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赵云不能劝阻刘备伐吴?

为何赵云不能劝阻刘备伐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11 更新时间:2024/2/5 7:18:35

刘备伐吴的时候,其实有很多人都还是持反对意见的,但是各自的反应却很不一样,有的直接就劝阻刘备,也有一言不发的,但为什么说所有人都能去劝刘备,唯独赵云不可以开口呢?赵云其实也是反对伐吴的,可是他为什么不能自己亲自出面劝阻刘备,这中间到底是有什么差距吗?赵云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刘备为了给二弟关羽报仇,决定集合蜀国所有兵马去征伐东吴,这个举措对于刘备这个枭雄来说肯定是冲动,他有没有考虑后果,但是这个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什么叫着兄弟情深。刘备说过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刘备说过的话就是让人们知道,我这个大哥就是真正的大哥,谁断掉我刘备手足之情,不管是敌是友,大哥我两肋插刀也要为兄弟报仇,不要说失败,就是死也要和兄弟死在一起。攻打东吴是刘备铁了心,谁也左右不了刘备的决心。

1、赵云和刘关张关系不一样

好兄弟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刘备创建的基业不是为了自己享福享受,而是为了兄弟们有了一个好的去处,什么叫着大哥,大哥就是为兄弟们所想。关羽是刘备最得意的兄弟,刘备在占据两个州时,首先想到的是把另一个州让给二弟管理,打战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是亲情,刘备早已把关张二人当亲兄弟看待。自家人,给兄弟的好处,也是大哥的心意,怎能亏待咱兄弟。刘备只得两个州,如果有四个州,他一定会让张飞和赵云去管理,他们四人是什么关系,铁杆老铁。

现在关羽把荆州丢掉,而且命也丧失了,这都是东吴人干的好事,东吴人杀我刘备的兄弟,夺我兄弟的领地,做为大哥不报这个仇,誓不为人。张飞哭着要报仇,也死在报仇的路中,这样更坚定我刘备报仇的决心。

赵云,你怎么了,刘备我要为兄弟报仇,你怎么阻止我,说是曹魏是我们的敌人,东吴是我们的友邦,不可攻打友邦,要针对曹魏,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杀我兄弟之人就是我的敌人。我们的兄弟情义还在不在,想当初我们兄弟四人是怎么团结在一起的,不离不弃,你让我很生气。这次报仇你就不要去了,你在后方给我管理一些后勤吧。

2、尽管失败刘备也是重情重义

刘备为了兄弟报仇最终是失败了,这一点不影响大哥的名声,大哥为兄弟报仇尽了力,在行动上大哥做得完美无缺。别人在口头上说兄弟之间如何好,到关键的时候,大难临头各自飞,可是刘备没有在言语上表现兄弟情,他在行动上做到淋漓尽致,他为了给兄弟报仇,攻打东吴,朝中大臣都反对,因为攻打东吴各个方面都不成熟,贸然攻打东吴,深入东吴腹地,都是兵家之大忌,作为身经百战的刘备这个道理不是不懂得。主要是这份情在这里,自己刚刚成立汉中王,只要巩固周边的防线,可以安安逸逸当几年皇帝,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就对不起死去的兄弟。刘备冒着天下大不韪,果断地去攻打东吴,就是失败也好,战死也好,说明我刘备有情有义,这也是1800年来后人对我的好评,都说我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仁义之君,对待兄弟如手足。夷陵之战虽败犹荣,为了兄弟敢打敢拼。

最让刘备伤心的是赵云,在最关键的时候,没有想到兄弟情。刘备也知道赵云是为我这个大哥考虑的,不想去冒这个险,这个不是冒险不冒险的事,只要是兄弟的事,大哥义不容辞。刘备知道他和赵云没有想到一处。但是刘备还是不能原谅赵云,毕竟人各有志,刘备想到是兄弟之情,赵云想到是主上的安全。

刘备不仅在《三国演义》里,还是在民间里都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夷陵之战不是他欠缺考虑,关键是兄弟感情深,一心为了报仇,没有想到许多,也不去考虑后果,但是他的行为另人称颂。赵云在劝阻刘备不要征伐东吴是考虑他的安全,是对君主的忠心,违背兄弟的情,在忠和义的选择,不能两全其美。

3、不涉及关羽问题,是赵云不能说动刘备的关键因素

刘备伐吴,很大的原因是东吴人杀了关羽,夺了荆州。因此,替关羽报仇,就是刘备伐吴的公开理由。应该不应该为关羽报仇呢?这是一个君臣情感的问题,也是一个诸侯笼络人的问题,假如刘备对关羽被杀置之不理,那他又怎样来统治蜀汉国?当年公孙瓒袁绍争战失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出在这里。公孙瓒有别将被敌人围困,公孙瓒不去救援。他的理由是,我现在救他一个,以后的人都会等待救援而不出死力作战;今天不救这一个,后来的人都会想起这个人来自己勉励自己。但事物却向着公孙瓒相反的方向发展,当袁绍进攻他时,南部边界的将领都不出力,致使袁绍很快突破了公孙瓒的边防,长驱直入打到公孙瓒的易京。公孙瓒的这些将领认为,在大兵压境之下,守是守不住的,因为他们知道,不会有人来救他们,所以他们不会为这样的主公白白送命。结果是有想出力的将领,也是被部下杀了。刘备是从最底层起事的领袖,难道他不知道这种利害关系?

赵云作为刘备的老部下、老兄弟,为什么不提出如何为关羽报仇问题?对于这件事,有人远在魏国都看得很清楚,认为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必然出兵伐吴。这个人就是魏国的侍中刘晔

当时,魏文帝曹丕诏令群臣预料刘备是否为关羽报仇,出兵攻打孙权。众臣都议论说:蜀是一个小国,名将只有关羽,关羽死了,军队被歼灭,国内恐惧,没有理由再出兵。”只有侍中刘晔说:“蜀虽狭窄薄弱,但刘备试图想以威武来自强,势必用兵来表明自己的力量有余。况且关羽与刘备之间,既有君臣的名分,又有父子的亲情;关羽被杀,不能为他出兵报仇杀敌,就不符合于君臣、父子之间祸福与共、善始善终的情分。”赵云作为老部下,最应该的就是动之以情,而他恰恰忽视了这个“情”字。

另外顺便说一点,赵云的地位根本就不能左右刘备。封建社会是官本位社会,也就是说官大话语权也大。赵云只是一个翊军将军而已,这种将军隔着征、镇两级,离前后左右将军甚远,更不用说那种直接任命的大将军了。还有,刘备时期赵云连一个侯爵都没有,足可见其地位不高分量不重。

赵云说刘备,论据、情分、地位三者都不具备,也真是难为了赵云,也难怪他说服不了刘备。顺便说一句,诸葛亮为什么不说服刘备?本博有专门论述,通过赵云的事例也可以想到,稳重的诸葛亮,恐怕也是没有找到有把握说服刘备的理由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差点把日本灭了,最后为何放弃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在明朝时期,与日本之间的战争也是有不少的,日本在当时被称作是倭国,明朝时期也是有很严重的倭寇隐患的,很多人都知道后来又不少抗倭大将,但其实在朱元璋时期,就曾经差点把日本给灭掉了,但是最终却还是停止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朱元璋当时为什么突然就收手了,他是考虑到了什么问题吗?朱元璋最终没有灭掉日本的原因是

  • 李世民的玄甲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李世民登基之前,他之所以能够屡立战功,离不来他手上这一支强大的玄甲军。李渊建唐,但早期国库并不丰厚,李世民只能凑齐3500人组成骑兵。早年李渊曾在太原负责防守突厥,所以组建了一些轻骑兵部队,等李世民参军后,他逐渐笼络了众多名将,这才壮大了玄甲军的实力,让这支军队在面对夏军、王世充等大军时,能够以少

  • 秦始皇死后,他的棺椁真的保存在水银里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死后是被葬在骊山墓秦始皇陵,而秦始皇陵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帝王陵寝,直到目前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并没有将秦始皇陵全部挖掘出来,所以大家都非常好奇这个陵墓的全貌究竟是怎样的。在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和秦始皇陵有关的故事,有称秦始皇死后,他的棺椁是被保存在水银里,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来跟大家讲讲这个

  • 西周时期的国人暴动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西周时期,周朝建立一百多年以后,发生了一次在历史上影响非常大的被称之为“国人暴动”的历史事件,不过这里所说的国人,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意思,而是指的是当时居住在国都的人的一种统称,换句话说,国人暴动就是西周都城镐京发生的一次暴动,而主要参加人员就是平民百姓。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

  •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很少打胜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跟随刘备征战,刘备也是经常在各种战役中获胜,很多人认为,这是源于诸葛亮的功劳,诸葛亮辅佐刘备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自从刘备死后,诸葛亮却似乎总是在打败仗,尤其是北伐,总是败多胜少很多人认为,他这样做也是耗费了很大的国力,蜀汉因此逐渐衰落。但为什么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就总是打败仗呢?今天就让小编带

  • 司马炎和司马顺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炎称帝,改朝换代,按理说肯定是要给自家亲戚分封诸王。不过这里面却有一位例外,他不仅没能得到分封,还被司马炎给流放到武威姑臧,这个人就是司马懿七弟司马通的次子司马顺。可以说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都已经将路给铺好,司马炎完全不用花费太大力气就能坐上皇位。不过篡位这种事难免会造人诟病,只是没想到自家人

  • 推恩令是谁提出的?汉武帝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推恩令长久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极其经典又很厉害的阳谋,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来达到巩固皇权的效果,各地诸侯明明知道皇帝的真实意思,但是却又没有办法,根本没有任何能够反驳的地方,汉朝的皇权也终于因此得到了增强。但是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好办法的人,最终却被汉武帝杀掉了呢?他是为什么被杀,汉武帝是如何对待他的

  • 康熙怎么对付吴三桂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1673年,康熙皇帝下令撤藩,其中吴三桂是最为棘手的藩王。在康熙皇帝心里,不管吴三桂会不会撤藩,他都有可能造反,所以这件事如何妥当处理,就变得十分重要。吴三桂迫于形势,只能先上书朝廷,假装附议,其实内心还是希望朝廷能够慰留他。但康熙早就做好准备,与其被动防守,不然主动出击,既然吴三桂迟早会反叛,不如

  • 王莽40多万大军,为何败给不足万人的刘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王莽和刘秀可以说,是一对很神奇的对手,似乎刘秀天生就是能够克制王莽的一样,很多人怀疑王莽是不是穿越人士,但当王莽当上皇帝想要好好治理国家的时候,却因为过于超前的思想无法复合当时的社会,因此就有了刘秀这个“位面之子”来推翻王莽。而在昆阳之战,刘秀仅有不足一万人的军队,对抗四十万

  • 清朝在世界上的实力如何?真的那么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我国从古至今经历了三皇五帝,数十个朝代,分分合合,最终民族是越累越强大了,政治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清朝是如今离我们最近的王朝,也是我们最了解的一个王朝,而最终,辉煌的中华民族也是在清朝当权者的手中被击溃。因此,很多人都愤慨的指出,清朝是所有朝代中最差劲的一个朝代,否则我们的中华民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