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夷王为何烹杀齐哀公?此举并未挽回周王室走向衰落

周夷王为何烹杀齐哀公?此举并未挽回周王室走向衰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79 更新时间:2024/2/3 21:59:54

周夷是西周第九位国君,在位一共15年。不过周夷王上位后,周王室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很多强盛起来的诸侯国都不在进贡,甚至还有攻打周王室的举动。特别是楚国国君熊渠,他是第一个敢自封为王的诸侯。此后周夷王听信纪炀侯的谗言,将齐哀公烹杀,本想杀鸡儆猴,但此举并未挽回颓势。实际上周武王当年选择分封制就注定会有这一天的到来,周室的衰落已是板上钉钉。

谈到君主,一般人想到的应该都是朝堂之上处理国家大事的领袖。

既然身为领袖,是身处权力最顶层的人,其行为和言语对下面臣子和百姓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来说,一个能治国,有担当,得民心的君主,在许多方面都会做出表率。如唐太宗曾经随兵士亲征外敌,还为受箭伤的兵士吸出毒血。汉帝为提倡节俭,自己平日穿布衣,吃素菜,还亲自劳动。历史经验证明,执政期间国家发展势头盛的君主,一定很注重自己的言行,并且善作表率。

这次的问题就涉及到两个君主,并且按照上面这个标准来说,他们都不合格,所以最终自食苦果。一个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将本就不可控的事态弄得更加失控。另一位更可悲,甚至因此而丢了性命。

这两位中一位是周夷王。他是西周的第九位君主,在位时期分封制弊端开始显现。有些势力过大的诸侯已经不来朝贡,周王室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另一位君主是齐哀公,是当时周王室分封下的一个诸侯。这二人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周夷王身在中央,号令诸侯。齐哀公则听其号令,定时交纳贡品和朝见天子,但是后来周王却在没有什么特殊理由的情况下把齐哀公杀了。

本来这一切应该正常运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是他顶撞了周王吗?还是说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事实上,矛盾的确是有,不过周王针对的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而是众多和他身份相同的诸侯。

他只不过是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做了不恰当的事,最后被不恰当的处理掉了而已。周夷王是怎么杀的他?用的什么理由?

说到他被杀的方式,现在让人想想真的是会起鸡皮疙瘩。他是被扔到一口烧满开水的大鼎内活活煮熟的。而他被杀的理由,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他自身的原因和外界原因。

他自身方面的原因就是他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封地,每天沉醉在酒色享受之中。使得下面的百姓包括他的亲弟弟都对他十分不满,甚至在他被杀前还和相邻的纪国密谋反叛之事。

外界原因就是纪国君主在周王面前多了几句嘴。因当时齐国看纪国势力小,所以多次骚扰,使得纪国境内很不安定。纪候怕有一天齐国会攻打过来,就周王说了许多哀公的罪状。

周王此时正发愁怎样挽救一下王室的权威,听到这不禁有了一个主意。就是在诸侯面前处死哀公,以震慑他们,树立君威。因此,就有了后来的事情。

杀掉哀公之后,周王达到他的目的了吗?王室是否重声威?

事实证明,简单粗暴的方法永远无法解决长期积累形成的问题。在他杀掉哀公之后,诸侯们的确有所触动,但并没有对他产生畏惧,更多的是不满。因为他如此随意的处置一个诸侯,事前没有商量,事后也不解释。在诸侯心中,这种做法既不合乎规矩,也不合乎律法。杀人完全成为了他天子一个人的掌控的事情,在这些诸侯眼中,他这样做,不仅没有提高自己的声望,反而还损害了它。

因此在这之后,此前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如果百年之后再回头看的话,估计周夷王自己也没料到这样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最后会加速周王室瓦解的进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孝宗被严重低估,弘治皇帝一生究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在位一共18年。或许朱祐樘在明朝历任皇帝中不怎么出名,但他的确是一位被低估的皇帝。明孝宗为人宽厚仁慈,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不仅重用能臣,而且大力整治贪腐情况。更重要的一点,明孝宗不近女色一生只娶了张皇后一位妻子。所以后人对于明孝宗的评价都很高,朱国桢更是把明孝宗和汉文帝、

  • 赤壁之战有哪些未解之谜?曹操谋士关键时刻集体失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一场战役,但这场战役的背后却还存在诸多疑问。例如,正史中究竟有没有真的发生赤壁之战,恐怕都还要打个问号。其实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大部分情节都是杜撰出来的,诸葛亮根本就没参与这场战役,曹操也没有八十万大军,庞统的连环计也是虚构出来的。所以说演义中描述的赤壁之战,曹操注定是以败局

  • 刘备加入衣带诏为何又要逃走?实为刘备发现董承真正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之命,准备秘密联合几位大臣除掉曹操。董承找上刘备,期初刘备还不愿加入,应该是觉得此番计划成功率不高。但此后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后,他明白曹操始终容不下他,所以决定于董承同谋,准备实行衣带诏。不过刘备最后也没兑现自己的诺言,而是趁曹操指派他进攻袁术,顺势进军下邳。为何刘备最后时刻会选

  • 费祎为什么会被刺杀?费祎究竟得罪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费祎是三国时期蜀汉名臣,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蜀汉四相。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钦点费祎,希望刘禅能够重用他。费祎的确是有过人之才,他曾多次出使东吴,独自面对吴国多人刁难依然可以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就连孙权也被费祎所折服。诸葛亮病逝后,费祎主张休养生息,为了蜀汉此后的发展更是废寝忘食,但费祎最后下场

  • 康熙留给雍正800万两,雍正留给乾隆6000万两,那么乾隆留下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曾经一度也是非常强盛的。当年乾隆皇帝将自己的大清王朝称之为天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自从满清入关之后,到了康熙统治时期,清朝就开始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到了雍正和乾隆时期更是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段时期,期间跨越了13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时期,史学家将这一时期

  • 夏商周算不算大一统王朝?为何直到秦朝才算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秦朝前面还有夏商周,为什么这些朝代就不算一统的王朝呢?虽然夏商周也被称做是一个朝代,但这些朝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就拿周朝来说,周武王推行的是分封制,等于是把原本集中的权利下放给了其他诸侯国,让大家一起管理,所以周室才会逐渐走衰。直到秦朝才真正统一

  • 若同治帝没有早死的话,慈禧会顺利交权吗?清朝会复兴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同治皇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原名叫做爱新觉罗·载淳,他是慈禧太后唯一的儿子。1862年咸丰皇帝驾崩了,同治帝便继承了皇位,而当时的同治帝仅仅只有6岁。同治皇帝即位是清朝时期最为顺利成章的皇帝了,因为咸丰皇帝就两个儿子,同治便是长子。次子则是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所以同治便是合法继承人。同治即位时

  • 汉惠帝病逝吕后为何只干哭不落泪?吕后难道不伤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汉惠帝刘盈是吕后的唯一儿子,刘盈病逝吕后不可能不伤心,至于为什么说吕后只干哭不落泪,这应该是后人为了抹黑吕后才故意加上的,毕竟又有几个人真能看到这一幕呢。不过汉惠帝的死,直接促成了吕后的专权之路。刘盈没有年纪较大的儿子,如果此时有人想篡位那便是刘氏最虚弱的时候,所以吕后才会想办法独揽大权,这样她才能

  • 荀彧在三国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并非只是一介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喜欢把荀彧列为曹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其实以荀彧的职责来看,他并不是一位简单的谋士,而是曹操想要一统北方,把持朝廷的重要人物。荀彧担任尚书令十数年,在朝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此后他选择辅佐曹操也只是以为曹公是他心目中的“明君”。其实荀彧一直很纠结,他并不想背叛汉室,但曹操又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是很强大?依然能痛揍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赵国牺牲约有45万兵力,但战国并没有快速衰亡,反而依然强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到了战国晚期,能和秦国单独正面交战的诸侯国也就剩赵国了。赵国推行胡服骑射后,军队实力大增,也是抗秦的绝对主力军。赵国战败以后,此后依然能痛揍邻居燕国。而且要是赵国没留点资本,早就被秦国趁势给灭国了。当时赵国的处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