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朱标死后,朱元璋立刻杀了蓝玉?

为什么朱标死后,朱元璋立刻杀了蓝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03 更新时间:2024/2/12 18:00:45

朱标还在世的时候,朱元璋或许也没想过要替换接班人,朱标一直都是他认定的太子。然而面对蓝玉,当朱标还活着的时候,蓝玉也犯过很多罪,但是朱元璋都没怎么动他,却在朱标死了之后,对蓝玉也没有手下留情,直接杀了他,为什么朱元璋对蓝玉是这样的?蓝玉到底做了什么事,这又与朱标有什么关系呢?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年仅37岁的太子朱棣因为风寒病逝。这对于已经古稀之年的朱元璋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从早年朱标出生,朱元璋便倾尽心血。大儒宋濂为师,开国功勋李善长、徐达、邓愈、汤和等皆任东宫之职务。更甚者,以常遇春之女为其正妻,二十二岁便让他开始处理政事。

蓝玉与朱标关系匪浅,乃是常遇春的妻弟,就是朱标的舅父。作为太子朱标的心腹,蓝玉为了维护朱标的地位,向其进言燕王朱棣有君人之气,要早做提防;更是为大明王朝的开疆拓土立功颇丰。

可就是如此之人,却在朱标死后不足一年的时间,凉国公蓝玉便被朱元璋诛杀,进而还将傅友德、冯胜等人一律诛杀,被杀者更是超过了1.5万。那么是为何导致蓝玉会在太子朱标死后被迅速清算呢?

蓝玉,作为常遇春的妻弟,朱标的舅父,在从军伊始便跟随常遇春南征北战,立功颇多,累进官职。1371年时跟随傅友德征战四川,后又跟随徐达攻打元朝,沐英征讨西蕃,功勋卓著。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则是在1388年,率军征讨北元,在捕鱼儿海(贝尔湖)大破元军,俘获元主次子、妃嫔等人,斩获丰厚。朱元璋大喜,以卫青李靖比喻蓝玉,敕封为凉国公。

但是与战功累积的还有蓝玉的脾气。他目无法度,日渐骄奢,根据《逆臣录》中记载,在北讨元朝时,他曾俘获了北元王妃,但是他贪恋美色,将王妃侮辱,致使其受辱不堪而死;而在南返途中,经过喜峰关之时,因为时值夜晚,守将以夜晚而不纳入,蓝玉竟然派遣士兵攻破关隘入关;除去私吞财物无算之外,在被擢升为凉国公之后,他还日渐骄奢,专恣暴横,私畜庄奴、假子数千人;又在西征回归后,朱元璋以功封为太子太傅,然而他却公开宣称自己功劳大,我不能为太师吗?

而面对诸多的欺君罔上之罪,朱元璋又是如何做的呢?事实上,这些距离他征讨回归南京之后,到其伏法被诛几年间,朱元璋面对诸多御史的弹劾,并没有处置蓝玉,而是听之任之。

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朱标死后,朱元璋会将蓝玉诛灭呢?除了众所周知的为其孙子朱允炆,扫清障碍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根本因素,蓝玉有不臣之心,又手握大权,意欲谋反。

后世常常将朱元璋比作暴君,无不因为洪武四大案之中,开国功勋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人尽皆被诛灭九族,更是被株连而杀者多达十几万人,以至于有人常常以为蓝玉案只是莫须有的罪名。

事实上,蓝玉确有谋反之心,在蓝玉西征之时,选择取道松、叠,但是却遇上了连绵大雨,而军营之中更是出现了蓝玉有不臣之心,意欲谋反的说法,事后蓝玉诛杀数百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他虽然最后迫于军中压力,不得不在朱元璋的催促下才三军用命,擒获月鲁帖木儿。但对于本就多疑的朱元璋而言,显然他已经成为下一个目标,而在《逆臣录》中更是有着他结交各地卫所将军的记载,最为甚者他连朱元璋的忌讳——锦衣卫都有结交,锦衣卫指挥佥事陶幹便成为其朋党,供词之中更是有着“蓝玉劝说其跟随他谋反之词”。

当然《逆臣录》这只是一面之词,蓝玉有无谋反,也难以考究。但对于当时年龄老迈,百病缠身的朱元璋而言,蓝玉是否造反其实并不重要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此时的朱元璋要的是能够实现权力的平稳交接,稳定国家的统治,保证皇权不受威胁,而也正是如此一个嚣张跋扈已经威胁到了国家安定,政权稳定之下的凉国公,被杀也只能算是咎由自取了。

于是最后,朱元璋便连前罪一并,蓝玉也被剥皮实草。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杨坚是如何取代宇文氏建立隋朝的?北周静帝为何禅位杨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当时北周仅仅成立了24年,静帝便禅让杨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军事贵族,武帝时期杨忠被封为随国公,此后杨坚继承父爵,并为上柱国。实际上杨坚在当上大丞相以后就有了篡权的计划,只是在等一个最佳的时机,直到静帝继位后,杨坚也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这才能逼静帝主动禅让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多年前一部《至尊红颜》,将武则天与李君羡牵扯在了一起,但是很多人大概都认为,这个李君羡其实是电视剧虚构出来的人物,其实不然。李君羡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只不过和武则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要说的话,还是有一点关系的,那就是李君羡成了武则天的替死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君羡,洺州武安(今河北邯郸武安

  • 姜维北伐成效如何?十一次北伐仅有两场败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病逝后,姜维继续扛起了北伐大旗,他在238至262这24年间总共发动了十一次北伐,并且胜多负少,给曹魏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姜维连年征战也给蜀国造成了一定损伤,使得蜀国国力消耗过度,朝中更有声音说姜维是穷兵黩武,导致姜维和朝廷关系一度处于紧张的气氛之中。姜维带兵能力毋庸置疑,但交际能力有所欠缺,

  • 清朝为何山西官员最难当?巡抚只干半年就辞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巡抚在清朝主管各省民政、军政,品级从二品,略低于总督官衔。但到了清朝末期,总督已经逐渐失去权威,安徽、江西的巡抚都已不再听令总督。实际上要说哪个省的巡抚最难当,恐怕还要属山西这个地方。曾有多名山西巡抚干了仅仅半年就要辞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其中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主要还是因为

  • 武则天长子李弘怎么死的?李弘之死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和李治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大儿子李弘的死因一直是个谜。有人说李弘是被武则天给逼死,但也有人说李弘是染疾而亡,那其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武则天弑子虽然残忍,但的确存在动机,李弘被唐高宗立为太子后,武则天如果已经有了称帝的打算,那她就必须废掉李弘的太子,所以才会狠下心对自己的儿子下手。不过以武则天

  • 司马徽和徐庶推荐诸葛亮,为什么不提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曾经找到过司马徽,而司马徽向他推荐了诸葛亮,这也是他后来请诸葛亮出山的直接原因。不仅如此,还有徐庶,在临别前往曹营之前,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然而当时诸葛亮和庞统,一个卧龙一个凤雏,两人应该是齐名的,可为什么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和徐庶,却没有推荐庞统?刘备前期颠沛流离,一直到201

  • 赵国连出3位明君,依然敌不过秦国奋六世之余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后,魏、赵、韩三国都有入列七雄之一,但赵国前期实力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存在感也不是很高。直到战国中后期,赵国接连出现了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三位明君,带领赵国迅速强势崛起,成为当时唯一一个能和秦国正面抗衡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事大幅提升,而赵惠文王重用廉颇、蔺

  • 夏朝和三星堆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对于夏朝的疑惑一直都存在,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夏朝的都城没有找到,如果能够找到一些与夏朝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证明夏朝的确是真实存在过的,那么一切对于夏朝是否存在的疑问都将被破除。而有些人则提出了一个猜想,现如今发现的三星堆遗址,会不会就是人们寻找了很久的夏朝都城呢?如今,对于夏朝的争论确实是

  • 三国王允是个怎么的人?王允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王允是东汉末年朝廷大臣,任司徒一职。早年和张让的斗争中失败后,王允曾辞官归隐,直到何进掌权后才重新回到朝廷。此后董卓拥立汉献帝继位,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一众汉臣苦不堪言,但又不敢反抗董卓。王允则想出一招连环计,顺利将董卓给除掉。事成之后王允以为自己可以收获大权,结果董卓余党重新杀回长安,王允无力抵

  • 邓通与汉文帝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邓通与汉文帝之间,一直都流传着一些故事,这其中认为,邓通不仅是汉文帝的宠臣,更是汉文帝的男宠,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亲密。而且邓通原本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船夫,后来却成为了西汉的首富,自然还是依靠了汉文帝的帮助。那邓通为什么会有后来的际遇,他为什么会受到汉文帝的宠爱?他们之间真的有什么关系吗?古代的人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