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母是什么样的?为何帝王修陵墓最怕碰见这个?

石母是什么样的?为何帝王修陵墓最怕碰见这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45 更新时间:2023/12/31 12:28:37

在我们中国化当中,从古至今素来讲究已死为大。他们讲究着人去世之后依然是能够知道时间锁发生的事情,甚至有的人会认为人死后就是去另外一个世界过着同样的生活。所以很多人都极为重视“事死如事生”。所以一些达官贵人在还没有去世之前就会为自己找好入葬的风水宝地。而皇帝更是如此,他们甚至找到一些懂这方面的术士根据自己的生辰八字来寻找死后归宿,然而他们在修建陵墓的过程中都特别害怕会挖见“石母”。

何为“石母”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很多关于“石母”的传说,“石母”要是在建造陵墓时挖到就会被认为极其不吉利。这里指的“石母”并不是袁宏道所写的“山中怪事知多少,石母生儿定有无。”这两个“石母”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两个词有本质的差异。

袁宏道所写的“石母”是指那些天生生理有缺陷无法与男子洞房的女子。但是陵墓中的“石母”并不是这个意思,它也被称为“泉石”就是传说中水之精石,通俗一点其实就是泉眼。

“石母”其实就是一块被地下水浸泡了,千年百年的石头。如果在建造陵墓时挖到了“石母”就预示着这块地方的附近会有地下水源。如果有地下水源的话,根本无法建造陵墓,毕竟在这样的地方建造陵墓,会对陵墓造成极大的损害。

挖到“石母”的倒霉皇帝

一般古代皇帝建造陵墓工程都十分浩大,很多皇帝在生前一直都在求仙炼丹,祈求长生不老。然而事实证明这所谓的仙丹并不能延长寿命,于是他们就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着想。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死后要待的地方,也就是陵墓。

秦始皇的陵墓估计是历代皇帝中工程最巨大的。这个陵墓的修建一直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历经了39年,占地面积约十几万平方米。庆幸的是秦始皇在建造皇陵过程中并没有遇到“石母”,所以也就没什么损失。然而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倒霉皇帝,建造陵墓都进行了一半,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挖到了“石母”,最终只能重新再选其他地点。

这位倒霉皇帝就是清朝第8位皇帝——道光帝,他于1850年驾崩后葬于清西陵。正常而言,他本应该是葬在清东陵。因为当时乾隆皇帝曾经订购相关的制度,要求历代皇帝都要按照次序入葬,而道光帝已经违背了祖训。然而这件事情道光帝本身也是十分无奈,这完全就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废弃了6年修建的陵墓

在道光帝继位不久之后,就开始按照乾隆皇帝所规定在东陵选择风水宝地修建陵墓,后来通过几个月的考察,最终才选择了清东陵附近宝华峪的一块地方。当时道光帝为了保证陵墓修建的可靠性,还派了两位亲作为监工。道光帝在位期间都极其节俭,吃穿用度能省则省,然而在修建陵墓上却花费了巨资。从这就可看出古代皇帝对自己的身后事有多么看重。

从选址到修建这段漫长的过程中,道光帝本人十分的关心。虽然两位亲王都会派人传来修建的进度,然而他却不放心,他不仅派心腹去检查,有时候自己以前去查看。就这样日复一日,东陵宝华峪终于在第6年全部完工。

建成之后,道光帝很快就将已经故去的原配妻子,葬入东陵。然而没多久,道光帝派去看守陵墓的人回报说陵墓地宫的墓门,似乎曾经有过积水。道光帝听到之后,立即派心腹大臣前往查视。查视之后,他们发现道光帝所修建的这个皇陵与地下水源极其接近,如果皇帝的灵柩放在这里多年之后肯定会被水给全部浸泡,而入葬的其他东西也随之消失。

道光帝听完心腹大臣的回报之后极其不愿相信,毕竟这个工程花费了多年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如今却白白修建了这座陵墓。于是他就亲自去查看,当他到现场看时,发现整个地宫已经有很多个地方十分潮湿,似乎有水流在慢慢涌进。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原配妻子孝穆成皇后的棺木,重新换了个地方安放。

进水的原因

如今皇陵进水不仅仅是陵墓的选址问题,更重要的是后期的工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误。道光帝想到这一点后,十分恼火,下令追查此事。没过多久,调查结果就出来了。原来当时东陵在动工期间就曾经挖出过“石母”,当时挖出“石母”之后立马向主管修建陵墓的两位亲王禀告。当时修建陵墓的人都应知道挖到“石母”意味着附近有地下水。

然而两位亲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却不以为然。认为“石母”根本就不能意味着附近有地下水,它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就没有向道光帝汇报这件事情,草草地处理之后就继续动工修建。如今就是因为当初他们的忽视,最终才导致花费了上百万白银的陵墓废弃。

一生惜钱如命的道光帝花费了巨资却打了水漂,得知真相的他十分恼火,一气之下就严惩了当时修建陵墓的相关人士。两位负责修建陵墓的亲王被降为了郡王,他还将其他涉事的官员全部革职。

将这些事情处理完之后,就立即开始令人重新选择新皇陵地点。后来负责此事的大臣在东陵接连选几块风水宝地,但是道光帝看到之后都极为不满意。最终只好选择将陵墓修在西陵。道光帝修建这两座陵墓一共花费了两百多万两白银,成为清朝修建陵墓花费最高的皇帝。

其实这不过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不惜寻求风水宝地,劳民伤财的修建陵墓。这不过是为了满足心安,认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在另一个世界活得更好,王朝才能存续千年万年。可是如今又有哪一个王朝能维系上万年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牛魔王究竟犯了什么事,为什么遭到各界围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牛魔王在《西游记》里面也是一直都非常有名的一个妖怪了,但是牛魔王的命运却让人有很多疑惑。牛魔王虽然号称魔王,但要说起来似乎也没做过什么太大的不好的事情,相比起其他妖怪杀人放火,吃童男童女,牛魔王算是比较善良了,但是为什么最终却还是遭到了天庭和佛界的一致围剿呢?牛魔王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情,又犯了什么规定

  • 岳不群用绣花针暗算左冷禅,就不怕左冷禅揭露他的阴谋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左冷禅距离实现自己一统五岳的计划只剩临门一脚,结果却被岳不群给“截胡”了。左冷禅威逼利诱,好不容易搞定泰山派和衡山派,逼退威胁最大的两个门派,而华山派和岳不群他根本没有放在眼里。结果左冷禅和岳不群在封禅台上决斗,一开始左冷禅占据上风,没想到岳不群竟然用绣花针暗算左冷禅,使其双

  • 刘关张对吕布三打一已经很不公平了,为何还叫三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当中,三英战吕布可以说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一段情节了,也一直都经常被人们拿出来进行讨论,然而如果从“主角”这个层面跳出来看这段情节的话,刘关张三个人打吕布一个人,很明显就是一个三打一的不公平的局面,但是三人却还被称为“三英”,还一直都受到很

  • 诸葛亮为何不杀黄皓,却要杀掉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要从黄皓和魏延这两个人当中选一个留下来活着,很多人一定都会选择魏延吧。相比之下,黄皓可以说是祸乱朝政了,有他在身边,刘禅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皇帝,而魏延却是可以上阵杀敌的大将,如果这样选择的话,自然很多人会更加倾向于魏延。然而在历史上,诸葛亮却杀了魏延,而并没有对黄皓下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诸葛亮为

  • 中世纪欧洲真的很黑暗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欧洲中世纪是一个极其黑暗的时期,人们愚昧,宗教迫害严重,到处充满着瘟疫和杀戮,被视为古典文明与文艺复兴之间的一段间歇期,人类文明在这一千年的时间里仿佛陷入了停滞。所谓“黑暗的中世纪”这一印象,主要是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给我们留下的。文艺复兴弘扬理性,贬抑宗

  • 沙僧为什么不叫孙悟空猴哥?为何一一直叫大师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的故事当中,师兄弟三人之间的互动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我们也可以从称呼里面,看几人的性格和关系。比如八戒对孙悟空的称呼,经常就是猴哥,但是也只有八戒一个人会这样叫,沙僧身为三师弟,却从来没有这样叫过,他对孙悟空的称呼也一直都是中规中矩的大师兄,对八戒的称呼也是二师兄,听上去反而比猴哥有些疏

  • 韩信北伐一次就成功了,为何诸葛亮总是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北伐在历史上其实是发生过很多次的,只不过时间不同,主导人也不一样,但是很多战争都被统称为北伐。而非常著名就有诸葛亮的北伐了,但是诸葛亮北伐的结果却一直都不尽如人意,尽管也小有获胜,但是总体来说大的方面还是失败的。然而在秦汉时期,韩信也曾走过与诸葛亮类似的路,韩信的北伐走陈仓,暗度陈仓一次就通过了,而

  • 为什么张良说,如果扶苏继位他就不会反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张良可以说是秦朝末年,甚至是从战国到秦朝时期,反秦的一个重要人物了,他的一生中重要的时刻,几乎都是在做着与反秦相关的事情,毕竟张良的故国韩国就是被秦国所灭,身为韩国贵族,张良当然想要复国。然而却也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张良其实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如果是扶苏继承了皇位的话,他是不会反秦的。这又

  • 三毛别罴事件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与那些自然界的野兽展开着激烈的竞争,知道今天,总的来说人类成为了做强大的。不过在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对抗野兽人类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日本的“三毛别罴”事件就是一桩惨案。“三毛别罴”是一个日系风格的词语,通俗解释就是发生在三毛别的罴

  • 古代妾室真的可能上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现如今在很多电视剧里面,一个大家庭当中,男主人有妻妾,而经常也会出现小妾非常受宠,在家里的地位很高,甚至连正妻都比不过她,双方之间产生各种矛盾,偏偏男主人还向着小妾的情况。在这里就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古代妻妾之间的地位其实是差别不大的,只要受宠,即便是小妾也可以在风头上压过正妻。然而历史上真实情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