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居正为什么是明朝名臣第一人?张居正有什么贡献?

张居正为什么是明朝名臣第一人?张居正有什么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582 更新时间:2024/1/20 11:06:05

张居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他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这个官职是非常大的了,而张居正在位期间,又为明朝做出过什么事情呢?后来很多人也知道,张居正也曾经贪污,而且甚至可以算是“巨贪”,他出门坐的轿子非常豪华,这也让人难以想象了。张居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被誉为是明朝名臣第一人?

中国古代往往以忠孝仁义作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若是更进一步来评判一个臣子,自然当从他为君、为国、为民做了什么事来衡量。

有明一代,时局波诡云谲,名臣辈出,但私以为张居正当为明朝名臣第一人。

据明史记载,张居正“少颖敏绝伦”,谓之“国器也”,事实也确实如。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能与政治觉悟,一路从进士走到内阁次辅最终走到内阁首辅的位置,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重臣。

隆庆六年(1572)夏,发生了一件不平常的事。

首揆高拱说出了“十岁幼童何能尽理天下事?”的不当言论,与其积怨已久的张居正与大伴冯保联手,向太后与皇上献上奇计,建议采取断然措施处置高拱。在艰危之际保障了皇室的安全,除掉了“逆贼”,尽管有为自己前途的考量,但也算是忠君的表现。击垮了高拱后的张居正自然而然地坐上了内阁首辅的宝座,达成了自己初步的政治理想,尽心辅佐万历皇帝,至此开明王朝暮色中光辉耀眼的十年。

张居正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改革家,再来看看他为国、为民,做出了哪些贡献。明朝中叶,土地兼并泛滥,朝廷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外敌压境,内乱不止,实在是“危急存亡之秋”。张居正蒿目时艰,总结出当时五大积弊:“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维修,曰财用大匮。”,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政治上,以“尊主权,课吏治,行赏罚,一号令,强公室,杜私门”为方针,着重于整顿吏治,创造性地提出了“考成法”即严格考察官员们的工作,要求官员定期向内阁报告工作情况,有效地提高了内阁实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整治旧吏的同时选拔任用支持变法的官员,为自己新法的推行做好组织上的准备。这一改革既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朝野中迂腐顽固的势力,又注入了激进改革的新生力量,可为一举两得。

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是张居正改革最迫切最重要的工作。清查全国土地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下令推行著名的“一条鞭法”。这一大举措有效地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不仅减轻了百姓的税负,提高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维护了社会稳定,亦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国家军事的发展,为清除“南倭北寇”奠定了经济基础。

此外,“一条鞭法”是自唐“两税制”以来中国税制史上的重大进步,其对后世税制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后人对于张居正的评价自是有褒有贬,评判他生活腐化、以公谋私等当然无可厚非。不过,人无完人,正是因为有不完美的缺点存在,这个人才更加真实丰满。张居正不是一个可以供人学习、模仿的“标兵”,但的确是一位能臣,一位为君、为国、为民乃至后世都做出极大贡献的能臣,担得起明朝名臣第一人的名号。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陆逊妻子是谁?孙权为何把孙策长女嫁给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陆逊是东吴重臣,也是三国时期出将入相的典范人物,相信关于陆逊的事迹大家都已经十分了解了,但陆逊的家事恐怕知晓的人并不多。陆逊共有三位兄妹,他的妻子则是孙策长女孙氏,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孙权会把自己哥哥的长女嫁给陆逊,要知道能娶皇室子女,此后就成皇亲国戚了。当然以陆逊的功绩来说,他的确配得上这样的殊荣,夷

  • 秦朝为什么会爆发农民起义?在此之前为什么从没有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秦末农民起义是历史上第一次爆发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因为当时秦始皇大兴修建宫殿和各种建筑,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财力,所以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最终在民间爆发反抗。陈胜和吴广是当时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最后由项羽和刘邦两支主力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那在此之前为什么就没有发生过农民起义

  • 曹髦讨伐司马昭是不自量力?他究竟有没有可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曹芳被废以后,曹髦作为曹丕庶长孙被立为魏国第四位皇帝。实际上曹髦早就不满司马兄弟在朝中嚣张跋扈的样子了,所以打算私下告知几位大臣,一起讨伐司马昭。结果王沈和王业背叛了曹髦,把机密给泄露了出去,最后曹髦被成济弑杀,背后的主使自然是司马昭。有人说以当时曹髦的力量想要除掉司马昭是不自量力,毕竟曹氏早已被架

  • 一省制什么意思?元朝采取一省制有哪些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隋朝以后,多数朝代采用的中央官职都是三省六部制,只有元朝除外。元朝废除了三省六部制而制定了新的一省制,这个一省制是什么意思呢?只有中书省属于中央政务的中枢,执掌最高军事政务的为枢密院,但权力和地位要比中书省低。虽然也有设立过尚书省,但一般只负责财政,而且这个部门十分不稳定,这便形成了元朝特有的一省制

  • 吕蒙是怎么死掉的?和孙权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吕蒙是东吴名将,也被称为江东四杰之一。吕蒙偷袭荆州,导致关羽战死麦城,荆州也重新落入孙权口袋,可谓是立下一大功。不过吕蒙立功没过多久就因病去世,其死因一直是个谜。在演义中更是把吕蒙的死因归结于关羽索命,当然这是绝不可能的。也有人怀疑吕蒙的死和孙权有关,是孙权害死了吕蒙,不过孙权究竟有何动机这样做呢?

  • 和珅临死前写了一首什么诗?和珅终于明白自己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是清朝,乃至整个历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大贪官,和珅贪腐的钱财足以对抗一个国家。乾隆皇帝知道和珅贪污,但依然对他宠信有加,因为和珅的确有帮乾隆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不过乾隆最后选择主动禅位,把处决和珅的机会让给了嘉庆皇帝,嘉庆帝原本就看不惯和珅,这下和珅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和珅或许明白这一天总会到来,所以

  • 高粱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输?高粱河之战改变辽宋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高粱河之战是辽宋战争之间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虽然宋军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但还是痛失好局让辽军取得了胜利,也就此改变了辽宋战争的局势。宋太宗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打算趁其不备攻打辽国,试图一举拿下幽州。但辽军的反击却让宋军三面受敌,最后全线崩溃。而这场战役也体现出了辽国善用骑兵的优势,宋军则元气大伤,对此

  • 揭秘刘备的陋习,一个让脾气好的甘夫人都无法忍受的陋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战乱频频,民不聊生,老百姓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无数的英雄豪杰,奸雄、枭雄都在这个动乱的年代中孕育而生。最终形成了以曹操、孙权、刘备为首的三股强大势力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由于历朝历代尊刘抑曹的风气,所以三人当中以刘备是最受欢迎的,因为他是汉室宗亲,汉景帝之后裔,又有着匡扶汉室的理想。在

  • 孔子见到老子之后老子说了句什么?为什么孔子听后三天不说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一个创立了儒家学说,一个创立了道家学说。虽然后世从汉武帝开始一直都在尊崇儒家学说,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学说就没有价值,相反,儒家其实是因为更加符合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所以才被接纳,如果要论起其他的学说,或许儒家还要往后排。就像当年孔子见到老子之后,老子说了一句话,

  • 袁崇焕死的冤吗?其实毛文龙死的更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觉得,明朝大将袁崇焕死的很冤,毕竟明朝正是用人之际,崇祯却杀掉了袁崇焕,这不是把明朝往火坑里面推吗?不过,要说袁崇焕死的冤,那就得先看看另外一个人死的冤不冤了,这个人就是毛文龙。崇祯也不会无缘无故杀掉一员大将,如果来看看毛文龙为何而死,就会知道袁崇焕到底是不是冤枉的了。袁崇焕杀毛文龙,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