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的父亲为什么叫叔梁纥?为什么不姓孔?

孔子的父亲为什么叫叔梁纥?为什么不姓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00 更新时间:2024/2/5 5:50:12

在很多人看来,孔子孔丘,自然是姓孔的,而且后世孔子的家族传承至今,后人们都是姓孔的,自然会认为孔家从古至今都姓孔,那么孔子的父亲肯定也姓孔。然而孔子的父亲却叫做叔梁纥,名字里并没有一个孔字,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孔子的父亲不姓孔,孔子也不随父姓呢?还是说他们的姓有什么习俗吗?

我注意到,有些人说,因为孔子是他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氏野合的产物,所以父子不同姓呗,他父亲姓叔,他姓孔。也有人说,孔子并不姓孔啊,他父亲叔梁纥也不姓叔,他们都姓子,是同一个姓啊。也有人,孔子是他母亲颜氏和不知什么人野合的产物,和人家叔梁纥关系都没有,是他母亲为了攀附名人,硬往人家叔梁纥身上靠的。还有人说……

算了,不说了,只要辨清上面这三种说法,就可以回答“孔子的父亲叫梁纥不姓孔”的问题了。

来来来,说孔子不姓孔的人,您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孔子不姓孔”,您让这孔府历代的衍圣公情以堪?您让我们自称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的北大教授孔庆东先生情何以堪?您再来解释一下孔林、孔庙、孔碑、孔府应该怎么叫才是正确的叫法。

傻眼了吧?!其实,现在我们称一个人的姓为姓氏,即姓等于姓氏,但在古代,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儿。古代是先经历母系社会再到父系社会的。姓代表母系;氏代表父系。也就是说,是先有姓,后有氏的。

母系社会的社会形式非常低级,姓的功能很质朴,主要用来区分血缘,体现在生物性上,用以制约婚姻,同姓不通婚。父系社会的社会形式相当高了一点,则氏的功能体现在社会性上,用以分贵贱,通过氏可以了解他来自哪个宗族或家庭。

通常,平民有姓有名而无氏,称呼就有名有姓。贵族拥有了平民所没有的氏,就不称姓了,称姓会自跌身价,只称氏称名。孔子虽然出身于没落贵族,但也是贵族,他的名为丘,字仲尼,称他为“孔丘”时,“孔”其实是他的氏。

那么,孔子的姓是什么呢?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殷商后裔、国贵族,其姓为“子”。

补一句,现在我们称“孔子、孔子”,可不要以为前一个“孔”是氏,后一个“子”是姓,前面说过,贵族是不会在称呼中出现姓的。“孔子”这个“子”,在这里表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云麓漫钞》就说得清清楚楚: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

话说回来,孔子父亲叔梁纥的称呼里,也不出现姓,甚至连氏都没出现,“叔梁”是他的字,“纥”是他的名——注意,名和字是分开的,也不是一回事儿。只称名和字,不称姓和氏,更显身份尊贵。

孔子六世祖孔父嘉的身份更尊贵,是宋国大司马,“孔父”是字,“嘉”是名,称呼里也不出现姓和氏。实际上,孔父嘉死于宋国内乱后,他的子孙逃亡到了鲁国,就以他的字“孔父”中的“孔”为氏。即鲁国这一支孔父嘉后裔都以“孔”为氏的。

但这一支后裔,在称呼中出现氏,即从孔子开始,之后就固定了下来,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孔伋,曾孙叫孔白,玄孙叫孔求……战国以后,谋士纵横,越来越多社会低层人士跻身上流社会,他们之前是没有氏的,只称姓;而当他们发展成一个个大家族,姓和氏就渐渐合流了,最后姓和氏合成了一个“偏正词组”,实质为氏,词义却偏于姓。

这个时候,说“孔子姓子不姓孔”,或说“孔子就姓孔”,都对。但说孔子的父亲就姓孔,那就不对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元载为何贪污胡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胡椒在现代,算不上是什么新鲜稀奇的东西,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做菜的时候会使用的一种调味品,市场上一抓一大把,所以你可能无法想象,胡椒在唐朝的时候,到底有多值钱。这种值钱的东西,让宰相元载动了心思,他贪污了八百石的胡椒,就是因为这八百石胡椒,将元载送上了被抄家灭门的道路,究竟胡椒在古代有多值钱?名节重

  • 刘伯温为何要誓死阻拦朱元璋灭掉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日本,若不是当年刘伯温的极力劝阻,恐怕日本早就已经被明军给踏平了,哪里又会有什么日本侵华战争这等羞辱呢?在当年,朱元璋是得有多生气才会想着去灭掉日本呢?明太祖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之后,便马上开始派出使者前往各国,一来是为了与周边各国搞好交往,二来是为了宣告元朝已经被明朝所取代了,现在已经是朱

  • 东汉末年四大士族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任何时候,都有一些传承了很多年的大家族,这些大家族一般在历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根基深厚,很多也会和皇族有很深的渊源,可以说连皇帝也不敢轻易去动他们。而在东汉末年,就有四大士族,这四大士族分别是哪些?为什么很少有听说他们在汉末三国时期做出过什么很特殊很杰出的功绩呢?魏晋时期士族崛起,追溯其渊

  • 夏朝是如何被商朝取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自涂山之会大禹建立夏朝以来,向外征伐三苗部族,内部平定共工部落,华夏大地各部落开始纷纷朝贡夏后氏部落。大禹逝世以后,儿子启即位,先后扫平了伯益、有扈氏等一些反对力量,夏后之名如日中天。夏朝第三位君王太康昏聩荒诞,被华夏族内东夷族系的有穷氏驱逐故地。太康失国引发夏后氏部落流离四方,虽有中康、相先后主持

  • 明朝清官海瑞怎么死的?最后竟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他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在嘉靖时期,海瑞曾做好必死的决心向明世宗呈上《治安疏》,这则奏疏表达了诸多对嘉靖帝的不满,而且直言天下百姓早就对他不满意了。当时海瑞已经为自己备好棺材,此后嘉靖入狱但并没有被处死。明世宗驾崩后,海瑞大赦出狱,继续他的仕途之路。不过此后海瑞备

  • 唐朝时期的经济到底有多发达?开元盛世时期有多强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唐朝被称之为历史上最繁荣最强大的一个朝代,有唐高祖李渊所创立的,后来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而变得不断强大起来。到了唐玄宗在位时期,唐朝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开元盛世”。那么唐朝开元盛世时期到底有多强大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当时唐朝实

  • 乐毅能力有没有被夸大?他和赵括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会把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赵王采用了赵括。赵王既然不想用廉颇,那也可以启用乐毅啊,乐毅怎么说也曾率军攻破齐国70余座城市。实际上乐毅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厉害,可能后人对他的能力多多少少有些夸大,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乐毅不一定就比赵括要强,和廉颇更是比不了。廉颇怎么说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那

  • 为何古代学书人宁愿放弃状元榜也要当探花郎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科举制度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甚至到现在还在延续着当年的这一制度。科举制度的出现给我选拔出来了不少的人才,可以说是能够主导着一个国家的兴亡了,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在古代是有多么的重要了。就像是如今的各种考试,什么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试等等,都是由当年的科举制度演变而来的。科举制度最大的人贡献者就是隋文

  • 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有多厉害?关于张辽的三大谜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张辽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其实张辽跟随过的主公有很多,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吕布被曹操击败以后张辽才转投曹操麾下。此后张辽在白狼山之战大破乌桓,又击败陈兰、梅成。合肥之战张辽差点带兵杀至孙权主帅旗下,令吴军威风丧胆,经过此役张辽威震江东,他也位列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实际上关于张辽还有三大谜题没有揭开,

  • 清朝强制留辫子,那秃顶的人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满清入关之后,曾经颁布过历史上最严苛的一条剃发易服的命令,为了让外表上看不出来是满人还是汉人,他们要求所有的汉人都必须穿着满人的服饰,发型也要和满人保持一致,否则就杀头,历史上也有坚决抗争的人民,可最终都被残忍杀害了。不过,留辫子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比如秃顶的人,那满清是如何处理的呢?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