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温是怎么平定河北三镇的

朱温是怎么平定河北三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69 更新时间:2024/1/20 2:34:37

事实上只有我们稍微研究一下河朔三镇就能搞清楚河朔三镇也不是铁板一块。虽说号称是唐朝最为强大的节度使集团,甚至有着能与朝廷相抗衡的能力,可是盘子打了,内部肯定也会出现反叛现象的,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一件事情能够说明一切,在安史之乱的后期,河朔三镇便形成。到了唐末,朱温平定河朔三镇。事实上这三镇的主人都是不断变换中的,并不是一脉相承。

1、河朔三镇哪儿来的?

河朔三镇,又被称为河北三镇,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人员充足,经济繁荣,所以在这里割据自雄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

河朔三镇指的是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和魏博节度使。其中范阳节度使主要管着河北省北边,包括了北京、保定一带。成德节度使管着河北省中部地区。至于魏博节度使则管辖着河北省南部、山东省北部。

唐朝皇帝喜欢设立节度使,只要朝廷的军队比较强大,地方节度使是不敢乱来的。偏偏安禄山叛乱以后,朝廷没有能力保卫两京,这使得朝廷颜面扫地,因此各地节度使才有了独立的想法。

安史之乱平定的重要原因,就是史思明的部下李怀仙、田承嗣、李宝臣等人选择投降了唐朝。唐代宗很高兴啊,所以就把李怀仙封为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田承嗣被封为魏博节度使,而李宝臣则被封为成德节度使。

这三个人本来就是安史之乱的叛将,他们看史朝义不能成大事,所以果断反叛史朝义,投降了唐朝。所以说唐朝也是借坡下驴,给了他们封赏,实际上并不能掌控他们手里的兵权,这就是河朔三镇节度使的由来。

2、河朔三镇可不是一脉相承的。

李怀仙、田承嗣和李宝臣做了地方节度使以后,基本和唐朝处于相对平等的状态。他们在地方上拥有兵权、财权、政权,俨然就是三个小王国。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是可以选择让子孙后代继承大位呢?真不好意思,事实情况还真不是如此。

比如说李怀仙还没上台多久,就被部下朱希彩﹑朱泚﹑朱滔等人给宰了。这三个人又轮流坐庄,成为了幽州、卢龙节度使。

田承嗣去世以后,他的侄子田悦继承了魏博节度使,这算是内部传承了。结果田悦被堂弟田绪所杀,田绪继承大位后,吃喝玩乐毫无节制,结果把自己给搞死了。他的儿子田季安继承大位后,也如出一辙,32岁就去世了。

新上台的魏博节度使是田承嗣的堂侄田弘正。这个人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不过由于治下不严,结果造成了病变,他和他的全家都被诛灭,自此魏博节度使就跟老田家无缘了。新上台的魏博节度使叫李愬,他可是唐朝的铁杆粉丝,可以说挽救唐朝的功劳要算在他头上。

李宝臣去世以后,他儿子李惟岳向唐德宗请求继承大位,结果唐德宗表示拒绝。于是乎李惟岳联合田悦等人一起反叛,最终李惟岳兵败被杀。老李家也就跟成德节度使无缘了。

新上台的王武俊和唐朝分分合合,只为了自立罢了。虽说成德节度使是河朔三镇里传承最稳定的一个,但是到了后期也出现了和唐朝朝廷一样的厄运,自己的手下自己管不了。

所以说,河朔三镇表面上是一个铁桶,其实盘子大了以后,他们内部已经在不断斗争当中了。到了朱温的时代,他们内耗严重,自然就不是朱温的对手了。

3、河北三镇也在不断消耗自己的实力。

有这样一个历史观点,削弱唐朝实力的,的确是河朔三镇。因为唐朝弱小了,所以河朔三镇就强大了。但是同时唐朝还能存在下去,也是因为河朔三镇。因为河朔三镇的军队战斗力强悍,可以帮助唐朝戍边。

此外唐朝之所以灭亡,主要就是因为河朔三镇逐渐衰败了。这个观点有点新奇,不过仔细去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当初河朔三镇强大的时候,唐朝朝廷虽然弱小,可是也能够勉强维持生计。等到河朔三镇衰败的时候,唐朝皇帝就成了朱温手里的玩偶了,完全没人可以镇得住朱温这样的地方诸侯了。

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一点,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强大的河朔三镇,也在不断内耗中逐渐衰败。再加上唐朝朝廷对他们的打压,使得河朔三镇逐渐败亡。

朱温的出现是个意外,但是任何一个强大的诸侯在当时出现的话,都是有机会灭掉河朔三镇的,毕竟他们已经在走向灭亡的道路上了。

4、唐朝和沙陀军团给河朔三镇的压力其实也不小。

别看唐朝在中后期,一直表现得很弱小,其实在这期间的某一些时间段,他们还是相当刚的。所以在这些时间段中,河朔三镇被唐朝打压得可不轻。

4.1、首先,唐德宗时期,李惟岳选择联合其他节度使一起反叛,结果唐德宗和他们好好干了一架。双方损失都比较惨重,但是这对河朔三镇的打击的确不小。

4.2、其次,唐朝朝廷对河朔三镇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让他们内部随便乱,我插手算我输!他们仨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没了唐朝这个对手,他们内部自然就开始乱了。彼此之间互相攻伐,部下杀上级取而代之的现象屡见不鲜。唐朝皇帝一边嗑瓜子,一边看好戏。

4.3、最后,沙陀军团在唐朝后期逐渐崛起。李克用带着一票马仔,把河朔三镇给打得服服帖帖,攻占了他们不少地盘。给朱温扫清他们奠定了基础。

5、总结:河朔三镇和唐朝同时灭亡。

所以说河朔三镇对唐朝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些人虽然相对独立,但是依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奉唐朝为正朔。

啥意思?我们是独立军团,但是我们支持你做皇帝。这么一来唐朝反过来还要依靠河朔三镇的保护。所以说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河朔三镇需要依靠唐朝的官爵,以此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这样可以更好地制约手下。而唐朝也需要河朔三镇在明面上的支持,以此显示自己还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等到河朔三镇被灭了以后,唐朝皇帝也就真正成了无人支持的光杆司令了。连官爵也不需要你封赏了,你觉得你还有啥用处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正史上的张辽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张辽,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人,作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他的实力确实是非常厉害的,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张辽的实力并没有讲述太多,他的成名战就是合肥之战。那么在正史上,这样一位勇猛的武将到底有多厉害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朝末年,王室微暗,宦官外戚争斗不断,塞外胡人(匈奴)趁机占领了不少汉地

  • 唐朝河朔三镇有多嚣张,为何唐朝始终解决不了河朔三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河朔三镇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话说这个唐朝时期的河朔三镇非常的有意思,为何说有意思了,其实就是说的这个河朔三镇非常的嚣张,嚣张到唐朝到灭国了也都解决不了这个河朔三镇的问题了,那么这都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唐朝河朔三镇有多嚣张说唐朝的河朔三镇有多嚣张这个问题

  • 李世民和李建成谁的账面实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不然李世民也不会手刃自己的亲兄弟了。当然,我们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会认为李世民能力要比李建成更加出众,他更适合坐上这个皇位。李世民的确将唐朝带领至一个新的高度,不过这也不表示他发动政变就是正确的。其实李建成作为太子,他各方面的实力都在李世民之上,有关他们二人账面上

  •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何会反目成仇,李隆基为何一定要太平公主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事情,那么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非常的有意思,他们自己本来是姑侄关系,但是最后却反目成仇了,而且李隆基非要这个太平公主死了,所以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了,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 唐朝五律的代表人物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五言律诗起源于南朝齐,后来在唐朝发扬光大,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是五言律诗。五律讲究声律以及对偶,全篇共八句组成,每句五字,基本形式分仄起和平起两种。有很多我们熟悉的诗都属于五律,例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杜甫的《登岳阳楼》等。这次是准备简单介绍下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 为什么推举黎元洪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张振武逼迫黎元洪担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其实这也并不是张振武一个人就能决定的,在武昌起义的发动组织是孙武和张振武负责共进会,和蒋翊武领导的文学社,在贡献上,文学社的作用比共进会要大一点,而革命党要选黎元洪当湖北都督,和张振武无法决定这件事一样,自身的影响力不够。1、武昌首义者张振武张振武是湖北罗田人,先

  • 汉武帝的丞相有什么特点,都有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在西汉时期,丞相多半是功勋外戚,出身都非常的高贵,而且一个个都是位高权重的,甚至在汉武帝统治初年的时候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之后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统治,一面设置了内廷决策机构,削弱了外廷丞相的权利,同时再搭理提拔儒生布衣为相,打破了贵族担任丞相的惯例。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了汉武帝在位期间先后所任

  • 陈炯明为什么反对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广东王陈炯明,对他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两个极端。其中一种观点就是以《陈炯明叛国史》一书作为代表,因为陈炯明反对孙中山,以至于导致陈炯明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坏人。而另一种就是以陈定炎和高宗鲁围殴代表的合著《一宗现代史大翻案——陈炯明与孙中山、蒋介石的恩怨真相》一书,将陈炯明推崇为了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

  • 张飞镇守长坂桥,曹操众将为何不敢与张飞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长坂坡之战,刘备一方能顺利撤退,还要感觉张飞在长板桥上的英勇表现。当时张飞负责断后,他仅率领少量骑兵立于长坂桥上,张飞霸气说到:“张飞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结果曹操阵营中的将士全部无动于衷,似乎是被张飞的气势给镇住了。很难想象张飞是如何靠一己之力阻挡曹军追击的,当时曹操派

  • 南坡之变后的元朝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常多英年早逝的皇帝,有些是因为身体不好,早早就夭折了;有些这是因为在政治斗争中落败,被部下残害。元朝的元英宗算是个不错的皇帝了,做事果敢,年少有为,但是却也英年早逝,很多人都对他的早逝而叹息不已。那么元英宗是怎么死的呢?这就不得不说道南坡之变了。1、年少继位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