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九子为何夺嫡?做个王爷不好吗?

康熙九子为何夺嫡?做个王爷不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99 更新时间:2024/1/15 11:59:39

“九子夺嫡”很多人应该都是非了解的一次历史事件了,康熙皇帝时期,他总共有九个儿子参与了夺嫡之战,最终四子胜出,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九子夺嫡其实可以说是非常残酷的了,除了最终的胜利者,其他的人后来也没有几个人有好下场。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参与夺嫡呢,明明这么残酷为还要参加?老老实实安安稳稳的当自己的爷,过好自己这一辈子不好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不是每个清朝皇子都能当王爷

明朝藩王待遇的最大特点就是世袭罔替,也就是说不降爵的传递,同时藩王还不需要承担相应义务,又享有很大的经济特权,就像圈养的动物一般,只需要享受不需要付出,这可是真正的富贵闲人。

明朝共计实封亲王六十五位,追封亲王二十二位,至明亡,除去被废还有绝嗣除封的亲王,共计还有亲王三十四位。郡王则有多达九百位之多。

再对比一下清朝,清朝除去蒙古世袭罔替的王爵外,清廷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也就是十二位,其中八位是依靠开国初期赫赫战功而封的,还有四位是开国以后恩封的铁帽子王。

清朝的王爷"不赐土,不临民,不加郡国"。所有名下土地庄园全部由内务府从皇庄里分拨,断了王爷们在民间巧取豪夺的路子。另外,清朝实行爵位递减,除了铁帽子王,其它人一概递减,几代以后可能就是个闲散宗室。

因此,明朝藩王是不问政治,只管享乐的大爷;清朝王爷物质生活有极大限制,子孙继承下来的爵位也递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但最关键的点还是这些皇子不得不去争夺皇位,不去争就一定会沦为他人刀俎下的鱼肉。

皇子的身份实在太特殊了,你不可能一厢情愿地明哲保身。

2、所有皇子都被捆绑在皇权政治的车轮上

你不想争夺皇位不代表其他皇子所属利益集团认为你不想。那些想夺皇位的集团会千方百计地打压你,甚至除掉你!本意不想要皇位的你不得不争夺皇位,为了自保,为了在这个险恶的环境中爬到食物链的顶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比更多人有优势。

皇子们争夺皇位是为了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能够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

我们现代人为什么要不停地学习技能,增长知识,追求经济利益?——为了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而不是被生活牵着鼻子走。

人总是要上走的嘛。无欲无求的心态,带来的可能并非你希望的保持现状,而是会倒退!人的心性,价值观,精气神都会走向颓废。这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

很多人想找到一份体制内的基层工作,追求稳定和福利待遇。可这种工作状态违背大多数年轻人的心性。我想没有哪个年轻人真的愿意波澜不惊,平稳地做着平凡的事,只为安心生活下去就好。——这是老年人的典型心态吧?

但这种佛系不争的心态真的不能够让你无忧无虑。

3、和现代人的生活选择一样

某天你听说哪个初中同学创业成功,成立了自己的法人公司,年收入过百万。某天你又听说哪个理科出身的高中同学,遵从最本初的兴趣,成为了自媒体创作者,马上要和一家出版社合作出书。

你真的不会受到一丝触动么?做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上升空间有限的工作,人生会比上面两位同学精彩吗?我想你会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感到忧虑的。

再退一步说,就算你平凡的追求只为了安稳生活,这就是你定义的无忧无虑。

如果爱人因为收入问题,因为生活状态问题对你产生不满,生活出现隔阂,你还无忧无虑吗?如果你的同事本身没你优秀,但你对单位下发的升职通知不关注,导致他捷足先登。你还无忧无虑吗?如果你的父母选中了一套环境静谧的小户型商品房作为养老归宿,你捏着并不鼓囊的钱包,面露难色。你还无忧无虑吗?

一个没有强烈进取心的人,不可能获得安稳无忧的生活。你对生活平淡,生活不会对你平淡,反而会把你拉入深渊。所以,我们现代人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中不断地精益求精,追名逐利。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主动。

反观康熙的皇子们,也是为了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才去争夺皇位。历史和当代其实从未割裂开来,很多现实中的困境都可在历史中找到影子。皇子可不比普通人轻松幸福。生于豪门,是福是祸,还是凭自己的能力决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军为何能坚守六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宋元襄阳之战,对于南宋来说是一次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当时元军兵力优于宋军,军队士气更是气势如虹,面对这样的元军,孤立的宋军却在襄阳城坚持了六年。当时宋军利用襄阳的地理优势,成功阻拦了元军猛烈的进攻,不过襄阳城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后续兵力还有补给能够续上,所以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但这一仗,也是让人们看

  • 南宋中兴四将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南宋的中兴四将都分别是谁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能被称为是南宋中兴四将的人都是非常给力有实力的人了,所以这四位到底有谁呢?下面跟谁小编,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南宋中兴四将常规人选南宋中兴四将分别是: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南宋中

  • 三家分晋最大的获利者是谁?为什么说是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作为历史上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最重要的分界线,也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韩赵魏将原本强大的晋国瓜分,晋国消失,而这三个国家都崛起,看起来,三家分晋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人应该在这三个国家当中。然而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似乎他们都不能算是最大的获利者,相反,有很多人认为秦国才是从这件事情获利最多的

  • 曹魏五子良将,张辽和张郃谁能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武将,一般大家都更喜欢谈论蜀汉五虎将,这五位也是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将领。不过论战斗力,曹魏的五子良将也不输五虎将,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张辽和张郃这两位将领。其实对于五子良将的排名,一直有很大的争议,这种问题也很难有个准确答案。所以准备先分析下他们二人的战绩,看看谁的军功更加耀眼,再结合实际

  • 汉武帝知道刘据被冤死,为什么不立刘病已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时期发生了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那就是巫蛊之祸,原本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在这场祸乱中被杀,皇后卫子夫也因此而死,而当汉武帝后来知道真相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太子也是有悔意的,还因此写下了罪己诏。既然如此,为什么汉武帝没有选择将刘据的儿子刘病已立为新的太子,而是立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继任皇帝呢?汉武帝

  • 明末三大案指的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出了很多大案,牵涉非常广,比如明朝初期就有洪武四大案,而明朝末期又有明末三大案,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几大案可能很多人都有听说过,都发生在皇宫之中,而且都和朱常洛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这明末三大案分别是怎么回事,又是怎么发生的呢?为何在这一时期会出现这样的事件,这些案子背后又有什么样的

  • 赵匡胤为什么要杀韩重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韩重赟是北宋开国功臣,他曾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助他坐上皇位。韩重赟自然是拥立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一员,但此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在逐渐走向恶化。967年,有人告诉赵匡胤,说韩重赟私养亲兵,这让赵匡胤大为恼怒,在没有证实的情况下就准备处死韩重赟。这种做法跟赵匡胤当年夺取后周政权如出一辙,不过韩重赟并没有死

  • 清朝末期快要灭亡了,为什么不实行君主立宪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君主立宪制,是西方国家实行的非常多的一种国家制度,而这种制度对于一个即将灭亡的王朝来说,似乎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清朝最终走向了灭亡,皇帝也不复存在,但是如果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虽然皇帝会成为只是一个符号一般的存在,手里再也没有什么实权,但是至少能够保住自己的称号,保住皇室。然而清朝直到灭亡也没有实行君

  • 陈宫为什么看不上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陈宫作为吕布的首席谋士,对吕布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而就连曹操也是十分看重陈宫,陈宫和吕布一起被曹操抓住之后,曹操招降陈宫,而陈宫却坚决拒绝,最终只能被处死。可见,陈宫这个人,不仅有才能,还有傲气,但是他明明知道吕布这个人不是什么能成就很大的事业的人,为什么却还是跟着他?而且明明有一个刘备摆在自己面前

  • 康熙皇帝为什么不喜欢拙政园?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1684年,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随着皇太后下江南,来到了姑苏的拙政园游玩。当康熙皇帝看到了园内亭台挺拔,楼阁迤逦,水色旖旎,奇花满园争艳的时候,他被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了,他对当时的江苏巡抚汤斌说:“拙政园是个好地方,可惜太美了。久居必损志”。后来的事实情况是:真的是谁住谁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