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帝为什么禁如意,背后原因和大贪官和珅有关

嘉庆帝为什么禁如意,背后原因和大贪官和珅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550 更新时间:2024/1/19 22:02:47

乾隆年间,和珅在官场如鱼得水,其地位和财富都来到了顶峰期。但他怎么也没想到,乾隆皇帝竟然会提前禅位,等嘉庆帝继位后和珅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嘉庆帝早就看不惯和珅,在他亲征的第二个月,立即给和珅定罪,将他诛杀,还有和珅的一众亲信死党全部缉拿,除掉了朝廷中的最大贪官。历史上,嘉庆帝曾下令禁献如意,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其实背后的原因就跟和珅有关。

1、臭名昭著的大贪官

和珅(1750-1799年),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奉天府开原县人,满洲正红旗,乾隆朝时期的权臣、商人。

人之初,性本善。和珅幼时学习努力,精明强干,要说不是一个天生有劣根之人,笔者认为他是入仕后喜欢上了玩弄权术,不择手段追求财富,而逐步学坏的。

他通过成功审理李侍案,深得乾隆皇帝宠信,皇上将十公主嫁给其长子丰绅殷德,使其成为了皇亲国戚。

他有一套令人望其项背的巴结和钻营本领,得到天时地利人和后,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主要有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另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

随着手中权力的不断增加,私欲日益膨胀。他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他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建立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的商业往来。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红顶商人。

2、除掉和珅的原因

大清王朝有一传统,每次易帝,新主都会发动一场对前朝重臣的残酷清洗运动,例如顺治皇帝对付多尔衮,康熙皇帝杀掉鳌拜雍正皇帝赐死年羹尧,乾隆皇帝密除讷亲。人怕出名猪怕壮哦,嘉庆皇帝上位,他不遭殃谁遭殃?传统归传统,嘉庆皇帝除掉和珅的直接原因估摸有两个方面。

其一、和珅家大业大,有家产无数,而当时国库却是一穷二白,急于解决财政危机的嘉庆皇帝最简便快速的方法就是把和珅当摇钱树。

和珅死后,嘉庆皇帝全权接管了他的家产。从当时清人的笔记中,大约能找到有关和珅家产的三种说法,总数都差不多。

《清稗类钞.讥讽》载:至800兆有奇。800兆便是8亿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流行货币40至50亿元。

《庸笔记.抄查和珅清单》载:合算估计银22389万多两。这是估算价的物产,而那些尚未估价的财产,大概三倍还要多,总数也大约8亿两白银。

《杌近志.和珅之家财》载:抄出百余号家财,已估26号,值223兆两有奇,未估有83号,按比例算,当800兆两有奇。

那时代清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约7千万两银子,1755年到1799年,和珅从乾隆朝得宠到嘉庆朝被扳倒,仅仅22年时间,就搜刮了8亿两银子,平均每年3千6百余万银子,约超朝廷年财政收入的一半,这金额的确惊人。据史载,大名鼎鼎的法国路易十四,其私产亦不过两千余万两银子。

看来和珅是该杀的。但嘉庆皇帝的真正目的也绝非是惩治贪官,当时就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可以理解为“嘉庆为了吃饱,和珅必须跌倒”。和珅的巨额财富,肯定是嘉庆动杀机的真正原因之一。

其二、当初嘉庆皇帝即使当上了储君,和珅不仅没把他看重,反而还设法压制他。嘉庆皇帝对其深恶痛绝。

乾隆五十九年,为了不超过祖辈康熙皇帝执政61年的历史,乾隆皇帝决定立太子,和珅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未免自己的权势受到打压,极力恭维乾隆皇帝定能“万万岁”。意思嘛请乾隆皇帝在龙椅上继续坐下去而不要起身。20多个皇子听了都不高兴,尤其得罪了不久之后被乾隆皇帝指定为皇位继承人的十五子爱新觉罗·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上位后,对外用嘉庆纪年,宫内仍使用乾隆纪年。1796年,既是嘉庆元年,又是乾隆六十一年。两个年号的并存,说明嘉庆皇帝有名无实而乾隆皇帝舍不得放权。

乾隆从当太上皇到离世,权力的控制从没放松,帮其实施权力控制的就是和珅。

嘉庆皇帝在位的前三年,处处受到和珅的掣肘,有志难舒,对其当然恨之入骨,不除不快。聪明能干过人的和珅,被权势蒙蔽了双眼,没想到自己是个臣子,也就是一个奴才身份,换了新主子咋办?真格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3、弃用传统吉祥物如意

据野史载,这事也与和珅有关。

如意的造型为长条且一端弯曲,是中国古代一种器物的名称,很早以前就有了,用骨、竹、木、角、石、玉、铁、铜等材料制成。

在清代,御座和寝殿中均摆有如意,是皇帝、后妃们的把玩之物,以示吉祥、顺心。按照满族的老风俗,凡过年过节,王公大臣和在外省的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都要要向皇上敬献如意,以表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满族人入关进京以后,这种老风俗仍然保持下来。可是嘉庆皇帝上位后,却被下谕禁献了。谕旨中说:诸臣以为如意,在朕观之转不如意也。

读罢上述谕旨,不知内情的人肯定不明就里。其实这中间有奥秘!

按照规矩,将嫡子立为皇太子后,要将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乾隆皇帝先后立了两个太子,放了两次诏书,结果两个太子都夭折了。估摸乾隆皇帝心理脆弱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提立太子放诏书之事。

一年年过去后,晚年的乾隆皇帝不得不考虑这问题,那时活着的嫡子中没有杰出人才,于是乾隆皇帝就从庶子中选择了忠厚老实的作为继承人,并且一直秘而不宣,直到即将禅位前一年才正式公之于众。

如此绝密之事,除了乾隆皇帝心中有数外,只有和珅一人事前知道。某日他选了一只上好的如意送给颙琰,以取悦这位未来的皇帝。琰开初也觉得莫名其妙,得知自己暗中被选为太子后大为惊恐,加之他对和珅这种大贪官本身就十分忌恨,所以对其送的如意十分反感。和珅被杀后,嘉庆皇帝即下谕旨禁献如意。嗬嗬,和珅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可笑的是不明真相的人们还以为嘉庆皇帝下谕旨禁献如意,是要崇尚节俭,杜绝奢侈耶。

笔者感言:正如《红楼梦》里金陵十二曲中的《聪明累》所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一生绝顶聪明、多才多艺的和珅,在权力和财富方面心术用狠了用歪了,到头来身败名裂财空。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的实际控制疆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唐朝,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一个王朝之一,正因为这样的强盛,至今外国人还称中国人为唐人,更是修建了不少的唐人街。唐朝的强盛,往往不止体现在文化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疆域方面。很多历史书上都记载,唐朝的实际控制疆域,达到了1576万平方公里,可谓广袤至极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确实存在的事实呢?还是

  • 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根基深厚的魏忠贤和刚刚登基的崇祯,这两人相对来说,崇祯应该不是魏忠贤的对手才对,毕竟魏忠贤在朝堂上树根深厚,而且位高权重,但崇祯手上的权力应该是比不过魏忠贤的,这样一场看似结果已经注定的博弈,最终,魏忠贤却死在了崇祯的手上,这究竟是为什么?魏忠贤明明有很大的权力,为何却斗不过刚上位的崇祯呢?今天就让

  • 海瑞为什么敢骂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海瑞写给嘉靖皇帝的《治安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疏,因为其中有大量批评嘉靖帝的内容,海瑞把当时官场上的弊端和皇帝的罪责一展无遗。所以,可以想到海瑞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将《治安疏》呈上去的,但海瑞为什么就敢直言皇帝的过错,难道他就不怕死吗?明朝上下官员中,也只有海瑞敢做这件事,其勇气令人敬佩,但我们需要知道,

  • 曹丕为什么夺臧霸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中,臧霸原为吕布手下,曾和乐进交战,不分上下。吕布死后,臧霸归降曹操,此后臧霸立有诸多战功,当曹操对西凉担忧时,臧霸担当先锋,和徐庶一起把守,可见臧霸在当时深受重用。不过等曹丕登基后,他夺去了臧霸的兵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有关臧霸的故事,虽然他的知名度一般,但也是一位很有实

  •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到底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冯玉祥赶走溥仪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他已经不再是皇帝,清朝已经灭亡,时间也进入了民国时期,很多人认为,既然如此,溥仪当然没有理由继续住在故宫里。但是这件事情从后续的发展来看,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却也有很多人觉得,冯玉祥此举是大错,究竟是为什么呢?到底冯玉祥把溥仪赶走的事情是对是错,冯玉祥这样做到底该怎

  • 诸葛亮北伐,除了马谡谁能守住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马谡刚愎自用,擅自违抗军令导致街亭失守,宣告诸葛亮首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其实诸葛亮在如此关键的战役中决定重用马谡,也是出于信任,对于蜀国来说,如果能培养出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肯定是好事,可惜马谡并没有通过考验。那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派谁可以守住街亭呢?我们认为有三人大概率是不会让诸葛亮失望的,那

  • 生子当如孙仲谋说的真的是孙权吗?后面一句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很多人都认为是曹操夸奖孙权的,仲谋是孙权的字,曹操的意思自然是说,如果生了儿子,就应该像孙权那样才好,可见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不过,这句话的后面其实还有一句,或许可以解释,这句话说得其实并不是孙权,而是另一个人,那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曹操又为什

  • 朱元璋死后有多少个妃子陪葬,殉葬制为何会重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殉葬制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最残忍的一种丧葬制度,这种制度在历史上几经废除却又重新启用。朱元璋死后,便有不少妃子被逼陪葬,朱棣驾崩更是有30余人殉葬,直到明英宗时期才下令废除殉葬制,但到了清朝却又复起。清朝甚至十分鼓励民间殉葬,还会表彰妻妾殉夫,实在荒唐。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没办法彻底消除,在现代人看来

  • 乾隆成为太上皇之后,是怎么架空嘉庆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虽然说皇帝应该算是最有权势的人,但也并非任何时期的皇帝都是如此,比如嘉庆皇帝在上位的前几年里,虽然自己是皇帝,但是却还有太上皇乾隆在世,大权都是乾隆的,自己可以说就是个摆设而已。不过乾隆究竟做了些什么,来架空身为皇帝的嘉庆的呢?嘉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又是怎么过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

  • 高堂隆曾道出曹魏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曹魏历史上出了很多有能力的官员,但有些很出名,有些则是默默无闻。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大臣高堂隆,就是一位名声不大,但对于魏国来说是很重要的人物。曹睿时期,高堂隆是陈留太守,爵位关内侯。高堂隆在朝内以直言不讳著称,他曾多次上书劝谏曹睿,不要大兴土木,临终前依然不忘告诫曹睿,让他严防猛鹰飞扬的官僚,以免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