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历经四朝,是乾隆最信任的人,乾隆甚至为了保他假装赐他毒药

他历经四朝,是乾隆最信任的人,乾隆甚至为了保他假装赐他毒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0 更新时间:2024/1/21 5:33:51

这个人就是阿桂,阿桂的来历可就大了,他从雍正时期就入朝当官,一直到嘉庆才退下来,可以说是三朝大臣,但是很少有人提到这个厉害的大臣,阿桂的一生穿了乾隆的整个盛世,虽然在此期间乾隆没有什么大的麻烦,但是阿桂的存在让乾隆少了很多烦恼,而阿桂也是为数不多的让皇帝深深信任并且没有一点怀疑的大臣。就用一件事可以证明,乾隆虽然没有外患,但是著名的金川事件还是让乾隆头疼不已,几经斟酌,乾隆派阿桂去解决这件事。

当时清朝处于十分平的阶段,已经很少有人有大量兵权,所以当大臣们知道阿桂得了兵权,都极力反对,因为乾隆对阿桂的赏识人尽皆知,阿桂的能力大家也都有目共睹,生怕他拥兵自重,成为一大患处,加上这次平反持续了一年,让大臣们更加害怕阿桂是在拖延时间,在大臣们的再三催促下,乾隆派了自己的大儿子去了前线,并且告诉大儿子准备一碗毒粥给阿桂。阿桂看到大皇子自然很惊讶,更让他惊讶的是乾隆要毒死自己,但是当他发现大皇子并没有带侍卫在身边的时候,阿桂明白了,这是乾隆做戏给大臣们看,是为了保护自己,直接笑着喝完了粥,就此看来,阿桂简直就是乾隆肚子里的蛔虫,而他能够得到那么高的位置也不仅仅是他的才能,还有就是他会揣测人心。

晚年乾隆宠爱和珅,眼见着和珅的势力越来越大,阿桂虽然没有加以制止但是也不愿意和和珅同流,对和珅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态度,不谄媚也不撕破脸。和珅虽然得到重视在朝廷中横着走路,但是满朝大臣他唯独不敢惹阿桂,他知道,如此相安无事最好,若他惹了阿桂,怕是乾隆也救不了自己,阿桂在嘉庆登位以后才去世,阿桂从出生到去世经历了四朝,却在三朝为官,这样的人才真的少见,而和珅怕阿桂怕到只敢在乾隆面前说阿桂的好话,生怕阿桂找自己麻烦。

想了解更多历史,就关注小编吧,风里雨里,小编等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的策划者,三教皆通,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挥师南下,反抗建文帝朱允文的削藩措施,史称"靖难之役"。这是明朝历史上第一次统治阶级内部夺权斗争,最终燕王称帝,建文帝下落不明,大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然而,这次战役的主要策划者,也是最大功臣的姚广孝,居然是一个和尚,人称"黑袍妖僧",他三教皆通,历史上却饱受争议,有人说,他和

  • 曾国藩不敢称帝,原来是实力不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曾国藩称帝能成功吗,左宗棠劝曾国藩称帝,曾国藩 称帝

    曾国藩,晚清最著名的中兴之臣,他创立的湘军集团一举剿灭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起义,暂时挽救了风雨飘摇中国的清王朝。当湘军攻克天京时,曾国藩为什么没有顺势一击,覆灭腐朽的满清王朝呢?从思想根源看,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的典型知识分子,满脑子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具有

  • 西辽皇帝耶律大石在消灭十万穆斯林联军后,为什么没有继续西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耶律大石,辽末契丹贵族,生于幽州,自幼精通古籍经典,进士出身,善骑射,弓马娴熟,可以说这是一个既会舞文也能弄棒的文武全才,在大辽的贵族里那也是了不得的存在。辽末年天祚帝在位之时,东北的女真兴起,北宋也来占便宜,落井下石,耶律大石带领愤怒的辽南京(今北京)军民想开了挂一样的把宋朝十几万大军打得落荒而逃

  • 她才是历史上的长公主,乾隆姐姐,雍正的皇长女,生母却不是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记载,雍正总共有四个女儿,其中最大的女儿就是嫔妃宋氏生下来的孩子。宋氏不是在雍正登基以后选上来的妃子,她是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被选上的,当时每个皇子在成婚前或者在娶福晋的时候。皇帝就会给他们选一些妾室,而当康熙皇帝在给还是皇子的雍正选妃子的时候,就选择了宋氏。其实宋氏的出身不好,但是可以当个皇

  • 明朝初年,朱棣等众皇子为何得以掌握精锐军队指挥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和12皇子关系,明朝朱棣起兵原因,明朝朱棣时期的将军

    朱元璋为了维持朱家王朝的长治久安,屡兴大狱,滥杀功臣,以至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内无出谋划策之良臣,外无能征惯战之骁将。同时,太祖封王建藩,以屏帝室,造成尾大不掉之势。对功臣宿将渐起杀心朱元璋即位之后,一方面,他希望“代天理物,威炳自操。”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他觉得,诸开国元勋是他的绊脚石。朱元璋戎马

  • 大儒黄宗羲为父报仇,锥刺魏忠贤党羽,崇祯赞叹:忠臣孤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黄宗羲简介,黄宗羲个人资料,黄宗羲经世致用

    黄宗羲是学术大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学富五车,见闻广博,与顾炎武和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他一生著作等身,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鲜为人知的是,黄宗羲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手持铁锥,为父报仇,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一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黄宗羲的父亲名叫黄尊素,是“东林七君子”之一。天

  • 工程队无意挖出两具巨棺,震惊了考古界,有人猜测和建文帝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经过文物部门的调查核实,这是两具用“三合土”制作的棺椁。两副棺椁应该为夫妻墓葬,此次发掘的棺椁较小,只有约一吨重,较大的棺椁约为五吨重,体积约为小棺椁的两倍。根据这两座“三合土”墓葬制作的形状,初步推断,属明代时期的墓葬。并还断定,以“三合土”为外椁的这两个墓葬,在“三合土”椁内必然存在有棺木。按照

  • 曾国藩的湘军是如何挑兵选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1853年,丁忧在籍的曾国藩奉旨办理湖南团练,创立湘军,征战11年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曾国藩以一介书生从戎,历经磨难,最终以儒生为将,农夫渔民为兵,练就了闻名天下的湘军。但是湘军成军之初,仅1.7万人;全盛时期也不过12万人。与它的主要对手太平军动辄数十万人的规模根本无法相比,但两军交战,同样有

  • 明朝中期规模最大的起义,波及8省,正德皇帝调边军平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明朝时期的起义,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末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前者甚至攻入北京城,推翻了明朝,但鲜为人知的,在他们之前,明朝也爆发过一次声势浩大的起义,义军转战八省,给明朝造成沉重打击,这就是正德年间的“刘六、刘七起义”。刘六本名刘宠,刘七本名刘宸,兄弟两人是河北文安县人,出身贫寒,无法维持生计,就

  • 为何双方都围绕天京布局兵力占优的太平军反而败给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湘军攻破天京有多惨,陈玉成不死湘军能打下天京吗,为什么湘军要攻打太平天国

    太平军于1853年春攻克南京,面临西征、北伐、东进三个方向的战略选择。太平天国前期,向北向西不向东当时,东南沿海有小刀会到处起义响应,兵锋正盛的太平军完全可以挥师席卷苏、浙、上海等富饶之地。但当时的全军统帅东王杨秀清决定避免与占据上海商埠的外国军队发生冲突,命令太平军东线以镇江为界,尽量争取以上海为