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幞头是什么?幞头发展的历史介绍

唐朝幞头是什么?幞头发展的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834 更新时间:2024/1/19 6:50:25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是以唐朝为背景,这部剧的制作水平和还原度都很高,基本上是把盛唐时期的长安城给大家还原了出来。唐朝男性普遍都喜欢佩戴幞头,可能有人会把幞头和帽子混淆。幞头早期只是一种头巾,用来包裹头部,因为颜色多为青黑色,所以也被称为“乌纱”。幞头在隋唐时期是男性普遍的服饰,因此十分常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幞头的历史,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长安十二时辰》热播,该剧因为服装考究十分严格,被誉为良心剧。这部电视剧发背景设定是唐朝时期,在剧中服饰出现最多就是唐朝时期的服饰,其中男子的头冠最为常见的就是唐幞头。唐代幞头是中国古代男子头冠最为常见的一种冠饰,唐代之后唐幞头经过历代传承演变,最终成为古代中国男子最为重要的和最为高贵的首冠。

唐代幞头由汉代幅巾演变而来

唐代幞头是汉以来盛行用幅巾裹发演变而来,巾是古代男子首服的一种。古时平民多用包头巾,包头巾就是在发髻上覆以巾。而横著额上的包头巾又常称幅巾,可以说幅巾是古代男子用绢幅束发的产物。《后汉书、鲍永传》就记载了幅巾:“悉罢兵,但幅巾百诸将及同心客百余人诣河内。”“幅巾谓不著冠,但幅巾束首。”

唐朝之前幅巾有前裹、后裹,上翻、下折等变化,构成了丰富的样式,是唐朝之前中上层人士喜爱的头冠,不过幅巾非固定式,多为戴者自裹。

唐幞头的早期特点是软巾式,并有两根垂带在脑后,也有四带式的,而四带唐巾是常见的唐幞头。这种软巾幞头相传北周武帝时裁定为用四条带子,谓之“四脚”。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曾有详细记载:

唐制,唯人主得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 脑后,两脚系颔下,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

在隋文帝又出现平头小巾样,大业十年当时隋朝丞相牛弘又上议请著巾子,以桐木骨子使巾顶高起。

唐代幞头多种多样

《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唐代蹼头的造型不断发生变化。武则天统治时期曾经遍赐朝贵臣内高头巾子,又称为“武家诸样”。唐中宗赐给百官“路样巾”。唐玄宗曾经赐供奉官及诸司长官“罗头巾”及“官样巾子”,又称“官样圆头巾”。

唐幞头多种多样,后期也使用不同的材质制作,使用多的是黑色薄质罗、纱,称为蹼头罗、蹼头纱。纱罗材质比之绢更适合作蹼头,更为透气,易于散热,受到唐人的喜爱。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陆龟蒙还以唐诗来描述唐代蹼头,皮日休:周家新样替三梁,裹发偏宜白面郎。掩敛乍疑裁黑雾,轻明浑似戴玄霜。陆龟蒙诗: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窗郎。初觉顶寒生远吹,预忧头白透新霜。

唐人为了让幞头显得美观,裹法也多种多样,有紧裹和水裹两种,《封氏见闻记》卷五就曾记载:

兵部尚书严武裹头至紧,将裹,先以蟆头曳于水盘之上,然后裹之。名为水裹。掩两旎多有摺数,流俗效之。

唐代幞头最后逐渐开始成为固定式样,以藤、竹等为骨,称为唐幞头。这个时候幞头已经成为了一种名副其实的帽子。

唐代以后幞头的发展

唐朝之后,幞头被传承发展,宋代时幞头有六种。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载:

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

五代帝王多裹朝天蹼头二脚上翘,四方僧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焦叶之状合把于前。伪孟蜀始以采漆纱为之,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至刘汉祖(后汉)始仕晋为并州衙役,裹蹼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

当时宋代的帝王还爱戴保留唐代软巾幞头特点的幞头,称之为唐巾,《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徽宗闻言,大喜...头戴唐巾,僄下穿一双乌靴”。这里的宋帝所带唐巾其实是唐代“折上巾”。隋唐贵贱通用幞头,宋时之后为皇帝、皇太子常服。

宋代之后的元朝是蒙古人,幞头和宋代差别不大。明朝时期由于推翻蒙元,恢复汉人江山,当时朱元璋号“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将唐朝幞头恢复,称为唐巾。其中宋朝时期帝王戴的唐巾“折上巾”到明朝时期演变为固定样式的翼善冠。这种翼善冠成为明朝皇帝、亲王、郡王及藩属国朝鲜、安南、琉球等国君主所带的首服,可以说是古代东亚男子最为高贵的首冠。

明朝规定官员首服为乌纱帽,这个乌纱帽就是唐朝时期纱制成的幞头。此时已经成为帽子的幞头,较唐幞头有明显区别,以藤丝或麻编成帽胎,涂上漆后,外裹黑纱,呈前低后高,两侧各插一翅。

明朝强大,明朝的乌纱帽也传播到东亚其他国家,其中朝鲜李氏王朝和越南后黎及阮朝全面传承了这种制度。朝鲜的乌纱帽和明朝几乎一模一样,从清末时期一些照片还能看出明朝乌纱帽的样子。而越南更是直接将乌纱帽称呼为幞头,称呼文官所戴的圆乌纱帽为圆幞头,武官所戴的方纱帽为方幞头。在今天越南流传下来的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黑白老照片中,可以一窥明朝乌纱帽的遗制。

明朝衣冠中唯一保留唐代软幞头的是宫中女乐,所带的称呼之为黑漆唐巾。据《明史 舆服志》称:“宫中女乐冠服……提调女乐,黑漆唐巾,大红罗销金花圆领,镀金花带,皂铧。”

明朝灭亡后,满清拒绝继承唐宋明传承的汉人服饰,将昔日汉人衣冠悉数毁灭。自唐到明代,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幞头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总之,唐幞头是古代中国男子冠饰发展尤为重要标志。唐代多种多样的幞头为之后宋明所发展继承,在明朝发展成为各种各样的官服帽饰。而且由于明朝的强大,这些富有中华文化的冠饰传播到周边的朝鲜、琉球、越南,使得这些国家的冠饰一直留存在20世纪。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关羽被杀之后刘备第一时间是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取得了胜利,并占领了上庸,成为了汉中王。然而占领了汉中不久之后,关羽孤军北伐。但是吴国吕蒙却袭击了荆州,导致关羽被吴军擒获,最终被杀害。这对刘备来说,在这前后即是一个巅峰,也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我们都知道刘关张三兄弟感情深厚,按道理关羽被杀后,刘备理应是第一时间为关羽报

  • 诸葛亮北伐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北伐哪些事迹是虚构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算是《三国演义》下半部分的第一男主角,基本上三国的进程都是以诸葛亮为中心在讲述。其中诸葛亮决定北伐,也是演义里最精彩的一段故事。不过演义中的北伐之旅和正史上真正发生的北伐并不是一样的,演义中有很多虚构的成分,但有不少人却当正史来看。相信大家也希望了解北伐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所以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

  • 春秋时期为什么楚国敢第一个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时期,虽然诸侯之间还没有开始争霸,但是却也已经有一些这样的迹象了,比如在称呼上面。原本只有周天子才能被称“王”,王就是后世皇帝的地位,但是春秋时期周天子衰微,诸侯崛起,有一些崛起的比较厉害的诸侯,就敢于直接挑战权威,自己称王,而第一个这样做的就是楚国国君,而且楚国还出了一

  • 靖难之役朱允炆有没有使出全力?其实他还有一支部队却没机会调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靖难之役由朱允炆对阵朱棣,当时朱允炆手上的兵力要远胜朱棣,朱棣的燕军大概只有30万人左右,而朱允炆坐拥百万大军。只是谁也没想到最后的胜者竟然是朱棣,经历几番大战燕军消灭了南军的主力,最后胜利攻入应天。朱允炆下落不明,关于他的结局直到今天依然众说纷纭。实际上朱允炆当时还有一只部队,只是一直没机会调用。

  • 李斯临死之前为什么没有喊冤,他为什么接受了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作为一国的丞相,原本的确是可以一生荣华富贵,因为秦国需要他,但是面对人生当中那个重大抉择的时候,李斯还是选错了。他以为扶持胡亥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却没想到赵高做事那么狠绝,如果他选择了扶苏的话,秦国或许不会那么早灭亡,他就算是不得重用,也不至于结局那么悲惨,得一个善终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过李斯临死

  • 唐朝龙武军是什么?龙武军的来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唐朝军制,长安城内的皇家禁卫军分为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这些都是皇帝的亲卫部队,直接负责保护皇室安全。最近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就出现了龙武军,很多观众也是对这支部队感到好奇。龙武军最早是由唐太宗选拔出的骑从护卫,当时只有百人。武则天上位后,把龙武军的百人部队扩充为千人部队,

  • 关羽被杀之后,为什么刘备不马上报仇而是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之死,让蜀汉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其实关羽的死,和他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关羽死后,刘备的反应有些奇怪,他是过了几年之后,才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展开了夷陵之战,然而当时,在关羽死了之后,为什么刘备没有立刻去报仇,却要等几年?关羽随后刘备不仅没有报仇还称帝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思呢?公元219年,

  • 每个朝代都有盛世,为什么康雍乾盛世遭到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一个盛世,不过除了秦朝和隋朝那样年份太短,晋朝那样太乱的朝代没有之外,其他的很多朝代都有一个。然而清朝时期的盛世,也就是康雍乾盛世,虽然名字上是被叫做盛世,却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甚至可以说是遭到了质疑。那么康雍乾盛世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人们对它的质疑又是有什么原因呢?中国

  • 越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越国,在历史上曾经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国家,最出名的也就是与吴国之间的争斗了,也因为勾践的故事而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国家。虽然越国在春秋末期灭掉吴国之后,越国国君成功跻身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最后一个霸主,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越国就好像失去了踪迹一样,就再也看不到越国的身影了。那么战国时期的越国又是去哪了呢?自

  • 唐高宗为什么总被轻视?其实唐高宗并非弱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继位后唐高宗依然延续唐太宗的各种制度,并且重用良臣共同辅政,为人也十分勤政,因此创建了“永徽之治”。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觉得唐高宗总被贴上“弱主”的标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同时期的武则天太强势吗?好像唐高宗对武则天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