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为什么说赵云不可重用?

刘备为什么说赵云不可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79 更新时间:2024/1/19 11:37:39

赵云是很多人心目当中最完美的男神,他不仅是武艺高强,而且还对刘备忠心耿耿,自从跟随了刘备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二心,可以说是为刘备出生入死,但是即便是如此,刘备却一直都没有重用过赵云,临死之前仍然还是再说,赵云不能重用,难道是刘备根本就不信任赵云吗?刘备为何对赵云是这样的看法,赵云为何难当大任?

也许刘备临死前没说这话,而是某个阴谋家说的,刘备虽然没说这话,但确实没有重用赵云。

刘备虽然没有重用赵云,但是这并不妨碍刘备对赵云非常信任,刘备没有重用赵云的根本原因就是:赵云为人太正直,不适合在官场混,赵云的性格就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清白,容不得有半点渣渣。

赵云从公元200年开始跟随刘备,一直到229年去世,差不多近30年,在蜀汉集团中跟随刘备的时间仅次关羽、张飞,忠诚度仅次于关羽、张飞,但是在蜀汉集团的地位却差远了。

赵云在长坂之战中,为了救刘备的夫人和儿子,单人单骑向曹军的方向去寻找,结果马上有人向刘备告密说赵云投降曹军了,刘备的第一反应就是拿起身边的手戟掷向告状的人,说:子龙不会弃我而去的。

果然没多久,赵云就带着刘备的夫人和儿子回来,可见刘备对赵云是相当信任的,第一反应就是选择相信赵云。

刘备对赵云的信任还体现在让赵云掌管自已的内事,啥是刘备的内事,就是刘备的家事,比如保护刘备的夫人与儿子,刘备在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夫人后,孙夫人带到刘备这的侍卫和官吏有不法行为,都是赵云来约束的。

刘备进入益州,又是让赵云保护自己的儿子刘禅,才最终没让孙夫人带去东吴,如果不是信任,刘备会把自已唯一的儿子交给赵云吗?

赵云对刘备忠心可嘉,刘备对赵云信任有加,但是赵云也有缺点,也许不是缺点,就是为人太过正直,在政治上缺乏经验。

刘备拿下成都后,为了收买人心,准备将成都城中房屋及城外桑树、田产分给诸将,结果赵云引用霍去病的典故劝说刘备不要这样做,赵云说天下还没有平定,益州的百姓刚刚经历了战乱,应该将田产房屋分给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样才能得到民心。

从表面上看,赵云的建议似乎没有毛病,以百姓为重,实际在政治上,刘备是需要分赏来拉拢各派势力,争取支持,因为刘备刚刚拿下益州,人心还不安稳,但是这里说的人心并不是老百姓,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各级豪强、官吏以及跟随刘备的功臣。

老百姓不是不重要,对于刘备来说,更重要的是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各级功臣、各派势力,人是很现实的,这些人跟随刘备就是需要得到封赏的,一个不肯封赏下属的领导是没有愿意跟随打天下的,不说别的,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这些功臣就受赏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结果赵云这么一说,刘备就不好意思封赏,而那些等着封赏的各级官吏,对赵云可谓是恨之入骨,赵云个人就陷入了孤立,至少在刘备手下,赵云已经成为不受其他人待见了,在政治上陷入孤立,但这就是赵云的高风亮节,在某些方面,赵云的正直超过了诸葛亮,但是正因为赵云如此,所以他不是政治家,而只是一个正直的武将。

政治家考虑问题的角度与赵云是完全不同的,不是以百姓的利益来考虑问题,而是以统治阶层的利益来考虑的,政治家会有一些伤害百姓的作为,比如刘备在益州发行五铢钱,相当于国民党政府发行法币掠夺百姓的财富一样,百姓是穷了,但是政府富有了,这就是政治家的行为。

不仅如此,赵云还在刘备伐吴前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赵云说:国贼是曹操,现在曹丕纂汉,应该先北伐曹魏,灭了曹魏自然就能收复孙权,伐吴并非上策。当时并没有其他人出来劝谏刘备,唯有赵云一人而已。

赵云又是不懂政治了,当时连诸葛亮都明白,刘备伐吴是势在必得,而且是迫不得及的行为,刘备考虑问题是从政治上考虑的,东吴杀你大将,夺你城池,你刘备还能忍住不发兵,这在天下人面前就失了形象,没有了形象,蜀汉拿什么作招牌?

而且刘备集团中的骨干都是荆州人,荆州被夺,这些人就成为无根之水,包括诸葛亮在内的所有荆州派人士,都是赞同刘备伐吴的,要不然故乡只能成为敌占区,宗庙、祖坟都在敌占区,古人可是非常看重这个的,刘备不夺回来,如何向蜀汉群臣交待?如何安稳人心?

但赵云不懂这些,并不是刘备不信任赵云,而是因为赵云不懂政治,没法让刘备重用赵云,刘备重用的是有政治能力的人,比如诸葛亮、法正等人,如果是武将,刘备需要的是能服从并且能打的人,比如关羽、张飞、魏延等人。

所以尽管赵云对刘备忠诚度很高,而且赵云人品高尚、道德出众,但赵云在政治上并没有完全与刘备同步,所以刘备没有重用赵云。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邓世隆想拍李世民的马屁,却差点弄巧成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唐朝迎来贞观之治,也为此后的百年盛世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此后更有人称李世民为“千古一帝”,这对皇帝来说已经是最高的评价了。李世民虽然上位的手段残忍了一些,但他作为皇帝并不是在各个方面都表现的十分强势,而是软硬皆施。邓世隆就曾想拍李世明的马屁,但

  • 卤城之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赢了?卤城之战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卤城之战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发生的一场战役,也是司马懿唯一一次和诸葛亮正面交锋,最后以诸葛亮胜利告终。也正是因为这场胜利,导致此后司马懿不敢轻易进攻,采取了绝对防御的策略。不过诸葛亮在一片大好的形式下却遭到了自家人的阻挠,因粮草不济,还有一道假口谕无奈退兵,回去查明真相后罢黜了李严。不过关于卤城之战

  • 袁天罡是如何预言武则天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能成为皇帝,其实是一件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但是后世却一直流传着,在武则天之前,就有袁天罡预测出,武则天能成为皇帝的预言,又把袁天罡这个人物形象弄得更加神秘了一些。那么袁天罡真的有过这样的预测吗?袁天罡为什么能预测出武则天的命运,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古人真的有那么强的预测吗?中国的相术文化源远流

  • 为何有人说大明亡国,是因为张居正而不是崇祯,那张居正做了什么亡了大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的灭亡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的,话说是有很多原因的,但是有的人说其实就是因为崇祯了,但是最近有很多人却说并不是因为崇祯还是因为张居正,我的天啊,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个张居正到底做了什么才会受到如此非议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不放揭秘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之所以有人说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而实亡于

  • 赤壁之战后黄盖为什么消失了?黄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黄盖是东吴名将,也是拿下赤壁之战的功臣之一。要不是有黄盖和周瑜上演苦肉计,恐怕曹操还不会轻易上当。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黄盖在赤壁之战以后就消声灭迹了呢?好像关于他的记载瞬间少了很多。其实这也是正史和演义的区别之一,在演义里黄盖在赤壁之战充当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但在正史上赤壁究竟有没有发生过,还

  • 香妃嫁给乾隆的时候年近三十还是已婚,为什么还能得到乾隆的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还珠格格》里面的香妃这个人物角色,很多人可能都以为是虚构出来的,毕竟像这样身上自带香气的设定,怎么看都只会存在于小说当中,现实生活中从来就没有人看到过这样的情况。不过,香妃的一些特点虽然是虚构,但是她却是真的有历史原型的,只不过这这个历史原型让人有些惊讶,因为她嫁给乾隆的时候已经是快三十岁了,这个

  • 努尔哈赤建立大金,为什么皇太极改成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离现代最近的朝代,自然也是留存下来资料最多的朝代,所以我们对于清朝的了解应该也是远多于其他朝代。不过“大清”这个名字,却是皇太极改名而来,原本是叫做“大金”,努尔哈赤取的名字。那么,为什么皇太极要改名字,这两个

  • 董卓为何不如曹操?他和曹操有着本质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从董卓占据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东汉政权就此名存实亡。其实董卓和曹操都做过相同的事情,但董卓却没能达到曹操这样的成就。董卓生于凉州,和羌人交好,但他也讨伐过羌人。此后受袁绍所召,进京讨伐十常侍,这才让董卓有了把持朝政的机会。但董卓的行为却惹来天下诸侯共怒,这次又是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讨伐董卓,最

  • 清朝的地位皇贵妃孝献皇后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自古帝王家是最无情的,然而在清朝的时候却是一个出情种的朝代,而且主角都是皇帝。前有雍正与年贵妃,后又乾隆与富察皇后,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顺治帝最爱的妃子孝贤皇后。孝贤皇后原名叫做董鄂妃,是清朝时期的第一位皇贵妃,性格非常的温柔娴熟,是顺治帝一生的最爱。董鄂妃是在1639年出生的,是满洲白棋人

  • 宫女为何要杀朱厚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明朝时期,这是一个奇葩皇帝辈出的时期,除了朱元璋和朱棣还算正常外,其他的一个个都是奇葩。有成天跟蛐蛐作伴的皇帝朱瞻基、木匠皇帝朱由校、战俘皇帝朱祁镇、怠工皇帝朱栩君等等。若要是给明朝皇帝来个奇葩排名的话,那绝对是朱厚熜莫属了,翻遍整个中国古代史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因为明朝的文官实在太烦了,让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