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宇文阐是杨丽华生的吗

宇文阐是杨丽华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41 更新时间:2024/1/11 7:11:50

581年,周静帝宇文阐禅位杨坚,此后杨坚登基称帝,建立隋朝。宇文阐继位时只有6岁,根本没有处理事务的能力,这就给了杨坚篡位的好机会。但杨坚做了一件让人没想到的事,就是他暗中派人将宇文阐给害死了,宇文阐去世时只有8岁。宇文阐不是杨丽华的儿子吗,那就是杨坚的孙子,杨坚怎么能下得了这番狠手?其实宇文阐并非杨丽华亲生,他的生母是朱满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宇文邕

北周这个朝代比较“小众”。西晋灭亡后,中国分裂为南北朝,南朝先后经历东晋、宋、齐、梁、陈五朝。北朝的北魏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高氏篡夺,西魏被北周宇文氏篡夺(真够乱的)。

周武帝宇文邕就是北周的第三位皇帝。

这位宇文邕很牛,从一介傀儡成功翻身做主人,并灭掉了北齐,大有一统江山的气势。很可惜,他与五代十国后周的周世宗柴荣一样,胸怀壮志,天不假年。在灭掉北齐的第二年,年仅35岁的宇文邕英年早逝。

宇文邕的早逝,改变了北周的运行轨迹,为杨坚篡位埋下了伏笔。

宇文邕在世时,非常信任杨坚,将他一步步提拔为大将军。杨坚可能真的有天子命,他一生中不断遭遇权臣的猜忌打压。当年宇文护几次动手谋害他,幸好有人保护。后来又不断有人向宇文邕进言,说杨坚天生反相,要早除掉他。

宇文邕的答复居然是:“假如杨坚有天命,别人又怎么奈他何?”所以他选择了对杨坚毫无保留的信任。

2、杨坚

宇文邕为何如此信任杨坚?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杨坚的第一个闪光点是他的身份。其父杨忠,是当年西魏八柱国十二将军之一,西魏第一代门阀集团创始人宇文泰的心腹。从杨忠开始,杨氏家族迈进中国北方门阀集团“联谊会”。所以,继承父业的杨坚,是北周政坛有话语权的大佬。

杨坚的第二个闪光点是他对宇文邕的帮助。宇文邕即位之初,大权被宇文护掌握,宇文护曾多次拉拢杨坚,可是杨坚选择了对皇帝的忠贞不二。这就是后来宇文护几次谋害杨坚的原因,也是宇文邕始终对杨坚信任有加的原因。

杨坚的第三个闪光点就是他的能力。无论是灭齐战争,还是作为辅政大臣期间,杨坚所表现出来的才华,足够耀眼。

宇文邕为了表达对杨坚的信任,还将杨坚的女儿杨丽华,立为太子妃,确立了杨氏下一任外戚的身份。

问题是,亲家宇文邕信任杨坚,女婿宇文赟,却对杨坚横挑鼻子竖挑眼。

3、宇文赟

宇文赟即周宣帝,是一位奇葩皇帝。

宇文赟即位时19岁了,按理来说这正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年龄,可惜他把进取的心,都用在了闺房里。中国的婚姻制度讲究嫡庶之分,实行一夫一妻制,上至天子,下至黎庶,没有人敢突破这个天条,宇文邕就不信这个邪,他一下子立了五位皇后。

一个皇后,后宫往往都斗成乌鸡眼,何况五位!杨丽华轻易就被搞得毫无还手之力,原因就是宇文赟不喜欢杨丽华。

其实一点不难理解,像杨丽花这种中规中矩的大家闺秀,哪有浑身狐媚劲的女子吃香。如果不是父亲指定杨丽华为太子妃,宇文赟怎么也不会选中她。终于有一天,宇文赟下了毒手,准备赐死杨丽华。

杨丽华在宫中吃亏,除了她本人的性格不入宇文赟法眼外,也受累于父亲杨坚。

杨坚在宇文邕时期就位高权重,又被指定为宇文赟的辅政大臣,毫无争议的第一权臣。宇文赟在近臣们的唆使下,对杨坚格外忌惮。这一点不能完全怪宇文赟,那时候门阀集团内部开个会,就能让皇帝下台,西魏就是这么亡的,东魏也是这么亡的,这就是时代特征。

终于有一天,宇文赟要对杨坚下黑手,他把杨坚诏入宫中,令侍卫做好准备,只要杨坚脸色稍变,就地正法!

父女俩同时遭遇宇文赟的刀片子,杨家真不容易呐!

好在杨坚挺住了,他面对杀机,神态自若,没有半点异常。宇文赟游移之间,错过了机会。杨坚的妻子独孤伽罗,散发赤足,长跪于殿前,磕头磕得满脸鲜血,替女儿求情。宇文赟怒气一消,杨丽华躲过了杀戮。

与杨家的恩怨暂告一段落,宇文赟做出了一件更奇葩的事:他觉得当皇帝,太耽误房中术研究事业,决定禅位给年仅6岁的儿子宇文阐,而此时,他才登基八个月。

4、朱满月

宇文赟对女人的专注度达到了无耻的程度,老爸去世才十天,他就迫不及待地脱掉孝衣,一头扎进脂粉堆。

也怪宇文邕,生前是个“狼爸”,望子成龙心切,动不动把宇文赟拎过来一顿胖揍,时不时威胁废掉他的太子之位。宇文赟吓怕了,从小学会了表演,人前一个样,人后又是一个样,奥斯卡级的。

都说棍棒之下出孝子,还真不一定。宇文赟十天就除孝,估计他老爸的死多半是他咒死的。

宇文赟好色,14岁就当了爹。某一天,尚衣局的女官给宇文赟换衣服。宇文赟身子骨虽然还没长结识,可是对女人的体香特敏感。近距离接触下,宇文赟热血沸腾,身体发胀,穿衣变成了脱衣,就地就把大他十二岁的女官朱满月办了。

朱满月,吴郡人,因为家人有罪,被罚入宫中为奴。吴郡朱氏其实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三国时期追随孙家父子,立下赫赫战功的朱治朱然父子,很可能就是其先祖。

朱满月因祸得福,被小色狼侵犯了一次,居然生下了皇长孙宇文阐。原来杨丽华并非宇文阐的生母,杨坚只是宇文阐法律意义上的外公,而不是血统上的外公。

5、杨丽华

宇文赟虽然立了五位皇后,可是杨丽华最终因为太子妃的身份拔了头筹,所以从法统上来讲,她才是北周的国母,小皇帝宇文阐的嫡母皇太后。

作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杨丽华是不幸的,好在她提心吊胆的日子没过太久,宇文赟终于崩了。国政大权归于父亲杨坚之手,从此她可以昂首挺胸地生活。

就在杨丽华幻想着,体体面面当宇文家族女主的时候,一件可怕的事发生了,老爸杨坚居然要要霸占宇文家族的私产。

杨丽华非常愤怒(意颇不平,形于言色),为此她跟父亲发生了语言上的激烈争吵。怎奈杨丽华一介女流,根本没力量左右政治形势,北周代魏的事件重演,杨坚在门阀大佬们的支持下,抢过外孙的皇冠,套在自己脑袋上。

当年王莽代汉后,父女关系尴尬的一幕重现。杨坚想册封杨丽华为隋朝公主,被杨丽华拒绝。杨坚想让她改嫁,再次被拒绝。

杨丽华就这样,以不合作的态度,无声地抗议着父亲篡夺北周江山的暴行。

6、宇文阐

最可怜的是年仅八岁的宇文阐,嫡母保护不了他,生母更保护不了他,政治漩涡吞噬一个人,从来不讲人情。

开皇元年五月,刚刚禅位三个月的宇文阐,突然暴病身亡。关于他的死,《隋书》记载非常简单,就四个字:“介国公(宇文阐)薨。”怎么薨的,不知道。可是《资治通鉴》认为,宇文阐是被杨坚杀害的:“隋主潜害周静帝而为之举哀,葬于恭陵。”

司马光的说法虽是一面之词,可未必是空穴来风。有个间接证据,宇文阐有两个弟弟,《周书》明确记载,都被杨坚杀害了:“邺王衎,大象二年,封王。郢王术,大象二年,封王。与衎并为隋文帝所害,国除。”

宇文阐、宇文衎、宇文术哥仨,是宇文赟仅有的三个儿子。连宇文衎和宇文术都不放过,暴露了杨坚斩草除根的意图,所以宇文阐被杀害的传闻,很可能是真的。

对杨坚来说,反正宇文阐身上没有一丝半点杨氏家族的血脉,不心疼。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何不喜欢儒家,汉武帝刘彻却独尊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儒家在历史上虽然地位很高,但这样的高的地位,也是从汉武帝时期才开始的,在此之前并没有这么高的地位,尤其在汉朝建立之初,刘邦其实并不喜欢儒家的学说,而是更推崇道家,用道家的思想来治国。但是为什么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开始独尊儒术,将儒家奉上了神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从刘邦到刘彻时期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

  • 曹操失去郭嘉有多大影响,和孙权失去周瑜孰轻孰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郭嘉和周瑜都是三国时期的顶级人才,可惜他们二位都英年早逝,不然三国历史恐怕会被改写。有人认为郭嘉不死,曹操在赤壁之战就不会输,那或许此后就不会有三国一说了。而周瑜不死,有可能是曹操和孙权二分天下。当然,刘备身边也有一位很重要的谋士早亡,他就是凤雏庞统,如果庞统不死,蜀汉的未来又会如何呢?下面就简单分

  • 秦始皇焚书坑儒,他要打击的对象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举动一直有不小的争议。根据史书记载,我们可以退推断,当时秦始皇决定这番决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体系的需要;二是当时有不少儒生会借用儒家经典来批评时政,所以秦始皇干脆就不让他们读这方面的书籍了。不过“焚书坑儒”可不仅仅是为了儒家学派,

  • 曹操号称唯才是举,为何手下很多都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曹操选人的一大规定就是唯才是举,只要是个人才,哪怕对方曾经有一些污点,或者人品不是很好,他也愿意用,当然也不全是没有底线的,像杨修这样过于张狂的,曹操也还是会杀掉。但既然曹操是唯才是举,那为什么他手下有很大一部分其实还是他自己家的亲戚呢?难道他的亲戚们都那么有才,能让曹操青睐有加?下面就

  • 汉武帝对卫子夫这么狠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汉武帝和这个卫子夫也还是有很多这个故事可言的,其实这两个人以前很好的啊,汉武帝也非常的喜欢这个卫子夫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这个汉武帝竟然逼死了这个卫子夫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卫夫子年老色衰汉武

  • 李廷机5年写了123封辞呈,为何得不到万历帝的回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李廷机是明朝末年大臣,曾任内阁首辅。对于李廷机的评价,他被认为是古代少有的清官,明史对他的记载有这样一句话:“遇事有执,尤廉洁,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可见李廷机算是一位贤相。不过正是因为李廷机为人正直,脸皮比较薄,受不了朝内的风气,准备向皇帝上书辞呈,但万历帝迟迟没

  • 汉朝是24帝还是26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有人问这个汉朝的皇帝分别都有谁呢?其实前前后后一共有好几十个呢?在三国演义里面这个刘备也是有说过的,汉朝先帝是有24位的,但是大家仔细一分析发现这个汉朝的皇帝好像并不指24位,好像是26位啊,那么这个汉朝的皇帝到底是24还是26位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常规来说,两汉时期的

  •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不带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马超作为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之一,后世更是将他列为五虎上将之一,他的战斗力和军事能力都是不弱的,但为何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却没有要把马超带上呢?马超的军事能力在当时都是很厉害的,虽然归顺刘备之后就很少受到重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马超能力很强,但为什么诸葛亮却不带上他一起北伐呢?这中间又究竟是有什么样的原因

  • 曹洪是曹操救命恩人,为何曹丕却看不惯曹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曹丕登基称帝后,曹洪拜骠骑将军,但曹丕此后却想处死曹洪,要不是卞太后出面求情,恐怕曹洪就要被曹丕给斩了。曹洪是魏国名将,曾在战场上立有不少战功,更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洪究竟是做了什么,导致曹丕一定要对他判死刑呢?实际上这跟曹洪性格为人有关,下文就准备跟大家讲讲这段历史,看看曹洪在做人方面到底出了什么

  • 纣王死时商朝的十五万大军去哪了?为何突然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纣王作为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一直以来都是以暴君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中的,人们对于纣王的印象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了,不过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关于纣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而是商朝在灭亡的时候,还有十五万大军,但是这十五万人却似乎突然之间就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去了什么地方,但在商朝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何十五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