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阖闾在无锡的“登基”之路:阖闾如何取代王僚?

阖闾在无锡的“登基”之路:阖闾如何取代王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4/2/2 20:20:14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告鱼专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吾欲求之。’”意思就是说,如果不去争取,什么也得不到。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春秋吴国25世君王阖闾,阖闾城的真正主人。本文将用几个片段讲述阖闾的登基之路,解读他的人生之路。

韬光养晦

话说吴泰伯传位19世到寿梦,寿梦有四子,长子诸樊,二子余祭,三子余眛,四子季札。因为季札贤能,寿梦临终前想传位给季札,季札按谪长制不受,于是寿梦遗命兄终弟及,从而依次传给季札。后来,吴王诸樊、余祭、余眛相继去世,按理,应季札接位,但季札礼让逃走。于是,余眛子僚在吴王僚元年(前526)登位,是为吴王23世。公子光不服,认为:季札礼让,兄终弟及制终了,按制应实行谪长制。自己是寿梦长子诸樊的长孙,理应继承王位;而僚一向贪婪依仗强力,只知进位,不知谦让。所以公子光准备寻觅能共患难的勇士,刺杀吴王僚,自己登上王位。但他知道时机尚未成熟,于是表面装着无事,韬光养晦。

[var1]

收罗伍员

吴王僚五年(前522),伍子胥投奔吴国,吴市吹箫,被市场管理官发现,引荐给吴王僚。吴王僚和伍子胥谈了三天,伍子胥的话没有重复的,吴王僚十分赞赏伍子胥贤能。公子光怕伍子胥和吴王僚亲近并重用,妨碍自己的计谋,就有意诋毁伍子胥,常对吴王僚说,:“伍子胥的父亲兄长被楚王杀害,他劝大王攻打楚国,并不是为了吴国,不过是想报自己的私仇罢了。”伍子胥看出了公子光的企图,也看出了公子光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于是离开了朝庭,隐退到郊野去耕作,投靠了公子光。公子光以宾客的礼节收养了伍子胥,后来又与伍子胥引荐的勇士专诸合谋,于是公子光、伍子胥、专诸三人密谋刺杀行动。

鸡父之战

吴王僚八年(前519),吴军包围了被楚国夺回的重镇州来(今安徽凤台),楚国纠集胡、沈、陈、许、蔡、顿六国组成七国联军增援州来。联军兵力数倍吴军,又来势汹汹,吴军撤围州来,移军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临淮关)。公子光设计了具体战役,吴王僚依计而行,把军队分为三部,自己率中军,公子光在左,公子掩余在右,七月末的晦日,在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鸡备亭)与楚军决战。吴军先派三千刑徒去扰乱楚右军,刑徒未经训练,满场乱跑,胡、沈、陈三国军队以为吴国是乌合之众,追杀争功自乱了队形,这时吴国重兵杀到。公子光正遇上陈国大夫夏啮,一戟将他挑于马下,又与掩余一起活捉了胡、沈两国国君。公子光命令将二位君主杀死,又将生擒兵士放了,这些放归的士兵乱跑乱叫:“我们的国君被杀了!我们的大夫被杀了!”许、蔡、顿三国的将士听了心惊肉跳,纷纷夺路而逃,这时吴大军杀到,楚军还未摆好阵势,已被冲得七零八落。吴军乘胜追杀,楚联军大败而逃。薳越带着残兵逃了50多里才得脱身,吴军大获全胜。

楚丧之机

吴王僚十二年(前515)冬,楚平王去世。吴王僚十三年(前514)春,吴国想趁楚国办丧事攻打楚国,公子光认为:这是动手的大好时机,但要调空吴王僚身边之人。于是,先假装自己摔伤;再动员吴王僚派他亲兄弟盖馀、烛庸率军去攻打楚国;又怂恿吴王僚派季札到晋国,观察诸侯国的反应;最后,请求吴王僚派公子庆忌去约会郑国和卫国共同攻打楚国。

专诸刺王僚

这时,楚国发兵断了吴兵的后路,吴兵不能退回。于是公子光对专诸说:“时不可失。”“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吾欲求之。事若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意思是: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千万不可错过。中原之国流传这样一句话:“如果不去争取,哪会有什么得呢?”我是王位继承人,因此我要去争取。假如事情能够成功,即使季子回来,也不会废黜我。——接着专诸就上演了鱼腹藏剑刺王僚的一幕活剧,王僚被专诸当场刺死。就这样,公子光自立为王,这就是历史上的吴王24世阖闾。

更多文章

  • 解密:哪次战役使得勾践的越国被吴国近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勾践灭吴之后越国的结局,勾践死后越国多久被灭,勾践灭吴国真实历史

    春秋时期的“夫椒山”位于太湖之中,严格说是两个四边不着岸的湖心岛,中间还相隔约五公里的太湖水面,夫椒之战就爆发于夫椒两山中间的水面上。战事发生在太湖水面,论说应该属于水战,为什么说是水陆混合之战呢?这就是因为预先布置在夫椒两山上的吴军步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严格说,夫椒之战是由多个小型战斗组成的大型

  • 解疑庞涓是否指挥过马陵之战?马陵之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马陵之战的庞涓是怎样的人,庞涓参与马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庞涓是个什么样的人

    公元前343年末,魏国联合赵国向韩发动进攻,韩国求救于齐。次年,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师,发兵攻魏而救韩。魏国指挥这次战争的是将军庞涓,他见齐军来援,便释韩而调头迎击齐军。齐军在孙膑的策划下,施出行军减灶之计,即第一天行军营地有10万灶,第二天军队后退减为5万灶,第三天再退缩减至3万灶,装出一副怯

  • 骊姬生平简介 骊姬如何除掉晋国三公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骊姬容貌复原,晋国骊姬之乱,晋国骊姬之乱是怎么回事

    [var1]公元前672年,晋献公将侵略战争延伸到了骊戎,晋军和戎族士兵互相攻击,晋军获胜。骊戎国君只好选择投降,为了求和,他将自己的女儿骊姬嫁给了晋献公,又让骊姬的妹妹少姬作为陪嫁,一同嫁给了晋献公。春秋时期,身份高贵的女子出嫁都会准备几个陪嫁,陪嫁越多,女方则越有脸面。骊姬和少姬便跟着晋献公来到

  • 隐藏在白起光芒下的名将——秦国宿将王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龁历史,秦国名将王龁之死,白起跟王龁谁厉害

    [var1]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大败赵国。公元前259年,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但未能攻克,楚、魏联军大败秦军。公元前257年,王龁继续攻打邯郸,但依旧未能攻克。恰逢各国援军向王龁进攻,在邯郸城下大败秦军,王龁撤围逃奔秦军增

  • 彭城之战,刘邦被打的丢盔卸甲,大将军韩信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彭城之战韩信算败吗,彭城之战以后韩信在哪里,韩信彭城之战为什么输了

    [var1]《史记》中关于韩信去哪里了,还真的没有介绍,只能根据一些细节来推测了。可能一:兵围废丘刘邦出关之前,第一个面对的便是雍王章邯,章邯一败再败之后便退居到了雍国的都城废丘,之后就一直是围城战,直到第二年的六月,才“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虽然《史记》中有说曹参“以将军引兵围章邯於废丘

  • 魏国灭蜀他建立奇功,却成三国死得最冤的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魏国灭蜀,魏国灭蜀谁最厉害,魏国对蜀吴两国的评价

    一、屯田建安十三,曹操拿下荆州,迁了一大批民众到汝南屯田开垦,邓艾也在期中。背井离乡的小邓艾孤苦伶仃,和母亲相依为命,当放牛娃。从小就和农田稻谷打交道,熟悉农家的一草一木,春耕秋收。他老老实实地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向上爬。能力和上进心让他成为小吏。但对一个出身贫寒的子弟,又口吃,想要得到重用是件

  • 魏国可以被称为曹魏,东吴可以被称为孙吴,为何蜀汉不是刘汉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魏蜀汉孙吴的故事都有哪些,武将曹魏和孙吴,曹魏蜀汉东吴

    [var1]其实这是一个历史划分问题,所以刘蜀这个国家是不可能存在的,在历史上以某种姓氏在加国号的形式,主要功能就是来区别中国的其他朝代,比如说在宋朝,我们一般都知道,在宋朝的时候,他的开国皇帝姓赵。但是除了赵宋之外,还有一个南北朝时期的刘宋王朝,所以就需要在朝代面前加一个姓氏来加以区分。[var1

  • 长平大战为何非换下廉颇 原来是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廉颇能守住长平吗,廉颇虽老尚能战矣,秦赵长平大战

    [var1]从国家层面来看,最根本的是赵国扛不住了,廉颇的坚守消耗战,使得赵国被拖垮,国力不允许打持久战。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是其战功并不显着,史料也未见廉颇在战场上如何杀敌,如何用兵如神。而其之所以称为名将,主要在于其守城之力、防御之法。廉颇打仗虽不能保证胜利,但是基本可以不败。而长平大战,

  • 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 为何都出土楚墓群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吴王夫差剑与越王勾践剑,揭秘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出土纪录

    那么,在1995年从湖北省望山楚墓群中,出土的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其宝剑的身世却让众人陷入了一个迷局。越王剑出土的时候,剑长55.6厘米,剑行挺拔,剑光逼人,而且剑身也满饰着黑色菱形暗纹,还镶嵌着绿松石和蓝色琉璃,剑柄处以丝缠绕,给人以庄重华贵之感觉。尤其是出土的宝剑上面,镌刻着“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 解密:平原君赵胜为什么对自己的爱姬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胜被通缉,平原君赵胜结局,赵胜个人资料

    平原君赵胜(?-前251),原为赵惠文王之弟,赵国宗室成员。虽然他无缘继承王位,但却在诸公子中最为贤明,也最为关心国事。为了维护自己和赵国的利益,他也四处招揽名人贤士,聚集在自己的门下,几年下来,门客人数达到了几千人。[var1]网络配图平原君宅第附近有几家民宅,其中一家的户主是个腿脚有点不利索的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