学习,或是李牧的三大举措。

而且,李牧的这些举措,很大可能是不通过赵王的。李牧,或也沾染了代郡的不良风气。史书有:“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军。”这种做法,相当危险。

春秋战国时代战乱频繁,朝廷所供应的军费开支或是有限。作为边军,为了筹措军费,在边疆驻扎之地开市贸易,收到的租税一部分归国家所有,一部分归军队所需。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李牧却并非如此,“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收到的钱粮,李牧全部给军士们用了。

[var1]

李牧的军士,过的日子可是要比其他国家的军士们要好。史书中称“日击数牛飨士”,李牧的军士们,居然可以天天吃牛肉。这样的生活简直不能再好。

不仅如此,李牧在驻军之中,除了一分钱不上交赵国朝堂,连军中的官吏也是完全由李牧来任命,与匈奴之间的作战或是议和,也基本由李牧一人决定。这样的地位,李牧简直如同一方诸侯了。

于是,赵王朝堂中的那些臣子们,多少对李牧产生了猜忌之心。因此,即便秦国人不对赵王行反间计,李牧在赵国的地位稳定与否,其实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李牧功高盖主,在边疆拥兵自重,赵王杀李牧,早晚之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别再拿所谓的“脏唐臭汉”说事了,春秋贵族能让你大呼辣眼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说法显然是别有用心的。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兽性与道德的较量从始至终贯穿其中;古人之所以强调教化,正是为了对抗人性中的欲望与本能。无论在任何时代(即使是当代),那些权贵歌舞升平的日子过久了,总会压抑不住地试图挑战社会的基本道德观。但我们评价一个时代,决不能以这些花边新闻为标准。比如在不少人口中被奉

  • 侯马晋国遗址挖出中国最早的毛笔字,共5000余片,专家:镇院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陕西出土的书法,最早的考古发现的毛笔,汉代古墓出土书法

    [var1]如今的我们做什么都需要对比,比如比谁跑步快,谁的的青铜器重量大,谁的文物铭文字数多,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文物也堪称是一个最,它的出土让我们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毛笔字。说起文字,估计不少人又会想起了甲骨文,的确甲骨文算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比起更早的文字还有,比如甲刻文等等,还是来具体说

  • 长平之战爆发前,赵国到底该不该接受上党地区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上党与长平是现在哪里,赵国和长平的关系,赵国派谁镇守长平三年

    [var1]一首先,在一些人看来,赵国接受上党地区,可谓重大的战略错误。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在韩国上党郡郡守冯亭要献出该地区后,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主张不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地区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换而

  • 你误解最大的历史人物是谁?孔子,身高两米以德服人的山东大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评价最高明的人,孔子以德治民原因,孔子以德治国的故事

    [var1]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虽然孔子是个身高近两米的山东大汉,但是还是以德服人的。具体带了多少弟子,倒是没有确切记载,但是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他四处奔波周游列国准备施展抱负,弟子总要有一部分跟随的吧。[var1]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词人,同时也

  • 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是私生子吗,历史上的吕不韦和秦始皇,吕不韦是秦始皇什么人

    [var1] 首先,邯郸献姬背后存在多个矛盾。在司马迁的《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司马迁对秦始皇生母赵姬的身份就有两种记述。司马迁一面说“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指出赵姬本是优伶一类的人,后来成为吕不韦的妾室;一面又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暗示赵姬在赵

  • 伊阙之战:魏武卒全军覆没,韩国葬送精锐部队,秦国开始东出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灭韩之战真实战况,秦国灭韩谁是主帅,伊阙之战秦军进军路线

    伊阙之战前的国际形势伊阙之战前国际形势剧烈变化,主要大事件分别为:宜阳之战、垂沙之战、孟尝君出走。宜阳之战的影响就是秦国占领韩国重镇宜阳,韩国自此开始走下坡路,同时葬送了十万精锐。秦国虽然占领了宜阳,但是在宜阳损失惨重,当时秦武王“悉起兵”才艰难攻克宜阳。垂沙之战的影响就是楚国大败,国内爆发起义,自

  • 他曾为国家牺牲自己,作为秦王去当人质,后却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的秦孝公非常努力,从变法开始一步一步的严明执法,将国家治理的非常好,无论是百姓还是军队都过的很好。本来被魏国打得苦不堪言的秦国,通过变法夺得了自己失掉的河西之地,甚至之后的领土面积也是越来越大,之后因为懂得了战术,军队实力变强,所以他们通过计谋取得了很多城市,一次又一次的拓展了自己的疆土。秦始皇

  • 他是秦时名人,比秦始皇小3岁,一番话为秦国赚得十六座城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甘罗是战国末期秦国人,他的爷爷战国中期秦国的名将重臣甘茂,历侍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对秦国的发展立下了很大的功劳。甘罗继承了家族的血脉,自小就表现出了超人的聪明才智。[var1]秦王嬴政即位之后,当时的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吕不韦手中,甘罗也正在吕不韦门下效力。当时的吕不韦想要攻打赵国,

  •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被打垮的六国国君的最后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一统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巩固政权做了什么,秦始皇统一的六国是哪些

    秦始皇嬴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的开创者,他的功绩彪炳史册。传承至嬴政手中的,是几代秦国人呕心沥血所打造的江山,而嬴政带着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走向了巅峰,由“秦国”变为了“秦朝”。“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他是战国“杀神”,攻下70余座城池斩首100万敌军,死前突然醒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的守城名将,攻城最厉害的名将,战国时期谁是杀神

    [var1]他出生时,秦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了。待他长大,恰好秦昭王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一统天下的计划,急需强将,于是秦昭王提拔了很多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势应征入伍。秦昭王十三年,白起担任左庶长,率兵攻打韩国新城。次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阻止秦军东进。白起担任主将,采用先弱后强、避实击虚作战策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