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位列十三太保第九,比李存孝战绩更卓著,死后被追封为秦王

此人位列十三太保第九,比李存孝战绩更卓著,死后被追封为秦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48 更新时间:2024/1/16 13:08:39

南北朝时有一位叫独孤信的牛人,有三个女儿成了皇后,被称为天下最牛老丈人,即天下第一岳父;无独有偶,时隔400年之后,在五代时期又出了个牛人,也有三个女儿成了皇后,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岳父,此人叫符颜卿,笔者在上期(本号第918期)曾专文介绍此人,此不多讲。俗话说,将门出虎子,老子英雄儿好汉,想必符颜卿的老爹也是位牛人吧?事实正是如此。那么符颜卿的父亲是谁?他凭什么成为天下第一岳父之父?史载此人位列十三太保第九,英勇无敌,文武双全,身经百战,而无一败绩,比李存孝战绩更卓著,死后被追封为秦王。绝对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单是从他身上取出的箭头就有100多个!此人是谁?欲知详情,本期分解。

[var1]

(一)少年英雄,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一

天下第一岳父符颜卿之父名叫符存审(862年-924年),字德祥,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唐末五代时期名将、军事家。

符存审年少时性格豪迈,足智多谋,喜谈军事。身处乱世中的他,也曾组织武装,纠集豪强保护乡里,后归附光州刺史李罕之。883年,21岁的符存审随李罕之投奔河阳节度使诸葛爽,他在河阳军中担任小校,多次与地方割据军阀作战,颇有战功。

后来,诸葛爽病逝,其子诸葛仲方被部将刘经拥立为藩帅。符存审的老板李罕之同诸葛仲不和,与刘经作战失败,退保怀州(今河南焦作),其部下兵将遂纷纷散去。符存审只有另觅高枝,前往太原,投奔一代枭雄、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李克用欣赏其才,将之收为养子,赐姓为李,所以他又称李存审,同名将李存孝等成为李克用赫赫有名的十三太保之一(符存审排13太保第9),并成为李克用义儿军首领。

符存审性情忠厚,处事谨慎,因而深受李克用宠信,常随军出征,累立战功。他随李克用征伐云州防御使赫连铎时,身先士卒,冒着敌人的箭雨,率军死战,以致血流满身,战后李克用亲自为他敷伤。894年,符存审担任前锋,随李克用征讨幽州节度使李匡筹,并攻占居庸关,取得辉煌战绩。

895年,符存审随军攻打邠州(治今陕西彬县),征讨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当时,邠州精兵都屯驻在龙泉寨,四面悬崖,易守难攻。符存审不畏强敌,率军击退王行瑜,力取龙泉寨;901年,符存审又随十三太保之第二太保李嗣昭征讨汾州,生擒刺史李瑭,进封左右厢步军都指挥使。

906年,符存审与李嗣昭一同攻取潞州(治今山西长治),收降守将丁会;而后又随名将周德威大战夹城,因功加授忻州刺史,领蕃汉马步都指挥使。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但李克用拒不承认后梁政权,他以复兴唐朝为己任,与后梁顽强对抗,符存审紧紧跟随李克用,为光复大唐而战。

908年,李克用病故,其长子李存勖(排13太保第3)继任河东节度使和晋王。此后,符存审接着辅佐李存勖南征北战,为建立后唐立下不世之功。

(二)身经百战,无一败绩

符存审一生经历百次以上战役,几无败绩,尤其以这6次大战最为著名。

【下博桥之战】天祐九年(912年),梁太祖朱温率大军攻打蓚县(今河北景县),符存审与史建瑭等率军拒敌。他屯兵下博桥(在今河北衡水),用计突袭梁军大营,逼得朱温烧营而逃。此役,使符存审名声大震。《中国历代战争史》中如此评价:李存审(即符存审)于下博桥之战,其战术运用实有足多者。彼以寡弱之兵力,拒朱全忠倾国之众,胜负之数已甚明显。存审以寡御众,而欲保有赵地,实属至难,唯一之图,即出奇制胜耳。

【魏州之战】915年,晋王李存勖命符存审率军占据临清(今河北临西),趁机进兵河北,坐镇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916年,后梁派名将刘鄩进犯魏州。刘鄩是位有名的智将,不仅勇猛,而且极善兵法谋略,有“一步百计”之誉。但此次他遇上了对手。符存审先使一军断其后路,然后与刘鄩展开激战。结果刘鄩不是对手,大败而逃。符存审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收复澶州(今河南濮阳)、卫州(今河南卫辉)、磁州(今河北磁县)、洺州(今河北永年)、邢州(今河北邢台)等地,大获全胜,战后,被授为安国军节度使等职。

同年十月,符存审再次领兵进逼沧州,守将戴思远弃城而逃,毛璋则献城投降。李存勖又升横海军节度使等职。

[var1]

【幽州之战】917年,契丹兵围困幽州(今北京),守将周德威遣使求救。当时,李存勖正率晋军主力与梁军对峙,欲发兵相救,却兵力不够,幽州危在旦夕!他为此犹豫不决。符存审与李嗣源(十三太保排第一)坚决主张出兵。于是,李存勖便让符存审等率七万步骑兵援救幽州。

此战,符存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设下鹿角阵,先阻挡契丹骑兵的冲击,然后万箭齐发,重创契丹骑兵前锋。而后,他又让士兵燃烧柴草,以烟雾迷惑敌军,再发动步兵直趋敌阵。晋军大破契丹军,斩敌首万余级,彻底解除了幽州之围。后来他的儿子符颜卿也曾模仿父亲,用牛车阵破了契丹人的骑兵,创造了一次战争奇迹,成为契丹人的克星。

【胡柳陂之战】918年,李存勖调发河东、魏博天雄军、幽州卢龙军、沧景横海军、易定义武军等各路兵马,准备直捣汴州,一举灭亡后梁。符存审率领一万步骑兵,赶往魏州,参与大阅兵。同年十二月,梁晋两军在胡柳陂(今山东鄄城西北)交战。此战十分激烈,名将周德威不幸战死,李存勖也被梁军围困在一座土山上,形势十分危急。符存审与儿子符彦图率军赶来,拼死力战,杀入梁军阵中,与李存勖会合,重整军阵,使李存勖有了喘息之机。最后等到强力援军银枪效节军杨师厚来援,晋军终于反败为胜,击溃梁军。

919年,符存审升任内外马步总管,成为周德威之后的晋军第一将。

【同州大战,再败刘鄩】 920年,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攻取同州(今陕西大荔),欲叛梁降晋,结果遭到后梁智将刘鄩的围攻。李存勖命符存审与李嗣昭率军前往救援。九月,符存审进入河中(今山西永济)。他鉴于梁军一贯轻视河中军的骄傲情绪,挑选二百精骑,掺杂在河中军中作战,挫败梁军锐气,使刘鄩不敢轻易出战。

当时诸将担心河中军有所反复,建议从速决战,早定胜负。符存审却审时度势,坚持“缓师示弱,伺隙出奇”之计,按军不动,以待战机。直到十余日后,当敌疲惫之时,符存审果断挥军出击,大败刘鄩。他随即又命裨将李建及到沙苑牧马,佯装松懈,以麻痹敌人,诱使刘鄩撤军;刘鄩果然中计,在撤军时,被符存审率军追击,在渭河再次被晋军打得大败。

【镇州之战,平叛张文礼】921年,九太保符存审与河中节度使朱友谦,以及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五太保李存进,八太保李存璋等一同劝谏,请三太保李存勖称帝,却被李存勖拒绝。不久,成德节度使张文礼在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叛乱。李嗣昭、李存进率兵讨伐之,但张文礼出招狠辣,两位太保不幸相继战死。922年,符存审被任命为北面招讨使,再次征讨镇州。

符存审把镇州团团围住,逼迫守将投降。最后城中粮尽,叛军无力守城,守将李再丰暗中向符存审投诚,在半夜用绳子将晋军拉上城头。到天亮时,晋军已全部登城,并将叛贼首领张处瑾、张处球等人全部抓获。张文礼之乱终被平定,张文礼罪大恶极,虽然已死,又被晋军开棺戮尸。符存审因功被李存勖加授检校太傅、兼侍中,并在他还师魏州时,李存勖亲自出城迎接犒军。

[var1]

923年,契丹再次南侵。李存勖听从名将郭崇韬的建议,让符存审负责北疆的防御重任。符存审已经是62岁的老将了,他当时正卧病在床,上奏道:“臣效忠大王,不敢托辞推诿,但如今老病缠身,只恐不能担此重任。”但李存勖仍旧任命他为幽州卢龙节度使,镇守幽州。同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立后唐,是为后唐庄宗。符存审获赐忠烈扶天运功臣勋号,加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等。

【劳苦功高,遭人忌惮】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月,唐庄宗灭亡后梁,并迁都洛阳。符存审身为晋军第一战将,因年老受人排挤,未能参与收复中原的战争,郁郁寡欢,以致旧病复发,在家养病。养病期间,他请求前往洛阳,朝觐皇帝,并请大权在握的郭崇韬提供帮助。

郭崇韬时任枢密使,掌控朝政,位高权重,但他的功绩和威望都在符存审之下,对他有所忌惮,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暗中阻挠,不让符存审回朝。后符存审的妻子郭氏多次向郭崇韬苦求,并责之说:“我夫君与您共同为国效力,数十年来,出生入死,您竟忍心让他死在北地边荒,岂能如此无情?”郭崇韬虽心中有愧,但仍没有帮助符存审入朝。

924年,符存审病情更加严重,知道来日不多,再次上奏朝廷,请求入觐,但仍被驳回。他伏枕长叹:“老夫历事二主(李克用、李存勖),近四十年,而今年老多病,不中用了,便被排除朝廷,真是命运弄人啊!”

后郭崇韬在舆论压力下,而且得知符存审命不长久,方允许他入朝。同年四月,唐庄宗李存勖调任符存审为宣武军节度使、诸道蕃汉马步总管。但诏书尚未抵达幽州,符存审已于五月十五日病逝,终年六十三岁。一代英豪,凄然落幕。庄宗为之辍朝三日,追赠他为尚书令。后来符存审又与李嗣昭、周德威一同配享太庙,又被追封为秦王。

(三)100个箭头,励志后人

符存审一生辅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南征北战,他在幽州之战、魏州之战、胡柳陂之战、同州之战等一系列梁晋争霸战争中,屡次以少胜多大破梁军,还以步兵击败契丹骑兵,为巩固河东根据地,为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江山立下赫赫战功,他还数次解救李存勖于危难之中,是后唐最大的开国元勋之一。他的一生十分传奇,号称常胜将军,连后世的欧阳修也这样赞誉:“存审为将有机略,大小百余战,未尝败衄(音同女,指失败)”。

[var1]

《中国军事通史》上称:李存审一生用兵作战,巧用智谋,尽量避免过早与敌人展开决战,或派遣部分精兵潜入敌阵,或散布烟雾迷惑敌人,或通过险隘山道达到前线阵地,或放开部分阵地诱敌出逃,然后出敌不意,运用奇兵突然出袭,往往取得重大胜利。李存审和周德威都是后唐军功卓著的著名将领。

符存审尽管身经百战,百战不殆,但也是浑身是伤,以至于晚年大病缠身,不为朝廷所用。但他教子有方,他共有9个儿子,皆非寻常之辈,其中有的担任节度使,有的是上将军,有的被封王,其中四子符颜卿最为传奇,一生历仕6朝,功勋卓著,直到北宋建立;并且有三个女儿成为皇后,同独孤信齐名,为天下第一老丈人。儿子有成就,当然同父亲的教导、励志分不开的。

符存审要求儿子读书习武十分严格,他功成名就之后曾教育儿子们道:“你老爹我出身贫寒,自幼便携剑闯荡天下,历经40余年方才位至将相。老父我经常冲锋陷阵,屡经危难,万死一生,才有如今之富贵。我身经百战,虽百战百胜,但一身伤痕累累。你们知道吗?我光从身上取出的箭头就有一百多个!”他还将这些箭头拿出来给儿子们看,以激励他们上进。并警告他们,咱们的家业地位,来之不易,你们要多多珍惜,决不可挥霍奢侈。

老子英雄儿好汉,他的九个儿子均有建树,成为一方诸侯。四子更是成为传奇人物,成为连赵匡胤、赵光义兄弟都佩服的天下第一岳父。符存审,这位第一岳父之父,岂不令人尊敬而跪拜?

(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参考资料:

1、《旧五代史·符存审传》

2、《新五代史·唐臣传》

3、《资治通鉴·唐纪》

4、《资治通鉴·后梁纪》等。

更多文章

  • 李牧王翦名将巅峰对决,关系秦国赵国国运,谁知反间计再次成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翦为什么拿李牧没办法,王翦跟李牧谁大,王翦为啥打不过李牧

    [var1]整个战国时代,因为反间计而导致对方打败的例子络绎不绝。尤其战国后期,两军相持,一时间没办法打破僵局的时候要么撤军,要么出奇策打败敌军,很多时候,反间计就成了救命的稻草,如井陉之战、田单复国之战,长平之战也是秦国利用了赵国求胜心理而成功的例子。战国后期,基本上就是秦楚齐赵三国强国决定历史走

  • 此人才是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大师”,不是孔子、也不是孟子、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名人资料,中国十大儒家大师,古代名人孔子简介

    凡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北方的辽、金、元,西夏及清,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因为,儒教拥戴神权,认为:皇权至上。然而,儒学却是儒教推出的教学方法,曾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使用儒学教书育人、管理社会。这其中,“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

  • 李牧是战无不胜的战神,把赵括换成李牧,长平之战能战胜白起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牧生平资料,历史上对李牧的评价,赵括为什么会败给白起

    而赵括是赵国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奢也是一代名将,可是赵括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纯粹只是理论知识充沛。王龁的战斗力很一般,但是白起我们都知道,这家伙号称杀神,被秦昭襄王拜为武安君,战国时期,谁听了武安君的大名,都要瑟瑟发抖。战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赵括和40万赵军都被秦军斩杀,赵国从此失去了和秦国相抗衡的

  • 庞涓学成下山前,师父鬼谷子对他说了八个字,准确预言庞涓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和乃祖一样,孙膑也有属于自己的军事著作,它就是《孙膑兵法》。需要注意的是,《孙膑兵法》第十六篇提出的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行阵、钩形阵、玄襄阵、火阵、水阵等十大阵法囊括了我国冷兵器时代最基本的战斗队形,所有后世的军阵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和变化的。此外,孙膑还提出了预备队的作战原则,即控制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到底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膑打败庞涓后去了哪,孙膑庞涓被挖膝盖骨,孙膑真实历史

    “古者君子不近刑人,刑人非人也”、“古者刑残之人,公家不出,大夫不养,士与迂路不与语,放诸尧角不毛之地,与禽兽为伍”,从这两则史料来看,既受酷刑的孙膑已经被归到了奴隶的行列。出仕、从事政治活动,统帅军队打仗,这一切对他来说再也无法实现。好在当时各诸侯对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孙膑不久便被闻其贤名的齐人救

  • 大秦赋:嫪毐死得有多惨?除了商鞅,这种死法在秦国是独一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嫪毐简介资料,历史上嫪毐帅吗,历史上的嫪毐真的厉害吗

    [var1] 据史料记载,嫪毐本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的门客,因吕不韦欲摆脱昔日的情人赵姬,即秦王嬴政之母的纠缠,遂将同是邯郸人的嫪毐送入秦国宫廷来代替自己。不承想,嫪毐的政治野心极大,他入宫站稳脚跟后,不但蛊惑赵姬为自己连生两子,还唆使赵姬将他封为长信侯。稍后,嫪毐更是用同样的手段让赵姬动用太后的权力赐

  • 杀一个敌人就可以奖一顷田地,秦国如此大手笔,真的能奖过来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军队霸气场面,秦国史,秦国最著名的预言

    [var1]秦国鼓励将士不吝啬,商鞅制宪:斩一首爵一级,将士无不奋勇杀敌,但奖赏后面也有惩罚制度商鞅是个人才,虽然说严厉了点,比别人更狠一些。但大丈夫处世,若没有一点异于他人之处,也不可能被秦国君主区别而对待。当年商鞅确实立了很多严苛,甚至是无情的法令,比如他后来自己经受的车裂之刑,据说就出自于他自

  • 枣阳重大考古发现:战国怪异漆器引专家热议,内容揭露上天警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秦汉漆器研究,战国漆器盒,战国鸟纹漆器真实图案

    [var1]在此墓中出土了与周天子齐尊的六乘马车,专家由此推测墓主人是楚国封君级别的人物。而且墓主人的身份等级越高,出土珍贵文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同时考古人员还发现在1号墓的封土层存在盗洞,但墓室的椁盖板上没有被盗掘的迹象,因此他们推测此墓遭到盗掘的可能性极小。古墓相对保存完好,而在历史上楚人历来就

  • 李牧不死,赵国不亡!这位“北方良将”真的能力挽狂澜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牧赵国,李牧打赵国能赢吗,赵偃为何重用李牧

    [var1]但一个名将看似也够用了,赵国灭亡前夕李牧屡败秦军,王翦不得不祭出离间计方将其出去,此后赵国的迅速败亡也印证了赵悼襄王在临死之前的告诫:“李牧不死,赵国不亡”。[var1]然而,秦军是如此的强大,倘若李牧能一直统领赵军,就真的能力挽狂澜吗?先谈谈李牧的历史定位吧。除了并定义为法家的吴起和兵

  • 本是春秋四强国之一,结果,却被一个小国压制了近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时期的小国,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是哪国,春秋战国时期最牛的六个国家

    纵观整个春秋历史,晋国一直是春秋五霸中的大佬级人物。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这个国家在晋献公时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晋文公又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var1]春秋时代刚刚出现的时候,这个诸侯国就已经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