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四十八岁起兵之前在干嘛?真的是个混混吗?

刘邦四十八岁起兵之前在干嘛?真的是个混混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35 更新时间:2024/1/19 15:55:16

很多人可能觉得,刘邦在正式从起义军中走出来,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成为皇帝之前,在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小混混,每天好吃懒做,和一帮人混在一起,吕太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也实在是够委屈的。不过,尽管史书上是这样记录的,但事实果真就是如此吗?刘邦在起义之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过些什么呢?

一、刘邦出生的秘密

公元前256年,当刘邦在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中阳里街道)呱呱坠地的时候,村子里还出生了一个男孩,名叫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在任何时候都值得庆贺一番,何况两家还是世交呢?于是这两个孩子一起长大、一起读书、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刘邦出生时,他的宿命之敌嬴政这时候刚刚三岁,正跟着父亲异人在赵国当人质。而等到刘邦和卢绾读完书后发愁未来时,嬴政也早已当上了秦王。

二、刘邦游历的秘密

刘邦出生时,沛地差不多已经是楚国的地盘了,但是这块地之前还是魏国的地盘。所以不论刘邦的父辈还是刘邦、卢绾这一代人,心里面还把自己当做魏国人。

有人会问:你凭什么这么说?有证据吗?当然有,史记记载,刘邦和卢绾在读完书后,打算出仕。但是按照他们的平民身份在贵族当道的战国时期基本上是不可能,但是还有一条路,就是凭借自己的才华成为某一位大人物的门客!战国时期有四大公子以养士闻名天下,他们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信陵君无忌,是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一度养士数千人,并且多次击败强大的秦国,挽救了赵国、魏国于危难之际。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但是也正是因为信陵君已经自成一派,闻名诸侯,也遭受到了他的哥哥魏安釐王的猜忌,信陵君不受重用,终日苦闷不乐,只能沉迷酒色。公元前243年,信陵君魏无忌去世。这一年刘邦13岁。而刘邦的童年则是伴随着信陵君的名震天下,所以有意无意之间,信陵君魏无忌的身影便种在了刘邦的心中。

刘邦学成出山后,就离开沛县,打算前往投奔信陵君。可惜信陵君已经去世了,刘邦无缘得见心中的偶像。但是刘邦听到信陵君虽然去世,但是信陵君的三千门客继承了信陵君的衣钵,在外黄县有一个叫张耳的人,曾经是信陵君的座上客,现在也在学信陵君养士。于是刘邦打算去见见张耳。

没想到这一去,刘邦和张耳却是一见如故。据历史记载,刘邦跟着张耳多次“游历”,在一起几个月之久。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史记-张耳列传

张耳是信陵君的门徒,因为养士的关系在魏国也算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在秦国灭亡魏国时,张耳肯定没少替魏国出谋划策抵抗秦国。刘邦和这样一位人物成为好友,心中对于秦国自然没有多少好感。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在魏国灭亡期间,刘邦和张耳做出了哪些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刘邦一直从事着反秦的工作,而绝对不是跟着张耳“游玩”。

等到公元前225年,刘邦32岁的时候,秦始皇灭亡了魏国。随后发布通缉令,通缉张耳及其门客。于是张耳决定解散团队,让大家都分散隐藏起来。大家猜想一下,刘邦会不会是这个时候才又再一次回到沛地,悄悄潜伏的呢?

三、 刘邦养士的秘密

偶像是养士闻名的信陵君,朋友是学习信陵君养士的张耳,跟着这样的人,刘邦又怎么会忘记养士呢? 回到了沛地的刘邦干的事情很明显,依然是养士。

只不过信陵君和张耳有钱,可以养大量的门客,而刘邦没钱,只能靠着嫂子养几个当地的混混吃喝。但就算这样,刘家也没多少粮食养闲人,这才导致刘邦嫂子敲锅赶人,结果让刘邦记恨了许多年的故事。

其实联系之前的故事,我们可以大胆想象,秦始皇虽然灭亡了六国,但是还有大量的六国遗族组成秘密的反秦联盟。信陵君三千门客,假如都像张耳、刘邦这样,每个门客都养若干士,集结起来后是多么庞大的一股力量?

刘邦呢,除了散尽家财养了沛县的许多游侠。在他当了亭长后再往咸阳输送劳役的时候,见到了出行的秦始皇,并发布豪言壮语: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当劳役逃跑后,刘邦更是干脆放了所有人,刘邦的这种心胸气度折服了许多人,于是跟着刘邦的人更多了,刘邦得罪了官府,只能藏在芒砀山中,靠着萧何等人的打掩护,才躲过了秦朝的惩罚。而根据后面发生的事情,其实很容易得出结论:张耳、陈馀、刘邦等人就是魏国秘密反秦组织中的一员。

四、刘邦起兵的秘密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六国贵族还不敢如何,但是等到秦始皇一死,秦国在赵高胡亥的带领下开始开始全面倒退。

天下群雄有了陈胜吴广的带头作用,都纷纷响应。刘邦作为沛县反秦秘密基地的头目,在沛县深耕多年。不但积累了三百人的队伍,而且和沛县的主要官吏萧何,曹参都非常熟悉。

熟到什么程度呢?据历史记载,刘邦犯事之后,萧何多次替刘邦打掩护。那么刘邦都会犯哪些事儿呢?以史为鉴猜测:除了放跑劳役这种事情,还有极大概率是从事和秘密反秦有关的活动。

既然萧何在这种事情上给刘邦打掩护,说明萧何最起码知道刘邦所从事的秘密职业是:反秦!也正是因为如此,天下大乱时,萧何曹参才一个劲的撺掇沛县县令请刘邦来守城。县令拒绝后,萧何等人直接叛变,迎接刘邦入城起兵。刘邦这才得到了群雄逐鹿的初始资本!

所以综上所述:刘邦的前半生虽然貌似平淡无奇,但其实隐藏着许许多多有意思的细节,绝不是一个小混混。

而且刘邦在统一天下后,对于曾经同样是反秦联盟中的好友张良、张耳等人都是非常看重,张良就不用多说了,在鸿门宴要不是张良,刘邦怕是危险了。张耳一度是刘邦任命的七大异姓王之一。还有,刘邦在成为天子后,每一次路过大梁,都要去祭拜自己的偶像信陵君,甚至还专门安排了五户人家,逢年过节专门祭祀信陵君。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夹谷会盟齐国为何会败给鲁国?孔子一句话让齐景公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年间,齐国国君齐景公想要联合鲁国一起对抗吴国,致力于恢复齐桓公的霸业,所以同鲁定公约定在夹谷会盟。当时鲁国派出孔子担任相礼,参与会盟大典,不过在会盟台上,齐国的乐队却手持各种兵器,喧嚣而上,这让孔子感到大为不妙。于是告诫齐景公这些人是在戏弄诸侯,齐景公理亏只好将这些人斩首,此后更是把占有鲁国的国

  • 党锢的意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党锢这个词,可能很多小伙伴们还不是很熟悉,比较陌生。这是指在古代禁止某一些政治上的朋党参政的现象。东汉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所谓"锢"就是终身不得做官。党锢的政争自延熹九年(166),一直延续到中平元年(184)。宦官五侯掌权以后,跟梁冀一样胡作非为。他们

  • 商朝为何会突然走向灭亡?对别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商朝的最后意外皇帝是商纣王,由于自己的暴政导致起义,最终走向了灭亡。那么在历史上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吗?历史上的商朝回合突然一下就走向了灭亡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汤伐桀,商革夏命之后,并没有对夏后氏赶尽杀绝。商部落留下许多人在夏朝故都开始战后重建,而商汤自己

  • 蒲松龄参加科举44年,为什么连举人也没考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蒲松龄大家都知道,他的《聊斋》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神话传说故事,妖魔鬼怪都在其中,人们如果看多了人世间的事情,去看看这些神鬼传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蒲松龄虽然很出名,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参加科举考试,考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却连一个举人都没有考上,蒲松龄难道真的就是没有才华吗?但是为什么没有

  •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心腹下场怎么样了?李世民并没有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上有很大的争议,因为李世民等于是通过大义灭亲的方式强行上位,甚至还威胁到了皇帝李渊的位置。但李世民又是唐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所以玄武门之变并没有被强烈的抨击。虽然李世民对自己的兄弟能下狠手,但他也有宽心的一面,因为李建成有几位心腹,李世民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其中的四

  • 春秋战国时期隋国是如何灭亡的?隋国曾是楚国的保护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西周初期,湖北随州封了一个姬姓诸侯国,名为隋国。隋国早年是周天子在南方的重要邦国,专门负责替周室控制金属资源的运输,还要遏制南蛮的发展。巅峰期的隋国曾是楚国的保护国,吴国伐楚,楚昭王就曾逃到隋国避难。不过隋国最后却在战国初期亡于楚国之手,当时楚国晋升为五霸之一,对于周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亚致力。下面

  • 关羽和赵云为何很少同时作战?两人风格并不搭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和赵云都属于三国中十分著名的人物,两位也都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不过细数蜀国的战役,会发现关羽和赵云很少同时作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说两人的武力值应该不分伯仲,只是关羽地位肯定还是在赵云之上。有人觉得赵云天生不适合团体作战,这肯定是对赵云的误解。关羽虽然性格高傲,但是对赵云应该没有太多想法。而且在

  • 楚怀王为什么会死在秦国?楚怀王竟成了敌国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觉得楚国的衰落就是从楚怀王开始的,楚怀王在位29年,他亲眼见证了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强大起来的。不过楚怀王继位早期,还是推行了一系列的良政,而且重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此后进一步扩充了楚国的疆土。但在后期楚怀王开始犯糊涂了,他被秦昭襄王扣押在秦国三年,最后还客死他乡。不过楚怀王致死都没有做出对楚

  • 商山四皓指谁?为何刘邦都要听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吕后能够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还要多亏商山四皓的帮忙。正是因为有商山四皓出面说服刘邦,才让他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想法,那这个商山四皓究竟是什么来头呢?商山四皓是汉初十分有声望的四位隐士,既然称为隐士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随意露面的。商山四皓信奉黄老之学,各个都学识渊博,所以刘邦也要敬让他们三分。下面就为大家简单

  • 除了六国之外秦国还灭了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这在历史上也算是史无前例的壮举,不过也可能给很多人造成误会,认为秦国当时就只是灭掉了六国。事实上,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林立,除了战国七雄之外还有非常多的其他的国家,也就是说,秦国灭掉的远远不止六国,只不过战国时期他们是主角而已。那么,除了六国之外,秦国还灭掉了哪些小国家呢?秦灭六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