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年四大士族都有谁?

东汉末年四大士族都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277 更新时间:2024/1/15 18:27:30

任何时候,都有一些传承了很多年的大家族,这些大家族一般在历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根基深厚,很多也会和皇族有很深的渊源,可以说连皇帝也不敢轻易去动他们。而在东汉末年,就有四大士族,这四大士族分别是哪些?为什么很少有听说他们在汉末三国时期做出过什么很特殊很杰出的功绩呢?

魏晋时期士族崛起,追溯其渊源始于东汉中后期。在东汉中期的时候,士族的先辈已经产生出了不小的影响力。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士族的影响力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力量。按理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士族的后辈凭借先祖的影响力,应该能够迅速拉队伍振兴汉室。但是为啥这些士族都没有能够力挽狂澜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东汉末年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四个士族。

资历最早:弘农杨氏。代表人物:杨彪杨修父子。

要论起“四世三公”的资历,弘农杨氏可比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早太多了。杨氏的先祖杨震在东汉中期邓氏外戚掌权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被誉为“关西孔子”。虽然出身寒门,凭借自己的学问和德行被世人尊敬。再使劲追溯,杨震的先祖杨喜在刘邦时代都在朝中为官。

杨震开了弘农杨氏这一支脉的崛起,最后官至太尉。他的儿子杨秉赶上了外戚梁冀时代,也官至太尉,他的孙子杨赐赶上了外戚窦武时代,也官至太尉,他的玄孙杨彪赶上了董卓乱政,也官至太尉。但是到了杨彪的儿子杨修这一辈儿,赶上了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群雄打得火热。杨修没能继承老杨家的荣耀,自作聪明被曹操给杀了。不过这一脉的关荣却继续延续了下去,杨修的儿子扬器很受司马炎的称赞,官至典军将军。

别以为杨氏就这样没落了,后来的隋炀帝杨坚,唐贵妃杨玉环依然延续了杨家的荣耀。至于后来的杨家将,不太清楚不乱说。弘农杨氏成为了士族起源最早,延续最久的士族势力,对整个中国历史都有一定的影响。

大家之后:颍川荀氏。代表人物:荀彧荀攸叔侄。

诸子百家中派系众多,能够称得上“大家”的也就那么几个,而提倡“性本恶”的荀子足以称得上“大家”。荀彧就是荀子的第十四代玄孙。荀氏士族的崛起开始于外戚梁冀时代的荀淑,东汉中期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李固李膺就是他的弟子。荀淑的一生干了两件厉害的事情,一件是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德行开了荀氏士族的头,一件是生了八个吊炸天的儿子,合起来称为“荀氏八龙”。

秉承祖上的名望,荀彧一生都在致力于兴复汉室。虽然最终也没有改变曹氏篡汉的既定事实,但是他确实尽力了。有意思的是,荀彧的儿子荀恽娶了曹操的女儿安阳公主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荀甝,一个叫荀翼(原字是一个雷下面一个共)。荀翼又娶了司马懿的女儿南阳公主,也就是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妹妹。荀翼的二儿子荀悝被司马炎追赠为车骑将军(高级军事统帅)。荀彧一生殚精竭虑地匡扶汉室,但是他的儿子却帮助曹氏取代了汉室,而他的孙子又帮着司马氏取代了曹氏。真是叫人感叹不已。

颍川陈氏,代表人物:陈群陈泰父子。

陈氏的崛起开始于窦武时代的陈寔,和他的两个儿子陈纪,陈谌并成为“陈氏三君”。“梁上君子”的典故就是从陈寔创造的。陈寔活到了何进掌权的时代,但是不给何进面子,就是不去当官。他的儿子活到了群雄争霸的时候,也拒绝了袁绍让位大将军。陈纪的儿子陈群是陈氏最著名的人物了,做到了曹魏司空的位置,官至三公检查百官。

同样是托孤重臣,陈群对于曹魏的贡献简直不亚于诸葛亮之于蜀汉。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度甚至穿越时空影响了魏晋整个时期的人才选用。陈群的儿子陈泰为了给曹髦争口气,差点被司马昭给杀了。陈氏后裔没能延续老陈家的荣耀。但是陈群的政治策略却一直在影响封建王朝的政治。

汝南袁氏,代表人物:袁绍袁术兄弟。

这个就广为人知了,袁氏士族的品牌崛起于袁安时代,官职司徒,袁安小儿子袁敞司空,袁安孙子袁汤太尉,袁汤的儿子袁逢司空,袁隗司徒。形成了鼎鼎大名的“四世三公”品牌。

袁绍袁术在乱世中打出了自己“四世三公”的招牌,没费多大功夫就拉起了自己的队伍逐鹿天下。但是他门哥儿俩太过于自信,干的也是借助品牌打造品牌的事儿,都有心称帝,结果也都是兵败身死。袁氏没落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袁氏后辈不团结,都想当老大。最后连老小都没有当成。袁氏士族也逐渐没落了。

东汉末年四大士族势力,凭借自己的能力,开创了魏晋士族品牌。左右了天下数百年的局势。唯一有心力挽狂澜的只有荀彧,可惜结局叫人感叹不已。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夏朝是如何被商朝取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自涂山之会大禹建立夏朝以来,向外征伐三苗部族,内部平定共工部落,华夏大地各部落开始纷纷朝贡夏后氏部落。大禹逝世以后,儿子启即位,先后扫平了伯益、有扈氏等一些反对力量,夏后之名如日中天。夏朝第三位君王太康昏聩荒诞,被华夏族内东夷族系的有穷氏驱逐故地。太康失国引发夏后氏部落流离四方,虽有中康、相先后主持

  • 明朝清官海瑞怎么死的?最后竟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他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在嘉靖时期,海瑞曾做好必死的决心向明世宗呈上《治安疏》,这则奏疏表达了诸多对嘉靖帝的不满,而且直言天下百姓早就对他不满意了。当时海瑞已经为自己备好棺材,此后嘉靖入狱但并没有被处死。明世宗驾崩后,海瑞大赦出狱,继续他的仕途之路。不过此后海瑞备

  • 唐朝时期的经济到底有多发达?开元盛世时期有多强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唐朝被称之为历史上最繁荣最强大的一个朝代,有唐高祖李渊所创立的,后来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而变得不断强大起来。到了唐玄宗在位时期,唐朝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开元盛世”。那么唐朝开元盛世时期到底有多强大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当时唐朝实

  • 乐毅能力有没有被夸大?他和赵括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会把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赵王采用了赵括。赵王既然不想用廉颇,那也可以启用乐毅啊,乐毅怎么说也曾率军攻破齐国70余座城市。实际上乐毅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厉害,可能后人对他的能力多多少少有些夸大,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乐毅不一定就比赵括要强,和廉颇更是比不了。廉颇怎么说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那

  • 为何古代学书人宁愿放弃状元榜也要当探花郎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科举制度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甚至到现在还在延续着当年的这一制度。科举制度的出现给我选拔出来了不少的人才,可以说是能够主导着一个国家的兴亡了,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在古代是有多么的重要了。就像是如今的各种考试,什么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试等等,都是由当年的科举制度演变而来的。科举制度最大的人贡献者就是隋文

  • 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有多厉害?关于张辽的三大谜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张辽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其实张辽跟随过的主公有很多,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吕布被曹操击败以后张辽才转投曹操麾下。此后张辽在白狼山之战大破乌桓,又击败陈兰、梅成。合肥之战张辽差点带兵杀至孙权主帅旗下,令吴军威风丧胆,经过此役张辽威震江东,他也位列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实际上关于张辽还有三大谜题没有揭开,

  • 清朝强制留辫子,那秃顶的人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满清入关之后,曾经颁布过历史上最严苛的一条剃发易服的命令,为了让外表上看不出来是满人还是汉人,他们要求所有的汉人都必须穿着满人的服饰,发型也要和满人保持一致,否则就杀头,历史上也有坚决抗争的人民,可最终都被残忍杀害了。不过,留辫子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比如秃顶的人,那满清是如何处理的呢?现代人

  • 韩信之死刘邦是喜还是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经无限感慨的说了这么一句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一个布衣出身的刘邦,显然

  • 光绪为什么称呼慈禧为亲爸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还珠格格》的人一定记得剧中对太后的称呼“老佛爷”,这个称呼其实的确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慈禧就被人称作老佛爷。不过,老佛爷这个称呼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用来称呼什么人的?除了这个,光绪还叫慈禧为“亲爸爸”,这就更奇怪了,爸爸不是男性吗,为何光绪要这样称

  • 元朝时期社会矛盾为何如此尖锐?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元朝,这次首次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1279年,元朝大军在崖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彻底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到了元朝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是没能走上正轨。到了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导致了元末的农民起义。元代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主要体现在&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