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无忌为什么被李世民定为唐朝第一功臣?

长孙无忌为什么被李世民定为唐朝第一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8 更新时间:2024/1/17 17:26:25

李渊称帝时,整个天下群雄纷争。北方边境有李轨薛举、梁师都、刘武周等。黄河流域有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孟海公、徐圆朗等。江淮之间有杜伏威、李子通、陈稜。江南一带有沈法兴、林士弘、萧铣。面对千疮百孔的江山,唯一的方法就是巩固关中根据地,然后各个击破。

李渊和皇后窦氏生有四子,三子玄霸早夭,李建成是长子,立为皇太子,次子李世民封为秦王。四子李元吉封为齐王。在江山统一过程中,三个儿子有所分工:李建成很少亲自带兵征战,他主要辅佐李渊处理朝廷政务,稳定后方。秦王李世民才艺不凡,经常领兵出征,多数时候身在前线。齐王李元吉才能一般,也带兵上前线,但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他和太子李建成关系密切。

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所立军功以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逐渐威胁到了李建成的太子地位。李世民功勋卓著,但地位居太子之下,因此常有不满。李世民周围的文官武将也不愿意看到他久居人下。特别是“文学馆”里的智囊们,他们很清楚,如果李建成顺利当了皇帝,他们高官厚禄不但形同泡影,甚至连脑袋也保不住。所以他们极力说服李世民“先下手为强”。这其中最积极的要数长孙无忌和房玄龄。

房玄龄曾和长孙无忌密谋说:“现如今太子和秦王已经结怨,势同水火。一旦祸乱爆发,不只是秦王府难以收拾,便是国家存亡都成问题。不如劝说秦王行周公之举,安定家国。”

房玄龄的话再直白不过。听完,长孙无忌立即说道:“我早就有这想法了,只是一直不敢说,你的话正和我的心意。”于是,长孙无忌、房玄龄与“文学馆”的另一位核心成员杜如晦一同劝说李世民先发制人,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

弟弟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李建成不可能无动于衷。他听取了魏征的建议(此时的魏征是太子洗马,李建成身边的智囊),“立功以结山东英俊”,主动带兵讨伐刘黑闼。他还加强军事势力,招募骁勇二千人组成“长林兵”,以备不时之需。李建成还暗中拉拢李渊的宠妃,让她们吹李渊的枕边风,吹捧李建成,诋毁李世民。

为了有效瓦解李世民集团的势力,李建成甚至使出了釜底抽薪的招数。他授意下属散播谗言,诋毁秦王府里的智囊,迫使李渊下令将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李建成又花重金收买尉迟敬德、段志玄等人。虽然尉迟敬德等人对李世民忠心耿耿,但形式到了这一步,已经非常危急。

在这种情况下,长孙无忌意志坚定,他与舅父高士廉和秦王府部将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人日夜劝说李世民,让他诛杀太子与齐王。

李世民也在权衡利弊,等待时机。时机终于出现了,突厥人的入侵加速了李世民的决定。

突厥入侵唐朝边境,李建成以反击突厥侵犯为名,推荐李元吉督军北征,还抽调秦王府精兵猛将到李元吉麾下听命,并计划在饯行时伏杀李世民。李世民得知这一消息后,与长孙无忌秘密商量,决定发动兵变。长孙无忌秘密将房玄龄、杜如晦召回秦王府,共同谋划。

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埋伏在玄武门,成功诛杀李建成、李元吉。

玄武门事变后,唐高祖李渊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左庶子。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册封妻子长孙氏为皇后。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大封功臣,长孙无忌任吏部尚书,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长孙无忌既是勋臣,又是国戚,从此深受唐太宗礼遇,能够出入太宗卧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办学收学费吗?学费贵不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是民间教育的鼻祖,好多人都想知道孔子的办学经费是从哪里来的。众所周知,孔子的家境也不富裕,父亲去世的早,而且孔子的母亲又是父亲的小老婆,那么,孔子的办学经费是从哪里来的呢?其一、官员赞助孔子虽然家境不富裕,但孔子靠着自己的辛苦付出,学习很勤奋,因此孔子的名气很大,至少在鲁国国都曲阜,大家都知道孔

  • 清朝顺治皇帝是否真的在五台山看破红尘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顺治出家”之说,最早见之于清初有“诗史”之称的吴梅村之《清凉寺赞佛诗》,此诗共四首,长达一百余句。一些文人学者在疏证诠释该诗时,认为诗句虽多迷离恍惚诡谲,却明显是影射“顺治出家”之事,如诗句中说:“王母携双成,

  • 古代女人都是怎么护肤的?女性保养皮肤美容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早晚盥洗的时候,取出少许益母草灰,投入面汤或者清水之中,兑和成灰浆,再将灰浆涂在脸上、手上,反复擦揉,一如今天女性使用洁面乳、洁肤乳的方式。这就是古代女子的护肤场景。宫中秘传的美容品宫女打开金花盒,把盒内雪洁的细粉倒入一小盂米汤里,仔细搅匀。然后,这只金盂被捧到武则天面前,女皇帝伸手从盂内舀起一捧浓

  • 历史上的苏小妹是不是虚构的?她是苏轼的妹妹还是姐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关于苏小妹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大多出自野史和小说,正规史书上记载并不多,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苏小妹并不存在。近读苏洵《自尤》诗,发现苏小妹不但真有其人,而且非常有才,只是命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没有嫁给秦观,而是嫁给了苏洵妻子的娘家侄子程之才,18岁就连病带气,一命呜呼了。不错,欧阳修《苏明允墓

  • 1945年为什么顺治皇帝的陵墓没有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埋葬于清东陵的清朝皇帝,包括了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以及慈安、慈禧等皇妃。在历史上,除了大盗孙殿英对乾隆和慈禧的陵墓进行过盗抢意外,发生在1945年的一次浩劫,规模却更大,除了一座陵墓为被盗以外,其余的的陵墓竟无一幸免,而为何偏偏就那一座陵墓未被盗呢?其中又有什么缘由呢?未被盗的这座陵

  • 每天参加上早朝的有哪些官员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早朝是从夏朝就开始了的,所谓早朝,其实一天当中也就这么一次朝参的机会,只不过是时间选择在了早晨而已。早朝的官员大都是京官,除了有事情的地方官,或者被皇帝召见,再或者进京述职的官员才能去上早朝。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

  • 顺治皇帝两次废除皇太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皇帝两次废后的原因:顺治皇帝福临刚14岁的时候,皇室就为他选立了皇后,这位皇后是蒙族人,名叫娜木钟,来自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她的父亲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是孝庄文皇后的哥哥,是福临的亲舅父,所以这位皇后正是福临的表妹。顺治八年(1661年)正月,吴克善把女儿送到了京城。同年八月十三日在紫禁城举行了清朝

  • 赵匡胤为什么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和赵匡义这亲兄弟两自周世宗手中篡夺皇位之后,一直对自己的手下将军不放心,最后赵匡胤来个杯酒释兵权,就这样轻松的扫清了手握重兵的将军对自己皇位的威胁。按理说他此时已经可以放心的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芳,可是没成想竟然戏剧性的传给了赵匡义。并由此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两个千古谜案。第一个谜案就是

  •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只有朱元璋北伐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南征取得的胜利比较多,北伐取得成功的例子很有限,一般大家都以偶然来看待这个问题,也有部分人是宿命的看待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这其中有必然的道理。经济的基础才是最关键的,诸葛亮可以招招领先,但是也在经济上奈何不了司马懿,而且诸葛亮进行的也是北伐。决定这个成败的关键在于古代的

  • 诸葛亮为什么总是坐四轮车而不骑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上战场经常爱坐着一辆四轮小车,羽扇纶巾,好不潇洒。但估计又有读者会犯嘀咕,这辆精致可爱的小车只能靠人推,一旦战场上出了什么状况,被敌人骑兵冲过来抓住可怎么办?说到战场上主将被突袭的例子,三国时代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关羽万马丛中取颜良首级的事。这段战例确实太脍炙人口,不论是正史《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