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去了什么地方

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去了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21 更新时间:2024/1/19 16:32:56

历史上秦始皇死的很突然,他应该没想到自己会在东巡的途中驾崩。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准备他的第五次东巡,结果途中始皇帝染疾,并且病情逐渐加重,最后是在沙丘宫,也就是今天的邢台广宗这个地方病死。因为事情太过突然,才给了赵高、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的机会,导致扶苏被逼死,胡亥继位,同时为秦朝早衰埋下了隐患。秦始皇东巡去了哪些地方,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

秦始皇一统天下,他想快速巡游东方,必先修路。于是自咸阳起,东至齐鲁吴越,西抵陇西秦邑,北达燕山,南通荆楚,修驰道专备始皇巡游之用,官吏百姓皆不得行走。驰道多在崇山峻岭之间,沿途开凿山陵,填平溪谷,尤为不易。

此驰道宽五十步,每隔三丈,栽种青松一株。道上宽广平坦,车马行走如飞。两行松树,青翠成阴,亭亭如盖。微风过处,万壑涛声,风景绝好。

公元前211年,始皇第五次巡游,也是最后一次。这次随行的有少子胡亥、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

十月份从咸阳出发,南下出武关,十一月来到长江云梦泽,虽然已是冬季,湖面却并未结冰。始皇继续南下九疑山(又称苍梧山,今湖南永州宁远县),祭拜舜帝。当初大禹将舜帝流放苍梧之野,舜帝在九嶷山驾崩。史官美名其曰:舜崩于巡狩途中。

然后沿长江东进,登上会稽山,这里是大禹驾崩和安葬之地。始皇祭拜大禹,并度过寒冬。连续在两位上古帝王驾崩之地进行祭祀活动,始皇这一趟巡游隐隐暗喻着什么。

公元前210年开春,浩荡船队从会稽出发,北上抵达琅玡(今山东省临沂市)。有方士因渡海寻找仙药失败,推脱说海上有大鱼和蛟龙毁灭船只。始皇梦见自己与海神争战,海神身躯庞大,身披盔甲,手执戈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海之上,始皇也要与海神一争高下。始皇命水师舰队携大量捕鱼器具,再从琅玡起程,绕着胶州半岛走,不过这次离海岸更远,以便有机会遇上海神。

舰队来到芝罘[fú](今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附近,终遇大海怪(大鲨鱼)。始皇命床弩齐射,射杀一条大鲨鱼。始皇战胜海神,宇内同庆。

此时已是六月,始皇志得意满,此番出游收获不浅,便命驾回京。

七月初夏,巡游大军来到赵国旧地沙丘。沙丘是商纣王的避暑胜地,他在这里修建酒池肉林,数以千计的宫女曾溺死酒池,此地阴气逼人。后来赵国在沙丘修建行宫,一场兵变,赵武灵王饿死在沙丘宫。沙丘是个有着魔力的诡异之地,始皇当然不信这个邪,他偏要在商纣王和赵武灵王的行宫寻乐。

始皇帝驾崩

没想到始皇来到沙丘宫当日就毫无征兆地病倒,次日昏迷数次,每次醒来都脸色发白,神情可怖,原来始皇做了几个怪梦。

第一梦,一座荒山中,一人身着布衣,面色憔悴 ,目光冰冷绝望,诅咒始皇道:“余之后人,皆不得良死。”

第二梦,一个少年容色沧桑,半头白发,边咳嗽边下诅咒:“赵政,汝以奸臣离间赵氏兄弟,他日赵人必诛杀尔等子孙。”

第三梦,一辆囚车被劫,车中囚徒血溅衣袍,临死前用最后一丝力气诅咒:“寡人死后竟尸臭于车,秦政小儿,天必谴之,必步寡人后尘,寡人在天以待。”

第四梦,一座城邑前,秦军压着一个头戴王冠身材魁伟者示众,迫使守城官兵投降。此王者昂然不低头,眼神无比羞愧,口中大骂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第五梦,宗庙内,一个老者手抚一具无头带盔尸体,嗷嗷大哭,诅咒道:“秦政,汝将断子而绝孙!。”旋即,老者披头散发坐于囚车内,再诅咒:“秦政小儿,汝必死于途。”

第六梦,山中一间茅屋,一老人手捧饿死的幼儿,风吹松柏之声凄然,老人仰天下了一个诅咒:“寡人无罪而获死,汝亦将无病而暴毙,寡人在地下等你,不出十载。”

始皇梦中六人,正是韩王安赵王迁魏王假楚王负刍燕王喜、齐王建。此刻始皇醒悟,天命不可违,乃召李斯口授遗命:“赐扶苏为太子,蒙恬、王离掌兵权。”

始皇四十九岁暴毙,一月前还生龙活虎射杀大鲨鱼,冥冥中自有天意也。胡亥、李斯、赵高联手,秘不发葬,造假诏令扶苏、蒙恬自杀。八月正值盛夏,车队缓缓而进,装载数车腌鱼,掩盖始皇尸臭。

胡亥回到咸阳即位,是为秦二世。二世担心兄弟威胁到他的地位,命赵高杀公子十二人,连同扶苏,十三个兄弟全部遇难。又杀公主十人,连姐妹亦不放过。

不久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赵高先后杀李斯和秦二世,立始皇仅存的孙子子婴为三世。楚国宗室项羽入咸阳,杀秦三世子婴,灭大秦帝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49岁,胡亥19岁,刘邦46岁,项羽23岁。一个时代终结,另一个时代开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将军章邯为何在巨鹿之战中消极避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巨鹿之战,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这是项羽率领着楚军与秦朝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在这场战役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全歼王离军,迫使章邯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 该如何评价史可法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抗清名将,被认为是民族英雄。史可法于崇祯元年中进士,此后辗转各地镇压叛乱。不过当时明朝政权注定走向衰亡,等京城被攻破后,史可法决定拥立福王为帝。但扬州城也没能坚持太久,然而史可法誓死不降,他想自刎却被众将拦住,最后是被清军所杀。史可法一生为官清廉,其意志坚韧不拔,不过对于史可法也有一

  • 明朝火器真的先进吗?是吹牛还是真实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应该有不少人都认为,明朝的武器一直都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尤其是火器,而且在明朝历史上的很多战争中,都体现出了明朝火器领先世界的情况。只不过,这些情况真的是真实的吗?明朝时期的火器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些对于明朝火器的推崇,究竟是有没有后人吹牛的成分?真实明朝的火器究竟如何?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于谦为什么选朱祁钰当皇帝?为何不让太子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土木堡之变作为明朝历史上的一次可以说是改变了明朝命运的事件,对于明朝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而国不可一日无君,没了朱祁镇,明朝还需要另外一位新的皇帝,这时候大臣于谦则是选中了朱祁钰。不过,朱祁镇当时虽然被俘虏,却已经有了太子,为何于谦不让太子朱见深继承皇位,却选择了朱祁钰呢?下面就

  • 刘备野心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名字连起来念,暗示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明争暗斗在这一时期是最常见的事情了,这一期间出现了非常多的英雄和各路军阀势力,其中我们最为熟悉,也是对其印象最好的就是刘备了。刘备曾表示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子嗣,虽说他一直在兵荒马乱的时代里征战,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远大的抱负,而这一点就从他那四个儿子的名字中就能看出来。那么接下来小编就

  • 皇太极为什么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国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古代,国号是对这个朝代这个国家的称呼,而国家的创立者也会选择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字来作为自己的国号,比如刘邦曾是汉王,所以称汉就是国号,秦始皇是秦国国君,统一之后就称秦为国号。而在清朝时期,清原本并不是国号,是被改了之后的名字,原本是叫大金的,那为什么皇太极要

  • 刘备为什么不得不伐吴?孙权求和为何也不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伐吴这件事情,很多人一直都并不能理解,刘备和东吴一直都是盟友的关系,在之前双方之间关系一直都还不错,虽然不能说像亲兄弟一样,毕竟是因为共同利益才结成同盟的。因此,刘备伐吴必然是事出有因,毕竟他不仅是伐吴,但孙权派人来求和的时候,刘备也是坚决拒绝了。但是又为什么要说,刘备伐吴是不得不这样做,是没有

  • 如何评价唐宪宗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唐宪宗李纯一度被认为是挽救晚唐的希望,到头来却功亏一篑。唐宪宗在位一共15年,期间大力改革,平定藩镇,开创元和中兴,做出了不少贡献。不过李纯的一生却是前明后暗,在取得部分成就后,李纯便开始渐渐怠慢,做出了很多昏庸之事,给朝堂留下不少问题。所以评价唐宪宗需要从多方面看待,功劳和过失都要有基本的认识。有

  • 南宋名将郭浩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郭浩是南宋初年将领,“蜀中三大将”之一。郭浩从宋徽宗时期开始从军,曾多次率军击败金军,到了北宋末年,郭浩官至枢密院都统制。可能在南宋历史上,郭浩不如岳飞、吴玠、韩世忠等将领出名,但他同样是一位不可忽略的名将。郭浩的一生并不平顺,但结局还算不错,病逝后宋高宗追授他为检校少保,此

  • 诸葛亮火烧藤甲兵,为什么称“必损阳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非常善于利用自然元素,为己方增强战力,火攻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三国三大战役的赤壁之战,最后就是靠火攻击退曹操大军,如果不是利用自然元素,这一仗对于吴蜀联军来说恐怕会很艰难,毕竟兵力少于曹操。后来诸葛亮面对孟获,同样是利用火攻取胜,不过这次诸葛亮却流露出感伤之情,还说这样做“必损阳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