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五子良将,张辽和张郃谁能排第一

曹魏五子良将,张辽和张郃谁能排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39 更新时间:2024/2/5 7:50:35

说到三国武将,一般大家都更喜欢谈论蜀汉五虎将,这五位也是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将领。不过论战斗力,曹魏的五子良将也不输五虎将,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张辽和张郃这两位将领。其实对于五子良将的排名,一直有很大的争议,这种问题也很难有个准确答案。所以准备先分析下他们二人的战绩,看看谁的军功更加耀眼,再结合实际做以判断。有不同想法的朋友欢迎留言讨论!

张辽战绩

张辽的战绩还算不错,他有3个斩将记录:乌巢之战突袭斩杀蒋奇;邯郸之战“战不三合”击退沮鹄,再追射其于马下;白狼山之战乱军中刀斩冒顿单于。另外张辽还有一次重伤敌人:赤壁乱军中射伤东吴大将黄盖。击败一次:冀州之战,“战不三合”击败袁尚。

张辽经历过的平局比较多,大概是三国诸将中最多的:濮阳之战平夏侯惇,官渡之战四五十合平张郃,合肥之战七八十合平太史慈,濡须口之战六十合平凌统

张辽有过两次败阵,都是在多打一的状态下发生的:延津渡之战,张辽与徐晃双战文丑,被文丑一箭中盔缨,再射中战马;葫芦口之战,张辽、徐晃、许褚三将围殴张飞,仍被张飞打跑,“多已带伤”。后来随大军南征,张辽在掩护曹丕撤退途中,被东吴大将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回到洛阳后箭疮迸裂而亡。

通过张辽的战绩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几个问题:1.防御力比较差,多次中招;2.爆发力不足,与实力接近的敌将交战都是平局;3.战斗作风勇敢,但应变能力一般,办法不多。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张辽的戎马生涯中从来没有过一次诈败行为。不要觉得这不稀奇,在三国武力值比较强悍的武将中,大部分都有过诈败行为。比如说:蜀汉五虎上将都有过诈败行为,典韦、许褚也都有过,夏侯兄弟、曹仁、曹洪、乐进等人也都诈败过。张辽经历过的战斗并不少,许多次战斗都打成了回合数较多的僵持战,但张辽却没有采取过诈败这种形式。我们可以理解为张辽在这方面是存在有一定短板的。

张郃战绩

张郃这位猛将大家对他的作战风格也都比较熟悉。张郃经历过的恶战特别多,他是三国时代唯一一个与蜀汉五虎都交过手的奇人。

张郃与赵云有过三次直接交手:穰山之战(三十余合被击败)、长坂坡之战(十余合赵云退走),乌林道突围战(与徐晃夹攻赵云),另外在米仓山还曾与徐晃一起对阵赵云不敢迎战;张郃与马超交锋一次:潼关之战被马超二十合击退;张郃与张飞交锋三次:阆中之战(二十余合退走),宕渠之战(夜袭陷围,与张飞战三五十合后逃走);瓦口关之战(两次十余合后诈败);张郃与黄忠交手两次:葭萌关之战(二十合后军遭袭退走),米仓山之战(与徐晃夹击困住黄忠);与关羽交锋一次:在穰山之战,张郃截住刘备去路,恰好关羽、关平周仓赶到,“两下相攻,杀退张郃”。

此外,张郃还曾与张辽、庞德、魏延、关兴王平等人有过厮杀。张郃很了不起,经历过这么多强悍的强敌和恶战,居然都能全身而退,这绝对不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郃的作战风格大家比较熟悉,他若在阵前遇到强敌,料知不是对手,他就立刻会“见势不妙,拔马便走”,决不肯恋战,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安全。这样一种明哲保身、决不犯险的战斗作风,使他能够坚持到最后,熬死了所有武艺比他更强的猛将,登上了“天下第一猛将”的宝座。

张郃唯一一次遇到劲敌也坚决不后退的战斗,就是与张郃在官渡之战时的那次交锋,两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我们分析,按照张郃的性情,如果敌将稍占上风,他早就跑了。能和张辽打“四五十合”仍坚持不退,说明张郃自认为武艺不在张辽之下,决不会败阵。

张郃诡谲,作战经验更加丰富,经历过那么多强敌恶战仍全身而退,说明他的防御力极强。而张辽作风勇猛,战斗风格强悍,但对付实力较强的敌将时,缺少一锤定音的杀招。与张辽这样的敌手交锋,张郃足以自保。

通过以上的这样比较和分析,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张辽和张郃在两军阵前单挑厮杀,会是一场回合数很多的持久战,百合之内将难分高下,谁也不具备斩杀对方的实力。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武帝知道刘据被冤死,为什么不立刘病已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时期发生了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那就是巫蛊之祸,原本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在这场祸乱中被杀,皇后卫子夫也因此而死,而当汉武帝后来知道真相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太子也是有悔意的,还因此写下了罪己诏。既然如此,为什么汉武帝没有选择将刘据的儿子刘病已立为新的太子,而是立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继任皇帝呢?汉武帝

  • 明末三大案指的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出了很多大案,牵涉非常广,比如明朝初期就有洪武四大案,而明朝末期又有明末三大案,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几大案可能很多人都有听说过,都发生在皇宫之中,而且都和朱常洛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这明末三大案分别是怎么回事,又是怎么发生的呢?为何在这一时期会出现这样的事件,这些案子背后又有什么样的

  • 赵匡胤为什么要杀韩重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韩重赟是北宋开国功臣,他曾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助他坐上皇位。韩重赟自然是拥立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一员,但此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在逐渐走向恶化。967年,有人告诉赵匡胤,说韩重赟私养亲兵,这让赵匡胤大为恼怒,在没有证实的情况下就准备处死韩重赟。这种做法跟赵匡胤当年夺取后周政权如出一辙,不过韩重赟并没有死

  • 清朝末期快要灭亡了,为什么不实行君主立宪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君主立宪制,是西方国家实行的非常多的一种国家制度,而这种制度对于一个即将灭亡的王朝来说,似乎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清朝最终走向了灭亡,皇帝也不复存在,但是如果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虽然皇帝会成为只是一个符号一般的存在,手里再也没有什么实权,但是至少能够保住自己的称号,保住皇室。然而清朝直到灭亡也没有实行君

  • 陈宫为什么看不上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陈宫作为吕布的首席谋士,对吕布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而就连曹操也是十分看重陈宫,陈宫和吕布一起被曹操抓住之后,曹操招降陈宫,而陈宫却坚决拒绝,最终只能被处死。可见,陈宫这个人,不仅有才能,还有傲气,但是他明明知道吕布这个人不是什么能成就很大的事业的人,为什么却还是跟着他?而且明明有一个刘备摆在自己面前

  • 康熙皇帝为什么不喜欢拙政园?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1684年,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随着皇太后下江南,来到了姑苏的拙政园游玩。当康熙皇帝看到了园内亭台挺拔,楼阁迤逦,水色旖旎,奇花满园争艳的时候,他被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了,他对当时的江苏巡抚汤斌说:“拙政园是个好地方,可惜太美了。久居必损志”。后来的事实情况是:真的是谁住谁倒

  • 曹操最欣赏的5大名将是谁?第一不是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了,三国时期出现了非常多的名将,尤其是很多人看过《三国演义》,其中的名将更是数不胜数。而在三国时期,有五位名将,他们是曹操最为欣赏的五大名将,你知道他们分别都是谁吗?曹操最欣赏的名将,很多人认为其中必然会有关羽,只不过关羽并没有排在第一位,那么第一位究竟是谁呢?今天

  • 魏征死后不久,唐太宗为何就砸了他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魏征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因为敢于向唐太宗谏言而出名的,是很有名的谏臣,唐太宗对魏征的建议也是虚心接受的,虽然有的时候也实在是受不了魏征,但最终还是会忍耐下来,毕竟魏征所说的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既然如此,为什么在魏征死后没多久,唐太宗就将魏征的墓碑给砸了呢?唐太宗这样做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后来又怎么样了?下

  • 刘备身边最大的卧底是谁?为何一直都没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卧底这类人,在历史上也并不在少数,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卧底来对人的行动和想法进行监控,必要的时候还会出手。不过在三国时期,似乎就很少听闻有卧底的存在了,但是有些人的行为却还是无法忽视,比如在刘备的身边,就存在一个非常像是卧底一般存在的人,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他对于刘备所做的事情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个卧底

  • 赤兔马巅峰期助关羽立奇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马被认为是三国第一坐骑。据说赤兔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走八百,乃马中王者。赤兔马原先为吕布所有,等吕布死后,曹操是将此马赠与关羽。当时正处赤兔马的巅峰期,关羽和赤兔并肩作战,立有不少功劳。可能一般不会把注意力放在马身上,不过赤兔的名声,不比某些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