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时期最大的船有多大?郑和的宝船后来去哪里了?

明朝时期最大的船有多大?郑和的宝船后来去哪里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62 更新时间:2024/2/5 10:45:58

我国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号交付海军之后,与辽宁舰成为了中国的双子星,也算是圆了中国人航母梦。说起航母,在我国历史上明朝的时候,郑和的宝船可以说就是当时的航母了,中国的海军曾经也阔气过。不过这个祖上,在郑和后就突然消失了。其实,他没有消失,就是换了个名字而已,变成了迷你版的“民营”福船。

当初大明水军到底多强大呢?郑和的宝船,是有献记载的。《客座赘语》中记载:“官校、旗军、勇士、士民、买办、水手共二万七千八百七十员名。宝船共六十三号,大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六十三艘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战舰,大船的长度核算是“长140米,宽57米”。当然,这个数据肯定是不实的。因为这个数据,太大了!我们的山东号是“长315米,宽75米”,差不多都是他2/5了,与印度航母一个水平。实际到底该多大呢?

实际上,宝船的排水量应该在2000吨上下,根据南京出土的郑和副手洪宝的墓志铭,宝船的排水量是“五千料”推算,是2500吨,这个数据就差不多了。复原福船两千五百料大约是“60米长,13米宽”,可以推测最大宝船是在“长120米,25米宽”这个范围内比较合理。所以,文献是为了突出宝船大的一个比喻。其实,就算如此,宝船也是够大的了。要知道,后来荷兰的战舰也就一千多吨排水量而已。就算是这个技术,在明朝正德后咋就没有了呢?

这个事还得怪“国企”船厂没有政策了。因为除了开往琉球的“封船”,明朝根本就不需要如此巨大的船只。没生意,官办船厂就开始萎缩,最后,就造不出这么大的船了。但是,正德之后,明朝政府长期人浮于事,政府管理松动,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民间贸易开始兴盛起来。而民间造船技术也开始发展,这就是明朝后期的主力战舰“福船”。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当时的嘉靖时期,由于官办船厂连“封船”都造不出,就找当时的民营船厂制造。虽然民营船厂肯定要黑政府钱的,但是福船就这么出来了。“长十五丈宽一丈六尺”就是当时造的封船大小。后来,跟复原福船差不多的长55米的战舰就出来了,在福船上还是装备了十门以上的火炮,在东南沿海维持治安。这种船大小基本就已经跟荷兰的东亚战舰赫克托号一个水平了。这还不算完,明朝晚期海盗用的主力战舰更有战斗力。

荷兰人1637年油画记录的“鸟船”就这么出来了。《兵录》记载,这种船可以装二十门重炮以及其他附属武器,是郑芝龙海军的主力战舰。到了这个时候,福船跟宝船二等战舰已经一个水平了,所以宝船从未消失。到了清朝,乾隆时期还在用福船、红夷大炮这些玩意的简化版,谁让清朝爱玩古董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最后为何决定搏命一拼,而不是安详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司马懿善于隐忍,结果这位老人家到了70岁高龄突然决定发动政变,最后架空魏室,为他后代登基铺好了路。高龄者不都是珍惜现状,想要度过一个安稳的晚年吗,为什么司马懿偏偏决定此时搏命一拼呢?有人说司马懿忍了一辈子,最后已经不想再忍了,而且他要想改变司马氏的命运,此时是最好的机会,一旦错过就只能带着此番遗

  • 赵高为什么要杀掉胡亥,改立子婴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病逝后,赵高不惜更改秦始皇医嘱,也要帮助胡亥继位。当然,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忠于胡亥,而是想借用胡亥来帮助自己达到目的,此后秦二世也成了赵高手上的傀儡。不过既然胡亥已经各方面都逃脱不了赵高的手掌,为什么赵高还要逼死胡亥,改立子婴为秦王呢?赵高的这个举动也是将他给害死,子婴仅仅继位五天后就将赵高

  • 300年前的清朝在西方欧洲人的眼中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165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了特使团来到北京觐见大清国的顺治皇帝,试图想要叩开大清国的贸易大门。6月19日,一对由16人所组成的荷兰使团从巴达维亚出发,两个月后到达了中国海岸。9月初的时候,清政府便安排了师团下榻广州,次年3月份荷兰的使团有清国护送到了北京。10月2日紫禁城觐见顺治皇帝,1657年1

  •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家乡凤阳的乞丐却越来越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朱元璋从这里开始,一步一步成为了皇帝,而一个地方出了个皇帝的话,对于这个地方的人来说,应该是好事的,毕竟这里是皇帝的家乡,他就算是给这里一些优惠政策也是非常正常的。然而历史上,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凤阳的乞丐却越来越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发生这种

  • 唐宪宗在位期间开启元和中兴,为何唐朝依然无法扭转颓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唐宪宗曾被认为是唐朝中后期的希望,他即位后励精图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艰难的开启了中兴局面,史称“元和中兴”。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已经很久没有迎来这样的盛世了,但从长远来看,唐宪宗的这番努力并没有改变唐朝走衰的颓势,这点还是十分可惜的,而且唐宪宗晚年也曾做过一些糊涂事。那&ldq

  • 刘邦为什么定国号为“汉”?其实和刘邦早期定都汉中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那在古代自称汉人就是因汉朝得名。所以不少小伙伴就好奇,为什么当年刘邦要定国号叫“汉”呢?其实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刘邦生于楚国,但他肯定没必要延续“楚”这个号。当时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他将自己的都城定在汉中,当时谁能

  • 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背后原因真相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之死,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可惜了,关羽被后世称为武圣,自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然而关羽看起来是死在了孙权的手上,但是有很多人认为,他其实是死在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手上,是他们借刀杀人了。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关羽之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吗?1.刘备可能

  • 萧衍掌权后为什么要将国号改为梁,而不是沿用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还不太明白,为什么萧衍掌权后要更改国号。当时萧衍大权在握,曾想废黜萧宝融,自己登基称帝,不过萧衍并没有急于行动,而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出现。后来朝中有人想拥立萧衍为帝,然后逼萧宝融禅位,并且在民间为萧衍造势,说他登基是顺应天意。萧衍此后便在百官的请求中接受了称帝的请求,后来还将萧宝融赐死。南

  • 郭松龄有7万精锐打到奉天城下,为何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郭松龄其实看起来还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也有一定的实力,话说当时他都打到奉天城下了,而且手握7万金兵,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奉军内部有三大派系。第一大派系,是以张作相为首的元老派。这一派,是张作霖起家的老班底、老弟兄,与张作霖的感情最深厚,也最得张作霖的

  • 武则天为什么处死鱼保家?鱼保家铸造铜箱却害死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鱼保家是唐朝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据说鱼保家从小就十分热衷各项发明,而且他不想通过科举这条路入仕,而是要通过自己的特长来获得皇帝的青睐。鱼保家为了方便武则天体察民情,决定铸造一个铜箱,这个铜箱可以四面投书,每一面的内容都不相同。武则天看过此方案后,觉得这是一个上意下达的妙计,便马上派人去建造,鱼保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