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朱元璋说不要贬低元朝?

为什么朱元璋说不要贬低元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08 更新时间:2024/1/19 11:37:46

任何一个朝代的末期,基本上都是出于一种黑暗统治的时期,因为上位者的贪图享乐,或者对普通民众们的施压,造成了一种黑暗的社会现象,然而面对元朝末期的朱元璋,却一直告诉自己的大臣们,不要去抹黑和贬低元朝,朱元璋的这种思想又是有什么原因呢?面对一个欺压过自己的统治朝代,却还能够做到这样的评价,朱元璋的确是常人所不及。

公元1370年,这一年是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的第三年,他派遣了徐达李文忠分兵北进,意欲消灭北元。

当时,李文忠率军十万出野狐岭,攻破开平,此时恰逢元顺帝在应昌去世,元昭宗继位,李文忠得知消息后迅速出兵应昌。北元小朝廷再次遭受巨大打击,虽然元昭宗逃跑,但其太子、后妃、大臣数百人全部被李文忠擒获,而且李文忠还降服其部众三万七千余人。

李文忠擒获北元太子,功劳巨大,回到南京城后,朱元璋亲自在奉天门迎接。于是李文忠将擒获的北元头目,以及缴获玉玺金印等献与朱元璋。

此时朱元璋问大臣应该如何处理俘虏,站在一旁的杨宪回答说:“应该让北元太子行献俘礼,在太庙进献宝册。”朱元璋想了想说:“古代虽然有献俘礼,但周武王伐纣,取代商朝时也没用,还是算了吧。”

杨宪又说:“周武王的事迹太远了,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唐太宗确实是用了。”听到这里,朱元璋回了杨宪一段话:“唐太宗是用了,不过他是用在王世充身上,并不是隋朝皇室的身上。”

之后朱元璋对着所有人说了一段让人诧异的话;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虽古有献俘之礼,不忍加之。令服本俗衣以朝,朝毕,赐以中国衣冠。——《明实录》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显,元朝虽然是夷狄入主中原,但在这百年之内,百姓还是得到了休养生息,我的祖父也是在元朝的统治之下得到了太平的生活。所以,虽然古代有献俘礼,但我今天不忍心伤害他们,所以还是算了,只需要让他们脱掉蒙古服饰,穿上我们中原汉人的衣服就算了。

看到这里,很多产生了巨大的疑问,为什么朱元璋如此维护元朝,实际上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承认并继承元朝的正统地位

朱元璋北伐之初曾经下令说;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

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朱元璋是承认元朝的君权是上天授予的。最初元朝君臣贤明,因此得到了上天的垂青,但现如今元朝统治者怠政殃民,天厌弃之。所以明朝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成为了中原正统。

既然成为了中原正统,那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继承元朝的领土,包括宋朝不曾拥有的云南、西藏,以及塞北关外。当然,继承藩属国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争取得到“元朝百姓”的支持

这里的元朝百姓不单单指蒙古人,也包括色目人以及大量的汉族地主。在元朝将近百年的统治中,元朝对官僚士大夫非常纵容,他们可以任意贪污、剥削百姓,因此很多士大夫

、官僚对元朝非常忠诚,甚至认为自己是元朝人。比如曾经的元朝户部尚书张昶,被朱元璋任命为了中书省参知政事,即便如此,他还曾亲自手书“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另外,明朝建立之初,在帝国的边疆还有大量的割据势力,同时也有很多不愿意离开富庶中原的蒙古人。

朱元璋正是看清了这一点,反复强调自己也曾是元朝的百姓,是在替天伐罪,为此朱元璋曾说:“朕本元民,天下之乱,实非朕始。”以行动和言语推崇元朝,让元朝百姓能够尽快接受明朝的统治,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说赵云不可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是很多人心目当中最完美的男神,他不仅是武艺高强,而且还对刘备忠心耿耿,自从跟随了刘备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二心,可以说是为刘备出生入死,但是即便是如此,刘备却一直都没有重用过赵云,临死之前仍然还是再说,赵云不能重用,难道是刘备根本就不信任赵云吗?刘备为何对赵云是这样的看法,赵云为何难当大任?也许刘备

  • 邓世隆想拍李世民的马屁,却差点弄巧成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唐朝迎来贞观之治,也为此后的百年盛世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此后更有人称李世民为“千古一帝”,这对皇帝来说已经是最高的评价了。李世民虽然上位的手段残忍了一些,但他作为皇帝并不是在各个方面都表现的十分强势,而是软硬皆施。邓世隆就曾想拍李世明的马屁,但

  • 卤城之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赢了?卤城之战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卤城之战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发生的一场战役,也是司马懿唯一一次和诸葛亮正面交锋,最后以诸葛亮胜利告终。也正是因为这场胜利,导致此后司马懿不敢轻易进攻,采取了绝对防御的策略。不过诸葛亮在一片大好的形式下却遭到了自家人的阻挠,因粮草不济,还有一道假口谕无奈退兵,回去查明真相后罢黜了李严。不过关于卤城之战

  • 袁天罡是如何预言武则天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能成为皇帝,其实是一件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但是后世却一直流传着,在武则天之前,就有袁天罡预测出,武则天能成为皇帝的预言,又把袁天罡这个人物形象弄得更加神秘了一些。那么袁天罡真的有过这样的预测吗?袁天罡为什么能预测出武则天的命运,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古人真的有那么强的预测吗?中国的相术文化源远流

  • 为何有人说大明亡国,是因为张居正而不是崇祯,那张居正做了什么亡了大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的灭亡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的,话说是有很多原因的,但是有的人说其实就是因为崇祯了,但是最近有很多人却说并不是因为崇祯还是因为张居正,我的天啊,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个张居正到底做了什么才会受到如此非议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不放揭秘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之所以有人说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而实亡于

  • 赤壁之战后黄盖为什么消失了?黄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黄盖是东吴名将,也是拿下赤壁之战的功臣之一。要不是有黄盖和周瑜上演苦肉计,恐怕曹操还不会轻易上当。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黄盖在赤壁之战以后就消声灭迹了呢?好像关于他的记载瞬间少了很多。其实这也是正史和演义的区别之一,在演义里黄盖在赤壁之战充当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但在正史上赤壁究竟有没有发生过,还

  • 香妃嫁给乾隆的时候年近三十还是已婚,为什么还能得到乾隆的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还珠格格》里面的香妃这个人物角色,很多人可能都以为是虚构出来的,毕竟像这样身上自带香气的设定,怎么看都只会存在于小说当中,现实生活中从来就没有人看到过这样的情况。不过,香妃的一些特点虽然是虚构,但是她却是真的有历史原型的,只不过这这个历史原型让人有些惊讶,因为她嫁给乾隆的时候已经是快三十岁了,这个

  • 努尔哈赤建立大金,为什么皇太极改成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离现代最近的朝代,自然也是留存下来资料最多的朝代,所以我们对于清朝的了解应该也是远多于其他朝代。不过“大清”这个名字,却是皇太极改名而来,原本是叫做“大金”,努尔哈赤取的名字。那么,为什么皇太极要改名字,这两个

  • 董卓为何不如曹操?他和曹操有着本质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从董卓占据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东汉政权就此名存实亡。其实董卓和曹操都做过相同的事情,但董卓却没能达到曹操这样的成就。董卓生于凉州,和羌人交好,但他也讨伐过羌人。此后受袁绍所召,进京讨伐十常侍,这才让董卓有了把持朝政的机会。但董卓的行为却惹来天下诸侯共怒,这次又是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讨伐董卓,最

  • 清朝的地位皇贵妃孝献皇后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自古帝王家是最无情的,然而在清朝的时候却是一个出情种的朝代,而且主角都是皇帝。前有雍正与年贵妃,后又乾隆与富察皇后,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顺治帝最爱的妃子孝贤皇后。孝贤皇后原名叫做董鄂妃,是清朝时期的第一位皇贵妃,性格非常的温柔娴熟,是顺治帝一生的最爱。董鄂妃是在1639年出生的,是满洲白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