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穷得没钱吃饭是真的吗?为何有钱学习兵法?

韩信穷得没钱吃饭是真的吗?为何有钱学习兵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36 更新时间:2023/12/6 4:33:23

韩信穷得没钱吃饭是真的吗?为何有钱学习兵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子之前,知识是被贵族垄断的。

孔子首开私学,但凡是愿意学习,但凡是愿意出孔子规定的学费,孔子就愿意收其为徒,教其知识。孔子之后,越来越多的学问家搞起了私学,越来越多的平头百姓有了学习的机会。

但有一条,要学习,就得交学费,毕竟学费一来表示你学习的强烈意愿,二来可以为你的老师带来收益,让他有养家糊口的可能。

韩信所生活的时代,私学应当已经很盛行了。

跟韩信处于同一时代的刘交,就曾跟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学习《诗经》,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宗室,他或他的徒弟教学,自然会像孔老夫子那样收点学费的。

后来,刘交成了西汉的一位大学问家。差点忘了说,刘交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是刘邦亲兄弟中唯一一个辅佐刘邦打天下的。

我们知道,作为跟刘交同一时代年龄也相仿的韩信,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军事家,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被汉高祖刘邦评价为“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如此著名且杰出的军事家,他的才能从哪里来?当然不会从娘胎里带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韩信一定是有老师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韩信当时穷得连埋葬过世母亲的钱都没有,连自己吃饭的钱都没有,又哪来的钱去交学费,去跟老师学习带兵打仗呢?

其实,韩信穷到没钱

葬母没钱吃饭的时候,很可能是韩信已经学业有成之时,韩信之所以会那么穷,很有可能是因为,韩信的父母举全家之力供韩信读书学习,最后弄得家里穷得叮当响。

这样的事,在现代社会不也很普遍吗?

我们经常能在新闻中看到,某某同学品学兼优,但家里异常贫困。

这位同学的家里之所以贫困,除了家里可能遭遇天灾人祸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供他甚至供他的兄弟姐妹读书,如果不供他甚至他的兄弟姐妹读书,而是让他出去打工赚钱,他家就不至于那么穷。

但他的父母没有选择让他去打工,而是选择让他去读书。因为他的父母虽然贫穷但却很有见识,他的父母深深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上学是一项长期投资,投资大收益也高,弃学打工虽然能在短期内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但却不能像上学读书那样实现弯道超车,故而,他的父母、他、甚至还有他的兄弟姐妹,都忍受着贫困,渴望弯道超车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韩信的父母和韩信应当也是一样。

也或许是因为这样,韩信从家庭中学到了,要忍耐,要放弃种田打工这种短期收益,把目光放到能收获功名富贵的军事上,所以韩信才宁愿受胯下之辱宁愿从人寄食。

当然,我们后来知道了,韩信少年时代所经历的极端贫困,对韩信性格的形成还是有极大影响的。

如果韩信少年时代没经历那么严重的贫困,或许韩信就不会那么感激刘邦为他提供的衣食和功名;如果韩信少年时代没经历过那么严重的贫困,或许韩信出人头地的欲望就不会那么强,也不会在攻下齐地后主动求封显出自己的市井之志,也不至于引来最后的杀身之祸。

真的,韩信的死亡,其实是在主动求封齐之假王时埋下的,若是韩信不那么急,等到刘邦平定天下后像张良那样,只要一个小小的侯,至少可以保证子孙后代生生世世的富贵。

标签: 汉朝韩信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高篡改遗诏,为何蒙恬没有反抗反而束手就擒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朝,蒙恬,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可是到了秦二世时就一直下滑了,那当时为何,秦始皇最信任的蒙氏为何不辅助当时的扶苏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始皇信任的文人当中,没有人能比得上蒙毅。秦始皇信任的武将中,没有人能比得上蒙恬。他们就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星,那么,为何面对来自秦二世和赵高的杀

  • 北辛文化的陶器有什么特点?生活方式又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辛文化,红山文化,历史解密

    北辛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出土了配套齐全的农耕工具和粟类颗粒。从翻地的石铲、鹿角锄、播种用的尖状角器,到收割用的蚌镰,脱粒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对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从出土的陶器来看,其工艺较为原始,陶质有夹沙陶和泥质陶两种,纹饰有附加堆纹、划纹、指甲印纹等等,手工业在

  • 经历了丧妻、丧子和丧孙的痛苦,包拯晚年时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包拯,北宋,历史解密

    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是我国历史上继位著名的清官,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一直备受世人的敬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跟步入老年的包拯的相关故事,一起来看看吧。据说在包拯过六十大寿的时候,曾于宴会上遇到了一个突发情况——他那守寡多年的儿媳冷不丁抱着一个两岁大的孩子跪到了他的面前,然后一边哭一边跟他交

  • 战国七雄中韩国都诞生过哪些英雄?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国,战国,历史解密

    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战国七雄,我们基本上都知道,他们是战国时期最强的七个国家,他们之间的争斗持续了整个战国时代。当然虽为七雄,但也有强弱之分,诸侯霸主的地位在战国时期多次易主,从战

  • 朱元璋宴请功臣后,刘伯温为何告老还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人生经历相当精彩,放在现在估计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小时候家里贫穷给地主家放牛,之后做过乞丐,做过和尚,到最后成了一国之君。刘邦虽说也是从一介布衣到建立汉朝,可朱元璋的经历和他相比,丰富太多了。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只有一个出身比朱元璋低的,叫石勒,他是奴隶出身,建立了后赵,

  • 这两人为司马家族立下汗马功劳,却没看到东晋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邓艾,三国,历史解密

    魏蜀吴三家争斗多年,最终的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三家归了晋。而在灭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蜀国时,最大的功臣有两个,这两个名字在《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也是读者极为熟悉的,一位是邓艾,一位是钟会。他们是三国后期的翘楚之辈,邓艾的奇袭阴平之计则是灭蜀国的关键一战,正是这一战让曹魏获得了对蜀国征伐的决定

  • 张献忠大西政权是在什么地方建立的 最早不是在四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献忠,左良玉,历史解密

    张献忠攻下襄阳,过了一把瘾后,发现郧阳一带还驻扎着明军左良玉部,很怕他来攻,就纵兵大肆劫掠焚烧襄阳城后,渡过汉水向东攻克光州(河南潢川)后,又折入湖北“占据”随州。最后,张献忠率部窜至信阳一带驻扎。张献忠猜得没错,左良玉果然率军入河南来围剿他。围剿张献忠的大明军队不过,张献忠也不是吃素的,他趁机进攻

  • 曹操早已识破司马懿野心,为何却不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说的就是古代的君王。那些个功高盖主的历史名将都未曾有什么好下场。就好比.刘伯温,他是一代开国元勋,然而朱元璋却丝毫不念旧情,倘若不是他主动辞官,恐连小命都会丢掉,但三国时期的曹操却是与众不同,他早已识破司马懿的野心,却迟迟没有对他动手,这是为什么?司马懿的英贤才俊得到了曹操的高度重

  • 晋朝的太康盛世为什么如昙花一现?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康盛世,晋朝,历史解密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一共传位四个皇帝,仅仅存在50年。在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在他们的铺垫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取代了曹魏的政权而建立西晋。后来,司马炎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华夏民族重新统一。司马炎

  • 晚唐风雨飘摇的景象,为什么会随着唐朝灭亡愈发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晚唐,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史中,一直都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就是朝代伊始往往会伴随着繁荣盛世,而一旦王朝运作了一段时间后,便又会因为土地兼并、官僚吏治等诸多原因而最终走向衰弱。细数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全都无法跳出这个怪圈,其中孕育出了盛唐气象的唐王朝同样也是如此。当历史进入晚唐时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则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