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给贺兰敏之的罪状中有内乱之事,但其墓志铭对此却一字不提

武则天给贺兰敏之的罪状中有内乱之事,但其墓志铭对此却一字不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30 更新时间:2024/1/29 6:45:45

兄长死后,她不将父亲周国公的爵位交给哥哥的儿子们来继承,反而交由姊姊韩国夫人外甥贺兰敏之来继承,并将敏之改姓武氏,跟从母姓。弘文馆编《三十国春秋》说贺兰敏之“朝内士子交游甚众”,累官至兰台太史令、左散骑常侍,袭周国公。

贺兰部落当年是代北拓拔鲜卑集团之一,世为豪帅大官,也是北魏初期的后族,到了道武帝时期,此部落被强迫解散定居,逐渐脱离了牧族生涯。孝文帝迁都洛阳,大批人马随着南迁,因此贺兰敏之的籍贯是在洛阳。

他是武后大姊韩国夫人与贺兰安石的儿子。贺兰安石袭爵应山县开国男,官至越王府幕佐而早死,故敏之可谓出身“鼎族公门”,贺兰氏门第也算显赫,因此不但应国公将女儿嫁给此家族,连他任扬州都督府长史时的顶头上司河间王李孝恭,也将十九岁的季女嫁给了贺兰氏。

由于贺兰敏之生前没有事功,其死又与武后有密切关系,故两《唐书》无传,晚近出土了《贺兰敏之墓志》,对他所知才多了一些。该墓志力称敏之“冲襟朗鉴,……不杂风尘,鸾章凤姿,居然物外”,又说他孝慈忠义,学博文丽,“风情外朗,神采内融。……飞文染翰,为伯为雄”,故得妙年莅职,弱冠升朝,历任尚衣奉御、左庶子、左侍极、太子宾客、检校兰台太史、秘书监诸官,且为弘文馆学士,封周国公。

谀墓之文不免吹捧,而《旧唐书·武承嗣传》则直说敏之“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恃宠多愆犯,则天颇不悦之”,故他的仕途顺畅和能继承周国公爵,应与杨氏的宠爱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他的母亲和姊妹这时也被今上所宠,故也应与她们的关系有关。或许敏之也确实颇有才学气质,所以同传说他奉令鸠集学士李嗣真、吴兢之徙于兰台从事刊正经史并撰著传记。吴兢就是重修《则天实录》的史官之一。

总章元年(668年)三月六日武后之父获赠司徒,升为“太原元从”的首席,列为第一功臣的同时,又诏这些功臣“其家见在朝无五品已上官者,子、孙及曾孙擢一人授五品官;若先有四品、五品者,加授子、孙等一人两阶;若三品已上,加爵三等”,史谓当“时皇后欲崇其父特在功臣之上故也”。虽然武后欲崇其父,但是得益者同时也是武敏之,因为他所任左侍极(原门下省散骑常侍)以下诸官其实都是三品官。

大唐制度由六品跳升五品是仕途的一道重要关卡,由四品跳升三品又是另一道重要关卡,因此行年二十几岁的武敏之跳升得如此之快,应与得武后照顾和援用这道诏令有关。正当此时,武后最重要的两个腹心宰相李绩和许敬宗已老,李绩且在总章二年(669年)死去,敬宗则于翌年退休,故“朝陪紫极,……夕宴青宫,……坐为师友,人作腹心”的武敏之,极有机会成为武后所要培养的权贵外戚。不过“既而时移代易,木秀风摧。……大厦不申,小年俄谢。以咸亨二年(671年)八月八日,终于韶州之官第,春秋廿有九”。

要至景龙三年(709年)其子贺兰琬才能请准让他归葬于雍州咸阳县,墓志且称他“非辜获罪,命矣长嗟”!墓志所述隐约,究竟发生了何事?

这事要从他的姊妹魏国夫人贺兰氏之死说起。

贺兰敏之的罪状

当乾封元年(666年)封禅泰山之时,敏之的年龄为一十四岁,魏国夫人的年龄也应相当,而此年武后却已四十七岁。武后感觉爱情受到贺兰氏的威胁,因此妒嫉此妙龄而又有国色的外甥女,乃利用武惟良等献食的机会而将她毒杀,并且一箭双雕地除掉当年对她们母女极不友好的堂兄们。贺兰氏之死,敏之入吊,李治恸哭着对他说:“向吾出视朝犹无恙,退朝已不救,何仓卒如此?”

武曌

敏之则号哭不答。深沉的武后闻知此情况,说:“此儿疑我!”由此恶之 。或许武敏之平常有些不法之事,故时人传说他恃宠骄盈而预测必会败事。武后则只是抓住他的小辫子而忍隐不发,等到四年之后荣国夫人死,翌年乃采取行动,上表诉说武敏之前后罪状,请予惩罚。

这些罪状根据史书记载,包括:(1)烝于外祖母荣国夫人;(2)将武后交给他为荣国夫人造佛像追福的瑞锦私自挪用;(3)逼淫未婚太子妃——杨思俭之女;(4)在荣国夫人丧内私释衰经而穿吉服奏妓乐;(5)在荣国夫人宅逼淫太平公主的随行宫人。

这些为武后亲自上奏的罪状,单是第(1)和(4)条就已涉嫌十恶罪的“内乱”和“不孝”两罪,若经证实定谳,就足以置敏之于死地,但是《贺兰敏之墓志》则对此一字不提,反而说他“非辜获罪,命矣长嗟”!由于此案的双方诉讼人身份极为特殊,故当时未见有经审判的记录,是否也是冤错假案,如今已无直接证据来判断。

总之,武后以生母和未来媳妇的名节等事来指控外甥武敏之,的确是极为严重之事,因此李治在咸亨二年(671年)六月十二日降敕流敏之于雷州,恢复他的本姓。当贺兰敏之被押解途至韶州时,却于八月六日死于该州官第,一说他是“以马缰自缢而死”;一说则谓他“以马缰绞死”,朝士坐与他交游而流配岭南者甚众云云。

武则天为何牺牲母亲名节来执意处死贺兰敏之?

武后牺牲母亲名节而除掉贺兰敏之,有人认为是因敏之与李治过从其密,代表了与武后对立的思想和政治派系;也有人认为是因杨氏以武后专权霸道,故与敏之偏向李治这一边,以防万一武后出事而仍有退路。

两说虽无不可能,但前说未免泛政治化,而后说则未免太有机心。其实杨氏当年参与废立皇后之事,,其有智有识的确如《望凤台碑》所言,至于该碑说她常对女婿今上有建设性的献言,,可能也是事实;然而,尽管贵为第一外命妇,她却无任何官方资格可以参预朝政。

她活跃于佛教界,想为佛教讲话则要透过武后建言;想以同宗的理由提拔杨武,亦需以称荐的方式而为;想提拔或贬逐武氏子弟,则更是要透过武后而使今上为之,是则在女儿参决朝政之下,又焉能有多大的政治空间?

该碑说她秘言密符“合为臣之道”,深“得事君之要”,恐怕与女儿“御夫”时偏向女婿——何况他兼爱她的大女儿及孙女儿一一的情事有关。当然经常如此,肯定母女之间就会产生不愉快。

杨氏当年为了照顾诸女,故放弃了夫死之后长年礼佛的念头,爱女之心可想而喻。她对武氏亲属的态度,只是对当年不礼她母女的子侄甚为怨恨,甚至波及他们的儿子——即她的孙子们,故宁愿日后不归葬于武氏先茔;至于对亲生女儿及亲外孙则疼爱有加,何况敏之有上述的人品气质,,且又继承夫爵,传夫之香火,因此也就更得她的宠爱!

武曌

老祖母对孙子之爱是可以想象的,然而孙子却怀疑二姨(武后)毒杀其姊妹——也是杨氏的亲孙女,遂使姨甥关系紧张。母亲深知武后有“不利于朕,朕能戮之”的心态,因此也就可能因保护孙子而偏袒之,才与女儿(武后)感情发生了变化。

武后早已厌恶外甥女贺兰氏之争宠,故借机加以毒死,而嫁祸于武氏兄弟,杨氏对此仅能无奈,但同样事情决不能再发生于敏之身上,由于母亲保护她的爱孙,故武后才延至她死后方下手,恐怕与避免过度刺激母亲有关。

《讨武氏檄》批评武后“杀姊屠兄”,大姊韩国夫人诸书都无记载死因,但是她的两个儿女则的确因武后而死;至于武惟良等兄长们,也的确是直接或间接地死于武后之手。在武后一再诛锄武氏亲属的手段之下,文水武氏外戚在朝廷可谓毫无势力可言,这是她“杀姊屠兄”的结果。

然而在门第社会里,宗族归属感原本就极为浓厚,武后对武氏亲属似乎有所不安,因此稍后乃命大使备法物,把父亲灵魂从家乡的坟墓迎归于母亲杨氏之墓;又在敏之死后三年——上元元年(674年)的三月,奏请从振州召还二哥元爽之子武承嗣,让他承袭祖父周国公的爵位,并且任用他为掌管皇帝衣服的尚衣奉御。殿中省尚衣奉御秩正五品下阶。依照大唐制度,五品官属于通贵之官,由宰相荐进,皇帝制授;又国公出身或皇后周亲出身,例由六品官起叙,因此武承嗣以一个流放的皇后亲属,还京即由五品官起用,明显走一种超擢。更有甚者,承嗣很快地在第二个月就升迁为从三品的宗正卿, 这是武后被尊称为天后四个月前所发生的事。

更多文章

  • 因晋朝无法施展抱负,故张宾选择投靠石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宾给石勒的建议,张宾是石勒谋士吗,石勒为什么废张宾

    可为什么作为汉人的张宾,会辅佐这么一位富有争议的胡人雄主呢?其实从张宾早年的出仕经历就可以知道一二:张宾从幼年时便熟读经史,长大后曾经出任中丘王帐下的都督,不过因为其出身不高,仕途不顺最终因生病被免官。于是,有着雄心大志的张宾,便对自己的兄弟感叹道:“吾自言智算鉴识不后子房,但不遇高祖耳。”郁郁不得

  • 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形式是政权稳固的保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简述唐朝对西域的管理,唐朝西域美女,唐朝西域都护府范围

    唐朝在建立其西域统治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活动与成就:贞观四年(630年),平北突厥,置西伊州。贞观六年(632年),去“西”字,称伊州(今新疆哈密)。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置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同年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贞观十八年(644年),

  • 司马炎建国初期便出现很多政治错误,贾南风则将其后果完全暴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看着这一连串的此起彼伏的又紧密相连的政治大事件,最终导致西晋灭亡。西晋灭亡从深层次来讲,建国之初就犯了一大串的政治错误,只是贾南风、司马衷、西晋八王之乱的八王、五胡少数民族将这些曾经的政治弊端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了。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端。谈到西晋必然拉不下曹魏,这是相继建立的王朝

  • 刘宋的三次北伐都是为收复河南故土,但均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宋被谁灭了,刘宋第二次北伐示意图,刘宋北伐北魏

    刘义隆在位三十年躬勤政事,提倡节俭,大力发展经济,把汉代还是蛮荒之地的江南变成膏腴之地,稻米产量压倒北方。在元嘉二十七年之前,他统治下的江南国力达至鼎盛,被称为元嘉之治,为六朝治世之典范。但刘义隆的野心不只是缔造一个太平盛世,而是要像他父亲刘裕一样,收复中原。元嘉三年(426年),刘义隆消灭了权臣势

  • 杨贵妃的死因,被电影美化了太多,历史还原她真实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杨玉环是在自己叔父家长大的,后来李瑁参加唐玄宗女儿婚礼时看上杨玉环,便请求将杨玉环赐给自己,之后杨玉环嫁给了唐玄宗的儿子李瑁,后来唐玄宗觉得对她一见钟情便想了个办法让她留在自己身边。唐玄宗为了堵住悠悠之口便让杨玉环当女道士,然后顺理成章把她接到宫里,自然唐玄宗对她十分宠爱。这个父亲与儿子同时看上同一

  • 甘露之变:此人为了司马昭公然弑君,后来却被司马昭乱箭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昭弑君简介,司马昭弑君正史记录,司马昭弑君故事500字

    随着皇帝曹髦渐渐长大,他对这样的形势感到忿忿不平。终于在260年,积压在曹髦心中的怒火爆发了,皇帝曹髦召见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密谋讨伐司马昭。王经听后奉劝皇帝曹髦要从长计议。而王沈和王业二人则跑去向司马昭通风报信去了。司马昭得到消息后开始了谋划准备。后来司马昭的手下成济直接刺死了皇帝曹

  • 东晋此人发明一个药方,无人重视,千年后中国凭此获诺贝尔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晋中医药方子,东晋名医,中国古代十大神秘药方

    康熙整日满头大汗,全身发抖,帝国最高明的御医们束手无策。在试过大清国的各种方子和巫术后,康熙召来了传教士,打算尝试他们带来的金鸡纳霜。此举遭到御医们的强烈反对,但排外的偏见最终战胜不了事实:康熙喝下金鸡纳霜后,高烧终于退了,命保住了。康熙龙颜大悦,赐给传教士一套房子,名为“救世堂”,并允许他们在京城

  • 《唐朝诡事录》的原著小说叫什么?《唐朝诡事录》是讲述了什么故事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诡事录图片,唐朝诡事录全集免费,唐朝诡事录第一个案子破了吗

    作者是魏风华是历史作家、诗人。出版有历史畅销书《抗日战争的细节》、《在黑夜遇见历史》、《唐朝诡事录》、《绝版魏晋》,长篇小说《平安夜》,结有诗集《硬石镇》。小说《唐朝诡事录》介绍荒野驿站中的暗影,史上最恐怖的壁画,唐人的盗梦空间,寺院中的时光隧道……如果把唐朝正史比作土黄色的官道的话,那么历史畅销书

  • 《唐朝诡事录》历史背景是什么朝代?苏无名和卢凌风携手破案,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诡事录图片,唐朝诡事录苏无名妻子,卢凌风苏无名

    从第一案“长安红茶案”可以看出苏无名和卢凌风分属不同的阵营,苏无名为公主办事,卢凌风则听从太子的命令,因此,两人一开始互不待见,针锋相对。第一集开篇已经给出了朝代背景,故事发生在唐景云年间,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景云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说明《唐朝诡事录》历史背景是唐睿宗在位期间。历史上唐景云这个年号只

  • 看了《唐朝诡事录》,心里唏嘘不已,明明是王炸,可惜输给了演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诡事录哪个卫视播出,唐朝诡事录全集免费,和唐朝诡事会相似的电视剧

    事件:凶杀;案件:奇幻;内幕:争斗;年代:唐朝;“元芳,你怎么看?”猫妖、鬼市、仙人、巨蟒、升天,这样精彩纷呈的故事谁不爱看?而看到观众们兴趣盎然,此剧上手也不含糊,六集连播,真是让人过足了眼瘾。开局入戏夜深,风起,一个男人正在榻上安睡,突然他听到了一声怪异的猫叫,榻上的他二目圆睁跃身而起。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