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为什么会爆发农民起义?在此之前为什么从没有过?

秦朝为什么会爆发农民起义?在此之前为什么从没有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385 更新时间:2024/1/15 2:59:44

秦末农民起义是历史上第一次爆发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因为当时秦始皇大兴修建宫殿和各种建筑,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财力,所以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最终在民间爆发反抗。陈胜吴广是当时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最后由项羽刘邦两支主力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那在此之前为什么就没有发生过农民起义呢?这就和秦始皇执政的方式有关了。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举起义旗,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泽乡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那么,秦朝之前是否发生过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史料文献都没有明确记载,大多数史学家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发生过农民起义。

春秋时期,人的生活与夏商周一样,因为生产力落后,还是以氏族集体生活为主,直到春秋末期才出现家庭生产的形态。虽然氏族也同国家一样,有高低贵贱不平等,也存在剥削和榨取,但是相比而言要温柔得多,氏族族长也没有绝对的权力。所以,就算氏族中底层成员,政治权力也不会太低,生活也到不了反叛的地步。

战国时期,因为铁器的应用和耕牛在农业上的普及,生产力提高了许多,小农经济逐渐兴起,氏族的集体生活开始解体,而以家庭个体的生活方式逐渐增多,于是就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农民脱离氏族后,许多都没有土地,那该怎么办?当时,各个诸侯国推行的是授田制,就是将国有土地授予给私人使用,国家收取田税。

《睡虎地秦简》有记载,孟子曾多次提出国泰民安之策,“百亩之田,五亩之宅”,只要满足这些要求,农民就不会发生叛乱,可见当时人少地多,农民没有受到压迫,所以就不会爆发农民起义。春秋时期虽然有过暴动,但不能视为农民起义,或者只能说是国人暴动,主要矛盾是个人与氏族之间,与国家没有关系。

关于盗跖起义和庄蹻起义,史料上记载比较含糊。对于盗跖,有的说他是春秋前期柳下惠的弟弟,有的说他是春秋后期的人物,还骂过孔子,而在《左传》中却找不到此人的信息;对于庄蹻,有的说他是楚顷襄王时期的楚国将领,有的说他是楚怀王时期的盗贼。连真实人物是否存在都难以肯定,更别说他们领导的农民起义。

纵观数千年中国历史,农民之所以起义,是因为自耕农减少,许多农民变成佃农,最后无法生存在才会爆发农民起义,接着就是王朝更迭。其实,秦朝时期人口并不多,依然有足够的田授给农民,之所以爆发“大泽乡起义”,真正原因是“失期当斩”,陈胜有姓有字,应是楚国贵族。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髦讨伐司马昭是不自量力?他究竟有没有可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曹芳被废以后,曹髦作为曹丕庶长孙被立为魏国第四位皇帝。实际上曹髦早就不满司马兄弟在朝中嚣张跋扈的样子了,所以打算私下告知几位大臣,一起讨伐司马昭。结果王沈和王业背叛了曹髦,把机密给泄露了出去,最后曹髦被成济弑杀,背后的主使自然是司马昭。有人说以当时曹髦的力量想要除掉司马昭是不自量力,毕竟曹氏早已被架

  • 一省制什么意思?元朝采取一省制有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隋朝以后,多数朝代采用的中央官职都是三省六部制,只有元朝除外。元朝废除了三省六部制而制定了新的一省制,这个一省制是什么意思呢?只有中书省属于中央政务的中枢,执掌最高军事政务的为枢密院,但权力和地位要比中书省低。虽然也有设立过尚书省,但一般只负责财政,而且这个部门十分不稳定,这便形成了元朝特有的一省制

  • 吕蒙是怎么死掉的?和孙权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吕蒙是东吴名将,也被称为江东四杰之一。吕蒙偷袭荆州,导致关羽战死麦城,荆州也重新落入孙权口袋,可谓是立下一大功。不过吕蒙立功没过多久就因病去世,其死因一直是个谜。在演义中更是把吕蒙的死因归结于关羽索命,当然这是绝不可能的。也有人怀疑吕蒙的死和孙权有关,是孙权害死了吕蒙,不过孙权究竟有何动机这样做呢?

  • 和珅临死前写了一首什么诗?和珅终于明白自己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是清朝,乃至整个历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大贪官,和珅贪腐的钱财足以对抗一个国家。乾隆皇帝知道和珅贪污,但依然对他宠信有加,因为和珅的确有帮乾隆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不过乾隆最后选择主动禅位,把处决和珅的机会让给了嘉庆皇帝,嘉庆帝原本就看不惯和珅,这下和珅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和珅或许明白这一天总会到来,所以

  • 高粱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输?高粱河之战改变辽宋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高粱河之战是辽宋战争之间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虽然宋军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但还是痛失好局让辽军取得了胜利,也就此改变了辽宋战争的局势。宋太宗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打算趁其不备攻打辽国,试图一举拿下幽州。但辽军的反击却让宋军三面受敌,最后全线崩溃。而这场战役也体现出了辽国善用骑兵的优势,宋军则元气大伤,对此

  • 揭秘刘备的陋习,一个让脾气好的甘夫人都无法忍受的陋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战乱频频,民不聊生,老百姓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无数的英雄豪杰,奸雄、枭雄都在这个动乱的年代中孕育而生。最终形成了以曹操、孙权、刘备为首的三股强大势力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由于历朝历代尊刘抑曹的风气,所以三人当中以刘备是最受欢迎的,因为他是汉室宗亲,汉景帝之后裔,又有着匡扶汉室的理想。在

  • 孔子见到老子之后老子说了句什么?为什么孔子听后三天不说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一个创立了儒家学说,一个创立了道家学说。虽然后世从汉武帝开始一直都在尊崇儒家学说,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学说就没有价值,相反,儒家其实是因为更加符合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所以才被接纳,如果要论起其他的学说,或许儒家还要往后排。就像当年孔子见到老子之后,老子说了一句话,

  • 袁崇焕死的冤吗?其实毛文龙死的更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觉得,明朝大将袁崇焕死的很冤,毕竟明朝正是用人之际,崇祯却杀掉了袁崇焕,这不是把明朝往火坑里面推吗?不过,要说袁崇焕死的冤,那就得先看看另外一个人死的冤不冤了,这个人就是毛文龙。崇祯也不会无缘无故杀掉一员大将,如果来看看毛文龙为何而死,就会知道袁崇焕到底是不是冤枉的了。袁崇焕杀毛文龙,历来

  • 包拯被叫做包青天,包拯家中其实很有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觉得,包拯作为一个公正严明,爱民如子的好官,不仅应该是满脸黑色震慑坏人,而且还自动的给他安上了“清官”的印象,认为包拯应该同样也是两袖清风,家里没什么钱财才对。但实际上,包拯家中的境况刚好与此相反,毕竟包拯生在重文轻武的宋朝,宋朝对于文人的待遇可以说是非常好

  • 诸葛亮不在蜀国会产生哪些隐患?蜀汉内部从此不在团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了蜀汉的主心骨,他能代替刘备的作用将蜀汉内部给团结起来,所以大家都会配合诸葛亮北伐。除了李严从中故意阻挠,所以最后被诸葛亮贬为庶民,这份气魄恐怕其他人还没办法达到。所以等诸葛亮不在以后,就会给蜀汉带来一些隐患,因为朝中根本没有能替代诸葛亮的人,导致内部开始分化百官不在团结,各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