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开创“仁宣之治”的朱高炽,为何会在壮年暴毙?

开创“仁宣之治”的朱高炽,为何会在壮年暴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01 更新时间:2024/1/27 9:14:42

朱高炽画像

大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明朝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朱棣在北征蒙古部落返回的途中,病死于榆木川(今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三道沟林场境内)。

八月,皇太子朱高炽即位,史称明仁宗,改元洪熙。

明仁宗朱高炽为人宽厚仁慈,做事谨慎认真,在明朝诸帝中是个难得的有作为的一代明主。

他赦免了建文朝的旧臣,平反昭雪了诸多冤狱,废除了前朝的苛政,与民休息,开创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可惜的是,明仁宗在位九个月就病逝了,时年仅四十八岁,传位长子朱瞻基,史称明宣宗。

明仁宗正值壮年,是什么原因令他匆匆离世?

《明史》关于明仁宗病逝记录的比较简单:“(五月)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辛巳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是日,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

五月十一日,明仁宗朱高炽上朝归来染病,十二日病危时遗诏传位太子,当日驾崩于饮安殿。

得了什么病?死亡原因是什么?《明史》语焉不详,而《明仁宗实录》更是只字不提。

关于明仁宗暴卒,史料的记载有限,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大体上有四种说法,其一是死于突发性疾病,其二是雷击致死,其三是中毒而死,其四是纵欲过度而死。

“死于突发性疾病”这一说法,大多为现代史学家的推测,根据《明通鉴》记载:明仁宗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迟缓,不能骑马射箭,走路都需要有人搀扶,他极有可能得了脑出血、心梗等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

“雷击致死”、“中毒而死”等说法见于正德年间翰林编修陆釴[yì]在《病逸漫记》一书中的记载:“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

明仁宗猝死,而此前毫无症状,当时宫中传说他遭雷击死亡。

还有人传说,当时有人要毒杀张皇后,结果误杀了皇帝。

陆釴曾询问一位老太监,他说:“皆不然,盖阴症也。”

这些说法都不对,仁宗皇帝是得了“阴症”。

关于“中毒而死”,大才子祝枝山在《野记》中言之凿凿,说得就像他看见了一样:“仁宗郭妃以中宫诞辰,邀过其宫上寿,上亦往,妃进卮于后,后不即饮……”

明仁宗的皇后张氏过生日,妃子郭氏到皇后宫中来祝寿,仁宗皇帝也来凑热闹。

郭氏给皇后敬酒,皇后没有马上喝,仁宗说:“你怀疑有毒吗?”于是就端起杯一饮而尽。

郭妃大惊失色,想阻拦已经来不及了,不久,皇帝中毒而死,郭妃畏罪自杀,当时外面电闪雷鸣,因此有雷击致死的传说。

“中毒而死”还有一个版本。

《明史》记载:

“先皇帝(指朱高炽)嗣统未及期月,奄弃群臣。揆厥所由,皆憸壬小夫,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

一些奸佞邪恶的小人进献“金石”丹药,导致皇帝中毒。

“纵欲过度而死”的说法源于《明史》的记载,朱高炽临终前,大臣李时勉上了一道奏折:“所谓节民力者此也;所谓谨嗜欲者此也;所谓勤政事者此也;所谓务正学者此也!”

这些话太过刺耳,尤其是“谨嗜欲”,明显在讥讽皇帝纵欲过度,朱高炽暴怒,“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差点被打死。

余怒未消的朱高炽对夏元吉说:“时勉廷辱我!”

当天夜里,朱高炽就驾崩了。与其说是纵欲而死,倒不如说是被大臣活活气死的。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明仁宗朱高炽是被太子朱瞻基暗杀的,朱瞻基已经是皇位继承人了,没必要担弑父恶名,再者说,当时他在南京祭祖,不在北京,因此说,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璎珞侍寝时,为何非要选择阁楼?这撩汉本事,乾隆毫无招架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璎珞简介,魏璎珞阁楼吻戏,璎珞怀孕了九个月肚子疼

    导语:“璎珞侍寝时,为何非要选择阁楼?这撩汉本事,乾隆毫无招架之力!”看完延禧攻略,见识到了魏璎珞撩汉的功夫,完全就是教科书级别的。魏璎珞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但是情商却是特别的高。情商高就算了,智商也特别的高。但是魏璎珞没有因此自大,她知道在后宫之中,比她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一直都在默默地

  • 晚清重臣李鸿章感动慈禧的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重臣李鸿章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李鸿章的

  • 历史学者在线挑刺!《清平乐》引发宋史专家关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以北宋仁宗朝为历史背景的热播剧《清平乐》火了,同样带火的还有频上热搜的宋史图书话题。但这次不光是简单的“蹭热点”,而是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历史学者开启在线“科普”追剧模式,讲解剧集细节的同时,“挑刺”指出一些谬误,与网友实时互动。宋人用茶壶泡茶让人出戏?“打卡式”挑错模式吸睛吴钩从剧中官员头戴的长翅

  • 外族侵入,元、清朝不算中华正统?史学家给出专业定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吾为华夏之王,自宋允落幕。真正的天命之人,从大漠入华夏,为天下之主。传承百余年,传于子孙,运势已今天结束。” ——洪武帝登基诏书节选近年来网上流行一种说法: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和满族建立的清朝根本就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连中国都不是宋元明清与日本侵华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外族入侵中原。对于中国来说,入侵

  •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有多耻辱,超乎常人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样一来,金国占领了燕京,灭了辽国,金人表示燕京归金国所有了,经过宋、金双方一番讨价还价,北宋一再退让后,最后金国只答应把燕京及其所属的六州二十四县交给北宋,北宋除了把每年原给辽国的40万岁币转给金国外,还要把这六州二十四县的赋税如数交给金国,北宋答应每年另交一百万贯作为燕京六州的“代税钱”,金国这

  • ​甲午战争,清军阵亡4万人,你们知道日军伤亡多少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9世纪末对于晚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整个19世纪后半期,战争伴随着变革,不断的在晚清展开。但其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晚清是始终萎靡不振的。无论是与英国,法国还是日本,晚清总是在对战中落败。不平等的条约一个接一个的签订,晚清朝廷步步退让,是保存实力,还是强弩之末?答案似乎逐渐明确了起来。事实上在

  • 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擒、绝粒自尽而亡,朱元璋:他的妻子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1367年10月,徐达攻破平江城,生擒张士诚。在押解回南京时,徐达特意派张士诚的亲信李博生陪同,以防不测。当李博生发现张士诚坐在囚车里时,他哭得说不出话来,叹道:当初,我们18个兄弟聚众起义,攻入高邮城。面对百万大军,我们也不怕。吴,拥有数十万大军之后,你贪图享乐,狂妄好色,完全忘记了高邮的危险。现

  • 清官回乡运十箱金子,乾隆得知后,再赏十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画像相传孙嘉淦一生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没有存下什么家产。他告老还乡时怕被乡亲们笑穷酸,载运十几箱砖头返乡充场面,这事被人举报传到乾隆皇耳里,乾隆反倒又赏了他十箱金子。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谥文定,祖籍山西。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除了清廉以外还以直言敢谏著名,在乾隆皇

  • 魏璎珞第一次服侍乾隆,为何要在阁楼上?这智商,很多人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多长的时间中,多少的古代影视剧出现,而在这些影视剧中大多都是讲述的清朝事情,这便是因为在清朝的时候,是距今最近的一个朝代,所以当人们去考证历史的时候也是最为接近,表现出来的时候也是比较容易的还原历史真相。然而就拿刚刚过去没多久的《延禧攻略》来说,其中的女主角魏璎珞第一次服侍乾隆,为何要在阁楼上?这智

  • 以贸易换和平——北宋用“货币战争”克制了强大的辽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于宋辽金,北宋货币演变的原因及评价,南宋与金朝的贸易

    引言作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峰的北宋王朝,虽然无力依靠军事手段有效压制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但是却善于利用自身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对周边民族施加巨大的影响力,将文化经贸活动作为调节民族关系的重要工具和辅助 手段。从宋辽之间持续近百年的互市情况来看,与武力压制相比,经济力量的影响无疑程度更深,影响面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