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江充为什么敢陷害太子?会不会是有人授意?

江充为什么敢陷害太子?会不会是有人授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84 更新时间:2024/1/1 10:00:37

巫蛊之祸作为汉武帝在位期间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汉武帝后半生中最被后世人当做污点的事件之一。汉武帝在巫蛊之祸中,害的自己的太子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也自杀,而根据后面的调查,这很明显就是一起针对太子的诬陷事件,江充诬陷太子,才导致了后面这一系列的事情。只是,为什么江充敢这样明目张胆的陷害太子,这些事情其实也很容易查出真相,他就不怕汉武帝查出来之后自己反而引火烧身吗?还是说他这样做是有什么人授意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江充为何陷害太子

前91年,刘据被自己父亲刘彻所杀。人们常常将刘据之死与巫蛊之祸联系起来,提到巫蛊之祸自然也就想到江充此人,刘据之死,江充有一定责任,但更大的原因还是刘据自身采取了错误方式应对此事。

江充与刘据的矛盾是汉朝文武有目共睹的,当时的刘彻年龄已经大了,身体条件也是每况愈下,江充担心刘据上台后会对付自己,于是便想着率先发难除掉刘据。因此,江充利用了刘彻迷信方士的特点,自导自演了一场巫蛊事件。

这场事件的起因是公孙贺以及诸公主,原本和卫皇后以及刘据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江充本就是心狠手辣之人,想要趁此机会将卫家连根拔起,于是他先找了巫师告诉刘彻,病情一直没有好转是因为宫中有人弄小木人诅咒陛下,如果小木人不除,陛下的病就好不了。

刘彻一听立马下令扩大搜查地点,江充就带着人到太子后宫、东宫去挖小木人去了。可惜他几乎翻遍太子出入的地方都没有找到一个小木人,毕竟刘据本身是不屑于用这种小人伎俩去诅咒自己父亲的。无奈之下,江充只好换了个计划,提早弄好小木人用来陷害刘据,还伪造了一封刘据诅咒皇帝的信件。

刘据自然不会放任江充陷害自己,就想着亲自去找父亲刘彻,当面解释清楚。刘据如此做,江充自然也很害怕,江充怕自己的阴谋败露,所以就想尽办法阻拦刘据入宫。刘据无法入宫心里也着急,就向自己的老师石德求助,石德担心刘彻已经亡故,这一切都是江充在背后操纵局面。听石德这么一说,刘据心中也就慌了,派人假装刘彻的使者将江充给杀了。刘据这样的做法过于心急,属于激进之法,也正因为这样才为日后自己被杀埋下了祸根。

因为矫诏杀人是一项很重的罪名,起初刘彻是不相信苏文所说,就派人召刘据入宫当面对质。然而这个使者不敢面见刘据,只好说太子造反,不知真相的汉武帝只好派丞相出兵平定刘据叛乱。到了这个时候,刘据想不造反也就不可能了,就好集结了长安四市的数万百姓强行与丞相军队交战。

2、刘据之死的原因

其实,刘据会让百姓武装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他手上无兵可用,曾经答应出兵相助刘据的任安在关键时候反悔了。所以刘据只能自己想办法造一支军队出来。可是临时组建的军队根本不是汉军的对手,双方激战五日之后,刘据兵败,带着两个儿子逃出了长安。

刘据在天下还是有一定威望的,不然他要诛杀江充时也不会有很多人支持他;不然刘据兵败的时候,守门官也不会轻易放他走。可惜,刘据太在乎百姓了,当他流亡的时候寄宿在一户贫苦人家,刘据见此人家境贫寒,就想着联系以前一个旧相识的富商,请他资助这户人家。只是走漏了消息,刘据的行踪也被人知道。而刘彻已经认定刘据要造反,就命令天下的县令追捕刘据。新安县令李寿得知刘据下落后,立刻带兵前来捉拿刘据,慌乱之下刘据自杀身亡,他的儿子以及收留他的那户人家全部被李寿手下杀死。

然而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束,卫皇后因为刘据谋反一事也受到牵连。皇后印玺被剥夺,卫皇后也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怎么的命运,只是她无法向刘彻解释清楚此事,也选择了自杀。卫家几乎被灭门,因为巫蛊事件,很多人受到牵连丢了性命。

原本,刘据是可以不用死的,只是在关键时候他采用了错误的方式。不该矫诏杀人,也不该在关键时候真的造反。但看当时的情况以及刘彻的身体条件,刘据似乎除了这么做又别无他法。幸而过了几年,刘彻终于想起了这件事情,让人调查此事,才知晓刘据这么做都是无奈之举,参与诬陷刘据一案的人全部被刘彻处死,而刘彻也新建了一座宫殿来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思念。

刘据最终死于非命除了小人作乱、自己采取激进的方法外,也与卫家在朝廷当中的凋零有关,如果卫青在,不需要别人,只需他一人一骑在跟刘彻说一句刘据没有谋反就已经够了。但当时卫家能说得上话的人都已经去世了,也只有壶关三老这些忠义之人相信刘据未反。好在刘据为人忠厚,在百姓中有个好名声,使得他的孙子刘病已能够在此事之后幸存下来。

3、江充是什么结局

汉武帝在甘泉宫生病,江充见汉武帝年老,担心驾崩后被刘据杀掉,因此设下奸计,上奏说汉武帝生病是由巫蛊作祟引起,汉武帝就让江充负责审查此事,江充指使胡人巫师到处挖掘,搜寻地下埋的偶人,又抓捕夜间祷祝和自称能见到鬼的人,还让人在一些地方泼上血污,假造祷祝现场,收捕验治那些被指控的嫌疑者,施加铁钳烧灼的刑法,强迫认罪。这样弄得人们互相诬指,各级官吏动辄判人大逆不道之罪,使牵连受害的前后数万人。

这时,汉武帝年事已高,疑心左右之人都在用巫术诅咒他。到底有没有,没人敢为受冤者辩罪。江充揣摩到汉武帝心意,便谗言说宫中有邪气,先从后宫中皇帝很少理会的妃嫔入手,最后牵涉到卫皇后。

并在太子宫中挖掘出一个桐木人,刘据惊恐,无法表明清白,捉住江充,亲临斩首,并骂道:“赵国的奴才,陷害赵王父子还嫌不足吗?又来害我父子!”并把那些胡巫也在上林苑中活活烧死。刘据自知闯下大祸,便矫诏发动兵马自卫。汉武帝在甘泉宫闻报,立命丞相刘屈嫠调兵平乱。于是与太子两方在长安城中混战五日,死者又是数万人,使血流成渠。后来太子兵败逃亡,旋被汉军围捕在长安东边的湖县(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阌乡县西南)泉鸠里,悬梁自尽了。太子良娣及二子一门皆被杀戮,只留下一个襁褓中的皇孙(既汉宣帝),被廷尉监丙吉隐藏下来。卫皇后因有同谋之罪,御史大夫和丞相司直都因为是江充的上属,被定了失职罪,结果前者自杀,后者腰斩。司马迁的好友任安,时掌北军,他接到太子的命令后,闭营未肯出兵,视作判断敌情不明,存心观望,也被判了死罪。

这场大乱,史称“巫蛊之祸”,不仅白白死了好几万人,就连汉武帝自己也弄得骨肉相残。此后,巫蛊之事人们再也不信了,武帝自己也渐渐觉悟,知道是江充从中施诈术,乃命夷江充三族。又作“思子宫”,于卫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即望思台),以志哀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让寒门也能出贵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唐宋这两个朝代可以说进行了很多改革,唐朝发展出了强盛的经济,并且确定科举制。而到了宋朝,科举制被更加重视,而且算是真正给了寒门子弟一个高升的机会。其实唐朝科举和宋朝科举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宋朝重文轻武,并且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论调,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无论是谁都想

  • 董偃和刘嫖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并没有具体记载董偃的死因,只知道他是30岁去世的。不少朋友都会好奇董偃和馆陶公主刘嫖之间的关系,董偃从小长相俊美,后被刘嫖看上,便让董偃在他府上学习读书,实际上两人存在通奸关系。不过当时董偃只有十几岁,而刘嫖已经60多岁了,两人年龄差距相当大,刘嫖真的会对这样一位少年动情吗?刘嫖死后还主动要求

  • 武则天真的去了感业寺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咱们国家封建王朝唯一正统的女皇帝,被称之为“千古第一女皇帝”,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她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历经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四朝,有过丧夫、丧子、丧女之痛,是“五品才人”也是“感业寺尼姑&

  • 诸葛亮为何也不重用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一生可以说都没有受到重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赵云就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而刘备死后,诸葛亮同样也没有重用赵云。赵云在很多人心目当中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了,赵云的形象可以用忠肝义胆来形容,而且在三国时期是难得的一个人物,但是为什么始终却得不到重用呢?刘备是如此,诸葛亮对他也是如此,难道是因为赵云自

  • 周瑜是不是心胸狭窄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只是看《三国演义》,可能对周瑜身上的标签就是“心胸狭窄”这四个字,本想和诸葛亮一决高下,最后还被活活气死,只留下一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但历史上真正的周瑜并非如此,他应该不会小气到和诸葛亮斤斤计较,以当时周瑜的地位来看,诸葛亮和他完全不是一个

  • 赵括被围长平两个月,赵王在干什么为何不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两国之间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赵括战败,也因此留下了纸上谈兵的笑谈,而白起也成为杀神一般的存在。长平之战当中,秦国偷偷换掉了主将,而赵国一方还以为赵括面对的是王龁,却没想到已经换成了白起,赵括面对白起,输得很惨,自己也在战争中身亡,但当时赵括被白起围困在长平有两

  • 胡亥真的是合法继承人吗?有没有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秦朝时期,秦始皇传位的时候,原本是想要传给扶苏,但是被赵高篡改了遗诏,胡亥篡位成功,扶苏被逼自杀。这件事情是被记录在《史记》当中的,但是这件事情也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认为胡亥根本其实就是合法的继承人,他并没有篡位,换句话说,就是说秦始皇原本就是要让胡亥继承皇位的,而不是扶苏。究竟哪

  • 康熙皇帝和胤祥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胤禛能够夺嫡成功,离不开十三阿哥胤祥的帮助,能看出,胤祥同样是一位能力非常出众的皇子。胤祥小时候便得到康熙帝的宠爱,据说康熙每次离京都要带着胤祥,父子俩的关系十分融洽。不过等胤祥长大后,却在康熙帝面前失宠,甚至遭到打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52诗经网就准备跟各位讲讲有关胤祥的故事,要是感兴趣的

  • 魏惠王之后,魏国为何就衰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很多国家强盛、衰落,不断进行的一段时期,其中一个大国魏国,在魏文侯和魏武侯的相继努力之下,魏国的形式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可以说,如果后面的君主能够好好发挥一下,走上巅峰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魏惠王却没能好好的将魏国带入一个更高层次,相反,在魏惠王之后,魏国就这样衰落下去了,这究竟是什么原

  • 刘备统治时期的蜀汉,百姓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每次提起三国时期的时候,都知道魏蜀吴三个国家,也知道三个国家相互之间的各种争斗,或者联合,都是当时那些风云人物的事迹,但是却似乎很少关注百姓们的生活。尽管后世对于刘备推崇备至,但后世人毕竟没有受到过刘备的管理,那么在当时,刘备治下的蜀汉,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不看刘备这个人,只看他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