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不杀了黄皓?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不杀了黄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98 更新时间:2024/1/15 23:35:04

黄皓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蜀国的一个毒瘤了。黄皓身为宦官,却专权,势力极大,这样的情况在历朝历代都不是什么好事,一旦出现宦官干政的情况,整个王朝最终的结局也就定下来了,三国时期蜀汉更是如此。那既然这样,为什么诸葛亮在临死之前,没有杀掉黄皓呢?黄皓专权,对蜀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为何诸葛亮没有除掉黄皓,黄皓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诸葛亮执政方式

蜀汉后期,朝堂之上出现了宦官黄皓擅权。刘禅非常宠幸黄皓,黄皓也掌握了一定权力,尤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蜀汉政策的推行。黄皓擅权期间,排挤忠良。一些大臣在黄皓的打击之下,要么被处处掣肘,要么不被重用。罗宪本可以成为蜀汉栋梁,由于黄皓得不到重用。姜维身为蜀汉最重要的军事官员,也由于黄皓的原因不敢回朝。蜀汉灭亡,黄皓在一定程度上要负一定责任。

为什么诸葛亮不趁着黄皓羽翼未丰的时候,将其诛杀,消除蜀汉的威胁。

由于受到《三国演义》和民间文学的影响,诸葛亮是一个被神化的人物。不少人认为诸葛亮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蜀汉灭亡都可以预料。实际上诸葛亮只是一个凡人,他的能力也有限。诸葛亮能做到的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好自己的事情。诸葛亮在世期间,在各个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蜀汉的大小政事,诸葛亮基本上都要过问。史书记载,凡是杖责二十以上的刑罚,诸葛亮都要亲自过问。

诸葛亮不是一个善杀之人,但是对于危害蜀汉政权或者有损于北伐大计的人绝对不客气。诸葛亮当政期间,也曾经诛杀过大臣和亲信,也曾经流放过大臣。诸葛亮没有杀掉黄皓的原因,肯定因为当时黄皓对于蜀汉政权没有威胁。

2、黄皓是个怎样的人

史书没有记载黄皓的生卒年月,所以我们也无从知道黄皓的年龄,所以不太清楚黄皓是不是和诸葛亮一个时代,或者诸葛亮死的时候年龄有多大。其实我们也不用管黄皓的年龄。只要看看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黄皓有没有做出什么有损于蜀汉的行为即可。通过史书可以得知,诸葛亮在世时,黄皓并不显赫,更没有达到弄权的地步。黄皓发迹之时,已经是在后诸葛亮时代。蒋琬费祎董允在世之时,黄皓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官职也不高。史称:

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於皓。皓畏允,不敢为非。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

董允已经是后诸葛亮时代的人物,董允时代黄皓的官职不过是黄门丞。诸葛亮时代,黄皓的级别肯定会更低。诸葛亮时代的黄皓,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小太监。诸葛亮时代,像黄皓这样的小太监比比皆是。诸葛亮完全没有必要杀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

董允去世之后,陈祗不仅不再限制黄皓,反而和黄皓相互勾结,黄皓才逐渐有了参与政事的机会。陈祗死后,黄皓失去了最后的牵制力量,开始擅权。刘禅对于黄皓也是言听计从,任由黄皓擅权,黄皓才真正把持朝政。此时已经是258年,距离诸葛亮去世已经24年。诸葛亮再厉害也不知道蜀汉会出现一位擅权的太监黄皓,更无从杀死黄皓。

黄皓擅权之后,离间皇族关系,拉拢朝政,打击反对者。姜维曾经建议刘禅处死黄皓,但是被刘禅拒绝。姜维害怕被黄皓迫害,只得在沓中屯田,蜀汉政权和军权出现了分离。

3、诸葛亮为何没能杀掉黄皓

黄皓能够擅权,甚至让姜维害怕,说明他有一定智慧。史书中评价黄皓“便辟佞慧”,这个评价虽然不是褒义评价,也不完全是贬义词。从黄皓的履历来看,他有一点小智慧,也知道如何自保。黄皓这样的人,肯定知道如何察验观色,更懂得如何在险恶的宫廷中求得生存。

诸葛亮时代,刘禅都得夹着尾巴做人,都没有掌握任何实权,更不用说黄皓。黄皓肯定知道诸葛亮的为人,也不敢在诸葛亮面前表现地“过于活跃”。刘禅就算喜欢黄皓,也不敢表现出来。如果刘禅表现出宠幸宦官的势头。诸葛亮极有可能会斩草除根。诸葛亮时代的黄皓自然会夹着尾巴做人,刘禅也不敢表露出对黄皓的宠幸。

诸葛亮死后,黄皓才敢逐渐显露自己的本性。董允对黄皓不感冒,董允活着的时候,黄皓也不敢太过分。董允死后,黄皓便和陈祗互为表里,逐渐掌握政权。陈祗死后,黄皓趁机开始了自己的擅权之路。蜀汉灭亡之后,邓艾本来想杀了黄皓。但是黄皓通过手段,成功地买通了邓艾身边人,最终免于一死。

蜀汉灭亡,黄皓确实需要负一定责任。但是也不能把所有责任推给黄皓。黄皓虽然擅权,基本上在刘禅许可范围内擅权。蜀汉的大权一直掌握在刘禅手中,而不是黄皓手中。只要刘禅愿意,随时都可能打倒黄皓。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江南百景图沈万千和徐霞客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徐霞客是明朝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江南百景图》作为以明朝为背景的经营类手游,自然也是看到了他的身影。这次徐霞客和沈万千的故事,令不少玩家动容,沈万千算是徐霞客的知己,两人有着共同的理想,不过沈万千因为丈夫去世,只能留下守寡,她和徐霞客终是没能一起踏上旅程。徐霞客在历史上有其原型,沈万千有没

  • 刘备的老婆两次被俘,为何却都没有被玷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三国时代,如果身为刘备的夫人的话,命运还是比较凄惨的,刘备的两位夫人,甘夫人和糜夫人,都遭遇过被俘虏的经历,而且甘夫人还两次被俘,一次是被吕布抓走,另一次是被曹操抓走。我们知道,在古代,俘虏的命运一般都不太好,尤其是身份地位比较高的俘虏,甘夫人糜夫人作为刘备的老婆,成了敌方的俘虏,最终却还能活着

  • 故宫密道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去过故宫的朋友的印象当中,故宫多半是高墙深宫,这里有着家国大事,也有着儿女情长。在这神秘的故宫当中也留下了很多的传闻,就比如说传说建文帝曾从密道逃走,郑和下西洋就为了寻找他的下落。那么,皇家宫殿真的会修建密道吗?它们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乾清宫有个“老虎洞”在紫禁城的乾清

  • 鲍叔牙向齐桓公极力推荐管仲,但管仲临死前为何不推荐鲍叔牙为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管仲和鲍叔牙这一对历史上的好友,虽然曾经因为站队的不同,而不得不效力于自己的主君,但鲍叔牙却还是极力想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这也才终于协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但是在管仲临终之前,却并不推荐鲍叔牙为相,这究竟是为什么?当年鲍叔牙提携管仲的情义,难道管仲就毫不在意吗?还是说这中间另有什么原因呢?

  • 慈溪西狩时哪里住的最舒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西狩路上的慈溪,可能很多朋友们看到这个标题会有点懵,那么小编先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所谓的“西狩”,指的是古代皇帝出去打猎。在清朝就有着木兰围场狩猎的习俗,里面提供皇帝狩猎的。然而这件事是男儿们的娱乐运动,跟慈禧这老太太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是当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平城(北京),

  • 明朝进士郁新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郁新是明朝洪武年间进士,朱棣评价他说:“新理邦赋十三年,量计出入,今谁可代者”。可见,郁新在朱棣眼里还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了解郁新的朋友可能不多,那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有关他的生平事迹。郁新的名是朱元璋赐予,因为他才华出众,所以破例将他升为户部右侍郎。郁新在职期间最大的成就就是制定

  • 徐庶的母亲死后,为何他不再去找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徐庶原本是跟随刘备的,但是后来被曹操以母亲相威胁,这才离开了刘备,归入曹操。这段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徐庶离开了刘备,如果真的只是因为母亲的关系,那么后来母亲死后,曹操手里已经没有了能够困住徐庶的理由,那徐庶为什么却不会去找刘备呢?徐庶离开刘备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他不再跟随刘备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徐

  • 姚广孝为什么要帮朱棣却又什么都不要?他到底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姚广孝可以说是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直到最后当上皇帝的这段过程中,帮助朱棣很多的一个人了,姚广孝是和尚,也被称为黑衣宰相,但是世间之人卷入这样的纷争中,有些是为了名,有些是为了利,如果说姚广孝是想要从中获取什么名利的话,也说得过去,但是姚广孝帮助朱棣夺得皇位,最终却是什么都没要,这究竟是为什么?那姚

  • 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如果换成关羽能否突出重围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最出名的一战,便是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最终救下幼主阿斗。虽然这个故事是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但也突然出了赵云的机智与勇猛。如果是把赵云换成关羽,以关二爷的身手最后能否突出重围呢?其实关羽也经历过几次突围战,但战绩并不出彩。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关羽几次面对突围,最后都是如何解围的。要是感兴趣

  • 为什么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最大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尉迟恭,作为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门神之一,他在历史上也是很厉害的,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自己夺得太子之位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尉迟恭就是玄武门之变当中的最大的一个功臣了。只不过,尉迟恭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最大的功臣呢?既然尉迟恭劳苦功高,为什么后期却会被李世民所冷落呢?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