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白帝城托孤,为何给了诸葛亮废立大权,给李严来统内外军事

刘备白帝城托孤,为何给了诸葛亮废立大权,给李严来统内外军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95 更新时间:2024/1/19 3:20:59

《三国演义》小说与历史之上都对这段有描写,《三国志》中记载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白帝城托孤一事,历来有很大争议。争议点通常集中在那八个字: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此,以《三国志》作为为代表都认为,刘备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对于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件事情认为是君臣相知的典范,予以高度的赞美,现在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刘备托孤的真实意义是试探,如果诸葛亮有意取而代之,那么等待诸葛亮的将是刀斧手,有模有样的分析,举了一堆的例子。

首先认为就是刘备提成的自取,并不是给了诸葛亮自立之权,反而是废立之权,就是如果阿斗可以辅佐就辅佐,如果阿斗不成才,那就换成刘备其他儿子当蜀汉的皇帝,并不是叫诸葛亮自己称帝,但不管刘备给了诸葛亮自立之权,还是废立之权,这个权利都已很大了,即使纵观历史之上,也没有几个君主赋予臣子的权力能超过刘备赋予诸葛亮的,

那刘备如此信任诸葛亮,给了诸葛亮如此大的权利,却为何让李严来统内外军事,这其实就是需要看蜀汉政权面临的危机了,

上回我们说过刘备在夷陵之战后一直在永安,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东吴的入侵,另外一方面刘备想在曹魏与东吴的交战中想获取自己的好处,但因为战争与刘备自己身体的原因,刘备同意孙权请和的要求,两国对立实际上已经平息。因此这时候蜀汉的危机不在外面的东吴,或者说曹魏,相反是在蜀汉内部。

刘备势力依靠荆州集团的支持,从荆州时代的“进退狼跋”,壮大到“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占据益州的全部地区(汉中属于益州),以及荆州最重要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在关羽也奉命准备北伐襄樊失败之后,荆州集团损失惨重,刘备集团从根本上来说就只剩下益州。然而,对于益州这些门阀士族的豪强和益州百姓将士来说,刘备及其部属却是“外人”,他们当初是依靠强取豪夺拿下益州的,刘备因此不得已在用益州的诸多旧人,以安定蜀地百姓将士之心。

比如刘备迎娶的吴皇后是璋旧将吴壹之妹吴氏,这个吴氏还是刘璋已故兄长刘瑁之妻,刘备认为自己与刘瑁同族,有违礼法,但刘备为了与蜀中大族豪强结纳关系,刘备还是在法正的建议下纳吴氏为夫人。

许靖与其弟许劭是天下闻名的名士,其弟许劭就是评价曹操是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的人,刘备对于这样的人并不喜欢,认为他们没有身为人臣的才能。诸葛亮与法正劝说刘备重用许靖,一方面可增加名声,另外一方面可拉拢益州本地士大夫,于是刘备对许靖逐渐尊敬重用。在为蜀汉一百二十人为刘备上奏的《汉中王劝进表》中许靖排名第二,诸葛亮排名第六,关羽第七。

然而蜀地本土士人对外来的刘备集团积怨已久,两方冲突不断。刘备的义子刘封仗势欺人,导致了蜀地“旧人”孟达的不满,叛蜀降魏。为了平息将士的怨恨,诸葛亮劝刘备杀刘封,以谢蜀中“旧人”。在关羽殒命、张飞被害,孟达叛逃,法正亡故,黄权降魏等一系列事件之后,这个时候真正能够代表蜀中势力的关键人物只有李严。

李严在刘备攻占益州时候投降刘备,刘备平定成都之后他参与了蜀汉法律制定工作,李严被刘备重视是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当时刘备正忙着与曹魏争夺汉中这块地盘,背后却却发生了盗贼马秦、高胜等人的叛乱。这场叛乱规模很大,聚合的人有数万之众,却被李严率领5000人击败,在史书上获得了“斩秦、胜等首。枝党星散,悉复民籍。”的评价。不久后,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前往解围,高定被击败后逃走。李严还是将才。也被刘备看到,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郡守如前。

刘备在临死前召到永安任命为尚书令,成为顾命大臣之一。留给李严的任务却是:“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这两道命令之间是矛盾的,尚书令是皇帝的秘书长应该待在皇帝身边,而刘备却把李严放在了镇守永安这个地方。

原因是刘备对诸葛亮一百个放心却有一个担心,那就是诸葛亮选人用人的眼光,尤其是军事将领。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这句话说得无比精准。刘备选李严,担心的就是诸葛亮看人不准,用了马谡之类的人担当军事重任。刘备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看人的眼光是精准的,尤其是选拔军事人才。关羽、张飞自不必说,后来的黄忠、魏延也是刘备亲自选拔的人才,临死之前,刘备又提拔了李严,给他守备永安的权力地位,永安对于蜀汉的战略位置小百科之前说过,这里不在叙述,刘备放李严在这里,为的就是在临死之前解决蜀国的基本战略防御框架与蜀国内部问题。

在刘备病重的消息传出后,高定、黄元、雍闿等相继叛乱,战火波及嘉郡、益州郡、越嶲郡、牂牁郡等地,蜀汉半数以上的版图都笼罩在叛乱之中。益州内部人心的不稳可见一斑。然而这只是内部问题。对外方面,刘备虽然同意与孙权的请和,但孙刘联盟并没有真正形成,孙权还需要不时提防着。曹魏则在北方虎视眈眈,此刻,就是诸葛亮《出师表》上说的,当真是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所以,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要处理的就是死之后面临的蜀汉政权能否存下的问题,并不是与诸葛亮之间玩一手帝王权术,他需要与诸葛亮坦诚相待,鼓励他去完成复兴汉室的帝业。因此刘备举国托孤于诸葛亮,也换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回报。

更多文章

  •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派人查了他的家底,知道诸葛亮家底之后气愤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抄他的家,诸葛亮死后刘禅的实力,阿斗刘禅诸葛亮

    诸葛亮是在27岁时被刘备请出山的,这个年纪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青春年华。而被刘备请出山之后便将自己后几十年的生命奉献给了刘备。同时刘备身边还有着张飞和关羽的追随,所以刘备再后来便是有了许多的有志之士来追随他打天下。后来这些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后来刘备知道了自己活不了太久的时候便将诸葛亮喊

  • 刘禅死了以后,司马炎送给他3件陪葬品,每件都让刘备死不瞑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炎死后刘禅的下场,刘禅死后司马炎在棺材里放什么,刘禅死后刘备怎么处理

    一双草鞋。众所周知,汉昭烈帝刘备在起兵之前,在家乡涿郡织席贩履为业。本来刘备白手起家,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刘禅这个“败家子”却葬送了父亲一生的基业,所以司马炎放入一双草鞋以示讽刺挖苦。一个酒杯。这是用来嘲讽刘禅乐不思蜀的无能和昏庸,以此来表达刘禅属于自己阶下之臣炫耀。不过其实这一点确实也怨不得

  • 刘裕为什么要把司马懿后代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裕与司马懿相隔多少年,司马懿被刘裕杀多少人,司马懿后代被刘裕灭了

    在刘裕篡晋之前,各朝代的禅位都是比较仁义的,善待退位的君王,汉献帝被封山阳公,魏国末帝曹奂被封陈留王,后主刘禅被封安乐公,吴国孙皓被封乌程侯。而从西晋开始对待投降的帝王就不在礼遇,两位皇帝被俘虏后全被汉帝刘聪所杀,汉是匈奴所建,自然要杀死中原之主,以绝民望。刘裕是刘邦弟弟刘交二十二世孙,自幼家境贫寒

  • 刘邦封赏有功之臣,为何张良放弃富庶的齐地,而选择贫穷的留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封赏张良,张良和刘邦cp同人文,老梁讲刘邦为什么不杀张良

    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刘邦上台当了皇帝之

  • 唐朝女性在夏天为了凉爽开发了一种“新装束”,你知道是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女性真正的穿着,安史之乱唐朝女性,唐朝最普遍的装束

    另外也可以看出唐朝女子那种肤白貌美、媚眼惺忪的婀娜姿态,以及唐朝男性对女性那种坦率的爱慕、欣赏。袒胸装一般上着短襦衫,这种襦衫的长度很短,据沈从文的考证,其下摆一般只到腰部。襦衫的领口款式多样,如圆领、斜领,还有一种领口叫袒领,这种领口开得最低,是袒胸装的最具代表性的领口。唐初,襦衫的袖口都比较窄,

  • 国王想娶大唐公主,李世民向国王要4种动物做嫁妆,导致此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假如让大家在大小几十个朝代中挑选一个印象最深刻的,你会选哪个?个人会选唐朝。这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唐朝的版图在众多朝代中是能排进前五名的,虽然与天生对其他民族有征服欲的元朝比稍逊一筹。但是在百姓生活水平、政权统治基础、后世口碑等方面来看,二者相比肯定唐朝强出N倍。唐之所以能被后人记

  • 唐朝有一宦官专权乱政,曾派人挖郭子仪的祖坟,最后死的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郭子仪,唐朝大将郭子仪有多强,唐朝名将郭子仪活了多少岁

    鱼朝恩是在唐玄宗时期进的宫,安史之乱爆发后,鱼朝恩随唐玄宗逃亡四川,马嵬驿兵变让唐玄宗和唐肃宗分道扬镳,鱼朝恩开始跟随在唐肃宗身边,为唐肃宗所宠信。758年九月,唐肃宗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领兵20万攻打退居在相州的安庆绪。但是唐肃宗又对武将并不放心,并没有在军中设置元帅一职,而是派去了鱼朝恩,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要“跪而吮上乳”?其中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在今天哪里,李世民和玄武门之变的故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原因

    李世民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这么可能会做出这种掉价的事情呢,而且他那时已经二十八岁了,做这样事情是多么的令人难为情呀,而且还当着很多人的面干这种事情,令人觉得荒唐至极。可能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杜撰的,是哪个人为了抹黑唐太宗的圣君形象。但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就在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

  •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对李渊李世民的评价,朱棣怕朱元璋李世民不怕李渊,为什么李世民朱棣不敢反朱元璋

    李世民发动政变的目标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他并不是直接对准的李渊。李世民之所以走到了非发动兵变不可的地步,实际上李渊是要负很大责任的。当然部分的也是由大唐开国的特殊境况所决定的。唐朝建立是在618年,但是真正平定天下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这条路上,李渊是掌舵者,负责内政和大的战略规划,而李世民

  • 大臣给儿子办三日宴,惹得高力士不高兴,唐玄宗:他想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力士唐玄宗,高力士和唐玄宗的感情,唐玄宗与高力士小时候

    所以708年,李隆基任潞州别驾的时候也带上了王毛仲。身在潞州的李隆基,身边常常跟着两个保镖,即王毛仲和李守德,两人保护李隆基的安全,也替他去做各种事情,尤其是王毛仲,人比较机灵,看到李隆基喜欢结交别人,他就没事的时候也帮李隆基结交当地的一些人,将他们笼络到李隆基身边。李隆基在潞州很结交了一些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