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姚广孝是如何帮助朱棣夺取了江山的?

姚广孝是如何帮助朱棣夺取了江山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23 更新时间:2024/1/26 18:59:10

刘伯温,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在民间是留下了很大的名声,其阴阳之术是非常出名的,那本《烧饼歌》可谓是闻名天下。不过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其结局并不好,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令人叹息。明成祖朱棣的谋士姚广孝则比刘伯温好多了,在帮助朱棣夺取天下后,朱棣对他依然高看,最后得以善终。

姚广孝是江苏苏州人,家族世代行医,不过姚广孝对阴阳术数很感兴趣,在十四岁那年跑去出家,法名道衍,后又拜了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姚广孝是个很奇怪的人,说他很有野心吧,在朱棣夺得天下后,让他还俗他却不干,赏赐给他美女、府邸,他也不要,说他没有野心吧,在朱标死后,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时,姚广孝就有意识的跟朱棣说你有九五之分,鼓励朱棣争夺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御侮防患,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封为藩王,为大明守边疆,朱棣被封为燕王,防御的敌人是大明的心腹之患蒙古人,朱元璋虽然建立了明朝把元朝灭了,不过北元的残余势力跑回北方,依然威胁着明朝,朱棣就藩北平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行动,还两次率师北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展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朱允炆登基前,朱元璋为了让这个性格软弱的皇太孙能够稳坐江山,对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举起了屠刀,将武人集团基本上清洗的一干二净,不过对于自己的几个藩王儿子却是很信任,结果却给朱允炆留下了作死的选择题,朱允炆即位后,面对几个叔叔各拥重兵、坐镇一方的局面,朱允炆是如芒在背,其中朱棣是藩王中势力最大,且在家族尊序上也是诸王之首(朱允炆登基时,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和三子晋王朱枫都已去世)。

朱允炆继位后就跟他的儒家师傅齐泰黄子澄密议削藩,采取了先枝后干的策略,想先斩掉势力比较弱的几个藩王后,再对付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朱允炆虽然性格软弱,在削藩时却是够狠,从周王朱橚开始下手,随后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梗都被朱允炆派兵抄了家,废为庶人,湘王更是被逼的自焚而死。

看到朱允炆步步紧逼的态势,朱棣却是犹豫不决,毕竟他只是个藩王,要以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胜算不大,且民心也是向着朝廷,朱棣因而就商于姚广孝,这时候姚广孝对朱棣说了一句:“臣只知天道,不管民心。”这话让朱棣下定了决心,决定起兵造反。

姚广孝这人年纪轻轻就出了家,对儒释道三教都很精通,跟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不过他在朱元璋手下却没得到重用,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学的僧人去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应召入京,没被授僧官,只是获赐僧衣。姚广孝与朱棣结缘则是因为马皇后过世,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悲痛不已,就挑选高僧让他们跟随诸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与朱棣得以结识,两人相谈甚欢,在朱棣回北平时,姚广孝跟随朱棣一起去了北平,姚广孝任庆寿寺住持,经常出入燕王府和朱棣密谈。

此后就是姚广孝鼓励朱棣起兵对抗朝廷,为朱棣训练兵马、打造武器,朱棣起兵后,姚广孝留在北平辅佐世子朱高炽,在南军主帅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时,朱高炽和姚广孝带领燕军守住了北平,等到朱棣援军到来时,姚广孝趁夜色将士兵用绳子吊出城外,与朱棣的援军内外夹攻南军,南军大败只好退军。

建文二年(1400年),燕军和南军在白沟河交战,李景隆再次战败,朱棣乘胜围攻济南,没想到山东参政铁铉固守济南,朱棣围困济南达三个月,还是破不了城,姚广孝就写信给朱棣,劝他先退回来,在后来东昌大战,燕军主将张玉战死的情况下,朱棣本想着要稍作休整时,姚广孝却极力劝谏朱棣进军,朱棣于是再度南下,击败了盛庸、吴杰,攻破西水寨。

燕军和南军对战中,虽然多胜,不过损失也很厉害,朝廷军源比燕军多得多,经常是燕军打下城池,兵回后又被朝廷军所据,后来姚广孝观察形势,跟朱棣说不要攻打城池了,要趁着南京城兵力空虚直取京师,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很快就打进了南京城,然后就是朱允炆失踪,朱棣登上了帝位。

明成祖即位后,授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此前姚广孝都是以道衍的法号闻名于世,永乐二年,拜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姚,赐名广孝,明成祖朱棣跟姚广孝交谈时,都是叫他少师而不呼其名,可见对他的尊重。

后来朱棣让姚广孝蓄发还俗,并赏赐美女、府邸给他,姚广孝都拒绝了,不过他依然担任官职,上朝的时候穿朝服,退朝后穿回僧衣回寺庙居住,在明成祖北征蒙古时,姚广孝就负责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还奉命教导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

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得了重病,朱棣数次亲往探视,还问他有什么要求,姚广孝只提出把被朱棣关押了十几年的僧人溥洽赦免,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朱允炆失踪后,朱棣觉得溥洽知道朱允炆的下落,因此把他关押起来,这一关就是十几年,在姚广孝的请求下,溥洽才得以重见天日,没多久姚广孝病逝,享年八十四岁,朱棣还为此废朝二日,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文,特进上柱国、荣国公,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个。

姚广孝能获此殊荣,可见其在明初的特殊地位,其结局得以善终,比刘伯温好的太多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密为什么失败的原因?为何李渊却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隋朝末年到唐朝初年,也可以说是一个各地群雄纷争的时代,这一时期里,出现了很多历史上很强大的人物,比如李密。李密出身很高,是瓦岗军的首领之一,自称为魏公,他带领的瓦岗军屡次击败隋军,在当时的名气非常大。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一场争霸当中最终的胜利者是李渊,但当时的李渊其实并不是特别厉害,甚至可以说比较弱小

  • 刘表是诸葛亮姨夫为什么不用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和刘备之间“三顾茅庐”的故事一直都流传,被人们看作是明君与人才之间非常经典的一段故事。诸葛亮有才,但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后世虚构出来的,虽然说诸葛亮没有小说里面写的那么厉害,但是其实也是一位很优秀的军师了。不过,诸葛亮既然很有才,为什么身为他姨夫的刘表却没有用他,反而是

  • 马佳云惠和雍正什么关系?马佳云惠身世解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帝的后妃中并没有记载马佳云惠这个人,不过马佳云惠和雍正帝之间的故事却是广为流传。《步步惊心》中的女主若曦,其原型就被认为是马佳云惠。马佳云惠只是一位普通宫女,为什么她会和雍正帝有交集呢?这是不少人好奇的一点,马佳云惠到底是谁?虽然马佳云惠身份不高,但爱情本来就不分什么高低贵贱,或许这份感情对于雍

  • 李善长已经年过七旬手中无权,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后,杀了不少曾经有功的功臣,但是如果说他是因为担心这些人会功高盖主,日后起兵造反,那也说得过去,毕竟历史上没有几个是对此毫不担心的皇帝的,那朱元璋杀掉那些手中握有大权,有能力的臣子也的确是有理由的,但是为什么杀李善长的时候,他已经年过七旬,并且手中没有任何权力,朱元璋还是不肯

  • 李世民为何敢在宫门口杀兄弟?他不怕李渊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呢都觉得,在古代,皇帝是权力最大的人,如果不是大权旁落的情况,那么皇帝讲话做事都是“万人之上”的,而面对皇帝的时候,即便是他的儿子也是先君臣后父子。但有时候历史上的情况,却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比如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李建成进宫的路上将他截杀,这件事情就发生在宫门口,可

  • 乐毅功成名就后为什么要出逃赵国?他真是被燕惠王逼走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乐毅虽然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但他曾以统帅身份带领五国联军,达成拿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的壮举,还是让他成为了一代名将。不过乐毅功成名就之后,晚年却出逃赵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可能不少小伙伴都会觉得乐毅是受到燕惠王的猜忌,所以才逃走,不过当时乐毅的处境其实更加复杂一些。燕国的贵族势力也对乐毅意见很大,反而是

  • 徐继畬一生有哪些成就?徐继畬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徐继畬是清朝晚年名臣,他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纽约时报》更是把徐继畬称为“东方伽利略”。可以说徐继畬当时的个人细想,更具有远见,通过认识世界来认识自身,以商制夷的想法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进程。徐继畬的著作在国外也有一定知名度,可能很多朋友对徐继畬还不太了解,这

  • 朱瞻基杀了朱高煦,为什么放过了朱高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大明风华》的热播,很多人也对明朝的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剧中朱瞻基最后登基称帝,但是面对自己的两个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他们两人总是站在一伙,想要对皇位图谋不轨,当朱棣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就非常嚣张了。然而很多人知道,朱高煦最后是被朱瞻基处死的,可是跟他一起的朱高燧为什么朱瞻基没有追究他,他最后还善

  • 司马直死谏汉灵帝,他究竟是被谁给逼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汉灵帝时期,皇宫南宫云台意外发生火灾,后来宦官张让劝汉灵帝收“修宫钱”,但这个数字却是个天文数字。钜鹿郡太守司马直不愿刮搜民脂民膏给朝廷凑钱,于是称病不就。但上面三番四次催促司马直交钱,最后司马直无奈,决定死谏汉灵帝。最后汉灵帝看着司马直的遗书才发现自己做错了,感到无比的自责

  • 李善长可谓位极人臣,为何最后被朱元璋连同妻女一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善长早年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算是比肩萧何的人物。等朱元璋称帝后,李善长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堪称位极人臣。但谁也没想到,李善长最后竟然被朱元璋连同妻女弟侄一并处死,当时李善长已经76岁,晚年遭此不幸实在令人唏嘘。要说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