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晚年有多昏庸?李隆基的一生值得同情吗?

李隆基晚年有多昏庸?李隆基的一生值得同情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24 更新时间:2024/1/21 19:27:48

李隆基在位期间,唐朝一直都是出于极盛时期。当然能将唐朝发展至强盛李治和李世民也有很大的功劳,只是在李隆基晚年他突然变的昏庸起来,开始懈怠朝政,还重用佞臣,导致安史之乱爆发,这是唐朝走衰的转折点。其实李隆基晚年的确像是变了一个人,看到自己已经无法掌控全局依然不愿放权禅位。李隆基晚年究竟有多昏庸,他的一生值得同情吗?下面就来了解下吧。

想要治理好国家,先决条件就是皇帝英明,重用的大臣有能力、且刚正不阿,可是唐朝有位皇帝,生平重用奸臣且沾沾自喜,偌大的盛世在他手中走向衰落,最后晚景凄凉让人惋惜,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孙子,出生于685年,25岁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诛杀韦后,两年后唐睿宗李旦禅让李隆基。李隆基在执政初期重用姚崇、宋璟等名臣,创建“开元盛世”。彼时的大唐作为世界经济中心,万邦来贺、歌舞升平。李隆基50岁之后渐渐不理朝事,且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最终在公元756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盛唐转为衰败。

甚至李隆基还被赶出长安晚景凄凉,哪里有唐朝帝王尊严。李隆基在历史中更是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唐朝中期明主,只是岁数偏大贪图享乐,但仍不失为是个好皇帝。有部分人却觉得安史之乱,完全就是李隆基一手促成。并且他将高仙芝封常清等绝代名将处死,更加造成安史之乱不可收拾。

盛唐虽然有大祸,李隆基完全有能力平稳过渡,重用杨国忠、李林甫,这等奸臣晚年更是放纵安禄山,让他掌管河朔重镇,就是李隆基最大的败笔。其实李隆基他很像普通人,青少年奋发图强取得不错的成绩。到了晚年却沾沾自喜,看惯了风云诡谲变得贪图享乐系。重用李林甫和杨国忠,从其根本来说也是不得已。

大唐是个较为特殊的时代,自从唐高祖李渊从太原起兵,作为关陇贵族联合其他家族势力,联合推翻隋朝建立新的政权。李世民和李治时期,就受到了门阀世家的限制。武则天上台之后为何对王公贵族下杀手?就是希望扫除这些门阀加强中央集权。到了李隆基时期各地藩王“尾大不掉,犹如附骨之疽吸食大唐脊髓。

其实抛开成见,李林甫个人实力绝对冠绝唐朝中期。他和姚崇、宋璟能力是不相上下,而且李林甫对唐朝的财政税收有其独到的贡献,只是品行不好容易遭他人口舌。李隆基经历过唐朝中期无比混乱的时代,他不可能看不透李林甫、杨国忠。唐朝到了他手中矛盾日益严重,如果继续重用那些治世贤臣,效果并不是太大。

安史之乱只是矛盾爆发的诱因,无论是谁当皇帝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是李隆基后期造成影响实在太大。而李隆基执政前期重用贤臣也已经证明,有能力和信心带领唐朝走向富强。只是晚年的李隆基还是麻痹大意,致大唐毁于奸人之手。从大方向来看除了他信任安禄山放手皇权之外,其他方面他做的也并无太大过错。从别的角度出发,李隆基还对文化、音律上贡献良多,大唐由盛而衰这是任何人都难以阻挡的结局,也是唐初制度埋下的恶果。

撰稿人:扬州小李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阴姬是什么人?赵武灵王和阴姬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对荔枝的爱,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在这首诗中不言而喻,都说唐玄宗贪图美色,就为了给爱妃送来新鲜的荔枝结果跑死了马,跑死了人,但还有一个人,为了得到美女,实行胡服骑射,攻灭了一个国,这位主人公就是赵武灵王,而这位美女却是别人的宠妃。战国时期

  • 潘凤是否有名无实?三国中像潘凤这样的人并不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潘凤在演义中并不算什么厉害人物,他出场对阵华雄,仅仅一回合就被斩于马下。后来潘凤在网上突然被赋予了“无双上将”的身份,当然这也只是网友对他的一种调侃。很多人都说潘凤有名无实,其实在三国中像潘凤这样的人并不少,甚至多数武将的经历可能都和潘凤差不多,毕竟能从沙场中活到最后的人

  • 北魏河阴之变是怎样爆发的?河阴之变的受害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河阴之变是发生在北魏时期的一场军事政变。由当时朝中权臣尔朱荣策划实施,最后胡太后、幼主元钊被杀,北魏政权临近崩溃。尔朱荣杀害了两千多名王公官吏,鲜卑贵族以及当时的大家族几乎都被消灭殆尽。尔朱荣虽然掌控了北魏政权,但经此一役,北魏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安定,也就此改变了北朝的历史走向。河阴之变究竟是如

  • 邬思道为什么要先后投奔李卫和田文镜?邬思道早已看透雍正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辅佐胤禛登基,也算是雍正身边的一位能人。等雍正称帝后,邬思道又想着法子躲避雍正,他的每一步其实都很危险,但好在算是保全了自己。其实邬思道会选择投奔李卫和田文镜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总有人说邬思道早已看透了雍正,其实雍正也明白邬思道的心思,只是两人都不说破而已。还有一点,邬思道

  • 魏国为何无视秦国崛起,而把矛头直接对准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初期,魏国率先称霸成为七雄之首。此后魏国想尽各种办法,限制其他诸侯国的发展,但秦国还是凭借商鞅变法逐渐提升国力。而且东边,齐国也有崛起的迹象,魏国作为领头羊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秦国、齐国变强,虽然秦国距离魏国更近,但魏王还是选择先把矛头对准齐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魏国的选择,看看魏

  •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他混的比范进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范进中举”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不过这只是一个写在小说里面的故事,这部小说写了很多具有讽刺意义的故事,其中或许就数范进中举最为出名了。不过,你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吗?其实,这部小说的作者,他的一生比范进更惨,他就是吴敬梓。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位作者,他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呢?吴

  • 明朝将领盛庸有多厉害?曾多次击败朱棣最后却被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盛庸是明朝将领,也是靖难之役朱允炆一方的主要指挥之一。盛庸曾多次率军击败朱棣,并且斩杀他好几位手下,使得朱棣前期战事非常不顺。不过此后中央军逐渐走衰,盛庸见胜利无望变向朱棣投降,此后继续被任用。但盛庸和王钦不和,虽然盛庸已经主动辞官,但王钦还是抓住机会向朝廷揭露盛庸的罪行,导致盛庸被活活逼死。盛庸的

  • 元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很多文人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元朝作为历史上一个非汉人建立的统一政权,却只有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被推翻了,之后建立起了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现代人眼中看明朝,很多人都是非常佩服的,朱元璋看多了元朝统治者欺压百姓的事情,所以对待自己朝代的官员非常严苛。但是,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有很多文人却在怀念已经灭亡的元朝呢?“崖山

  • 南唐末代皇帝李煜是怎么死的?李煜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在位一共15年。李煜一生主要成就体现在了他的诗词、书法上,李煜词的成就颇高,其语言明快、情感真挚、题材广阔,影响了此后一大批的词人。只不过李煜没办法阻止南唐被灭亡的事实,成了一位亡国皇帝,不过李煜的死因到目前为止一直是个谜。他本可以免去一死,最后却是喝毒酒身亡,当时李煜并没有

  • 唐代诗人李贺为何英年早逝?李贺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李贺是唐朝著名诗人,和杜甫、李白、王维齐名,有着“诗鬼”之称。李贺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后裔,所以李贺也算是唐室宗亲,他年少出名,并且开创了“长吉体诗歌”。李贺作诗的风格和李白相近,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只不过李贺的作品会更具有想象力一些。令人遗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