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为何会突然走向灭亡?对别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商朝为何会突然走向灭亡?对别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29 更新时间:2024/1/26 12:55:32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商朝的最后意外皇帝是商纣王,由于自己的暴政导致起义,最终走向了灭亡。那么在历史上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吗?历史上的商朝回合突然一下就走向了灭亡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汤伐,商革夏命之后,并没有对夏后氏赶尽杀绝。商部落留下许多人在夏朝故都开始战后重建,而商汤自己返回山东丘陵老家。所以此时的商是以自己老家为核心控制夏朝遗民的。

随着局势的需要,商朝的政治中心开始逐渐西迁。为了方便更好的统治各地,上建立起来一整套比夏完善的朝贡制度。另外商还以自己的嫡系部落氏族作为内服,以周边方国最为外服进行内外服管理,并在其中安插了许多自己的部落族人成为封疆大吏进行制约。

商朝在不断巩固自己统治的同时,继续对夏族残部进行清剿。这些可怜的夏族遗民有的被赶到了陕西南部的渭河谷地,这个日后被称作关中的地方。还有一些夏族人则逃难到了南方乌烟瘴气的荆楚山地之中。这两拨人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姬姓夏人(周王室)和芈姓夏人(楚国宗亲)。

商朝传承几代之后,因为王位继承制度的不合理造成九世之乱的长期内斗。当时商朝传位兄终弟及,所以传到第二代的时候便出现了王室宗亲皆有继承权的恐怖局面。

九世之乱引发商朝王室衰微,宗亲内部互不信任。到了盘庚迁殷之后,商朝才再一次稳定下来,然而周围方国因为商朝内乱蠢蠢欲动。

盘庚之后第三代商王武丁在位之后,为了收拢天下人心开始推崇自己的先祖帝喾,并将商王冠名为帝的倾向彻底固化。夏朝以后为尊的名号也在此时让渡给最有威望的女性,也就是商王妃了。

武丁中兴期间,帝武丁南征北战,对西部大患鬼方进行了几次有效打击,最终迫使鬼方部众或降服或北上远遁。在此期间,武丁发现同在西方的属国周的表现非常抢眼,周在配合商讨伐鬼方和其他外族方国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勇武,这让商朝对其另眼相看。

周就是当初被商汤驱逐到渭河谷地的夏族遗民。渭河谷地是当初炎帝族系东迁之前的发源地,再往西就是羌人祖地。周人在此地盘踞,不可避免的和附近强悍的羌人有颇多交集,民风彪悍,打起仗来也自然比别的外服方国勇猛的多。

西部不仅有鬼方、羌人,还有犬戎等其他外族和方国,因此后来商朝任命周的首领为西伯。西伯,即为统御西方诸多部落的人,可见此时商朝对周的青睐程度了。

武丁大杀四方,将九世之乱造成的动乱因素全部驱逐出去,却也因此树敌太多。商本是华夏集团内部东夷族系的一支,其先祖‘鸟夷’更在东夷赫赫有名。凭借这层亲戚关系,商和东夷原本关系密切。然而此时夷人内部以商为代表的一大部分人已经彻底华夏化,同华夏其他地区的羌人后裔没有区别,而位于淮水的淮夷和丘陵东侧的莱夷却依然有着自己不一样的文化传承。

就在商朝为了解决淮夷、莱夷而不断东征的岁月里,西岐的周部落不断发展壮大,商朝西部几乎都被周的恩惠所感召,这遭到了商朝的忌惮。

周人先后征讨西落鬼戎、燕京戎、余无戎、始呼戎、翳徒戎,俘获二十翟王,不断向西和向东发展。周的力量强大了,商王和周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这对曾经并肩讨伐鬼方的盟友渐渐的走向反目,周的首领季历在此时居然被商王文丁拘捕到都城杀掉了。

文丁诛杀季历,但却无法忽视周在西部的强大影响力。并且商朝此时仍需依靠周的力量对付犬戎,所以到了帝辛做商王的时候,季历的儿子姬昌又做了西伯侯。

姬昌身为一位抱负远大的首领,积极收拢人心,广布恩泽。同时姬昌继续壮大自身军事力量,这导致西岐再度遭到商的猜忌。当时西部的一位封疆大吏上报朝歌,说姬昌在西岐境内异动频繁,恐有谋反之象。这导致姬昌被招到朝歌,险些步其父的后尘了,最终依靠优秀的演技瞒天过海,成果逃回西岐。

姬昌虽然死里逃生,他的一个儿子却为了救他死在了朝歌。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姬昌返回西岐之后立即宣布起兵,先后攻破犬戎、密须、阮、共,并将商王在西部的封疆大吏崇侯虎的势力铲除。密须在周的西边,虽然受制西伯管控,但也绝非小国,具有一定的实力与扩张野心,所以攻打了周的两个属国阮、共。文王以吊民伐罪名义整军誓师出征,一举攻灭密须。此战不仅让周的威望和号召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剪除了日后东进的后顾之忧。

周的这次起兵打到了靠近殷墟和朝歌的黎国,这次试探是想看一下商人的反应,如若商人没有作为则可沿黎南下灭商。在此关口,商王帝辛出现在黎城简约军队,以表示对周的示威,商周之间的冲突彻底爆发。

姬昌死后,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姬发即位后第二年就发动大军往东开拔到孟津观兵,并要求天下诸侯会盟。一时间天下八百诸侯聚集,声势浩大,引起帝辛警觉。此时商朝的精锐主要在边疆各地,兵力不够。于是帝辛决定御驾亲征鼓舞士气。就这样两支部队隔着很远的距离对峙着,然而帝辛的叔叔比干却劝说自己的侄儿退兵回到都城,理由是己方兵少,需要等待援军到来之后再战。商朝军队士气因此受挫,帝辛一怒之下将比干当众斩杀。

就在比干被杀差不多同时,孟津的姬发终于决定退兵。因为他发现虽然天下诸侯聚集孟津,可几个势力最大的部落竟然无一前来。这让姬发觉得商朝气数未尽。

九世之乱后,商朝王室宗亲之间互不信任,争权夺利。后来虽然盘庚迁殷镇压宗亲叛乱,却未能弥合统治阶层内部的不满。孟津观兵后不到两年,商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箕子被囚,微子退隐。西岐大军再度东征而来。

姬发的这次奇袭打了商朝一个措手不及。同时进过了军事改革的周军采用了以战车为主的新式战法,无坚固城墙可守的商军只能出城迎战。但商军主力此时正在东夷地界,无暇西顾,于是商朝将从战场抓来的夷人奴隶打发上了战场。

此时的商夷早已没了商初时的亲戚温情,成了你死我活的仇敌。被迫上了战场的奴隶兵反戈一击,临场反叛。商军拼命死战,一时间战场之上血流漂杵,后世史书谓之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使得天下局势明朗,朝歌城中帝辛的庶母兄长微子手持祭器造访武王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向武王说明自己远离帝辛的情况。商朝有如此贰臣,却依然无法让姬发放心。他返回关中大本营之后,继续指挥周军讨伐商人残部,花了几年时间才将商族反抗力量完全平息。

周王封微子在宋地,寻大禹后裔在杞地。以此展示尊崇夏君夷民的传统。同时为了吸取商朝内服外服行政制度的不稳定,周朝广泛分封天下,许多诸侯都非常小,难以对周朝形成威胁。另外姬发和周公旦吸取商朝王室成员羸弱,无力守护王权的现象,大量分封姬姓王室成员为诸侯。同时延续了商朝嫡长子继承制度,同时取消了人殉制度,改成陶俑殉葬。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就这样,周朝在继承殷商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蒲松龄参加科举44年,为什么连举人也没考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蒲松龄大家都知道,他的《聊斋》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神话传说故事,妖魔鬼怪都在其中,人们如果看多了人世间的事情,去看看这些神鬼传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蒲松龄虽然很出名,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参加科举考试,考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却连一个举人都没有考上,蒲松龄难道真的就是没有才华吗?但是为什么没有

  •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心腹下场怎么样了?李世民并没有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上有很大的争议,因为李世民等于是通过大义灭亲的方式强行上位,甚至还威胁到了皇帝李渊的位置。但李世民又是唐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所以玄武门之变并没有被强烈的抨击。虽然李世民对自己的兄弟能下狠手,但他也有宽心的一面,因为李建成有几位心腹,李世民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其中的四

  • 春秋战国时期隋国是如何灭亡的?隋国曾是楚国的保护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西周初期,湖北随州封了一个姬姓诸侯国,名为隋国。隋国早年是周天子在南方的重要邦国,专门负责替周室控制金属资源的运输,还要遏制南蛮的发展。巅峰期的隋国曾是楚国的保护国,吴国伐楚,楚昭王就曾逃到隋国避难。不过隋国最后却在战国初期亡于楚国之手,当时楚国晋升为五霸之一,对于周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亚致力。下面

  • 关羽和赵云为何很少同时作战?两人风格并不搭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和赵云都属于三国中十分著名的人物,两位也都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不过细数蜀国的战役,会发现关羽和赵云很少同时作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说两人的武力值应该不分伯仲,只是关羽地位肯定还是在赵云之上。有人觉得赵云天生不适合团体作战,这肯定是对赵云的误解。关羽虽然性格高傲,但是对赵云应该没有太多想法。而且在

  • 楚怀王为什么会死在秦国?楚怀王竟成了敌国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觉得楚国的衰落就是从楚怀王开始的,楚怀王在位29年,他亲眼见证了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强大起来的。不过楚怀王继位早期,还是推行了一系列的良政,而且重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此后进一步扩充了楚国的疆土。但在后期楚怀王开始犯糊涂了,他被秦昭襄王扣押在秦国三年,最后还客死他乡。不过楚怀王致死都没有做出对楚

  • 商山四皓指谁?为何刘邦都要听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吕后能够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还要多亏商山四皓的帮忙。正是因为有商山四皓出面说服刘邦,才让他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想法,那这个商山四皓究竟是什么来头呢?商山四皓是汉初十分有声望的四位隐士,既然称为隐士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随意露面的。商山四皓信奉黄老之学,各个都学识渊博,所以刘邦也要敬让他们三分。下面就为大家简单

  • 除了六国之外秦国还灭了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这在历史上也算是史无前例的壮举,不过也可能给很多人造成误会,认为秦国当时就只是灭掉了六国。事实上,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林立,除了战国七雄之外还有非常多的其他的国家,也就是说,秦国灭掉的远远不止六国,只不过战国时期他们是主角而已。那么,除了六国之外,秦国还灭掉了哪些小国家呢?秦灭六国之战

  • 明朝三厂一卫有多神秘?能控制明朝所有官员的一举一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三厂一卫是明朝独有的特务机构,分别是指东厂、西厂、大内行厂和锦衣卫。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监视官员,可以说整个明朝官员的一举一动基本上都在他们的监控当中。其中锦衣卫专门负责官员,而东厂和西厂负责锦衣卫和官员,内厂则监视东西厂还有锦衣卫。这一套完整的侦查机构可以脱离明朝的司法制度,所以权力相当之大。不过也

  • 张飞的燕云十八骑都有谁?燕云十八骑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曾记载张飞有一支亲兵部队名为燕云十八骑。不过燕云十八骑总共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吕布偷袭徐州时,他们及时保护了张飞。第二是在长坂坡之战,正是燕云十八骑利用树木刮起尘土,才让敌方以为有伏军,使得张飞能够全身而退。不过小说中并没有仔细说明燕云十八骑都是谁,有人推测这燕云十八骑只是号称十八

  • 司马懿伐蜀有什么顾忌?他有比伐蜀更重要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明明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但每每面对诸葛亮都要当缩头乌龟,无论用什么激将法都拒兵不出。诸葛亮病逝后,理论上来说司马懿已经消除了最大的心病,为何他还是不敢伐蜀呢?其实司马懿的才能从来就不在战场上,何况当时他还有比伐蜀更加重要的事情。司马懿自保的警觉性要比常人多出数倍,凡是需要冒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