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蜀国?

三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蜀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586 更新时间:2024/1/21 8:00:17

当年,汉中战役曹操一战而败,从此放弃了南下进攻蜀地的打算。原本,汉中由曹军大将夏侯渊镇守,可以说是曹军南下进攻蜀地时,极其重要的一块大本营。

汉中战役爆发大抵分为三个阶段。

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先主次于阳平关,与渊、郃等相拒。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

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

汉中战役原由刘备率先发起进攻,第一阶段的正面战场,刘备帐下部将吴兰、雷同正面进攻,直接全军覆没,刘备军队损失惨重,刘备只能带领主力和夏侯渊在阳平关展开对峙。

第二阶段,也是整个汉中战役的重要转折点。刘备引兵突袭夏侯惇,占据重要高地,直接威胁到了夏侯渊的后方。如此一来,原本只需要镇守阳平关的夏侯渊,就不得不想着解除后顾之忧,贸然出兵抢夺刘备所占领的高地,不料被杀。

[var1]

第三阶段,曹操眼看汉中局势不可挽回,马上引兵冲向了汉中,其实那时候大家都明白,曹操引兵进入汉中,只是为了接大家回家,压根不会想着和刘备再度交战。曹操只是象征性的和刘备小战,随即便撤兵而返。

汉中战役至此结束,三国鼎立的格局也正式形成。

[var1]

这场战役给曹魏的西部战场带来了强大的军事压力。后期诸葛亮的进攻,汉中被经营成为了粮仓大本营,可以源源不断的供给前线军队。

我们了解基本的汉中战役,大抵就能够明白,为何在三国时期,尤其是刘备去世后,主动挑起战争的,永远都是蜀汉。因为对于曹魏而言,丢失汉中的真正意义在于,他们需要跨越绵延山脉,才能抵达汉中。

然后再度跨越山脉,才能抵达成都。

任何时期的作战,部队最讲究机动性作战。跨越山区会直接抹杀掉军队这一项重要优势,还会面临物资补给的重要问题。

[var1]

汉中战役之后,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所以,整个战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你我问题,而是你我他三方问题。所以,当时作为最强大的曹魏政权,不仅西部面临蜀汉威胁,南部的东吴也在试图向北推进战线,如此就让曹魏没有更多的可能性去主动性的进行进攻。

更多文章

  • 隋唐四任雄才伟略的皇帝,为什么都拼了命要灭亡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太宗为什么选择高句丽,唐太宗在位期间灭了高句丽吗,历史上杨广几次征高句丽

    高句丽位处朝鲜半岛,渔猎、农耕、游牧三种文明集合一体,极盛时期的疆域达到东临日本海、南制汉江、西北越辽水、北到辉发河。他们不仅有土地资源,还有无人争夺的海洋资源,每一年的一个特殊几天,都会有成群结队的鱼儿逆流而上供他们捕捉。高句丽的文化和中国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很早就建国,从部落文明走向封建文明

  • 穷出身的安禄山,为何能在安史之乱前平步青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第一年安禄山就死了,安禄山与安史之乱的故事,安史之乱安禄山有多强

    后来在安禄山长大后,因为不喜欢自己的这个继父,便想着法子的逃出了那个家中,虽然在第一次的逃脱中,被继父抓了回来,但是在第二次的逃离中顺利的摆脱了那个家庭。发迹的原因说起他的发迹,是带有戏剧性的,因为正是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贵人。在那一天中,不知他是因为为了换取生活的费用,还是为了解馋

  • 隋炀帝杨广的两个女儿,长得貌美如花,却都嫁给仇人,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炀帝杨广有多少个儿子和女儿,隋炀帝杨广资料,杨广女儿图片

    作为一个荒淫无道的皇帝却只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这很不正常。隋炀帝被属下勒死,他的子孙下场也不好过,三个而儿子自然不会被仇人放过,都死掉了,而他的两个女儿,虽然没有被杀,但是过的也很悲惨。杨广的两个女儿长的貌美如花,大女人嫁给宇文家,小儿女嫁给李世民。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是他的杀父仇人,李家灭掉隋朝

  • 古画揭秘武则天真容,堪称“绝代佳人”,身高1米67长相异于常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头骨容貌复原图,武则天简单的画像,武则天画像真实原图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武则天身为女性能逆流而上,简直堪称历史传奇,她凭借自己的实力,稳坐王位这么多年。武则天能让李治神魂颠倒,甚至出家后都没让李治放弃找回武则天的心,可见武则天的容貌并非凡夫俗子那般普通。不然也不会在她还是少女时因美貌被皇帝看中,并纳入自己的后宫,但武则天在宫中十多年不被皇帝宠爱,

  • 贞观之治时唐朝以德治为主,开放包容,注重人才赢得后世赞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的贞观之治,唐朝贞观之治起止年代,贞观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了吗

    李世民治下的唐朝,之所以能创造“贞观之治”的繁荣盛世,这与李世民以稳妥而有效的治国思想来管理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李世民的治国思想和治理方式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和认真借鉴的方面。第一,“仁义为治”“德主刑辅”隋灭唐立,李世民亲眼目睹隋朝灭亡的过程,对隋朝失败教训记忆犹新。隋初建时,隋文帝锐意改革,政绩显

  • 外来突厥部落吸收融合各地居民后形成今日土耳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土耳其认突厥为祖先,突厥族现状,突厥部落分布图

    在东西突厥政权灭亡后的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广大中亚、中东地区曾经建立过几个突厥的政权,其中最强盛的突厥政权之一就是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塞尔柱帝国。到了12世纪初,由于内忧外患,塞尔柱帝国一分为三,其中只有位于小亚细亚的塞尔柱王国则“延续了整个两个世纪而成为特别延长的事业,因为从他那里析出来了历史上的土

  •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和唐朝的边疆政策导致安史之乱必然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史之乱唐朝女性,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北方还是南方,七年级历史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兴盛转向衰落的关键性事件至今,唐朝给了人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大唐盛世”,是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确实,唐朝有过盛世,自从唐高祖李渊开创了唐王朝之后,唐朝曾接连出现了比较兴盛的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创造了“贞观之治”,成了唐朝最令人羡慕的时期,当时基本上是国泰民安,富裕安宁,四方折

  • 武则天给贺兰敏之的罪状中有内乱之事,但其墓志铭对此却一字不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杀贺兰敏月,贺兰敏之是武则天赐的吗,武则天秘史中贺兰敏之结局

    兄长死后,她不将父亲周国公的爵位交给哥哥的儿子们来继承,反而交由姊姊韩国夫人外甥贺兰敏之来继承,并将敏之改姓武氏,跟从母姓。弘文馆编《三十国春秋》说贺兰敏之“朝内士子交游甚众”,累官至兰台太史令、左散骑常侍,袭周国公。贺兰部落当年是代北拓拔鲜卑集团之一,世为豪帅大官,也是北魏初期的后族,到了道武帝时

  • 因晋朝无法施展抱负,故张宾选择投靠石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宾给石勒的建议,张宾是石勒谋士吗,石勒为什么废张宾

    可为什么作为汉人的张宾,会辅佐这么一位富有争议的胡人雄主呢?其实从张宾早年的出仕经历就可以知道一二:张宾从幼年时便熟读经史,长大后曾经出任中丘王帐下的都督,不过因为其出身不高,仕途不顺最终因生病被免官。于是,有着雄心大志的张宾,便对自己的兄弟感叹道:“吾自言智算鉴识不后子房,但不遇高祖耳。”郁郁不得

  • 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形式是政权稳固的保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简述唐朝对西域的管理,唐朝西域美女,唐朝西域都护府范围

    唐朝在建立其西域统治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活动与成就:贞观四年(630年),平北突厥,置西伊州。贞观六年(632年),去“西”字,称伊州(今新疆哈密)。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置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同年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贞观十八年(6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