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皇帝是拓跋氏后人为什么姓李?

西夏皇帝是拓跋氏后人为什么姓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47 更新时间:2024/1/30 10:31:39

西夏是我国古代在西本地区建立的一个政权,而与西夏最经常一起提起的就是宋朝了。而西夏的皇帝姓李,诸如李元昊、李谅祚李秉常李乾顺等都是西夏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不过我们也知道,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一个政权,而李姓是汉姓,那为什么西夏皇帝都会姓李呢?西夏皇帝的李姓究竟是从何而来的,他们作为拓跋氏的后人,为何不是姓拓跋而姓李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西夏皇帝为什么姓李

在北宋和辽朝的双雄对峙中,位于辽朝以西、北宋西北的西夏是个不容忽视的强势存在。有人说辽朝之于北宋是战略压力,西夏之于北宋则是巨大的战术压力。西夏的国力灭不了北宋,但能够给北宋每天都添点恶心。

说到西夏的兴亡上下限,一般都认为是始于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亡于1227年蒙古灭西夏,首尾190年。灭亡时间没问题,史所公认,但西夏的建立时间实际上并不始于1038年,而要更早。早在唐朝末年,西夏就已经存在了,当然那个时候还不能称为西夏,而是定难军。

西夏皇帝姓李,但这是唐朝皇帝的赐姓,他们自己则认为是北魏拓跋皇族之后,李元昊就常称自己是拓跋魏之后。拓跋氏入唐后依然混得风生水起,传到唐末有个牛人叫拓跋思恭。唐末天下大乱,拓跋思恭趁乱占据宥州。宥州在哪?就在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以南的毛乌素沙地中。拓跋思恭不是凤凰男,他的家族世代在夏州(内蒙古乌审旗南)、银州(陕西省榆林市南)为官,祖父是夏州刺史拓跋乾晖。

黄巢起义给唐朝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于无奈,唐僖宗只好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拓跋思恭自然不会闲着,带着几万兵马来浑水摸鱼,果然摸到一条大鱼。唐僖宗封拓跋思恭为夏绥银节度使(后为定难军节度使)。夏绥银地区本就是拓跋家族的活动区域,但更多是有名无份,唐僖宗此举等于承认了拓跋家族对夏绥银地区的统治。

拓跋思恭(也称李思恭,唐朝赐姓)于公元895年去世,因为儿子李仁佑死的早,孙子李彝昌年幼,所以定难军暂由李思恭的弟弟李思谏管理。由于定难军实力太弱,李思谏制定了符合定难军的发展思路——向强大的中原王朝称臣。当时的中原王朝是朱温建立的后梁,虽然在五代梁唐晋汉周中实力不算太强,但至少在当时的江湖上,后梁是最强的。定难军向朱温的后梁称臣,这等于拿到了长期饭票,后梁把定难军当成为自己的外藩,不容其他割据势力染指。

2、西夏是如何建立的

李思谏死后,定难军的控制权又回到李思恭一系,也就是其孙李彝昌手上。可没想到李彝昌是个短命鬼,在位三个月就被夏州都指挥使高宗益杀了。想自立为定难军之主的高宗益被夏人所杀,李彝昌的族子李仁福继位为定难军之主。

李仁福的发展思路和之前相比没有变化,依然向中原王朝称臣。至于梁唐晋汉周宋走马灯式的换大王,李仁福是管不着的,磕好自己的头就行了。这是定难军没有选择的发展道路,咱们看地图,定难军辖区包括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地带,这里除了毛乌素沙地,就是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差。定难军的仓库里没多少银子和粮食,在这种情况下,定难军是没有本钱和中原王朝作对的,毕竟还指望着中原王朝发工资呢。五代诸朝(含宋初)成天打来打去,重心都放在中原地区,哪有时间管定难军的闲篇?只要你称臣就行了。

定难军在五代宋初的夹缝中艰难存在着。公元933年,李仁福传位于儿子李彝超,李彝超于公元935年传位李彝殷。李彝殷在位时间较长,一直活到了北宋初赵匡胤时,封为西平王。公元967年,李彝殷传位于儿子李光睿(后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更为李克睿)。李克睿于978年传子李继筠,两年后李继筠去世,定难军为其弟李继捧控制。

3、西夏建立的历史

李继捧在公元982年做了一件大事:奉定难军归于北宋。这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李继捧所为却激怒了族弟李继迁。李继迁是李思恭族弟李思忠的玄孙,和定难军统治者的血缘非常疏远。可是李继迁认为李继捧没有资格断送祖业,拉了一票人马和北宋斗了几十年。李继迁从几乎一无所有,到把宋太宗赵光义拖得精疲力竭,成了赵光义在军事上短板的有力证明。公元991年,李继迁收复了祖业之地夏州,十一年后,也就是公元1002年,北宋在大西北的军事重镇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被李继迁夺去。灵州位于黄河边上,土地肥沃,比夏州更合适作为根据地。李继迁更灵州为西平府,后来成为西夏王朝的国都兴庆府。

李继迁复兴“夏国”之后,于公元1004年传位给儿子李德明。李德明不出名,但他的儿子你一定知道,就是李元昊。实际上李德明是非常有能力的,他在位期间拿下了对西夏来说极为重要的河西走廊,也断掉了北宋和西域的陆路联系通道。此时的西夏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只不过向北宋称臣而已,李德明就是不挂名的皇帝(死后追尊夏太宗)。李元昊称帝于1038年,但早在六年之前的1032年,李元昊就成为西夏之主,只不过当时没称帝而已。后人一般将公元1038年视为西夏立国之始,这其实是不准确的。这么说吧,吴大帝孙权称帝于公元229年,但孙权早在公元200年就是江东之主,222年受魏封为吴王。谁能说公元229年之前的东吴不是独立王国呢?

西夏之始到底应该从哪年算起呢?严格来说应该从公元881年算起,拓跋思恭在这一年控制定难军,算是西夏立国之始。但也有人认为定难军不应该算是西夏立国之始,有些像五胡十六国的代国,代国是北魏的前身,但不能把代国算进北魏。另外还有一种算法,西夏立国之始应该从李继迁反宋的公元982年算起。但不管怎么算,西夏立国之始是公元1038年都是有争议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江充为什么敢陷害太子?会不会是有人授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巫蛊之祸作为汉武帝在位期间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汉武帝后半生中最被后世人当做污点的事件之一。汉武帝在巫蛊之祸中,害的自己的太子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也自杀,而根据后面的调查,这很明显就是一起针对太子的诬陷事件,江充诬陷太子,才导致了后面这一系列的事情。只是,为什么江充敢这样明目张胆的陷害太子,这些事情其

  • 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让寒门也能出贵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唐宋这两个朝代可以说进行了很多改革,唐朝发展出了强盛的经济,并且确定科举制。而到了宋朝,科举制被更加重视,而且算是真正给了寒门子弟一个高升的机会。其实唐朝科举和宋朝科举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宋朝重文轻武,并且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论调,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无论是谁都想

  • 董偃和刘嫖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并没有具体记载董偃的死因,只知道他是30岁去世的。不少朋友都会好奇董偃和馆陶公主刘嫖之间的关系,董偃从小长相俊美,后被刘嫖看上,便让董偃在他府上学习读书,实际上两人存在通奸关系。不过当时董偃只有十几岁,而刘嫖已经60多岁了,两人年龄差距相当大,刘嫖真的会对这样一位少年动情吗?刘嫖死后还主动要求

  • 武则天真的去了感业寺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咱们国家封建王朝唯一正统的女皇帝,被称之为“千古第一女皇帝”,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她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历经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四朝,有过丧夫、丧子、丧女之痛,是“五品才人”也是“感业寺尼姑&

  • 诸葛亮为何也不重用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一生可以说都没有受到重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赵云就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而刘备死后,诸葛亮同样也没有重用赵云。赵云在很多人心目当中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了,赵云的形象可以用忠肝义胆来形容,而且在三国时期是难得的一个人物,但是为什么始终却得不到重用呢?刘备是如此,诸葛亮对他也是如此,难道是因为赵云自

  • 周瑜是不是心胸狭窄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只是看《三国演义》,可能对周瑜身上的标签就是“心胸狭窄”这四个字,本想和诸葛亮一决高下,最后还被活活气死,只留下一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但历史上真正的周瑜并非如此,他应该不会小气到和诸葛亮斤斤计较,以当时周瑜的地位来看,诸葛亮和他完全不是一个

  • 赵括被围长平两个月,赵王在干什么为何不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两国之间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赵括战败,也因此留下了纸上谈兵的笑谈,而白起也成为杀神一般的存在。长平之战当中,秦国偷偷换掉了主将,而赵国一方还以为赵括面对的是王龁,却没想到已经换成了白起,赵括面对白起,输得很惨,自己也在战争中身亡,但当时赵括被白起围困在长平有两

  • 胡亥真的是合法继承人吗?有没有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秦朝时期,秦始皇传位的时候,原本是想要传给扶苏,但是被赵高篡改了遗诏,胡亥篡位成功,扶苏被逼自杀。这件事情是被记录在《史记》当中的,但是这件事情也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认为胡亥根本其实就是合法的继承人,他并没有篡位,换句话说,就是说秦始皇原本就是要让胡亥继承皇位的,而不是扶苏。究竟哪

  • 康熙皇帝和胤祥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胤禛能够夺嫡成功,离不开十三阿哥胤祥的帮助,能看出,胤祥同样是一位能力非常出众的皇子。胤祥小时候便得到康熙帝的宠爱,据说康熙每次离京都要带着胤祥,父子俩的关系十分融洽。不过等胤祥长大后,却在康熙帝面前失宠,甚至遭到打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52诗经网就准备跟各位讲讲有关胤祥的故事,要是感兴趣的

  • 魏惠王之后,魏国为何就衰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很多国家强盛、衰落,不断进行的一段时期,其中一个大国魏国,在魏文侯和魏武侯的相继努力之下,魏国的形式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可以说,如果后面的君主能够好好发挥一下,走上巅峰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魏惠王却没能好好的将魏国带入一个更高层次,相反,在魏惠王之后,魏国就这样衰落下去了,这究竟是什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