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表的儿子刘琦死后谁接管了荆州的归属权?

刘表的儿子刘琦死后谁接管了荆州的归属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34 更新时间:2024/2/22 2:50:31

赤壁之战后不久,刘表的儿子刘琦就病逝了。孙刘两方就荆州是谁的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无人知晓,但从孙权一直索要荆州来看,是刘备给了他一个口头上的承诺,承诺荆州应该归孙权,自己只是暂借而已。

但实际上,刘备根本没打算还,后来因为荆州问题,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关羽也成了这场博弈中的牺牲品。

荆州的归属问题

荆州是一块肥肉,曹操想要,刘备想要,孙权也想要。荆州到底应该归谁?

荆州既是刘表的地盘,本质上却又是大汉的城池。

刘表死后,荆州该归嫡长子公子刘琦,刘琦死后,应该回归朝廷,谁代表的是朝廷呢?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然代表的是朝廷。

刘备和孙权占据荆州其实都有点理亏。

刘备占荆州有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当初景升兄就是要把荆州让给我的,我不好意思要,因为长子刘琦还在,现在刘琦不在了,我接下荆州,景升兄泉下有知,应该很欣慰吧?

第二,虽然我有点落魄,但毕竟还是姓刘,皇帝都说了要认我当叔叔,我帮皇帝守个城池有问题吗?

第三,赤壁之战虽然孙权也有参与,但实际他没出多少力。而且荆州是我带着兄弟们,实实在在夺回来的,为了夺荆州,我都没时间回家照顾老婆,导致没能见到最爱的甘夫人一眼,荆州归我怎么了?

孙权占据荆州的理由是什么呢?

我父兄活着时,就告诉我荆州是块肥地,必须要夺回来,可惜我自己太菜,跟江夏的一个小小的黄祖卯上了,一干就是七八年,连荆州的边儿都没摸着。

机会终于来了,刘备求我帮他抗曹,说是赢了荆州大家共享,我信了。于是我给了周瑜2万人马,并告诉他悠着点儿来,不要强求。我原本以为刘备那水平,根本不可能是曹操的对手,结果居然莫名奇妙的赢了。用你们现代的语言来说,我可是刘备的B轮投资人,天使轮是张飞,A轮是糜竺,刘备不是因为我这B轮投资,他已经倒闭了,能有机会上市吗?

你们说,这荆州该不该给我呢?

赤壁之战中,孙权到底出了多少力,这在《三国志》中也有明确记载。

周瑜要5万精兵,孙权说只能给3万,刘备得知后心里不大高兴,而实际孙权方出动的兵力,可能只有2万,其中周瑜1万,程普1万。而刘备这边的人数,也是2万左右。

所以电视剧《新三国》中,鲁肃用做生意来比喻的例子,是很不恰当的。鲁肃认为:荆州的归属问题,就好比是做生意,谁出的本钱大,谁就应该得利多。这句话本身是没毛病的,问题的关键是真实历史上,赤壁之战孙权方出力并不比刘备多。

赤壁之战曹操兵败的主要原因是瘟疫,而不是大火。更何况,这火是谁放的还不清楚,因为《三国志》本身就写得很混乱,《周瑜传》说是周瑜放的,但曹操却说是自己放的: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三国志吴主传》是孙权的传记,却也记载是曹操自己烧了船,而不是周瑜,而且明确记载了孙权这边参战的总兵力是2万人: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从这两个史料互相印证,就会发现,赤壁之战决定胜负的因素是饥饿和瘟疫,而不是大火,孙权方起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所以,荆州如果在赤壁之战后归孙权,名不正、言不顺、理不通;归刘备,勉强说的过去;归曹操,相当于归朝廷,是最理所当然的。

刘备借过荆州吗?

历史上刘备到底有没有借过荆州,《三国志》没有明确的说刘备借了荆州,但孙权却一个劲儿的催着让还,这是为何?

《三国志》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

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马不停蹄,搞定了荆南四郡。刘琦一死,刘备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荆州一把手,但孙权有点慌,赶紧把自己妹子送去,一来修复同盟关系,二来这个孙夫人极有可能是孙权派去监视刘备的。所以诸葛亮说:“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

孙权都送妹子了,刘备有什么表示呢?刘备去和孙权见了一面,说了什么书上并没有记载,但估计刘备和孙权的单独见面中,提到了荆州问题,并说错了话,让孙权认为荆州自己也有一份。

荆州事件反映出的问题

荆州事件始于一次合作,但在合作时双方就各怀鬼胎:刘备想保留自己的实力,尽可能的消耗孙权;孙权却想着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博取最大的利益。

在荆州问题的博弈中,刘备和孙权,都不是最后的胜者。刘备耍嘴皮子功夫权重利,却不付出实际行动,对荆州问题一拖再拖,先是以没地盘为由占着不走,取了川蜀后,又推脱说取了凉州再还,到时候把整个荆州都给孙权,导致孙权最终恼羞成怒,自己袭取荆州,关羽也成了这场博弈的牺牲品。

但孙权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是典型的“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荆州的大部分都是刘备真刀真枪的打下来的,凭什么给孙权呢?就因为赤壁之战所谓的一场大火吗?

总结

刘备的要求虽然很无理,甚至看上去有点像耍赖,但却能一而再而三的骗取孙权的信任,归根到底,是孙权贪婪的性格造成的。

孙权这人啊,没太大能力,野心还不小,鲁肃给他提个“榻上策”,他真以为自己能有一天能一统天下了?

看看《三国志》中孙权打过的那些败仗吧,刘备夷陵之战是膨胀了,送了一波,孙权则是波波送,十万十万的送,孙权被网络上调侃为“孙十万”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对于蕃部的迁入,北宋朝廷进行了哪些法律管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夏李继迁起兵反宋之前,北宋西边形势相对稳定,蕃汉民众安居。而当边事兴起之后,北宋希望招诱边境的蕃汉民众以助长己方实力,更希望能通过“招诱远处大族首领,啖之以官爵,诱之以货财,推恩信以导其诚,述利害以激其志”,从而达到削减西夏羽翼的目的,而这样也就必然损害了西夏的利益。从宋

  • 唐代宗在宝应元年政变中所发挥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宝应元年政变的过程,各种传世史料记载基本一致。两《唐书》与《资治通鉴》所记载的过程大致为:宝应元年四月,张皇后假传肃宗之命召太子李豫(即后来的唐代宗)入宫,意图谋害;李辅国、程元振知情后,率兵至凌霄门迎候,将张皇后的阴谋告知了代宗,并将代宗强行转移至飞龙厩保护了起来,之后率军诛杀了张皇后等人。两

  • 古代讼师的社会定位和社会效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单一集权式的政治结构及政治意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上统治集团推行“无讼”的思想,讼师一直处于被官方所拒绝和打压的尴尬境地。一、讼师的社会定位1、讼师的主要活动“茶食人”是宋代对讼师的另外一种称谓。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私有制深化。事实上,宋廷

  • 清朝为什么没有出现宦官专政专权乱政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即便晚清有李连英、萧德章这样的赞助人,也从未出现过太监干涉政治的严重现象。事态的出现,与入关以来从清朝太监之死中汲取的教训息息相关,他对太监专政一直怀有强烈的戒备心,出台了各种遏制太监专政的措施密切相关。一、清代太监的形象1、尽职尽责因为有些早年入宫的老太监,出于炫耀的心理,走亲访友或退休回家后,常

  • 中国武侠小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何由玄幻逐渐转向写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侠义精神绵延不绝,滋养着华夏儿女的心脉,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被需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难当头,侠士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伟大的同情心,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一、先唐侠及侠文学侠义精神1、玄幻神话的道义韩非子以法家理论为基础,站在法家的立场上论侠,并没有完全阐释侠的本

  • 驴在唐朝是马匹的重要补充,当时是如何使用与管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由于军用和公用对马匹的需求巨大,加之战乱频繁,损失严重,时有马匹短缺。驴以其独特的服务优势,成为马匹的重要补充。唐朝政府非常重视驴的管理和使用。驴马和牛都是大型牲畜,不得随意宰杀。这条法令证明了驴的重要性和当时政府对驴的重视。唐代对驴的管理,横向分为生产和使用系统,纵向分为中央和基层系统。一、

  • 古人喝酒为什么要温酒?加热后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渊源,早在史前时代,原始部落人们发现采集的野果在经过长时间的储存之后会形成非常奇妙的变化,最终形成一种比较独特的味道。当他们经过品尝之后发现野果储存时间长了之后流出来的液体非常好喝,后来就形成了酿酒文化。只不过由于当时的酒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操作流程,基本上是未经过滤的酒醪,并不适用饮

  • 许褚是曹操手下的一员猛将,为什么却屡次败给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许褚是曹操手下的一员猛将,人称“虎痴”,他随曹操征战各方,是曹操的贴身保镖,曾经多次救过曹操。不过这么一员猛将却屡次败给张飞,这又是为何呢?许褚与张飞一样都曾经战过吕布和马超,按照《三国演义》中所描述,张飞第一次与吕布交战时是在虎牢关,当时两人打了五六十个回合不见胜负,后来关

  • 传统汉服都是交领右衽,汉服右衽和左衽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关注汉服文化的朋友们可能会心存疑虑,为什么我们的大多数传统汉服都是交领右衽?右衽是怎么个穿法?右衽和左衽有什么区别?让我们来谈谈今天汉服右衽的起源和意义。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相反称左衽。在古代,中原汉族的服装是衣襟向右,“右衽”被称为中国

  • 唐朝末年,吴王杨行密装瞎隐忍三年之后才成功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我国古代,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本国内拥有着最高的权力,掌管着天下臣民的生杀大权。但是在历史长河中,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掌控这个权力。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皇帝为了保命装瞎三年,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在他的眼皮底下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