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为何不定都南京?为什么选择杭州?

南宋为何不定都南京?为什么选择杭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01 更新时间:2024/1/20 8:06:21

宋朝的皇室和大臣们,都被金人掳走,所幸还有赵构当时不在京城,赵构也就成了重建宋朝朝廷的唯一希望。赵构南迁到了杭州,在杭州监督,不过历史上在南方建都,杭州并不会是首选,整个历史上在杭州建都的国家也只有吴越国和南宋了。当时明明还有南京可以选择,为什么赵构选择了杭州却没有选择南京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宋高宗建立南宋

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它的经济和文化都比较发达,各种文人、书画家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宋朝又国势羸弱,重文轻武。北宋末年,由于靖康之变,宋徽宗被金人掳去,而徽宗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定都,史称南宋。然而不久金兵便攻打至应天,高宗赵构于是南下逃往扬州,驻跸于此。1129年,金人又袭击扬州,赵构于是继续南下逃往临安,之后临安也被金兵占领,赵构又逃往了绍兴临时驻跸。

首先要说明一点:南宋虽然苟且于江南,但在嘴上还是要收复失地的。所以,南宋朝廷一直对外宣称杭州只是行在(临时国都),将来一定要打回汴梁。在法律意义上,杭州并不是南宋国都,但杭州却具有国都的实际功能。

自北宋被金国消灭后,南宋朝就处在颠沛流离的道路中,其都城也是在不断地变迁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继承大宋皇位,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由此,对于南宋王朝来说,一开始设立的都城是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不过,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以张邦昌被废为名,继续大举南侵。之后宋高宗一路南退,过淮河渡长江。在南宋初期,其与金国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并且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今南京市)作为行都,称“东都”。

2、赵构为何选择杭州

这时候,他为什么选择杭州而不是南京,情形已经非常清楚:江淮一线已经成为战场,南唐、北宋所依赖的淮南十四州贸易中心已经成为战略缓冲区,南京正好就位于这一带的中心位置,无法充当稳固的政治中心。为了巩固南渡政权,高宗还是非常明智的,他将统治中心转移到海洋贸易地区,以钱氏吴越、李氏南唐在浙江、苏南、江西、福建的经营为基础,得到了稳固持久的经济支持。后世的赵家宗室也广泛分布在这些地区,可为明证。受统治者青睐,南宋的海洋贸易进入长足发展的阶段,甚至出现了复杂多样的海商制度。

在南宋建立的初期,宋高宗赵构曾经计划在金陵长期待着,但是宋军的水平太让他失望了。金军一路南下,依靠征集来的各种船只渡过了长江。吓得宋高宗丢弃了玉玺、祖宗牌位以及其他的依仗用品,然后骑马一路难逃。就这样就这样金国人还不放过他,还在一路追击。

而另外一点,当时北京灭亡的时候可以说在南宋皇帝的心中留下了非常深的影响,让南宋时期的皇帝已经畏惧了北方,而将都城设置在杭州,其实也是一种心灵的安慰和更大的缓冲。不过,后来的宋朝还是在战争中灭亡了。

3、迁都的方案

在三次失败的迁都之后,高宗又要群臣商议,合适的迁都方案。

总共又有三种,一是提议迁都武昌,二是迁都建康 三迁都吴越。

第一种方案被江南士大夫所反对,认为武昌,漕运不继,粮饷不足。第二种方案得到了赵构的支持,但是,很快金兵南侵,健康沦陷。自然而然,只有第三种方案得到了默许。之后,虽然又零零总总地商量了好几次迁都方案,但是基本就以临安为都。

当然,今天以结果来推断,南宋设都在南京也不是不可以,南宋存在了100多年,因为四川在他们手里,钓鱼城没有攻下,江淮坚城难下,北方的骑兵很难打到南京,即使有可能冲到南京城下,很大的可能性都回不去了。

虽然,完颜亮并没有渡过长江,但也反应了南宋江淮防线的薄弱。在江淮防线、襄阳防线和川陕防线中,江淮防线是最薄弱的。经历了这次战争之后,南宋君臣基本放弃了迁都南京的想法,开始专心经营临时居住地杭州。在南宋统治时期,杭州的人口总数甚至超过了之前的开封。根据推测,南宋时期的杭州有17万户人口,100多万人。在建国的初期,杭州仍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由此可见,当年的杭州有多么繁华。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吕雉有什么功绩?执政期间对汉朝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吕雉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也是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位太后,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但吕雉在后世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主要就是因为吕雉身为皇后太后却干政,而且差点把刘氏江山变成了吕家的天下,因此吕雉一直不受人待见。但是吕雉在位的时候,难道所做的事情都是这样不好的吗?吕雉对于汉朝有没有有利于发展的贡献

  • 李渊既然支持李建成,为什么还帮李世民做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之所以会杀掉李建成,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手中有很重的兵权。正是因为手里有了权力,才会有这样的一个底气。但李渊身为皇帝,既然已经将李建成立为太子,也没有更换继承人的念头,那就应该知道,李世民手握兵权,对于李建成来说必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这对于皇位的传承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那他为什

  • 在辽金统治境内的汉人,是怎么看待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一直都被很多人认为是古代朝代遭受的一次非常惨烈的侵略,北宋因此灭亡。而朝廷南迁,建立了南宋,在南方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政权,但是原本在北方有一部分逃离到了南方的汉人,却还有不少逃不掉或者被抓走的汉人,依旧留在北方,这些人或许再也没有机会生活在汉人统治的政权之下了,那他们是怎么看待南

  • 秦始皇如果也独尊儒术,秦朝还会早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独尊儒术,让儒家文化从此成为主流,对国人的影响可以说一直延续至今。有小伙伴好奇,如果当年秦始皇也采取独尊儒术的策略,那秦朝还会早亡吗?秦国从实行商鞅变法开始,就是以法家思想为主,加强了君主专制,大力削弱旧贵族的力量,然后对土地进行改革。可以说秦国正是凭借法家政策才完成了一统六国的

  • 严颜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严颜在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将领。他原本是刘璋的将领,在巴郡担任太守一职。后来刘备率军进攻,严颜虽被俘,但誓死不降,就连张飞都佩服严颜的勇气,不仅是放了严颜还把他当做宾客。不过此后关于严颜的记载就没有了,在正史上是如此,并没有记录严颜之后的经历以及结局,为何严颜就这样消失灭迹了呢?今天准备

  • 马邑之围为什么会失败,军臣单于是如何逃脱汉军包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准备在马邑对匈奴发起一场歼灭战,他派出三十万精兵埋伏在马邑附近,而军臣单于率领了十万兵马进入武州塞,眼看匈奴就要一步步踏入汉军的包围圈,结果却是消息败露,军臣单于在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下令撤军,马邑之围计划就此宣告失败。虽然这场战役没有成功,不过这让汉朝结束了屈辱的和亲策略,开

  • 万贵妃有多受宠,一生得明宪宗独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明宪宗和万贵妃的故事在历史上十分出名,就皇帝来说,历史上少有能见到姐弟恋的情况,而明宪宗则独宠比他大17岁的万贵妃。实际上这个年龄差距,就算是放在现代也会引起不小的争议,更别说是在古代了。不过朱见深毕竟是皇帝,所以在这方面也没人会阻拦他,但朱见深为何会如此喜欢万贵妃呢?实际上这跟他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有

  • 原本认为曹操是汉朝正统,为何后来被刘备取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现如今如果要说谁才是三国时期的正统,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刘备,但其实这种看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但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被认为正统的其实并不是刘备,而是曹操,但曹操现如今很多人觉得身为汉贼,怎么可能被认为是汉朝正统呢?那么在历史上究竟对曹操是什么看法,为何后来曹操的地位被刘备取代了

  • 诸葛亮娶黄月英是一个错误吗?为何说娶错了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娶了黄月英,后世人一直都认为黄月英长得很丑,而诸葛亮之所以娶黄月英,除了黄月英本身虽然丑但是很有智慧,而且诸葛亮还可以因此与当地的世族大家产生交集,因此可以说对他是很有利的。但是为什么却也有人认为,诸葛亮娶了黄月英是一个错误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这样说?黄月英对诸葛亮难道并没有任何帮助

  • 马岱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马岱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演义中,对于马岱的记载并没有很多,包括他的出生年月日等信息通通不详。不过马岱做了一件事,让人们对他印象深刻,就是斩杀魏延。魏延算是蜀汉非常厉害的将领了,那马岱的战力又有多强呢?或许这是很多朋友好奇的一个问题。还有史籍中并没有记载有关马岱的最后结局,对于人才逐渐凋零的蜀汉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