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澶渊之盟对谁更有利?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澶渊之盟对谁更有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24 更新时间:2023/12/22 1:43:22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朝在经过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之所以签订其实当时是辽国主动的,但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局势。

1004年,辽国大举入侵北宋,这着实把北宋吓出了一身冷汗,宋真宗本来打算要难逃的,结果被宰相寇准拦下了,而且在寇准的力荐下,宋真宗不仅没有逃,反而到前线督战,这对一个胆小的人来说是有难度的,简直是赶鸭子上架。

不过也正是有了皇帝的亲自督战,使得前线的士兵大为振奋,不仅力保澶州不失,反而在多次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还射杀了辽朝统军萧挞凛,这让大辽大为震惊。

毕竟在之前宋辽长达二十多年的战斗中,北宋是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的,当时北宋主要是为了争夺幽云十六州,但是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北伐也没有拿下来,自己还差点把命留在那,此后北宋就不太敢北伐了,局势也发生了逆转,大辽反而几次南下不断袭扰北宋,北宋已经从战略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御。

在两军处于相持阶段的时候,辽国的萧太后打算求和了,耗下去对她没有任何好处,毕竟是外线作战,战线拉得过长,补给非常困难,再加上孤军挺进宋朝腹地,万一战败,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当时降将继忠也力劝萧太后求和,在他看来辽国取得进一步的胜果是不可能了,于是萧太后便派人转达了自己罢兵息战的愿望。

这也是宋真宗的内心真实想法,他也不愿意打,但是由不得自己,现在对手主动求和,这对于他来说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是寇准却不同意,他认为辽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这个时候更是彻底打败他们的好机会。

不过宋真宗非常坚持,他可不想放弃这个好机会,万一辽国反悔了,那么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寇准是不当家做主的,只好听皇帝的。

而在谈判的时候其实也挺搞笑的,辽国是主动求和,所以不太敢要求太多,可是北宋这边也着急忙活的要议和,宋真宗在之前就放话,只要不割地,可以多给点钱。

要不是寇准在使者前去之后威胁到不能给太多,否则结果还未可知呢。就这样,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

如果从直接效果来看,对辽国是有利的。否则萧太后是不会主动议和的,既然是想议和,那么必然是打不下去了,或者说损失会更大。

但其实从长远看对北宋无疑是最有利的。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很简单。

按照寇准的意思,这场仗完全可以打下去,甚至还有获胜的可能。但我们清楚宋真宗是不愿意打的,如果不议和,他接下来的行为是不可控的,甚至会回京也说不定,两军交战的最终结局可不是寇准说的那么确定。

万一继续打下去,一旦北宋被攻破防线,这对北宋的打击可不小。

而条约签订后,北宋不用在天天盯着北边,和平的边境对内政是有影响的,这也给了北宋机会可以休养生息,发展国内经济。

毕竟开封是无险可守的,如果两国交恶的话,那么辽国时不时的入侵一下,对北宋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标签: 澶渊之盟北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羊车望幸是什么意思?与晋武帝司马炎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羊车望幸,晋朝,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有着后宫佳丽三千人,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根据《晋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司马炎的确喜好美色,早在尚未统一天下之时,他便下令从民间选拔美女入宫,结果一次性就纳了五千余人。而在灭掉吴国之后,更是将孙皓宫中的五千多名美女尽数充入宫中,如果记载属实,

  • 关于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评价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意大利作曲家,历史解密

    18世纪意大利着名作曲家、杰出的古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是巴洛克时期向前古典时期过渡中的枢纽人物。他创作的500首奏鸣曲为键盘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7月23日,是他逝世250週年的日子1756年,奥热博士不远千里,从维也纳来到西班牙的宫廷,只为见见当时最伟大的音乐家--西班牙

  • 揭秘:半坡文化有怎样的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半坡文化,历史解密

    半坡人制作了大批彩陶。虽然耕作于远古时期,却显现着魅人的艺术感染力。他们以天真的童稚目光,好奇地观察和认识着变幻无穷的斑斓世界,用彩色绘制在陶器上,那艺术形象尽管简洁,却寓意深刻,充分再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总的看,这些彩陶或写实,如游动的鱼,奔驰的鹿,应是他们渔猎的写照,艺术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乙弗皇后:为皇帝生了12个子女,最后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乙弗皇后,西魏,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帝们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因此他们会不断削弱后宫,企图让后宫远离朝堂。不过,历史上还是少不了后宫干政的例子,就像吕后干政、武则天称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等等。毕竟女人眼光并不长远,很少能有像武则天这样的能够成为千古明君。几乎后宫干政之下的朝廷,基本上都是乌烟瘴气。甚至清朝末年慈禧太后随心所欲干预

  • 历史上的开封府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包拯的权力有那么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开封府,包拯,历史解密

    说到包拯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包拯是历史上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关于包拯,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包拯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性格了,据说当时的包拯断案如神,而且,包拯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力还有执行力,在当地,老百姓都害怕包拯,最近有一部讲述包拯的电视剧开封府也是火了,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开封府在历史上到底是

  • 刘备将兵权交给李严,为什么不交给诸葛亮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历史解密

    高中时候学习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有一句:“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让我一直以为,刘备死的时候托孤大臣只有诸葛亮一人,其实,还有一个叫李严的,只不过在历史上被诸葛亮打压的厉害,并没有名垂史册。那么,为何刘备在临终托孤的时候,既托付给了诸葛亮,又托付给了李严,甚至还将兵权交给了李严?刘

  •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天之骄子的凄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是魏晋南北朝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政权交替频繁,时局动荡,容易造就英雄。但像拓跋珪这样流亡十余年,寄人篱下, 未到成年便能号召旧部,重整旗鼓再造江山的君主,却绝无仅有,称他为天之骄子,亦不为过。现在山西省大同市西北云岗石窟中,有一尊巨大的佛坐像,据说就是 依照拓跋珪的

  • 刘表手下有很多猛将,他们最后都投奔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刘表,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崛起的各路军阀,其麾下无不是人才济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过《三国演义》和熟读三国历史的人想必都知道,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各方诸侯的雄图霸业都少不了身边能人异士的出谋划策,最典型的有诸葛亮、周瑜、郭嘉等算无遗策的谋士,还有像荀彧、张昭等搅弄风云的政治高手。除此之外

  • 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士族:荥阳郑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荥阳郑氏,汉朝,历史解密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士族,北魏隋唐时期,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

  • 他和孔子、孟子、朱熹齐名儒家四大圣人,到底有多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儒家四大圣人,历史解密

    今天博雅来和大家讲一讲一个历史上和孔子、孟子、朱熹齐名的四大圣人之一,但是常人又不大了解的伟人,他就是王阳明。王阳明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大多国人不知道他以及他的思想?我们先来看一个事例:在明朝以功封伯爵的文臣有三人,以学问从祀孔庙的学者有四人,而王阳明竟然独占其二!王阳明之英才绝世,可管中窥豹。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