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野心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名字连起来念,暗示了一切

刘备野心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名字连起来念,暗示了一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14 更新时间:2024/1/22 15:20:30

说起三国时期,明争暗斗在这一时期是最常见的事情了,这一期间出现了非常多的英雄和各路军阀势力,其中我们最为熟悉,也是对其印象最好的就是刘备了。刘备曾表示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子嗣,虽说他一直在兵荒马乱的时代里征战,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远大的抱负,而这一点就从他那四个儿子的名字中就能看出来。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来细品一下。

说起刘备的儿子,相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了。虽说这样的说辞具有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刘备在刘禅身上确实寄予了厚望的。刘禅阿斗是刘备与甘夫人所生,在逃亡曹军追捕的时候,甘夫人不想拖累赵子龙,最终选择了投井了结。

再来说说长子刘封,与其说刘封是刘备的长子,倒不如说是刘备的义子。刘封并不是刘备亲生,当时刘备投奔了刘表,见刘封的武艺十分高强,于是就将刘封收为了自己的养子,因为当时刘备是还没有孩子的。当时刘备非常信任其养子刘封,而且也被刘备所重用。然而让刘备很意外的是,刘封最后背叛了刘备。

刘禅是刘备的二儿子,在刘禅之后还有两个儿子,一位叫刘理,另一位叫做刘永。刘备这后面两个儿子在历史上的记载非常少,但从时间上来看,刘理应该是年龄最小的,去世的时候还不到30岁。将这4个儿子的名字从大到小,去除姓,排列下来便是“封禅永理”。

“封禅永理”就这么看,可能看不出什么道道,但是要细看的话就会有门道。这“封禅”俩字分开看的话没什么,但若是这两字组合在一起的话,那么其中的“封”字在这里是有着祭天之意的,而“禅”在这里是有着祭地之意的。封禅活动是历史上古代帝王最大,也是最为隆重的祭拜活动。

最后的“永理”这两个字,关键就在“理”这个字。有句话这么说的“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用在这里属最恰当的就是“治理”之意了,又或是安定平定之意。永远的治理,永远的安定平定,可见刘备表面上看起来老实本分,但其实也是野心不小的人,只不过到死也未能如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皇太极为什么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国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古代,国号是对这个朝代这个国家的称呼,而国家的创立者也会选择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字来作为自己的国号,比如刘邦曾是汉王,所以称汉就是国号,秦始皇是秦国国君,统一之后就称秦为国号。而在清朝时期,清原本并不是国号,是被改了之后的名字,原本是叫大金的,那为什么皇太极要

  • 刘备为什么不得不伐吴?孙权求和为何也不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伐吴这件事情,很多人一直都并不能理解,刘备和东吴一直都是盟友的关系,在之前双方之间关系一直都还不错,虽然不能说像亲兄弟一样,毕竟是因为共同利益才结成同盟的。因此,刘备伐吴必然是事出有因,毕竟他不仅是伐吴,但孙权派人来求和的时候,刘备也是坚决拒绝了。但是又为什么要说,刘备伐吴是不得不这样做,是没有

  • 如何评价唐宪宗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唐宪宗李纯一度被认为是挽救晚唐的希望,到头来却功亏一篑。唐宪宗在位一共15年,期间大力改革,平定藩镇,开创元和中兴,做出了不少贡献。不过李纯的一生却是前明后暗,在取得部分成就后,李纯便开始渐渐怠慢,做出了很多昏庸之事,给朝堂留下不少问题。所以评价唐宪宗需要从多方面看待,功劳和过失都要有基本的认识。有

  • 南宋名将郭浩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郭浩是南宋初年将领,“蜀中三大将”之一。郭浩从宋徽宗时期开始从军,曾多次率军击败金军,到了北宋末年,郭浩官至枢密院都统制。可能在南宋历史上,郭浩不如岳飞、吴玠、韩世忠等将领出名,但他同样是一位不可忽略的名将。郭浩的一生并不平顺,但结局还算不错,病逝后宋高宗追授他为检校少保,此

  • 诸葛亮火烧藤甲兵,为什么称“必损阳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非常善于利用自然元素,为己方增强战力,火攻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三国三大战役的赤壁之战,最后就是靠火攻击退曹操大军,如果不是利用自然元素,这一仗对于吴蜀联军来说恐怕会很艰难,毕竟兵力少于曹操。后来诸葛亮面对孟获,同样是利用火攻取胜,不过这次诸葛亮却流露出感伤之情,还说这样做“必损阳寿&

  • 六国为何反秦却不反汉?汉朝时期六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作为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朝代,却很可惜非常短命,而在秦朝时期,原本的战国时期的六国残余势力,一直都想要推翻秦朝,重新复国,虽然复国是不可能了,但是推翻秦朝却还是做到了。但秦朝灭亡到汉朝建立也不过只有几年的时间,为什么这几年之后,原本的六国残余势力就不再说要复国了?六国推翻了秦朝,为何却没有反抗汉朝

  • 项伯是不是吃里扒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项伯是项羽叔父,但他却在鸿门宴保护刘邦,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项伯到底是不是吃里扒外的内奸呢?首先我们要了解,项伯在鸿门宴上救刘邦的动机是什么。其实项伯主要是想救张良,因为张良对他有恩。而且当时项羽的最大对手并非刘邦,项羽也不会把项伯当成是叛徒看待,顶多是觉得项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此后刘邦会崛起谁

  • 战国七雄的国力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作为战国时期实力最为强大的七个国家,相互之间的合作、对抗也有很多,而不同的国家的发展路线也不一样,在不同的时期,各自的强盛、衰落也不一样,不过最终的赢家作为秦国,那秦国的国力在后期自然是能够排在前列的。那么这七个国家,在战国时期究竟国力排名如何,又该如何来对他们的国力进行一些分析评价呢?下面

  • 嘉庆继位后,与太上皇乾隆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太上皇并不多,大多数皇帝并不会主动退位,但是乾隆因为在继位之处就说自己不能超过爷爷康熙,因此在当了六十年皇帝的时候主动退位,做起了太上皇。但其实退位之后的乾隆,依旧掌握实际权力,只是没有皇帝的名号而已,却做着皇帝的事情。但是这时候毕竟是有皇帝的,那就是嘉庆,那么身为皇帝的嘉庆和自己身为太上皇

  • 徐庶真的没有给曹操献过计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或是为了得到徐庶,或是为了让他离开刘备,他下令将徐庶的母亲掳到许昌,然后用仿造徐母的笔记给他写了一封信。徐庶孝字当先,只能跟刘备告别,前往许昌。结果见到母亲后才得知这一切都是曹操的阴谋,最后徐母内疚自杀,徐庶被软禁,但他决定一生不为曹操献上一机一策。就演义里的故事来看,徐庶的确是没有帮曹操做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