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的老婆两次被俘,为何却都没有被玷污?

刘备的老婆两次被俘,为何却都没有被玷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1 更新时间:2024/1/21 14:20:00

汉末三国时代,如果身为刘备的夫人的话,命运还是比较凄惨的,刘备的两位夫人,甘夫人糜夫人,都遭遇过被俘虏的经历,而且甘夫人还两次被俘,一次是被吕布抓走,另一次是被曹操抓走。我们知道,在古代,俘虏的命运一般都不太好,尤其是身份地位比较高的俘虏,甘夫人糜夫人作为刘备的老婆,成了敌方的俘虏,最终却还能活着回来,不仅如此也没有遭到玷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甘夫人被俘为何没事

第一次做战利品的是甘夫人,她是刘备居住在小沛的时候娶的。

《三国志》里叙述:“袁术来攻先主,先主(刘备,下同)拒之于盱眙、淮阳。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求和于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遣关羽守下邳。”这里的“妻子”指的就是甘夫人。而糜夫人则是刘备在逃亡“海西”途中娶的,应不在被俘之列。

甘夫人是不是丑女人?当然不是,她是三国时代比较著名的美女之一。按照《魏略》所计阿斗的年龄推算,甘夫人被俘的时候约为十七八岁,如花似玉的一个美貌小少妇,到了大帅哥吕布的手里,能得保名节、全身而退,实在是个异数。

对于女人,吕布的屁股似乎一直不怎么干净,因为貂蝉的缘故,背负跟义父抢小老婆的骂名,假如吕布真是这样的人,那么甘夫人就惨了。而在正史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吕布非常听老婆的话,对妻子言听计从,这一点在《三国志》里写得明明白白,谋士陈宫为此曾仰天长叹:我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吕布之所以没有性侵甘夫人,老婆的管束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另外,吕布本人的道德观也决定了他不会去侵害甘夫人。

赵炎以前曾经撰文分析过刘备和吕布两人的德行,他们是非常相似的同一类人,即反复无常,特讲现实,有奶便是娘。吕布尽管有些看不起刘备,但在内心深处,还是把刘备引为平生第一知交的,所谓“惺惺相惜”,大概如此。否则很难理解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会去投靠刘备,而刘备一开口求和,吕布马上就答应,后来还通过“辕门射戟”的斡旋,化解了刘备的一场军事危机。

吕布的草原狼秉性是嗜血的,但在与中原诸侯的交往中,受到义理等君子节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为甘夫人免受蹂躏,最终回到刘备身边提供了可能。

2、糜夫人被俘为何也没事

第二次做战利品的是甘夫人和糜夫人,战胜的一方是曹操。

正史上对两位夫人的被俘经过叙述很少,却浓墨重彩地渲染关二爷的“千里走单骑”。实际上,依据关二爷的忠义性格,如果不是因为两位嫂子需要自己照料,他又何必脱裤子放屁去搞什么“降汉不降曹”,挥刀自刎岂不更显忠义?

或许关二爷比谁都了解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两个年轻美貌的嫂子成了曹操的战利品,用脚指头去想,也会知道是什么后果。大家还记得张绣的婶子吧,那样的一个三十好几的寡妇战利品,曹操亦老猫枕咸鱼,遑论尚在花季的甘夫人和糜夫人?而且此事就发生在不久之前,关羽焉能不知?

从关羽所提的三个投降条件中,我们也能发现端倪:“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这是《三国演义》里写的,不一定是史实,但《三国志》也写道:“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说明关羽投降之前,确实与曹操有过某种约定,特别是对于两个女人的保护与赡养,尤为明显。

曹操认同的“彼各为其主”,应该是关羽争取来的条件,即刘备与曹操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确立了刘备作为一方诸侯而不是作为战败的一方,从而淡化了两个嫂子的战利品身份,这就使得曹操不能肆无忌惮地欺凌两个女人。

另外,《三国演义》还写到,关羽保护着两位夫人随曹操往许都,途中曹操故意让关羽与二位嫂子同住一室。关羽一手拿着烛火,一手拿刀,通宵站于户外。这也说明,曹操存有不良企图,只是有关羽守着,他没有机会得手罢了。如果关羽自己把持不住,两个嫂子不沦为曹操的战利品也难。这段叙述,正史上没有,但非常符合逻辑和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操守,也符合战利品的支配与分享规则,因此赵炎以为不能说是老罗的杜撰。

3、甘夫人糜夫人是怎么死的

甘夫人后来病死,安葬在南郡(今湖北江陵县北)。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章武二年(222年),刘备追谥甘夫人为“皇思夫人”,下令将她的灵柩运到蜀地安葬。章武三年(223年)四月,甘夫人的灵柩尚未运到蜀地,而刘备便已去世。[9-10] 丞相诸葛亮上书朝廷,追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同年八月,甘夫人与刘备合葬于惠陵。

建安元年(196年)袁术攻打刘备,吕布乘机袭取下邳,得到了刘备妻子子女。刘备把军队驻扎在广陵后,糜竺进献妹妹给刘备作夫人,又送家奴两千,金银作为军资,刘备军得以重振。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再次俘虏刘备家眷,同年吕布被擒,刘备的家人重归刘备。

建安五年(200年)春,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战败,曹操虏获刘备夫人及其子女,并生擒了关羽,然后撤兵,回到许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故宫密道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去过故宫的朋友的印象当中,故宫多半是高墙深宫,这里有着家国大事,也有着儿女情长。在这神秘的故宫当中也留下了很多的传闻,就比如说传说建文帝曾从密道逃走,郑和下西洋就为了寻找他的下落。那么,皇家宫殿真的会修建密道吗?它们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乾清宫有个“老虎洞”在紫禁城的乾清

  • 鲍叔牙向齐桓公极力推荐管仲,但管仲临死前为何不推荐鲍叔牙为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管仲和鲍叔牙这一对历史上的好友,虽然曾经因为站队的不同,而不得不效力于自己的主君,但鲍叔牙却还是极力想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这也才终于协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但是在管仲临终之前,却并不推荐鲍叔牙为相,这究竟是为什么?当年鲍叔牙提携管仲的情义,难道管仲就毫不在意吗?还是说这中间另有什么原因呢?

  • 慈溪西狩时哪里住的最舒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西狩路上的慈溪,可能很多朋友们看到这个标题会有点懵,那么小编先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所谓的“西狩”,指的是古代皇帝出去打猎。在清朝就有着木兰围场狩猎的习俗,里面提供皇帝狩猎的。然而这件事是男儿们的娱乐运动,跟慈禧这老太太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是当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平城(北京),

  • 明朝进士郁新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郁新是明朝洪武年间进士,朱棣评价他说:“新理邦赋十三年,量计出入,今谁可代者”。可见,郁新在朱棣眼里还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了解郁新的朋友可能不多,那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有关他的生平事迹。郁新的名是朱元璋赐予,因为他才华出众,所以破例将他升为户部右侍郎。郁新在职期间最大的成就就是制定

  • 徐庶的母亲死后,为何他不再去找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徐庶原本是跟随刘备的,但是后来被曹操以母亲相威胁,这才离开了刘备,归入曹操。这段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徐庶离开了刘备,如果真的只是因为母亲的关系,那么后来母亲死后,曹操手里已经没有了能够困住徐庶的理由,那徐庶为什么却不会去找刘备呢?徐庶离开刘备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他不再跟随刘备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徐

  • 姚广孝为什么要帮朱棣却又什么都不要?他到底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姚广孝可以说是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直到最后当上皇帝的这段过程中,帮助朱棣很多的一个人了,姚广孝是和尚,也被称为黑衣宰相,但是世间之人卷入这样的纷争中,有些是为了名,有些是为了利,如果说姚广孝是想要从中获取什么名利的话,也说得过去,但是姚广孝帮助朱棣夺得皇位,最终却是什么都没要,这究竟是为什么?那姚

  • 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如果换成关羽能否突出重围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最出名的一战,便是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最终救下幼主阿斗。虽然这个故事是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但也突然出了赵云的机智与勇猛。如果是把赵云换成关羽,以关二爷的身手最后能否突出重围呢?其实关羽也经历过几次突围战,但战绩并不出彩。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关羽几次面对突围,最后都是如何解围的。要是感兴趣

  • 为什么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最大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尉迟恭,作为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门神之一,他在历史上也是很厉害的,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自己夺得太子之位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尉迟恭就是玄武门之变当中的最大的一个功臣了。只不过,尉迟恭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最大的功臣呢?既然尉迟恭劳苦功高,为什么后期却会被李世民所冷落呢?这中

  • 刘黑闼是被谁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刘黑闼是隋朝末年起义军领袖,他年少便与窦建德结交,两人关系十分要好。后来刘黑闼加入瓦岗军,等李密被击败后,刘黑闼回到河北,依附窦建德。此后刘黑闼便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他带领窦建德旧将起兵,期间多次和唐军作战,起先双方互有胜负,不过唐军更加壮大。最后刘黑闼被李世民击败,但死于李建成之手。刘黑闼究竟是

  • 大禹手上的叉子真的能治水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属于农耕文明,治理国家和国库开销大多数都是需要依靠着老百姓的农赋收入的,如果常见的风调雨顺,那是能够创造盛世的。可若是遇上旱涝天灾那便只会害得百姓流离失所。而想要调节旱涝问题带来的影响,就要注重水利建设,所以凡是兴水利的时代,天下便能相对安稳。要论中国历史上治水第一人则非大禹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