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国是如何灭亡的?宋国巅峰期足以跻身战国七雄之一

宋国是如何灭亡的?宋国巅峰期足以跻身战国七雄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76 更新时间:2024/1/24 6:38:36

宋国享国829年共经历34位国君,宋国巅峰期的实力足以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可惜宋国地理位置不佳,东邻齐国、南接楚国,所以宋国强盛起来后就遭到了邻国的打压,最终在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三国共同瓜分。宋国经济发达,据说宋国人都十分善于经商,而且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的发源地都是在宋国。如果宋国的地理位置能在好点,说不定最后的结局也就不一样了。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在三家分晋后和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不过,在战国时期,除了魏国、韩国、赵国、齐国、楚国、燕国、秦国这七个诸侯国,其实还存在不少强国。其中,就宋国来说,就是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比如赵武在位时,赵国就主动和宋国结盟,以此共同对抗魏国、齐国等诸侯国。在整体实力上,宋国完全可以和韩国、燕国相提并论。不过,在宋国巅峰的时候,因为实力太过强大,所以被齐、魏、楚三国联合消灭了。

首先,就宋国这一诸侯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是比较强大、且地位较高的诸侯国。比如齐桓公称霸、晋国和楚国争霸的时候,都会主动去拉拢宋国。甚至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宋国还承担着调解晋国和楚国关系的重任。并且,宋国国君的爵位是“公爵”,这明显高于齐国、鲁国、晋国、秦国、楚国等众多诸侯国。春秋末期,宋景公出兵进攻曹国,晋国坐视不救,曹伯阳被杀害,曹国灭亡。曹国封域“襟带河济,扼控鲁宋”,居于要冲,诸侯四通,是诸侯各国往来必经之地。陶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之中”,是当时的经济大都会。

由此,到了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因为吞并了曹国等诸侯国,宋国不仅获得了较大的疆域,还因为占据了陶丘等大城市,所以在经济上十分繁荣。众所周知,在战国七雄中,齐国凭借着山海鱼盐之利,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有的诸侯国。在此基础上,齐国得以在战国中期组建一支精锐的部队,以此击败魏国,称霸中原。同样的道理,宋国也因为交通便利,地处平原之地,加上商业繁荣,所以也在战国中期崛起。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前329年),宋康王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

对于宋康王这位君主,史载其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宋康王在位期间,宋国“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对于战国七雄中的魏国、楚国、齐国,不仅没有蚕食宋国,反倒被宋康王攻城略地。另外,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战国中期,宋康王称王,滕国被宋国灭掉。就滕国来说,共传23世。古滕城是滕国的国都,距离山东滕州7公里。通过消灭滕国这一诸侯国,宋国将势力扩展到齐国边境。而这,无疑给齐国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也为宋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最后,宋康王在将宋国的国力推向顶峰后,再也听不进任何良言劝谏,反而对进谏的大臣进行射杀,做出恁多凶残之事。在此基础上,强大的宋国出现了内乱。对此,齐魏楚一旦恢复元气,便立刻联合起来伐宋。三国联军连战连捷,不久便到达宋都商丘城下,城中军民早已对康王切齿痛恨,于是纷纷逃散,不肯为他守城。公元前286年,宋康王出亡,死在魏国的温邑(今河南温县)。在此基础上,宋国也被齐国、楚国、魏国三国联合消灭。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宋国灭亡的太快了,所以秦国、赵国想要救援的时候,已经是鞭长莫及了。总的来说,宋国在战国中期走向强大,对周边的齐国、魏国、楚国形成了巨大威胁,从而导致宋国被三国联合消灭。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为什么都要到东海求仙?秦始皇巡游东海恋上长生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曾到东方沿海一带巡游,结果回来以后就迷恋起了长生之术,开始笃信命数,派人到蓬莱、瀛洲和方丈三岛寻找长生不老的药。皇帝都有一颗长生梦,这点可以理解,不过他们为什么都喜欢在东海求仙,寻找长生之术呢?有一种推测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有人在东海看到了仙人居住的海岛,所以此后便有了很多关于仙人都活在

  • 宋朝最早使用纸币,为什么没能让纸币在民间普及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当时的纸币叫做交子,每年定期限额发行。宋朝商业经济发达,内出口贸易频繁,导致铜钱和白银大量外流,所以在宋真宗时期第一次推出了纸币,代替铜钱。不过纸币的命运并不顺利,纸币是以铜钱为本位,但此后纸币不断贬值又没有相应的金属货币作为追加,就导致了纸币和铜钱之间的汇率越来越低

  • 刘备托孤为什么安排两个人?他是不是不信任诸葛亮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托孤的时候,安排了两个人,一个自然就是诸葛亮,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李严。可能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觉得诸葛亮有旷世的才能,也最受刘备的信任,托孤这种事情交给他,自然是万分放心。但是真实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有一个李严?难道说是刘备其实并不完全信任诸葛亮?刘备托孤找两个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让他们掌

  • 朱祁钰废了朱见深,为什么朱见深还要为朱祁钰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土木堡之变,瓦剌掳走了朱祁镇,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钰只能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自己当了皇帝,既然如此,那么自然要将原来的太子朱见深废掉。但是没想到,瓦剌最后竟然又把朱祁镇放了回来,后来朱祁镇复辟,对这个软禁自己的弟弟可没留情。不过等到朱见深当了皇帝之后,这个曾经废了自己的叔父,他却为他平反,这又是为什

  • 汉献帝秘密发布衣带诏为何会被泄露出去?衣带诏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衣带诏事件存在诸多疑点,这应该是汉献帝一生中最有可能除掉曹操的一次机会,为什么如此重要的计划会被泄露出去呢?当时曹操准备迁都许县,汉献帝知道如今曹操当政,自己日后还是一个傀儡皇帝的角色,所以秘密写下诏书缝在衣带里传给董承,让他想办法除掉曹操。参与衣带诏的人还有种辑、吴硕、刘备等人,但因为遭到提前泄密

  • 赤壁之战如果曹操死了,刘备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之后,关羽被派去华容道截杀曹操,但是最终曹操还是被关羽放了,他没有杀掉曹操,或许是为了报答他曾经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吧。但是,曹操退回北方之后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就形成,一时之间各方都不会轻举妄动,那如果当初曹操被关羽斩杀了,刘备有是不是有希望统一天下呢?刘备失去了曹操这样一个对手之后,是否就能完成

  • 汉朝唐朝都有和亲,为什么宋朝宁愿送钱也不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和亲这种现象,在古代很多朝代都是存在的,比如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汉唐”,很多人总认为汉朝唐朝是非常强大非常繁荣的,但是却也难逃和亲的命运,可是一向被认为是弱不禁风的,重文轻武的宋朝,却鲜少听闻有和亲政策,而是送钱。宋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办法,为什么白白给钱也不肯和亲?宋朝对此

  • 霍去病怎么死的?霍去病的死因和卫青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霍去病是西汉时期最著名的将领之一,十七岁便能上阵杀敌,并且大破匈奴,漠北之战以后霍去病拜大司马,和自己的舅舅卫青一起掌管军权。不过霍去病却在23岁那年因病去世,霍去病正值壮年到底是得了什么病会如此严重呢?其实关于霍去病真正的死因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更多说法是认为霍去病死于当时错综复杂的环境,他

  • 唐朝诗人为什么都爱边塞诗?边塞诗表达了哪些情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边塞诗在唐朝发展到了顶峰,整个唐朝时期边塞诗的数量就有将近2000首,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从军行》、《关山月》、《燕歌行》等。为什么唐朝诗人都这么爱边塞诗呢?实际上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题材,并不是所有诗人都到边塞生活过,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还有对塞外美好风光的向往写

  • 如果李渊执意不禅位,李世民会不会弑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为了太子之位不惜大义灭亲,发动了宣武门之变,除掉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此后李渊立即选择禅位给李世民,很多人会觉得李渊这样做是担心自己的安全。不过假如李渊执意不让位的话,李世民真的会弑父吗?应该是不会的。因为李世民的目的只是为了成为太子,他要是敢逼迫皇帝那就是和整个国家为敌了,虽然李世民手上将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