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德宗赐李怀光免死金牌,李怀光为什么还要反叛

唐德宗赐李怀光免死金牌,李怀光为什么还要反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48 更新时间:2024/1/21 16:21:45

李怀光是唐朝将领,朔方将军李嘉庆之子。李怀光早年跟随郭子仪,立有战功,唐德宗继位后,李怀光更是拜副元帅,册封连城郡王,其地位来到顶峰。不过此后发生了一件事,让李怀光萌生反叛之意。唐德宗打算给李怀光赐免死金牌,一般只有战功显赫之人才能有这样的待遇。不过李怀光非但没有高兴,反而担心起来,开始怀疑唐德宗的用意。最后遭到猜忌,便联合朱泚起兵反叛。

君臣嫌隙

唐代,有一位叫做李怀光的大将,就十分谨慎,堪称古代警惕性最高的将军。

李怀光本是渤海靺鞨族人,自幼在郭子仪手下效力,因为勇猛过人、治军有方深受其重用,后因为镇守西部使吐蕃不敢入侵有功,升任泾原、四镇、北庭节度使。

后来,泾原守将朱泚谋反,唐德宗仓皇逃出长安,前往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遭到围困。李怀光得知此消息后,立刻带领一路人马前来勤王,大败朱泚军,解了奉天之围。

此时的李怀光犯了和韩信一样的毛病——要挟君王。他上书唐德宗,举报其宠臣卢杞、赵赞、白志贞等人的恶行,要求唐德宗处置这些奸臣。唐德宗为了笼络好这个北方大将,只好贬了他们官。因为此事,李怀光和唐德宗结下了梁子,君臣二人之间心生嫌隙。

按理说,此事过后,李怀光应当见好就收,收敛一点,但他却愈发骄横。

唐德宗为了平叛,派出使者前往吐蕃借兵。吐蕃宰相尚结赞向使者表示,按规定,吐蕃只听李怀光的命令,需要李怀光的官印和签名才能出兵。于是,唐德宗又派人找到李怀光,李怀光却坚持不肯在文书上签名,还辱骂了使者一番。

这件事让二人关系的雪上加霜。

卢杞见其日益膨胀,便知道报仇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开始在唐德宗面前煽风点火,称李怀光自恃功高,骄横跋扈,恐生异心。唐德宗本来就对李怀光要挟自己一事心存芥蒂,听到卢杞这么一说,便猜忌起李怀光来。

兴元元年二月,德宗下旨加封李怀光为太尉,赐其免死铁券。这又是升官,又是免死铁券,一般人肯定是大为高兴,但李怀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韩信当年被刘邦赐予“五不死”后,还是被刘邦诛杀了,想到这些李怀光顿时头皮发麻,感叹道:“凡是怀疑臣子反叛,才赐给铁券,皇上现赐给我,这是在叫我反叛。”

不久后,李怀光就联合起朱泚犯上作乱,背叛了朝廷。由于其属下多数都不想反叛,他的三支队伍很快就分崩离析,自己也被部将杀害,时年五十七岁。

李怀光为人

有人说,李怀光的死,和他太过谨慎有关系。皇帝发免死铁券给他,只是为了拉拢他,安抚好他,而他却领悟出了要杀自己的意思,反而起兵作乱起来。

但笔者却认为,皇帝的确有想除掉他的意思了,动手只是时间问题。李怀光的死,最大程度还是因为他不守臣道。

为臣之道,应当恭顺谦卑,而不是居功自傲,以下犯上。皇帝让他来勤王,他反而还提条件,后来还拒绝给皇帝借吐蕃兵,简直是自寻死路。他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

不过,他的洞察力的确过人,早早地便发现了皇帝要除掉他的念头,没有让皇帝得逞,掀起反叛大旗,虽然兵败身死,但也算主宰了自己的命运。

相比较韩信、岳飞等人,虽说李怀光的人品远不及他们,但单论谨慎程度,确实甩了他们几条街,在史上也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棣迁都北京真是为了天子守国门?其实他是出于私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都有过迁都的举动,而迁都的原因和目的也都各不相同,历史上在后人看来非常霸气和壮阔的一次迁都,莫过于明朝时期朱棣迁都北京了,而且当时修建的皇宫,正是我们现如今看到的北京故宫。而朱棣当时迁都,说过自己身为天子,自然应该“天子守国门”,自己就应该到北京去守着大明朝,

  • 西夏皇帝是拓跋氏后人为什么姓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西夏是我国古代在西本地区建立的一个政权,而与西夏最经常一起提起的就是宋朝了。而西夏的皇帝姓李,诸如李元昊、李谅祚、李秉常、李乾顺等都是西夏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不过我们也知道,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一个政权,而李姓是汉姓,那为什么西夏皇帝都会姓李呢?西夏皇帝的李姓究竟是从何而来的,他们作为拓跋氏的后人,

  • 江充为什么敢陷害太子?会不会是有人授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巫蛊之祸作为汉武帝在位期间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汉武帝后半生中最被后世人当做污点的事件之一。汉武帝在巫蛊之祸中,害的自己的太子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也自杀,而根据后面的调查,这很明显就是一起针对太子的诬陷事件,江充诬陷太子,才导致了后面这一系列的事情。只是,为什么江充敢这样明目张胆的陷害太子,这些事情其

  • 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让寒门也能出贵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唐宋这两个朝代可以说进行了很多改革,唐朝发展出了强盛的经济,并且确定科举制。而到了宋朝,科举制被更加重视,而且算是真正给了寒门子弟一个高升的机会。其实唐朝科举和宋朝科举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宋朝重文轻武,并且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论调,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无论是谁都想

  • 董偃和刘嫖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并没有具体记载董偃的死因,只知道他是30岁去世的。不少朋友都会好奇董偃和馆陶公主刘嫖之间的关系,董偃从小长相俊美,后被刘嫖看上,便让董偃在他府上学习读书,实际上两人存在通奸关系。不过当时董偃只有十几岁,而刘嫖已经60多岁了,两人年龄差距相当大,刘嫖真的会对这样一位少年动情吗?刘嫖死后还主动要求

  • 武则天真的去了感业寺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咱们国家封建王朝唯一正统的女皇帝,被称之为“千古第一女皇帝”,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她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历经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四朝,有过丧夫、丧子、丧女之痛,是“五品才人”也是“感业寺尼姑&

  • 诸葛亮为何也不重用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一生可以说都没有受到重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赵云就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而刘备死后,诸葛亮同样也没有重用赵云。赵云在很多人心目当中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了,赵云的形象可以用忠肝义胆来形容,而且在三国时期是难得的一个人物,但是为什么始终却得不到重用呢?刘备是如此,诸葛亮对他也是如此,难道是因为赵云自

  • 周瑜是不是心胸狭窄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只是看《三国演义》,可能对周瑜身上的标签就是“心胸狭窄”这四个字,本想和诸葛亮一决高下,最后还被活活气死,只留下一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但历史上真正的周瑜并非如此,他应该不会小气到和诸葛亮斤斤计较,以当时周瑜的地位来看,诸葛亮和他完全不是一个

  • 赵括被围长平两个月,赵王在干什么为何不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两国之间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赵括战败,也因此留下了纸上谈兵的笑谈,而白起也成为杀神一般的存在。长平之战当中,秦国偷偷换掉了主将,而赵国一方还以为赵括面对的是王龁,却没想到已经换成了白起,赵括面对白起,输得很惨,自己也在战争中身亡,但当时赵括被白起围困在长平有两

  • 胡亥真的是合法继承人吗?有没有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秦朝时期,秦始皇传位的时候,原本是想要传给扶苏,但是被赵高篡改了遗诏,胡亥篡位成功,扶苏被逼自杀。这件事情是被记录在《史记》当中的,但是这件事情也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认为胡亥根本其实就是合法的继承人,他并没有篡位,换句话说,就是说秦始皇原本就是要让胡亥继承皇位的,而不是扶苏。究竟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