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襄公这么注重礼法,为什么会被人说愚蠢,最后结局很惨?

宋襄公这么注重礼法,为什么会被人说愚蠢,最后结局很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49 更新时间:2024/1/25 8:52:18

可是襄公显然没有意识到他所处的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一直都坚守自己的底线。他这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品德高尚,可是在很多人眼里却是愚蠢。可是他却不管外界对他的看法,执意要坚守自己内心的底线。

[var1]

也许是群主本身就很守礼,宋国的化氛围很好,被称作是礼仪之邦。可就是因为他太执着于仁义道德,最后反而害了自己,被人们嘲笑他这是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可是已经愚蠢了一辈子的他,在临死的时候却精明了一回,太子大臣们都觉得他脑子终于开窍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宋楚两国交战,宋襄公坚持上古军礼,不趁人之危。原本宋国是要讨伐郑国,郑国实力不够,便楚国寻求援助,于是楚国和宋国便有了一场战争。楚国军队人数众多,宋国根本不占优势。但楚军要渡河,此时正是宋军改变局势的大好时机,但是这种行为算得上是偷袭。

宋襄公一向讲究仁义和礼法,如果在楚军渡河时对他们进行偷袭,无疑是做了一回小人。他觉得打仗就要光明正大的对峙,而不应该在别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偷袭。于是他便在岸上等着楚军,楚军上岸后准备好战争的相关事宜,宋襄公才和楚军正式开战。结果毫无意外,本身在人数上就不占优势,又偏偏要等对方准备好就绪以后和敌人硬碰硬,最终只能落得个战败的结局,他自己也腿上中箭,被迫退兵。

[var1]

宋襄公腿部受伤感染,伤势愈发严重。在于楚军作战时,他坚持等楚军上岸与敌人正面交锋,明明实力不如别人,却不愿意进行偷袭,最后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导致腿部中箭。原本只是腿部中箭并不会对他的生命造成威胁,就算伤的比较严重,最多也可能只是留下残疾。

可是他年纪大了,伤口愈合比较慢,再加上当时的医疗条件没有那么先进,他受伤战败忙着撤退,一路上不断奔波导致腿部伤势越来越严重。后来齐国发生了内斗,太子流落到了宋国,宋襄公给了他很大帮助,使他后来能够再次回到齐国,成为齐孝公。可没想到齐孝公竟然如此不顾情义,宋国有难的时候,他不但不帮忙,反而还打压宋国。宋襄公因此被气得口吐鲜血,伤势更加严重。直至后来伤口感染,想保命都保不住。

[var1]

愚蠢了一辈子,死前终于聪明了一回。在他马上就要咽气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还有臣子们,都来到他的床前为他送行。太子哭着问他有什么话要说吗?他说,让他们不要忘记楚国是他们的敌人,如今楚国势力正强盛,总有一天会杀到宋国,最好的办法是依靠晋国的重耳,保住宋国的同时也为自己报仇。太子和臣子们听了也感到很欣慰,君主愚蠢糊涂了一辈子,临死前终于做了一件精明事。

宋襄公没有在楚军渡河时攻打楚军,确实是君子才能做出的事。可是这种只有君子才能做出的事,却是他做的一件糊涂事,行军打仗太过讲究反而不是一件好事。也许糊涂了一生的宋襄公在自己腿部感染,伤势越来越重,马上性命不保的时候才反应过来,所以在临死前才会告诫太子要依附晋国来为自己报仇。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古今谈:世界正在进入“新春秋战国”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1关于目前的世界局势,人们最担心的就是中国掉入“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修昔底德陷阱

  • 学生问孔子:黄帝是人吗?孔子的答案出人意料!黄帝真实身份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简介和意义,轩辕黄帝简介是黄帝吗,黄帝大战蚩尤的黄帝怎么画

    [var1]一天,宰我毛病又犯了,他向老师孔子提了一个问题:昔者予闻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意思是说:我从荣伊那里听说,黄帝活了三百年,那么,皇帝究竟是不是人呢?什么人能活三百岁?孔子一听,这个问题再怪诞就有些不高兴,他就说宰予啊,较近的伟大人物很多,还不

  • 山西挖出两把铜戈,铭文填充历史空白:难怪秦王必须逼迫白起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白起为何会自杀?就让我们结合史料和出土文物,来谈一谈吧。首先,让我们来谈一谈长平之战的起因。公元前262年,秦军大举进攻韩国的野王,将其国都与位于今天山西长治的上党郡分割开来。面对秦军咄咄逼人的攻势,韩国施展毒计,祸水东引,将孤立无援的上党郡“送”给了赵国。由此,秦赵两国的百万大军在上党

  • 宋襄公的“仁义”:不被人们所接受,究竟是作秀还是高风亮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襄公七年是什么年号,襄公提马灯,宋襄公的蠢猪式仁义

    对于儒家学说和思想中崇尚和宣扬的"仁义",人们虽然都有各自的理解,但基本上都有相同的认可和倾向,而提到宋襄公的"仁义",甚至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虚伪",因为在他高风亮节的仁义的背后,掩藏的是一个充满野心的、虚伪狂妄的灵魂。而这些也是大多数人基于宋襄公的言行不一进行的一种"充满恶意"的推测,因为宋襄公

  • 此人因一次战斗被连升四级,名将韩先楚称赞:打仗很有头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先楚将军故居简介,战将韩先楚电视剧简介,上将韩先楚精彩抢人片段

    这支部队势如破竹,控制了沈吉路梅河口到清源段一百多华里的铁路线,歼敌共约二个团。敌军为挽回颓势,迅速调集了六个团的兵力,在廖耀湘指挥下发起大举反击。5月16日下午,三纵十师二十八团将士在占领大华山侧翼阵地后,奉命在二道河子村一线阻击敌人。战斗打响后不久,二十八团二营四连二班长薛德国第一次与坦克有了近

  • 大明第一恶奶娘:残害后宫,毒杀妃嫔,还想学吕不韦“偷天换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奶娘给王爷当药引,古代的奶娘如何喂养皇子,明朝奶娘

    保姆是一份不太讨喜的职业,不仅需要洗衣做饭,还可能需要照顾老人或者孩子,报酬不一定高,但十分辛苦。然而在明朝,却有一位顶级保姆,她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一呼百应的地步,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客氏。客氏18岁入宫,成为朱由校乳母,随即得到朱由校信任,朱由校即位后,客氏逐步成为后宫主宰,接着,客氏

  • 孔子的爸爸不姓孔,其实孔子也不姓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孔子不姓孔为什么他的后代姓孔,衢州孔与曲阜孔哪个正宗,为什么孔子不和他父亲一个姓

    [var1]孔子先秦时人的姓名不同于秦汉以后人的姓名,它可以分为姓、氏、名、字四个部分。姓是大的血缘族群的共名,氏是从姓中分化出来的小的血缘族群的共名。周族的姓是姬,周王族与它所分封的五十多个诸侯国的公族成员及其后裔都是姬姓。姬姓征服商朝的主要盟友是姜姓部族,它被分封为吕、申、齐等国。这些国家的公族

  • 嬴政为何仅10年就实现问鼎中原、统一六国战略?SWOT分析窥豹一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59年,秦嬴政出生,作为赵国人质(秦庄襄王曾在赵国当人质)的儿子,每天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年仅13岁的秦嬴政被立为秦王,小时候的种种经历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统一中原,一雪前耻。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击败嫪毐,罢免吕不韦,开始亲政,此后联合尉缭、李斯二人一同制定了问

  • 堂堂楚国为何没有人才?“多淫刑”和仕途天花板,不能令人尽其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然而,也有例外。春秋时期就有这样一个国家。早期的分封制改革,使国家得以迅速发展;但春秋中期以后,虽然仍很强大,但人才大量外流,使其在春秋中后期步步向前。走向衰落。这个国家就是创造了“楚彩金用”成语的楚国。春秋中期以后,楚国被认为是东周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外来人才的流入,而

  • 城濮之战事出何因?晋国胜楚国的原因有哪些?这次战争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事实同这种估计相反。城濮大战的结果是原来居于劣势地位的晋国胜利了。晋国为什么能够打败楚国呢?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以晋文公为首的晋国统治集团,有发愤图强、创立霸业的决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在政治、军事方面作了许多准备。在政治上,晋文公能够注意收揽人心。例如,对内,他不是专以严刑峻法来维护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