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元朝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49 更新时间:2024/2/17 22:18:33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元朝的文化成就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元朝的文化虽然在历史上不知名,但是如果真在了解的人也会发现这个时期的文化成就真的非常丰富的也非常的有影响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学习分析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

1、思想

元朝的思想上也是兼收并用的,他们对各种思想几乎一视同仁,都加以承认与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早在1234年赵复被俘到北方后,他就在燕京设立太极书院,讲授程朱理学,培养出一批理学家,使得理学得以北传元朝时,元帝尊重儒学,册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且推崇理学为官学。元仁宗初年恢复科举,史称延祐复科,在《明经》、《经疑》和《经义》的考试都规定用南宋儒者朱熹等人的注释,影响后来明朝的科举考试皆采用朱熹注释。理学在元朝还有一些变化,南宋时期即有调和程朱理学的朱熹与心学的陆九龄等两家学派的思想。到了元代,理学家大多舍弃两派其短而综汇所长,最后“合会朱陆”成为元代理学的重要特点。当代有名的理学家有黄震、许衡与刘因与调和朱陆学的吴澄、郑玉与赵偕,其中许衡、刘因与吴澄被誉称为元代理学三大家。朱学的后继者为了配合元帝的需求,更注重在程朱理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其道德蒙昧主义的特征日趋明显。从而把注意力由学问思变的道问学转向对道德实践的尊德性的重视,这也促成朱、陆思想的合流。元代理学的发展,也为明朝朱学与阳明心学的崛起提供某些思想的开端。

由于元朝由蒙古人所统治,汉族士大夫基于异族统治的考量,在元朝初期大多分成合作派与抵抗派。合作一派是华北儒者如耶律楚材、杨奂、郝经与许衡等人。他们主张与蒙古统治者和平共存,认为华、夷并非固定不变,如果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如果蒙古统治者有德行,也可以完全入主中原。他们提倡安定社会,保护百姓,将中华的典章制度带进元朝,以教感化蒙古人。另一派是江南南宋遗民的儒者如谢访、郑思肖、王应麟、胡三省、邓牧、马端临等人。他们缅怀南宋故国,坚持民族气节。为了消极抵抗元廷,采取隐遁乡里,终生不愿意出仕的方式。并且以着述书籍为业,将思想化为书中主旨。到元朝后期,由于元仁宗实行延祐复科,恢复科举,及第者都感谢天子的恩宠,纷纷愿意为元廷解忧。元朝后期国势大墬,政治腐败、财政困难,使得当时士大夫如赵天麟、郑介夫、张养皓与刘基等人纷纷提出各种政治主张,或从弊端中总结经验教训。他们大多提倡勤政爱民、廉洁公正、任用贤才等措施。元末民变的爆发使得南方有不少士大夫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镇压农民起义。在明朝建立后,少数元朝遗老纷纷归隐不出。

2、文学

元朝文学以元曲与小说为主,对于史学研究也十分兴盛。相对唐宋而言,元朝的诗词成就不多,主要诗词人有:方回、戴表元、元好问、李俊民、耶律楚材、郝经、刘因、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黄溍、柳贯、欧阳玄、王冕、杨维桢和萨都剌等,方回,诗学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殿军,艺术上,他大力发挥江西诗派的创作特点,在诗眼、句法上深致工夫,其诗以意象生新、境界老成为主要特征。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被称为元诗四大家。文以虞集为长,诗以刘因为著。

明朝王世贞说“元无文”,但是叙事性文学如戏曲、小说第一次成了主导地位。元朝使华北诞生元曲,江南则出现以浙江为中心的文人阶层,孕育出《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长篇小说,自由奔放的文人如杨维桢、倪瓒等人,在城市发放出市民文化的花朵。

3、戏曲

元朝的戏曲,即元曲,分成散曲与杂剧,散曲具有诗歌独立生命,杂剧则具有戏剧的独立生命。当时城市繁华,元廷不重视中国文学与科举,当时社会提倡歌舞戏曲作为大众的娱乐品,这些都使宋、金以来的戏曲升华为元曲。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也是元代一种新的韵文形式,以抒情为主,主要给舞台上清唱的流行歌曲,可以单独唱也可以融入歌剧内,与唐宋诗词关系密切;杂剧是元代的歌剧,产生于金末元初,发展和兴盛于元代至元大德年间。根据《太和正音谱》中所记,大约有五百三十五本,创作十分巨大而辉煌。元朝后期,杂剧创作中心逐步南移,加强与温州发扬的南戏的交流,到元末成为传奇,明清时发展出昆剧和粤剧。

当时散曲四大名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与乔吉,有名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反映作者乐观和顽强精神;《凭阑人·江夜》追求文字技巧,脱离散曲特有风格;描写景物的《水仙子·重观瀑布》雅俗兼备,以出奇制胜;其中描写自然景物的曲子《天净沙·秋思》刻划出一幅秋郊夕照图,情景交融,色彩鲜明,被称为“秋思之祖”。

杂剧五大名家除了关汉卿与马致远之外,还有白朴、王实甫与郑光祖(其中关、白、马、郑被称为“元曲四大家”),有名的作品有《窦娥冤》、《拜月亭》、《汉宫秋》、《梧桐雨》、《西厢记》与《倩女离魂》,主要表现社会与生活情况、歌颂历史人物与事件,强调人物的情感。元曲的兴盛,最后成为与汉赋、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国优秀文学遗产。

4、宗教

元朝与各藩国:蒙古术赤汗国、蒙古察合台汗国、蒙古伊利汗国横跨欧亚大陆,幅员辽阔,其疆土内的种族也十分繁多,这些都使得元朝的宗教呈现多元化,各类佛教(含汉传佛教与喇嘛教)、道教、白莲教等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东西方的商旅、教士亦来往频繁,自西方传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含景教和天主教)与犹太教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加。

由于元朝对境内各种宗教基本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甚且优容礼遇之,这种环境比较有利于宗教的传播与发展。元朝僧人有免税免役特权,致使一些不法之徒投机为僧,甚至干预诉讼,横行乡里,成为元代的一个社会问题。不过,元世祖曾在礼节上歧视伊斯兰教,例如不尊重其宰羊方法,伊斯兰教徒被逼吃死肉,此法令亦适用于基督教徒。元朝对宗教管制较为宽松,使得民间如白莲教、明教等借此建立秘密组织,进行抗元起义。

5、史学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马端临、《文献通考》、《蒙古秘史》、《宋史》、《金史》、《辽史》。

6、语言

中原音韵、蒙古语

7、艺术

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以赵孟頫成就最高。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乃元代的画坛领袖。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他倡导复古,强调“书画同源”,主张师法自然。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其绘画、书风和书学主张对当代及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代科技三大发明是哪三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宋朝的科技发明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宋代的科技发明也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最为知名的是有三种,那么是那三种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解谜分析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1、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到朝鲜、

  • 宋朝时期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宋朝事情的科技很多人还是不怎么了解的,小编也不了解,但是问题不大,不了解的话,下面我们也可以简单的来学习学习,本文的核心内容就是给大家带来这个宋朝时期的科技成就的问题,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指南针:指南针的制造技术在《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有了指南针,远洋航行才成了可能。2、活字印刷术:

  • 汴京和汴梁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汴京和汴梁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还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跟谁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话说答案估计你会意想不到哦,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的。汴京和汴梁的区别在于他们的叫法不一样,大家看到名字没?名字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两个地方倒是一个地方。汴京就是今天的开

  • 滑稽列传三位主角的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滑稽列传》是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章。看到“滑稽”二字,可能大家会想到那个红遍网络的表情包,不过在古代滑稽是指能言善辩之人,并非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意思。那在《滑稽列传》中,主要是写了优孟、淳于髡和优旃这三位滑稽之人的故事,表现出了他们不随波逐流,不争势利的精神。今天正好借此机会

  • 汴梁为什么叫东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这个汴梁为什么要叫东京呢?还有这个日本又为什么要抢走这个东京的名字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也是非常值得讨论的,所以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揭秘看看到底是为什么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汴梁为什么叫东京汴梁其实就是开封,但是汴梁其实在历史上是元朝时期和明朝时期的

  • 开封为什么叫东京汴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问开封为什么叫东京汴梁,还有就是东京汴梁开封是不是一个城市,经过大家的提问,好吧,小编现在也不知道这个东京汴梁开封是不是一个城市了,也不知道这个开封为什么叫东京汴梁了,已经全部搞混淆了,但是其实问题也不大的,不知道我们就一起来学学就好了,下面文章就是相关的解析,一起来看看吧。1、东京汴梁开

  • 诸葛亮死后被葬在哪,棺材南抬绳断便葬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是我们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他的身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传闻诸葛亮生前曾说,自己死后将棺材一直往南抬,直到绳子断裂,便就地埋葬,这个说法究竟是真是假呢?如果是真的,诸葛亮为何要以这种方式将自己下葬?可能这是很多小伙伴好奇的一个问题。那我们不妨来做个简单的分析,看看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

  • 汉文帝为什么葬在白鹿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汉文帝陵墓霸陵,很多人都会疑问为何放弃了祖陵区,将地址选在白鹿原。而这其中的原因不是因为受到了昭穆制度限制被迫别葬,而是为了解决其母薄太后的丧葬礼仪问题,并兼顾扼守交通要道、防御东方诸侯的政治需要,同时汉文帝的个人情感,也影响到霸陵的选址。1、解决薄太后的丧葬礼仪问题史书记载:汉文帝之母薄氏原是

  • 献文帝是被冯太后毒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北魏献文帝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皇帝。历史上大部分的皇帝,应该都希望自己在位时间越长越好,更别说心甘情愿的禅位了。而献文帝早早就有了禅位的想法,他很喜欢佛学,导致经常不误正事,后来决定传位给儿子,自己当太上皇。年纪轻轻就想养老的献文帝,最后却突然暴毙,死因成谜。后世认为献文帝的死和冯太后有关,他可能是被太

  • 楚国历史上最有能力的国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楚国从西周开始慢慢崛起,到了春秋早期,熊通称王和周室分庭抗礼。等楚庄王继位后,大败晋国从而称霸天下,楚国的强盛一直延续到了战国。此后楚威王起兵伐齐,又获得胜利,至此楚国幅员广阔,国力更是达到最鼎盛时期。那楚国历代国君,能力最强的究竟是楚庄王还是楚威王呢?其实他们两位都对楚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春秋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