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史慈为何会被孙策看上

太史慈为何会被孙策看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9 更新时间:2024/2/5 7:19:12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太史慈陌生。太史慈是东吴名将,他曾在北海救出孔融,并帮助孙氏扫荡江东,把自己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太史慈原本是刘繇部下,后来孙策看上太史慈,将他招致麾下。不得不说孙策很有眼光,找来了一位既有实力,又值得信任的将领,在乱世之中能寻得此人可不容易。那太史慈究竟有多厉害,下文就准备重点讲讲这个人物,可以一起来了解一番。

太史慈特长

太史慈一开始并没有多大成就。但是,由于战争的蔓延,他也对战上了孙策。我们知道,孙策的功力值极其的高,所以他也没有意外的将太史慈收到了自己的麾下。太史慈在跟随孙策之后,他因为自身的优点也受到了提拔,那有的小伙伴们可能要好奇了,究竟太史慈有哪些优点,竟能在那么多将士之中脱颖而出?

首先就是太史慈的枪法很好,我们知道,使用枪法的话可以击杀距离适中的人;其次就是他的戟法也不弱,因为威力比较大,所以也为太史慈增加了不少辅助,最后就是可以用来远攻的箭法了。太史慈真的可以说集优秀于一身,他不仅掌握了那么多的武器,而且还在政治上有谋略和远见。对于这样一个人,可能有的人又开始好奇太史慈的长相了。

太史慈从小的时候,就十分正直,因为他的聪明,他当上了郡守。但是当太史慈当上郡守的时候,他所管理的州和郡之间也是有一些,因为太史慈嫉恶如仇,为了防止自己被算计,他也不得不想出一个方法。他想出的办法就是阻止当时的州长,既然办法已经有了,那就是付出行动了。

太史慈在决定好这件事后,他也连夜阻止了州长,而办法很简单,就是直接将信件撕毁了。而当时的州长因为怕被追究,所以也是没有一点抱怨之处,而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但是,这件事并没有结束,当太史慈做完这件事之后,也决定隐藏一段时间来平息事情。但是,当时的太史慈并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他的母亲,他藏起来了,他的母亲呢?

他的母亲其实还要感谢孔融,因为当太史慈藏起来的时候,孔融也听到了这件事,他觉得太史慈是一个可帮之人,所以在太史慈外逃的时候,孔融经常拿一些生活用品去接济太史慈的母亲。而他在躲避回来之后,自己的母亲也经常告诉他,要记得报答孔融。每个人都以为这个机会不会来的特别快,但是却不如此。因为,这个机会来的很快,孔融因为自己的大意,所以被困在北海了。

孔融在被困北海之后,因为自己心中的执念所以根本不想离开。而当时太史慈因为母亲的嘱咐,所以在敌军没有一点注意的时候也偷偷溜入了孔融的队伍之中。当时,由于敌军的包围并不是很密集,所以太史慈也劝孔融主动杀出。孔融一心想等外援,所以并未听太史慈所说。但是,敌人不可能等着孔融将外援带过来,所以,当外援还没到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渐渐的接近孔融了。

太史慈结局

面对这样的局面,孔融心中十分无奈,再加上当时很多随行的将士都认为这种情况不能被打破了,所以也都有点失望。就在这时候,太史慈再次站了出来,他告诉孔融自己能改变这样的局面。但是,当时的太史慈什么权利都没有,孔融也根本不相信他。在太史慈的再三请求下,孔融也答应了太史慈给他一次机会。

太史慈得到这个机会之后,他选择了站在城门口射箭,很多人都以为他想明目张胆逃跑的时候,他却在城门口呆了一会就离开了。后来的几天里,太史慈都这样做,然后当时驻守的人也逐渐放松了警惕。某一天,当太史慈又出去练箭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放弃管他了,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他并没有回去,反而是冲出了城门。在众人还没反映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跑远了。后来,太史慈也成功的带回来了刘备,帮孔融从北海中解救出来。

如果说在北海之困中的,太史慈的智慧彰显出了,那么他的武力值一定就是在跟小霸王的对战之中体现出来的了。

一开始的太史慈并不是属于孙策势力,而且他在当时的主公下并没有太大的权利,而仅仅是一个小兵。因为当时的孙策打算侦探敌情,但是,也不幸被发现了。孙策被发现之后,很多人都犹豫不决。但是,太史慈却除外,因为他认为这正是一个好机会。但是,当时的他只是一个小兵,又怎么会有人跟着小兵厮杀呢?所以,就只剩太史慈和孙策对战了。

太史慈在对上孙策的时候,并没有立马败下阵来,他们的对战十分激烈的,而太史慈在战争中虽然丢失了自己的武器却得到了孙策的头盔。因为这场争斗没有最后结果,所以只能依靠仅有的条件判断输赢,而判断结果正是太史慈赢了。太史慈因为这场对战,可以说是和孙策互相交为知己。后来,孙策死后,他也专心辅佐孙权,也成了孙权队伍之中最强的猛将。

孙权得到太史慈之后,他因为自己的浮躁,所以让太史慈出面营救。而太史慈虽然十分刚猛,但是在智慧方面也不是那么强。所以,因为太史慈谋略上的错误,虽然孙权无碍,但是他却付出了生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开始就打压宦官,为何还是有宦官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最终的灭亡,其实和宦官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出现过宦官干政的情况,明朝也不例外,但其实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吸取前朝的教训,对于宦官可以说是有诸多的打压,但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后来还是出现了宦官干政呢?究竟宦官势力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宦官干政为何没有办法杜绝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

  • 同样都是降将,为何于禁和姜维的评价差那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名将有很多,但是名将也不一定一直都效忠于一个人,也有不少归顺其他人的,比如于禁和姜维,都是蜀汉的降将,但是很显然他们各自在后世的名气和评价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姜维的评价都是很好的,认为他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是对于于禁却没有那么好了,这又是为什么?为何同样都是降将,姜维和于禁的评价却差了那么多呢

  • 李世民屠夏县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有关李世民有没有屠过城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屠城毕竟是一件惨无人道的事情,会被后人诟病,所以这段历史就算存在恐怕也很难记录下来。不过传闻李世民曾屠过夏县,但这件事并没有在正史上出现过,所以其真伪大家可以自行判断,可以信也可以不信。那下面就来简单讲讲这段历史,看看李世民当时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竟然下

  • 魏忠贤死后不到一年,崇祯为何再次重用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一上位,就杀了魏忠贤,初期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坏事,毕竟魏忠贤身为宦官却对朝堂之事过多的干预,崇祯一直都想要杀了他,但是只有在自己当了皇帝之后才能做这样的事情。之事在魏忠贤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崇祯却再一次重用了太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崇祯既然杀了魏忠贤,对阉党非常不满,为何又要如此重用太监们呢?

  • 胡人在唐朝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唐朝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比较开放的,也有很多的胡人在大唐生活,他们也做着各种工作,甚至还能够入朝为官。虽然看起来胡人似乎在唐朝可以像普通的百姓一样,唐朝对于胡人的接受程度比较高,但史书所记载的也只是统治阶层的一部分,那么普通百姓对胡人又是什么态度呢?胡人在当时的地位究竟是怎样的

  • 为何李治不敢废掉武则天?是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身为李治的皇后,却和历史上其他的皇后并不一样,武则天手里也是握有大权的,两人共同治理国家,史称二圣临朝,可见武则天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但李治身为皇帝,如此明显的后宫干政的行为,为什么不加以阻止,甚至还算是默许了呢?李治为什么没有废掉武则天,是不敢还是不愿?李治究竟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没有废

  • 明英宗明知于谦死得冤,为何到死都不替他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于谦可以说是明朝的大功臣,但是最终却被明英宗处死,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情感到不平。但其实明英宗自己,是知道于谦是被冤死的,但他还是要杀了于谦,而且和岳飞不一样,明英宗至死都没有为于谦平反翻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于谦死的那么冤,明英宗却不为他翻案,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齐湣王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齐湣王是齐宣王之子,齐国第六位国君。齐湣王即位初期,便联合魏国、韩国重创楚国,使得楚国此后必须依附齐国。然后又发动函谷关之战,大败秦国,此后继续吞并宋国,西侵三晋,甚至想把周皇室一同拿下。看的出来,齐湣王是有一番野心的,而且当时齐国国力强盛。不过此景并没能延续太长时间,齐国就被乐毅率领的大军攻破,齐

  • 孙权为何要和曹操死磕合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很多的“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地方因为地理位置等条件非常好,因此在战乱年代,总会引起各方势力的争夺。而在三国时期,除了荆州是魏蜀吴都想要得到的地盘之外,还有合肥,是孙权和曹操一直死磕的地方,尽管耗费多年,也一直对合肥不肯放弃。那么合肥究竟是有多重要,对东吴来说又有什么意

  • 孙尚香为刘备殉情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关孙尚香的具体下落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孙尚香和刘备结婚是典型的政治婚姻,很多朋友好奇孙尚香到底爱不爱刘备,如果从当时的情况环境来推断,孙尚香很难真心爱上刘备。但在毛宗岗版的《三国演义》中,孙尚香对刘备是死心塌地,后来误以为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战死,最后选择投江殉情。当然这只是小说对孙尚香人格的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