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逊妻子是谁?孙权为何把孙策长女嫁给陆逊?

陆逊妻子是谁?孙权为何把孙策长女嫁给陆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19 更新时间:2024/1/17 12:11:51

陆逊是东吴重臣,也是三国时期出将入相的典范人物,相信关于陆逊的事迹大家都已经十分了解了,但陆逊的家事恐怕知晓的人并不多。陆逊共有三位兄妹,他的妻子则是孙策长女孙氏,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孙权会把自己哥哥的长女嫁给陆逊,要知道能娶皇室子女,此后就成皇亲国戚了。当然以陆逊的功绩来说,他的确配得上这样的殊荣,夷陵之战可是全凭陆逊才能重创刘备,以及蜀汉大军。

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著名的军事家,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有些人认为陆逊无论能力还是影响力都远远小于东吴其他三位都督:周瑜鲁肃吕蒙

其实,并非如此。在《三国志》中,陈寿把那三位都督放在一起做了个合传,却浓墨重彩地位陆逊单独作传。这也并非是陈寿偏心,而是因为在三国中后期,陆逊以文武全才出将入相,其军事政治才能堪称无双。

陆逊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正式亮相是在建安末年,当孙权和刘备争夺荆州的江陵之战时,陆逊献计,让吕蒙白衣渡江,从而兵不血刃地夺回了荆州,并击败擒杀了关羽

那么,陆逊在早年又都做了些什么,他凭什么会进入孙权的权力核心中呢?

陆逊是江东吴郡的陆氏大族的后代,其家族从东汉初期便已登上政治舞台,到孙吴时期家族势力已经相当庞大,后经两晋南朝而不衰。作为陆氏家族的一员,陆逊也是深受儒学思想,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建安八年(203年),20岁的陆逊经过举荐,进入孙权幕府。当时孙策刚死,孙权既要培养心腹,又要拉拢江东大族,自然对年轻的陆逊也很重视,让他出任东西曹令史。

陆逊建议孙权征讨江东的地方势力,这样既可以把地方的精锐力量吸收到军队中来,又能安排农民从事生产,从而发展经济,积蓄国力。对此,孙权欣然采纳。

东汉末年,许多农民为了逃避赋税而投靠豪强大族,沦为依附民。豪强大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把依附民组成武装队伍,自成一体,他们被东汉朝廷称为“山贼”。

当时在孙权的地盘上就有两支这样的武装力量,一支是会稽的潘临,一支是丹阳的费栈。

陆逊就向孙权建议消灭这两个祸患,于是,孙权任命他为帐下右都督,率军前去剿匪。

潘临、费栈各自带着一帮人马占山为王,横行乡里。潘临见陆逊年纪轻轻,手里又没带多少人马,就没有把陆逊放在眼里,继续猖狂作乱。

陆逊利用潘临的这种自满自大的心理,一面暗地里招募人马,一面加紧侦察这两股敌人的军事力量。

当陆逊了解到潘临身边的兵力不多时,就亲自带兵深入山林,搞了个突然袭击,剿灭了潘临的势力。

费栈的后台是曹操,其拥有的兵力不少,又与山区越族人联合。陆逊乃决定采用智取。他先是探明地形,深夜带兵潜入费栈的大本营,在四周又是击鼓又是摇旗呐喊,制造出千军万马的态势。

费栈不知道陆逊带来了多少兵力,顿时慌乱了手脚,急忙中分兵出来迎战,陆逊却并没有和这些军队纠缠,而是绕过后攻占了费栈的山寨,失去老巢的费栈自杀身亡。

随后,陆逊强令山区的越族居民迁到平原地区,让他们种田纳赋,并把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带走充军。

但令陆逊没想到的是,会稽太守淳于式却向孙权告了陆逊一状:“枉取民人,愁扰所在”。

陆逊听后,反而说淳于式的好话,他对孙权说:“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三国志·陆逊传》)

陆逊的意思是:淳于式的意思是想休养百姓,所以控告我。如果我再诋毁他以混淆圣听,此风气不可长啊!

陆逊说的这番话,让孙权顿时对他心生敬仰,觉得陆逊公正大方,是个青年俊杰。为此,孙权做主,把自己的侄女、哥哥孙策的女儿许配给了陆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朝为什么会爆发农民起义?在此之前为什么从没有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秦末农民起义是历史上第一次爆发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因为当时秦始皇大兴修建宫殿和各种建筑,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财力,所以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最终在民间爆发反抗。陈胜和吴广是当时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最后由项羽和刘邦两支主力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那在此之前为什么就没有发生过农民起义

  • 曹髦讨伐司马昭是不自量力?他究竟有没有可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曹芳被废以后,曹髦作为曹丕庶长孙被立为魏国第四位皇帝。实际上曹髦早就不满司马兄弟在朝中嚣张跋扈的样子了,所以打算私下告知几位大臣,一起讨伐司马昭。结果王沈和王业背叛了曹髦,把机密给泄露了出去,最后曹髦被成济弑杀,背后的主使自然是司马昭。有人说以当时曹髦的力量想要除掉司马昭是不自量力,毕竟曹氏早已被架

  • 一省制什么意思?元朝采取一省制有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隋朝以后,多数朝代采用的中央官职都是三省六部制,只有元朝除外。元朝废除了三省六部制而制定了新的一省制,这个一省制是什么意思呢?只有中书省属于中央政务的中枢,执掌最高军事政务的为枢密院,但权力和地位要比中书省低。虽然也有设立过尚书省,但一般只负责财政,而且这个部门十分不稳定,这便形成了元朝特有的一省制

  • 吕蒙是怎么死掉的?和孙权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吕蒙是东吴名将,也被称为江东四杰之一。吕蒙偷袭荆州,导致关羽战死麦城,荆州也重新落入孙权口袋,可谓是立下一大功。不过吕蒙立功没过多久就因病去世,其死因一直是个谜。在演义中更是把吕蒙的死因归结于关羽索命,当然这是绝不可能的。也有人怀疑吕蒙的死和孙权有关,是孙权害死了吕蒙,不过孙权究竟有何动机这样做呢?

  • 和珅临死前写了一首什么诗?和珅终于明白自己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是清朝,乃至整个历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大贪官,和珅贪腐的钱财足以对抗一个国家。乾隆皇帝知道和珅贪污,但依然对他宠信有加,因为和珅的确有帮乾隆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不过乾隆最后选择主动禅位,把处决和珅的机会让给了嘉庆皇帝,嘉庆帝原本就看不惯和珅,这下和珅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和珅或许明白这一天总会到来,所以

  • 高粱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输?高粱河之战改变辽宋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高粱河之战是辽宋战争之间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虽然宋军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但还是痛失好局让辽军取得了胜利,也就此改变了辽宋战争的局势。宋太宗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打算趁其不备攻打辽国,试图一举拿下幽州。但辽军的反击却让宋军三面受敌,最后全线崩溃。而这场战役也体现出了辽国善用骑兵的优势,宋军则元气大伤,对此

  • 揭秘刘备的陋习,一个让脾气好的甘夫人都无法忍受的陋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战乱频频,民不聊生,老百姓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无数的英雄豪杰,奸雄、枭雄都在这个动乱的年代中孕育而生。最终形成了以曹操、孙权、刘备为首的三股强大势力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由于历朝历代尊刘抑曹的风气,所以三人当中以刘备是最受欢迎的,因为他是汉室宗亲,汉景帝之后裔,又有着匡扶汉室的理想。在

  • 孔子见到老子之后老子说了句什么?为什么孔子听后三天不说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一个创立了儒家学说,一个创立了道家学说。虽然后世从汉武帝开始一直都在尊崇儒家学说,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学说就没有价值,相反,儒家其实是因为更加符合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所以才被接纳,如果要论起其他的学说,或许儒家还要往后排。就像当年孔子见到老子之后,老子说了一句话,

  • 袁崇焕死的冤吗?其实毛文龙死的更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觉得,明朝大将袁崇焕死的很冤,毕竟明朝正是用人之际,崇祯却杀掉了袁崇焕,这不是把明朝往火坑里面推吗?不过,要说袁崇焕死的冤,那就得先看看另外一个人死的冤不冤了,这个人就是毛文龙。崇祯也不会无缘无故杀掉一员大将,如果来看看毛文龙为何而死,就会知道袁崇焕到底是不是冤枉的了。袁崇焕杀毛文龙,历来

  • 包拯被叫做包青天,包拯家中其实很有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觉得,包拯作为一个公正严明,爱民如子的好官,不仅应该是满脸黑色震慑坏人,而且还自动的给他安上了“清官”的印象,认为包拯应该同样也是两袖清风,家里没什么钱财才对。但实际上,包拯家中的境况刚好与此相反,毕竟包拯生在重文轻武的宋朝,宋朝对于文人的待遇可以说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